為什麼上市公司虧損幾億幾十億甚至超過了自己的市值,還不會倒閉?公司經營哪來的錢?

回憶ol


你說的應該是商譽減值,而上市公司做的應該就是商譽計提!


要明白商譽減持之前,首先我們需要了解的是商譽是什麼??

商譽其實就是上市公司兼併收購行為的所產生的附帶產物。比如,A是上市公司,收購一個創業公司B,B的淨資產2億,但A花了5億收購,那麼多花的3億元就是商譽。商譽體現了被收購企業的品牌價值。

商譽減持減值又是什麼意思呢?

就是如果市場和經濟不景氣,你收購的公司並沒有達到所有的業績,甚至虧損,那麼它的價值 就會被減低!比如3億,可能減值之後就只有2億了,在財務上就等同於“看似虧損收購”的樣子!

舉個例子,你就會明白了,你在商場裡買了一件名牌大衣價值1000元,但是你到了一個內賣店發現同樣的衣服只要500元,這中間的500元差價就是商譽減值!

那麼商譽計提又是什麼意思呢?

簡單的說就是利用商譽計提的機會,大幅度計提公司所有的潛在負面開支,順便也把公司老總情人一百年的衛生紙費也計提進去了,做低股價,然後大股東以穩定股價為由拋出增持計劃,再來一次精準的增持抄底。計提10-12億,拿出1-2億增持抄底,拿出1億,做多下一年的業績,造成業績劇增10-100倍,進一步推升股價,3年後公司股價暴漲了5-10倍,然後高位套現,質押,再次套現20-40億。這樣一個來回,3年內,公司啥事不用幹,就可以穩賺10-30億。多好的玩法啊!這就是現在很多公司熱衷於商譽計提的主因了。


在股市裡商譽計提的現象非常多,以前常常發生在大公司,藍籌股的身上,但是最近許多小市值的上市公司也開始套用這樣的“把戲”!業內人士稱之為業績“大洗澡”!而你所說的這種上市公司虧損幾億幾十億甚至超過了自己的市值的現象,應該就是商譽減值和商譽計提的把戲了!

⭐點贊關注⭐,更多市場觀點和邏輯與你分享!


琅琊榜首張大仙


一,虧損如何超過自身市值?這種狀態是特殊情況,不是長久持續的。可以舉例看,比如,某個公司資產減值額巨大,加上公司本身就是虧損,導致市值超低,比如公司營業收入20億,淨利潤虧損30億,總市值只有20億,而資產減值達到30億,那結果就是總市值小於虧損額。資產減值怎麼達到了30億呢?比如:

上一年度資產負債表,其中,

應收賬款 20億元

無形資產40億元

對外投資10億元

本年度,資產計提,

應收賬款計提15億元,

對外投資減持5億元

無形資產減持5億元

這樣就可以減值30億元!

無形資產減值是因為版權減值或者專利技減值。

應收賬款的減值是因為欠款方沒有能力還錢,而且對方也沒有資產來抵消欠款。

二,會不會倒閉?可以肯定告訴你,會倒閉,或者被收購。原因是發生這樣的虧損的公司,經營是大有問題的,必定存在重大問題,而且是不可救藥的問題,它會倒閉或者或者賣上市資格,也就是被收購,被借殼,原來的資產就不存在了。

三,公司經營哪裡來的錢?這種公司的經營,是靠虧損度過的,維持公司運營的費用來自於股東的投資或者銀行借款。公司問題爆發前,銀行沒有看出問題,會介紹給這樣的公司。


西格瑪的化學


這個問題很簡單,比如假設:一個廢舊電器會收修理廠,上市時包裝成正在研發高科技集成電路、準備和芯片生產商簽訂合作戰略的企業,就可以溢價數十倍發行股票。然後再購買一家廢舊電線回收廠,這家廠也是和世界巨頭討論合作戰略的,於是又可以溢價幾十倍成交(那些合作意向、戰略,根本沒有任何約束力,不需要實施)。年底幾乎不分後,搞轉、增股。再玩幾次定向增發,稀釋股權。股票數不斷膨脹,利潤卻不見了,圈的錢蒸發了,但每股淨資產值又不能太低(總不能幾分錢一股吧),於是交易值調整每股淨資產值和公積金。幾番操作下來,你可以估計市值翻了多少倍?其實那不是真金白銀,那只是個數字而已。

其實,公司還是那個公司、人員還是那些人員,生產還是那些生產、市場還是那麼大市場。費用沒有增加多少的,當然可以運轉。只有的改變也許就是:大股東可能已經減持,帶著滿滿的成功人士的光環和鈔票,移民走人了。至於虧損嘛,那也只是個數字,而且那是別人的事了。

當然,這是理論估計。實際的可能沒這麼嚴重,但也可能比這更牛!

為啥去年股市持續下跌,大股東減持從未斷過?因為他們知道手上的股票究竟值多少。只要減持成現金,永遠都是暴利!等不到減持期限的,就玩質押,套現再說,風險留給市場。

這還不算每次炒家聯合推高牛市,大股東高價減持的收益。

這就是A股,世界獨一無二、必將載入世界金融歷史的A股。被吳敬璉老師罵著“連賭場都不如”的A股,不是沒有道理大的。

:”幹得真漂亮!”


秋宜聲


找去吧幕後黑手還有腐敗的事情如果要是說發行量都沒有自己的市值高那還不是有問題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