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史話】告訴您遂川縣木匠街的由來

【地名史話】告訴您遂川縣木匠街的由來。

木匠街位於遂川縣城中心區域的泉江河北側,東臨泉江大橋延伸線、北臨南門口街道,南臨泉江河,西至中渡口。曾經是一條有上百年傳統歷史的木匠行業老街區。


【地名史話】告訴您遂川縣木匠街的由來


(這張三十年前拍攝的圖片左上角就能夠看到木匠街上的老房子)

在與大家介紹的時候有人問我:“偌大的遂川縣,南有上街下街,北有文獻街、沙湖街、橫街(東路街、西路街)等歷史名街。為何全縣各路木匠大師都在這個小區域匯聚形成木匠器具街市?”

【地名史話】告訴您遂川縣木匠街的由來

對於這個問題絕大部分年輕人聽到可能都無從說起,只有對遂川城區歷史變遷熟悉的老年人才能侃侃而談。而我自小就在爺爺身邊喜歡聽他談天說地,現在由我來解說也並非難事。

【地名史話】告訴您遂川縣木匠街的由來


生活中不管什麼東西,它的形成都有必然的緣由。猶如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木匠街的形成也是如此,這就不得不從百年前說起。


【地名史話】告訴您遂川縣木匠街的由來


清朝末年至民國初年間,一些新思想、新概念及新技術、新工藝從四面八方湧入中國,之後又慢慢滲透到遂川(遂川當時叫龍泉縣)。這時各種機構的設置成立、民宅建設等都需要大量木匠進行施工建設,這就是天時。

木匠聚集所處的位置剛好是遂川古城牆南門口的空曠地帶,如城內需要尋找木匠夥計一出南門就都能找到,還有以前木材運輸都是通過水運,剛好木匠街旁邊的中渡口就有一個大型木材囤積地(稍後記錄中渡口變遷始末故事時再細講),這是地利。


【地名史話】告訴您遂川縣木匠街的由來


那麼什麼是人和?

【地名史話】告訴您遂川縣木匠街的由來


俗話說的好,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兒易逢春。全縣大部分木匠、漆匠(俗成釉匠)高手都在此匯聚。一是因此地離當年的縣衙等部門非常近,就算人不熟都能混個臉熟,有什麼穩妥的工程項目當然就更易接到。二是因進城辦事的各路鄉民大部分都要經南門口步入城區,那麼在城門口當然更好討生活。

【地名史話】告訴您遂川縣木匠街的由來


久而久之老城牆南門口遂成木匠製作器物集散地,但凡木工行業裡的各種技藝師傅,您只要到了城南門口準能找到理想的木匠大師。


【地名史話】告訴您遂川縣木匠街的由來


據木匠街上居住的老木匠大師講,雖然木器製作都叫木匠,但是木工行當中的操作技藝也有很細的劃分:如長木匠(造房子)、小木匠(做傢俱)、圓木匠(做飯籈、木水桶、木鍋蓋)、方木匠(做棺材)、細木匠(門窗雕花、首飾盒)、椿木匠(做稻桶、水車)、還有船木匠(造船),當年的遂川船廠就離木匠街不遠的上首,小時候還見過造船。


【地名史話】告訴您遂川縣木匠街的由來


直到民國初年間南園洲郭姓及嶺排、南昌肖姓等幾戶木匠釉匠帶頭在此新建木匠店、釉匠店,後來陸陸續續又很多木匠跟風在此新建前店後坊木匠鋪,開闢了新街市,之後此街巷遂名“木匠街”。

【地名史話】告訴您遂川縣木匠街的由來


木匠街原正街長約135米,寬約7米。早先街道上鋪滿了光滑透亮的石階路,後因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此路段上的石階路全部消失蛻變成了水泥路面。


【地名史話】告訴您遂川縣木匠街的由來


說到這裡,我想肯定很多小年輕會問,為何城牆內的街道上沒有木匠鋪?在此我也簡單說明一下,早先木匠在社會中地位不高,故此城中或其它街道上少有單獨的木匠店鋪。

【地名史話】告訴您遂川縣木匠街的由來


記得以前遂川就有一句民間俗語:“邋赦泥工臭漆匠,蠢崽細呀仔學木匠”(邋赦二字為本地方言意為很髒),但這句話主要是表達這些手藝人做工環境不佳,賣力氣且社會地位不高。


【地名史話】告訴您遂川縣木匠街的由來


實則這都是憑手藝、憑技術、憑力氣賺錢,在新中國成立後,就沒有了過去的哪些說辭,反而有一句口號我覺得非常的好:“勞動光榮,憑本事憑技術賺錢我自豪”


【地名史話】告訴您遂川縣木匠街的由來



關注“木子軼說”公眾號,可以讓您瞭解更多遂川歷史典故、地域文化、風土人情、特產特色、手工技藝……和個人的感悟真言,也歡迎關注公眾號後留言提供更多精彩信息,謝絕任何廣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