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發達國家過了建設高峰期,即便基礎設施落後了,也不再大規模投入進行基礎建設了?

旅行到宇宙邊緣abc


這是國家發展到一定階段的表現。

基礎設施建設投入的少與多,跟城鎮化率的高與低有很大的關係。

中國的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還比較巨大,跟發展新型城鎮化有關。據國家統計局的最新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大陸總人口為139538萬人,城鎮常住人口為83137萬人,也就是城鎮常住人口超過了8.3億人,城鎮化率為59.58%。而在早前的1978年,我國大陸的城鎮常住人口為1.7億人。中國的城鎮化進程就當說有相當的速度,但跟發達國家相比還是有差距。

差距在哪裡?看下數字,早在1980年,發達國家的城鎮化率的平均值也已經達到了70.9%,其中英國達到了驚人的90.8%,美國為77%,我們的鄰國日本是78.3%。那一年,我國的城鎮化率是19.39%,走到今天的59.58%,是一個巨大的跨越。

為什麼城鎮化率成為國際上對一國實力的評價標準之一?原因還在於三個方面:一是內需市場的擴容,二是國民生活質量的提升,三是整體就業機會的提升。當然這些綜合起來,就是帶來宏觀經濟的提升。

所以,城鎮化率已經達到高點的發達國家,不再進行基礎建設的大規模投入也屬正常,目前發達國家城市化已基本就緒,城市化水平大多在75%以上。此外,發達國家的人口不是那麼的多,在基礎設施資源的需求上也更少,目前一箇中國的城鎮常住人口總量,已相當於美國加歐盟的城鎮人口。更多的資金流向了產業推動、技術創新的推動,以及社會福利、就業機會的提升,這也是一國硬實力提升的表現。

發達國家的基礎設施落後了,一般也有更新流程、更新規劃,也有專項基金使用。因為這些更新是依據專項基金的規模來決定的,是先收稅費再決定更新或修復,自然規模是大不起來的。相反,中國基礎設施建設規模很大,首先是因為城鎮化發展的需求,其次大部分項目是先投入後收稅費的,這個有所不同。

美國其實也曾經在比較長的時間裡依賴基礎建設,不過在其後的上世紀的70年代,經濟因此陷入滯脹而改變了這一盤面。通過減稅發展實業,美國經濟才迎來外界所稱的穩健時代。應當注意到,經濟的堅實基礎在於實業,而不是房地產業,這也是當下我國的金融政策的指向。


波士財經


我感覺國家搞建設和個人打掃衛生類似,最需要的就是激情。

曾經年輕那會兒不論是住宿舍還是租房子住,每週都會定期搞大掃除,清理掉犄角旮旯的垃圾,並且用拖把好好拖乾淨。那時候做這些事情總是有一股成就感在裡面,過上一段時間還想著把床和傢俱的位置調換著擺放,好像感覺房間擺設一直不變會審美疲勞一樣。每次折騰完了,覺得自己幹完件大事還要吃點好的犒賞一下,不亦樂乎。

然而後來走向社會工作了,變得很忙,漸漸的沒了大刀闊斧搞建設的激情。哪怕後來買了屬於自己的房子,衛生懶得搞了,傢俱陳列更是住進來什麼樣,現在還是什麼樣。就連一個老舊的空調遙控器,總是不好用,可還是一直不願換,直到完全壞了才在淘寶上買了個新的,不過十塊錢。新的遙控給力多了,而且還有照明功能,當時很後悔自己為什麼不早點買。這根本不是錢的問題,是純粹的懶,安於現狀不願做出改變。類似的例子還有熱水器的花灑,噴不出水了才想到換。常常都是非要被逼到無可奈何的境地,才勉強去做改變。這就是我個人對於生活的體會和領悟。

一個人一旦頹廢了懶惰了尚且如此,而一個國家隨著時間流逝也會失去激情。尤其西方國家的工業革命有兩百多年的歷史了,對於他們而言二十世紀初才是激情燃燒的歲月,如今那份激情早已蕩然無存。美國當初也曾有大搞基建的時代,尤其在趕超英國的時候最是瘋狂,可自己坐上頭把交椅快一百年了,就像龜兔賽跑裡的兔子那樣眼看身後的烏龜一直沒追上來有了懈怠的心理再正常不過。領先了一百年,再謙虛的兔子也會打盹。而警惕的神經一旦放鬆下來,習慣得過且過的日子,就變得一切都不想再改變了。看到紐約的地鐵破破爛爛,也許是因為沒錢,也許是因為那種心理,那種像我連十塊錢的遙控都懶得換的心理。

歷史上的中國曾經領先世界上千年,然後志得意滿,以為天朝上國應有盡有,於是閉關鎖國了。哪怕鴉片戰爭被攻破國門,後面的洋務運動也好,戊戌變法也好,依舊有那麼大的阻力,就因為守舊的思想其實是根植在每個人的骨子裡,只不過有的人深一點,有的人淺一點。

人一旦習慣了現有的環境,想要主動改變真的需要極大的毅力以及動力。感謝我們生在這個時代,中國的現代化因為起步晚,所以還保持著那份激情和動力,才有了大城市日新月異的高速發展。可終有一天,說不定我們的發展也會因為倦怠而停滯,只怕停下來後也不願再改變了。就像一輛老邁的火車,停下來後可能再也無心前進。


荒野的壽飛行隊


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就是美國和歐洲,但很多人去了以後會發現這是什麼發達國家,所謂的大城市也就中國二三線的水平,基礎設施都是老的、舊的。

這些發達國家每年在社會福利上花大量的錢,為什麼不願意把基礎設施搞的更漂亮一些,為什麼發達國家過了基建高峰期後,就再也沒出現過?看看國內,一線城市的地跌站、汽車站、鐵路站、飛機場,差不多是世界上最漂亮的。

發達國家做不來,最主要的原因是沒錢,有錢也不是想搞基建就能搞基建的。法國調個油價,大家就不開心,最後調價失敗,關乎群體福祉的事,不能動,也動不了,所以政府沒錢。

第二點就是發達國家已經完成了產業升級,都去搞金融之類的高附加行業,製造業規模不行,組織能力也不行,所以集中力量搞一次大規模基建也是力不從心。看看迪拜的基建從業人員,基本上都不是本國人。

最後一點就是不修還能用,發達國家不會像我們今天這樣,有這麼快,這麼大的流動人口,西方國家的發展歷程是一步一步走出來的,中國是跑步追趕,基礎缺口一下子就凸現出來了。人口活動穩定,人口數量少,人口增長率低,基本上沒有太大的基建壓力。

其實中國剛剛經歷過一次基礎建設的高潮,以後會不會還有,不好說。拿公路來說,其變化歷程是土路、柏油路、水泥路,形式上沒有提升空間,目前最基本的行政單位,都實現了村村通,內容上也沒有發展空間。存在一個突破點就是,修路帶動買車,買車後發現路窄,未來農村汽車擁有家庭會越來越多,路的問題要解決,可能會再形成一個小高潮,也只是一個小高潮。





徐徐成翔


這個問題問得非常好。其中的原因很複雜,不是一句話兩句話可以講清楚的。

只截取兩個點來講。

1,維護成本。

如果維護成本比較低,建設初期充分考慮了以後維護的需求(排線、布管道、維修槽、零件可替代等等),那麼許多情況下,維修比新建更加經濟實惠。

我們如果去到歐洲,會發現許多房子都是百年曆史,而且還在住。

看起來不但很新,而且水電煤等設施也都維護得很好,不存在年久失修的問題。而一些我國小區,僅僅十幾年歷史,就已經滿目瘡痍,看起來像是幾十年的房子。

差別就在維護上!歐洲的社區會有專門的維護委員會,政府也會撥款,維護工作非常到位。

道路、公共基礎設施也是一樣,只要維護得好,設計得本來科學,設計使用年限可以達到百年以上,為何要重現建設?

2,人口問題。

目前發達國家,除了美國,基本上都陷入人口負增長!

人口越來越少,如何有能力去重新修?

又如何有必要重新修?

勞動力價格越來越貴,重新修建的成本巨大,財政無法負擔,乾脆荒廢可能更經濟。而且,許多小鎮子因為人口流失,已經快要破產,沒有能力做基建了。


零野商察


我個人覺得有兩個原因吧

一,政治制度 歐美多是資本主義多黨制 這導致他們做任何決策的時候不光是看對國家人民有沒有益 還有黨爭的問題 經常會有A黨提出的議案B黨就無條件反對 再加上本來問議會要預算就不容易所以預算案經常會不通過 還有土地制度 歐美多是土地私有的 這也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基礎建設的更新 國家想修一條鐵路或者高速 那這個地得從私人手裡購買 但是人家有權拒絕賣給政府 政府也沒啥好辦法 還有你修條路 來來回回的車會擾民 附近居民反對 你這個路也修不了了

二,社會發展階段 很多歐美髮達國家很早很早以前就已經經歷了大規模基礎建設的時代 比如美國 英國 他們的基礎設施建設比我們早太多了 雖然現在有點破舊了但是還沒到完全不能用的地步 而且政府還有很多別的方面需要錢 比如國民醫療 養老 失業救助等等 所以基礎建設沒到非更新不可的地步就不會主動進行大規模翻修的

補充一下 一些國家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地方自治 比如美國這個問題就很突出 美國各州保留的自治權力是很大的 除了外交和國防等一些統一到聯邦的權利以外其他方面各州都相當於一個獨立國家的存在 所以美國中央政府沒法給各州下命令 這就導致跨州的鐵路公路之類的基礎設施出現兩州之間扯皮 比如想從加州修一條鐵路到德州 那麼兩州政府之間就要談很久 修路的錢怎麼分 加州出多少 德州出多少 這個就夠扯皮扯上很久 德州可能會說你加州提出修建的所以你加州出大頭 加州說這條路有利於兩個州的人民又不是隻有我加州人民獨享的 所以費用應該平攤 這樣扯皮到最後可能這個議案就不了了之了


吃芥末心很慌的好男人


如果說再也不進行基礎設施投資了有些絕對,應該是放緩了才對。例如,2018年2月,美國就推出了2000億美元的投資計劃,以撬動地方和企業共1.5萬美元資金,用於更新機場、港口、公路等重要基礎設施。

筆者認為,發達國家在擴大基建投資問題上普遍很謹慎,原因在於:

需求相對增長有限

正如提問者所說,發達國家已經完成了城市化進程,過了建設的高峰期。加之人口老齡化,沒有巨大的基建需求。再大規模搞傳統基建,效用低、花錢多。而且,發達國家的基建已經很發達了,只是年代久遠但建的很結實很耐用,進行適度的維修和更新完全可以滿足需要。

舉個例子,筆者曾親身乘坐紐約和華盛頓的地鐵,它們的網絡都很發達,只是地鐵車廂和站臺略顯陳舊,但感覺都很厚重和結實。只要適度更新就可以了,不需要新建線路。所以也不用大規模基建投資。

預算也有限,錢要實現最大效用

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西方發達國家普遍陷入平庸增長,因為挽救危機,大量財政支出造成了長期債務問題。那麼在有限的財政資源情況下,政府可能更關注醫保、教育等涉國計民生的領域,剩餘的資金再有限投入到基礎設施的更新中。所以,相對有限。

投資更青睞PPP(公私合營)模式

以美國為例,開啟基建計劃,聯邦僅投入有限資金。並以此為種子基金吸引私人和地方政府跟進,撬動5-6倍槓桿,投入具體基建計劃。這樣聯邦不需要大規模投資,便能做成一些基建項目。

與發展中國家正處於城市化進程,基建需要”大幹快上”不同,發達國家更多是採取循序漸進的方式,合理規劃,逐步更新一些基建項目。雖然看似有些陳舊,功能還在,基本上屬於“不要面子,守住裡子”,更為實用節約。


經韜


不是不想搞,是沒法搞。

理由如下:

一、沒錢搞

發達國家基本上都屬於高福利國家,錢都用在福利上了,沒錢了。基礎設施可是很花錢的。

二、土地私有,不能強拆,難搞

基礎設施建設必然涉及到徵用私人土地,涉及到拆遷。有的釘子戶就不給你徵用,就不給你拆,你愛咋咋地,你又不能強行佔有,不能強拆,難搞。

三、沒油水,沒人推動

發達國家搞基礎設施很難撈到油水,沒有好處的事推動起來自然就不那麼積極了。

四、有人反對

有人想推動,必然會有人反對。發達國家就是這樣難辦。

綜上所述:發達國家即便基礎設施落後了,也不再進行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不是不想,是沒法弄,太難了。


手機用戶中華人168


這個問題兩方面看:

1. 發達國家的基礎設施經過高峰建設期以後已經可以滿足需要了,意願和動力沒那麼大了。

2. 從國家體制上看,由於基礎設施投入大、週期長,資金來源不大好弄。政黨忙於選舉惡鬥、一旦當選也要忙於對外爭利、對內回報支持者、回報金主,基礎設施這方面不大會去關注,弄不好反而會被在野黨攻擊。

一句話,選舉政治會造成一個國家實際上被各種經濟政治利益集團綁架、造成這個國家實際上沒有凝聚力、沒有一個核、沒有當家人。

3. 現在的中華民族的優勢就在於此: 共產黨把整個中華民族扛在肩上,可以做三十年、五十年、一百年民族發展規劃,這是其他國家沒法比的,美國人的害怕和急眼就在於此!

如果我們效仿西方、我們佔絕大多數的十幾億中國老百姓可就萬劫不復了!


幸福美麗中國人


隨便聊聊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吧。

國外的基礎建設項目從規化思路上,更考慮全面性和前瞻性。比如英國倫敦的地下排水系統,在狄更斯的小說《霧都孤兒》裡就可以看到,幾乎是地上一座城,地下一座城了。用了兩百多年,至今仍是那樣好用,而且宏大。新城雖在拓展,只是在原有基礎上延引,基建工程量就小很多。此其一。

第二,發達國家人口保持一直都比較穩定,歐洲發達國家人口,甚至出現負增長,這樣在工程設計規化時的餘量,就可以延續更長的時間。比如歐美的高速公路建設,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就己基本建設完成,幾十年過去,上面跑的車是換了好幾代了,可總量並沒有什麼增加,自然不需要加寬、新建,只要維護、保養就行了。

第三,進幾十年世界的發展,主要體現在互聯網、資詢、工業自動化、智能化等方面,與基礎設施建設,關聯度並不太大,對於路、橋等基本完善的發達國家,主要也就是鋪一鋪光纜,發一發衛星。所以,沒有大規模基建發生。

第四,和政治體制有關係,資本主義國家,大部份資源是私有的,國有資源少。要佔用這些資源,必須私人所有者都同意,常有為修一條路,光投票就投了幾十年還沒結果,這在中國人看來是不可思義的。

也許會有人說,中國是基建狂魔,這幾十年都在大搞建設,主要原因,還是中國原來基礎太差了,現在是在追趕和補欠賬,再加上中國地型複雜,地方經濟發展差異大,領土面積又大,人口又多。這才造成了我們這幾十年從城裡到城外,從發達地區到欠發達地區,一直不停的都有大型基建項目。當然,後發也有優勢,我們不僅在追趕,追趕過程中當然也有不斷的超越!

此文寫在港珠澳大橋通車之日,甚感欣慰。





淨月暖陽


我覺得這個問題應全面的客觀的評價和看待。國家有關部門是有項目庫和項目儲備的,在經濟低潮時,為了保民生保就業,搞一些基礎設施和基建項目,給經濟和社會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過去房地產建設中成千上萬的建築工人現在怎麼辦?何處去?農民工怎麼辦?要找出路找崗位呀,現在提出要補基礎設施和基建的短板,有計劃的搞些項目是應該的、是及時的。如最近上馬川藏鐵路、海南跨海工程甚至有人提出紅旗河工程早日開工這些都是反覆研究論證、堪察設計、方案比較的。西方發達國家的體制問題也是很多的。如特朗普上臺就把奧巴馬辛辛苦苦搞了幾年的Tpp項目否決了,上上下下論徵了幾年的醫改方案拋棄了,照顧各方協調六國的伊朗核協議給撕了等等吧,這造成了多大人力物力的浪費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