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融資後,股權是如何稀釋的?

zyc鍾迎春


一般情況

政策情況的股權稀釋,是按股權比例的稀釋。比如你公司註冊資本100萬,你實繳10萬元,持股比例是10%,現在要增資100萬,你沒有繼續投入,你的持股比例就變成了:10/100+100=5%

設計反稀釋條款

一般情況下,隨著公司的發展壯大,融資活動頻繁,對後來的投資人一般都是不會運用按比例稀釋的。具體操作條款有以下幾種:

1.增資條款。這是一種事前的反稀釋措施。也就是說,在未經投資人事先同意的情況下,企業不得以低於投資人認購或增資時的價格,向任何第三人發行股份或者進行增資。

2.增資補償條款。這是一種事後的反稀釋措施。在企業以低於投資人認購股份或進行增資時的購買價格,向任何第三人發行股份或者進行增資時,由創始股東向投資人轉讓部分股權或進行現金補償,以此來維持投資人的股權價值不被稀釋。

3.股權比例維持條款。如果投資人的股權比例降低,有兩種方法:第一種是創始股東向投資人轉讓股權,第二種是公司允許投資人以較低的價格認購公司的股份或者增資。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有問題也歡迎你私信。


合一股權設計


華揚資本股權激勵專家——分得好,世界就是你的。


融資稀釋股權

說明未來融資對股權的影響前,我先解釋一下成功的公司如何通過股權出讓進行融資。


現在,一家成功的公司在它上市前可能需要經歷四到五輪融資。通常,第一輪融資即種子輪,主要由個人天使投資者出資,融資規模從50萬美元到200萬美元不等,公司則出讓股本的10%到20%。


如果創業公司在第一輪融資後發展勢頭強勁,接下來會有早期風險資本跟進,早期風投通常會投資500萬美元到1000萬美元,佔公司股權的20%到30%。


然後是新一輪擴張,規模從2000萬美元到4000萬美元不等。再次說明,假設公司處於快速增長,募集這些資本僅需要出讓10%到15%股份。而最終當公司穩步發展,年收入已經達到至少2000萬美元時,成長期投資者通常願意為5%到10%的股份投資5000萬美元。

  

後期融資稀釋股權到期權池


公司通常也會發行期權或RSU,以吸引新員工和留住老員工,這樣也會導致股權稀釋。


每年公司都要擴大期權池,公司第一年招募員工所給予的股權要比第二年高,這是因為早期員工加入風險較大,公司前景還不明朗。期權池第二年的增量,通常要大於第三年,然後保持每年5%的穩定增長。

  

股權稀釋的總體影響

員工股份被後期融資和期權池的擴大所稀釋。這一點,通過下表可以說明:


創業公司通常怎麼融資和稀釋股權


針對每輪融資,我假定稀釋等於上述融資比例的平均水平。此處的期權池稀釋百分比,基於我對數以百計的私營企業的經驗觀察。

  

股權稀釋在員工層面的影響

每當新一輪融資結束,現有員工和投資者所有權都被同等稀釋,這些被稀釋股份分配給新一輪融資和期權池增量。不論是員工還是創始人,他們的股權比例都以同樣程度稀釋。


例如,某員工種子輪融資後持有1%股份,在公司獲得早期風投後只擁有0.6%股份,這是因為融資稀釋了25%股份,期權池增加稀釋15%。總期權池所有權的增長比例不到15%(即從10%到21%),因為原來的10%期權池被稀釋到6%。

  

你可能會驚訝地看到,經過幾輪融資和期權池擴大,公司創始人股權最終只有32.5%。記住這裡的前提是公司收入極高,發展過程中沒有失誤。的確有一些例子創始人最終股權比例很高,比如谷歌和Facebook,但這類公司少之又少。

  

如果你的公司發展不能持續超過財務預測,那麼它很可能需要募集更多資金,而且是以較低估值進行融資,這會導致你的預期股權比例至少多稀釋50%。

  

選擇早期加入好公司

股權稀釋也反映在Offer中。為說明這一點,我們可以比較一下中級軟件工程師在公司第一和第二輪融資後的平均水平的offer。


以我們公司為例,公司擁有6到20個(第一輪風投時的預期人數)三級軟件工程師,第25和第75百分位的平均股本賠償是0.27%。公司擁有同樣工程師大約21到50名(第二輪風投時的預期人數),平均股本賠償為0.084%。

  

因此對同樣的工程師,從第一輪融資到第二輪,Offer提供的期權下降68.9%。這遠遠大於融資和期權池擴大導致的17.5%的稀釋,這是因為第二輪融資後員工加入公司的風險顯著降低。


對於同一個員工,第三輪風投後,一般Offer給予的股份是0.071%,這比上一輪要低15.5%,根據我們的模型預計是12.5%。隨著公司發展,加入它的風險降低,但你的價值也下降很多。風險越大,潛在回報也越大。

  

為什麼股權稀釋是值得的?

你可能想知道,為什麼公司願擴大期權池,即便會稀釋股份。其實很簡單,如果你是CEO,面臨的選擇是:


出讓股份招募新員工和留住老員工,同時股份稀釋5%;2)僱傭數量不足或能力不足的員工,股份稀釋程度較低。我想你會選擇前者。

  

想法

我試圖為預測股權稀釋建模,以幫助讀者瞭解股權比例是如何減少的。股權稀釋未必是件壞事,公司籌集資金後增長更快,這將補償稀釋的損失。公司的發展對你手上股票期權或RSU價值的影響遠遠超過你的股權比例。

  

換句話說,餅本身的大小,比你手上那一片要重要得多。


51股權


這個問題我們從兩個方面來探討,公司融資有兩種:第一個我們叫債權融資。

債權融資很少提及(但也有)稀釋問題,所謂的債權稀釋是指融資公司在原有的債務基礎上又舉借新債。這種操作容易導致在有些情況下,使風險較低的債務轉瞬變為風險較高的債務,原先債權人對公司擁有的債權價值將會減少,也就是所謂的債權價值稀釋。

我們可以簡單計算一下,假設一間公司,自有資本500萬元,借款300萬元,假設借款成本是10%,公司每一元錢的資本能夠創造12%的毛利,那麼我們算一下(不考慮稅費)。

800萬總資產能產生96萬元毛利潤,其中需要保證借款利息30萬元。每1塊錢的利息,都有公司3.2塊錢的毛利潤來保證。

假設這間公司繼續貸款1200萬元,其他條件都不變,那麼,2000萬總資產能產生240萬元毛利潤,其中需要保證借款利息150萬元。每1塊錢的利息,都有公司1.6塊錢的毛利潤來保證。

我們能看到,在舉借新債的過程中,原先債權人的債權保證被無形中削弱了,這個現象就叫做債權稀釋。

需要指出的是,債權稀釋的情況下,不影響股權份額的價值,也就是不涉及股權稀釋。但是債務本身包含轉股權利等特殊條款的除外(例如可轉換債券)。

另一個融資形式我們叫股權融資。

稀釋這個詞常常指的就是股權融資對於股權的稀釋。

同樣舉一個例子,假設有一間公司,這間公司一共10000股,一共自有資本是30萬元,每1塊錢資產能夠給我帶來0.5塊錢的利潤(無負債、無稅費)。

簡單計算一下,這種條件下每股收益是:15塊/股。

股權稀釋一般發生在新的股權融資中,新投資者購買股票的價格低於老投資者的情況。

比如說,第一年公司盈利了15萬元,公司決定向老股東進行配售股票再融資,老股東每擁有10股股票,可以以5元的價格購買1股新股票,我們可以計算一下。

配股後,總股本變為了11000股,公司融資5000元,總資產變為了30.5萬元,假設盈利能力不變。

簡單計算一下,這種條件下每股收益變成了:13.86塊/股。

能夠看到,其實對於這間公司的老股東來說,他們持有的每一股股票和曾經的每一股股票的內在價值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了。

老票的盈利能力要遠遠大於新票的盈利能力,而造成這一切的原因就是公司在發行新股票的時候,價格要低於老股票的價值。這就是股權融資中,股權稀釋的原因。


金融小茶館


 融資即是一個企業的資金籌集的行為與過程,也就是說公司根據自身的生產經營狀況、資金擁有的狀況,以及公司未來經營發展的需要,通過科學的預測和決策,採用一定的方式,從一定的渠道向公司的投資者和債權人去籌集資金,組織資金的供應,以保證公司正常生產需要,經營管理活動需要的理財行為。融資一般都是以股權進行交換的,那麼就需要在原始股份裡面擠出一部分給融資方,那麼相應的原始股東的股份就減少了。

60怎麼解決應收賬款壞賬問題?

向您這種情況需要按照以下方式解決。

第一,根據雙方情況先收集賬款的相關合同以及證據材料。

第二,連續跟對方催要,並保留催要記錄,像微信、短信、電話錄音、以及來往催款函等。

第三,索要無果的情況下可以需求法律幫助,委託律師進行電話催要、簽發律師函等方式進行解決。

最後,以上並無法解決的情況下,準備好證據材料,以及對方的個人信息等去當地人民法院進行訴訟。


京益企業法律顧問


公司估值在風險投資中是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它決定了投資人的投資可獲得的股權比例。公司估值可分為投資前估值和投資後估值,二者的關係為:投資後估值=投資前估值+投資額,而投資人獲得的公司股權比例=投資額÷投資後估值。

拿以上案例舉例:

公司投資前估值8000萬,投資2000萬,則投資後的估值為1億。獲得的股權比例為2000萬÷1億所得商,也就是20%。

公司估值以及投資人的投資額決定了投資人獲得的股權比例。但是公司估值是無法反映到工商登記層面的。公司估值和投資額所決定的股權比例,要通過投資額相應部分進入公司註冊資本的方式來得以體現。

根據上面的例子展開,投資2000萬,投資後估值1億,那麼就獲得20%的股權。公司註冊資本為300萬,設2000萬投資款進入註冊資本的數額為X,那麼X÷(X+300萬)=20%,則X=75萬,也就是說,2000萬投資額,75萬進入註冊資本,註冊資本成為375萬,其餘都進入資本公積。

故你的股權在融資後變為8%,也就是你持有的那部分股份的估值是800萬。


股權策劃導師


股權在國人面前知識面很淺薄,創業合作的企業,目前95%的人不知道怎麼去設定聯合創始人之間的股權關係,基本上是你佔比50%,我佔比50%的概念來合作的。(大部分是:50%與50%,60%與40%,70%與30%的合作模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