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史话】告诉您遂川县木匠街的由来

【地名史话】告诉您遂川县木匠街的由来。

木匠街位于遂川县城中心区域的泉江河北侧,东临泉江大桥延伸线、北临南门口街道,南临泉江河,西至中渡口。曾经是一条有上百年传统历史的木匠行业老街区。


【地名史话】告诉您遂川县木匠街的由来


(这张三十年前拍摄的图片左上角就能够看到木匠街上的老房子)

在与大家介绍的时候有人问我:“偌大的遂川县,南有上街下街,北有文献街、沙湖街、横街(东路街、西路街)等历史名街。为何全县各路木匠大师都在这个小区域汇聚形成木匠器具街市?”

【地名史话】告诉您遂川县木匠街的由来

对于这个问题绝大部分年轻人听到可能都无从说起,只有对遂川城区历史变迁熟悉的老年人才能侃侃而谈。而我自小就在爷爷身边喜欢听他谈天说地,现在由我来解说也并非难事。

【地名史话】告诉您遂川县木匠街的由来


生活中不管什么东西,它的形成都有必然的缘由。犹如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木匠街的形成也是如此,这就不得不从百年前说起。


【地名史话】告诉您遂川县木匠街的由来


清朝末年至民国初年间,一些新思想、新概念及新技术、新工艺从四面八方涌入中国,之后又慢慢渗透到遂川(遂川当时叫龙泉县)。这时各种机构的设置成立、民宅建设等都需要大量木匠进行施工建设,这就是天时。

木匠聚集所处的位置刚好是遂川古城墙南门口的空旷地带,如城内需要寻找木匠伙计一出南门就都能找到,还有以前木材运输都是通过水运,刚好木匠街旁边的中渡口就有一个大型木材囤积地(稍后记录中渡口变迁始末故事时再细讲),这是地利。


【地名史话】告诉您遂川县木匠街的由来


那么什么是人和?

【地名史话】告诉您遂川县木匠街的由来


俗话说的好,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儿易逢春。全县大部分木匠、漆匠(俗成釉匠)高手都在此汇聚。一是因此地离当年的县衙等部门非常近,就算人不熟都能混个脸熟,有什么稳妥的工程项目当然就更易接到。二是因进城办事的各路乡民大部分都要经南门口步入城区,那么在城门口当然更好讨生活。

【地名史话】告诉您遂川县木匠街的由来


久而久之老城墙南门口遂成木匠制作器物集散地,但凡木工行业里的各种技艺师傅,您只要到了城南门口准能找到理想的木匠大师。


【地名史话】告诉您遂川县木匠街的由来


据木匠街上居住的老木匠大师讲,虽然木器制作都叫木匠,但是木工行当中的操作技艺也有很细的划分:如长木匠(造房子)、小木匠(做家具)、圆木匠(做饭籈、木水桶、木锅盖)、方木匠(做棺材)、细木匠(门窗雕花、首饰盒)、椿木匠(做稻桶、水车)、还有船木匠(造船),当年的遂川船厂就离木匠街不远的上首,小时候还见过造船。


【地名史话】告诉您遂川县木匠街的由来


直到民国初年间南园洲郭姓及岭排、南昌肖姓等几户木匠釉匠带头在此新建木匠店、釉匠店,后来陆陆续续又很多木匠跟风在此新建前店后坊木匠铺,开辟了新街市,之后此街巷遂名“木匠街”。

【地名史话】告诉您遂川县木匠街的由来


木匠街原正街长约135米,宽约7米。早先街道上铺满了光滑透亮的石阶路,后因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此路段上的石阶路全部消失蜕变成了水泥路面。


【地名史话】告诉您遂川县木匠街的由来


说到这里,我想肯定很多小年轻会问,为何城墙内的街道上没有木匠铺?在此我也简单说明一下,早先木匠在社会中地位不高,故此城中或其它街道上少有单独的木匠店铺。

【地名史话】告诉您遂川县木匠街的由来


记得以前遂川就有一句民间俗语:“邋赦泥工臭漆匠,蠢崽细呀仔学木匠”(邋赦二字为本地方言意为很脏),但这句话主要是表达这些手艺人做工环境不佳,卖力气且社会地位不高。


【地名史话】告诉您遂川县木匠街的由来


实则这都是凭手艺、凭技术、凭力气赚钱,在新中国成立后,就没有了过去的哪些说辞,反而有一句口号我觉得非常的好:“劳动光荣,凭本事凭技术赚钱我自豪”


【地名史话】告诉您遂川县木匠街的由来



关注“木子轶说”公众号,可以让您了解更多遂川历史典故、地域文化、风土人情、特产特色、手工技艺……和个人的感悟真言,也欢迎关注公众号后留言提供更多精彩信息,谢绝任何广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