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漢五虎上將中,誰的官職最高?是關羽嗎?

鄭禕晗


蜀漢五虎將中,他們在世的時候,官階最高是張飛,爵位和軍銜最高的是馬超,實權最大的是關羽。

咱們把五虎將不同時期的官職列一下,來做個比較。(都按正史記載來,免得有些朋友認為我不讀正史,只聊演義)。

一、關羽


關羽的進步比較早,以前與曹操敵對,被曹操捉了俘虜,曹操很欣賞他,拜他為偏將軍。
白馬坡斬顏良,立下大功,

封漢壽亭侯,這個爵位就伴隨著關羽的一生。
在荊州期間,
官職是襄陽太守,軍銜是蕩寇將軍,爵位還是上文的那個漢壽亭侯。劉備在荊州期間,關羽駐江北。劉備入川,關羽總領荊州事務。劉備進位漢中王,關羽軍銜成為前將軍,

這個軍銜很高了。但關羽死得早,劉備還沒當皇帝以前,他就死了,所以關羽最高的階位是這樣的:

官職:襄陽太守

軍銜:前將軍

爵位:漢壽亭侯

實權:假節鉞、董領荊州事

二、張飛
張飛比起關羽來,進步要慢些。



荊州期間,劉備封他為宜都太守,軍銜是徵虜將軍,爵位是新亭侯,後管理南郡事務。張飛這個新亭侯和關羽那個漢壽亭侯不能比,人家是漢獻帝授予的,是正牌子。平定益州後,張飛官職
為巴西太守。這不錯,在南美洲的地盤最大的,比阿根廷大。劉備進位漢中王,張飛軍銜成為右將軍,假節。關羽是假節鉞,多個“鉞”字,就高一個級別,假節鉞的能管住假節的。

劉備稱帝以後,張飛軍銜成為車騎將軍,
官職是司隸校尉,爵位是西鄉侯。在三國時代,這個司隸校尉的官位很大,直接代表皇帝。張飛死後,諸葛亮就繼承了這個官職。張飛最高官職:

官階:司隸校尉

軍銜:車騎將軍

爵位:西鄉侯

實權:巴西太守、假節

三、馬超


馬超很早就封侯了,早先隨曹操鎮壓叛軍時候,馬超立功,軍銜是偏將軍,爵位是都亭侯。劉備平定益州,馬超立下取成都的功勞,軍銜成為平西將軍,爵位仍是都亭侯,總領臨沮事務。

劉備進位漢中王,馬超軍銜升至左將軍,假節。劉備稱帝以後,馬超軍銜升至驃騎將軍,官位涼州牧,爵位為嫠鄉侯。
馬超最高職位:

官階:涼州牧

軍銜:驃騎將軍

爵位:嫠鄉侯

實權:假節

四、黃忠

黃忠的起點比較低,輝煌的時間也比較短。

最初黃忠是在劉表手下做了箇中郎將,輔佐劉表的乾兒子劉磬。

曹操南下,黃忠成為代理裨將軍,屬長沙太守韓玄的部下。劉備獲得荊州,黃忠就為劉備效力了。平定益州後,因作戰勇敢,立功多多,軍銜成為討虜將軍。這和張飛在荊州時期的那個徵虜將軍差不多。漢中之戰,定軍山陣斬夏侯淵,黃忠立下奇功,


軍銜遷至徵西將軍。劉備進位漢中王,黃忠軍銜升至後將軍,與關關馬同列,爵位為關內侯,這個爵位比較低。黃忠第二年就去世了,沒有後代,他沒趕上劉備稱帝。

黃忠的最高職位:

軍銜:後將軍

爵位:關內侯

實權:沒啥實權


五、趙雲

趙雲的進步比較緩慢,始終不很理想。

最早趙雲在公孫瓚手下做事,曾隨著劉備去抵抗袁紹,管理騎兵。

長阪坡救幼主,保護了劉備家小。在荊州時期,被封為牙門將軍,一個不大的官職。
劉備入川時,趙雲留在荊州。後來,劉備戰事不利,趙雲隨諸葛亮入川。平定成都後,封為翊軍將軍。在劉備時期,趙雲最高就是這個階位了。
劉備死後,劉禪登基,趙雲得到提升。軍職是中護軍,軍銜為徵南將軍,爵位為永昌亭侯。後來軍銜又升至鎮東將軍,這就有點模樣了。建興六年,趙雲隨諸葛亮北伐,在萁谷牽制魏軍曹真主力。但後來街亭失守,蜀軍退兵,趙雲斂眾固守,保存了有生力量。但受到主力部隊兵敗的連累,貶為鎮軍將軍。
趙雲最高職位:

官職:中護軍

軍銜:鎮東將軍

爵位:永昌亭侯

實權:掌護軍

先比較一下五位將領的官階:

關羽:襄陽太守

張飛:司隸校尉

馬超:涼州牧

黃忠:軍職

趙雲:軍職

張飛>馬超>關羽>趙雲≥黃忠

再看五人的軍銜:

關羽:前將軍

張飛:車騎將軍

馬超:驃騎將軍

黃忠:後將軍

趙雲:鎮東將軍

馬超>張飛>關羽>黃忠>趙雲

再比較五人的爵位:

關羽:漢壽亭侯

張飛:西鄉侯

馬超:嫠鄉侯

黃忠:關內侯

趙雲:永昌亭侯

張飛=馬超>關羽=趙雲>黃忠

再比較五人的實權:

關羽:董領荊州,假節鉞

張飛:督巴西,假節

馬超:督臨沮,假節

趙雲:軍職

黃忠:軍職

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

看起來,馬超似乎挺牛,實際上沒有什麼兵權,官職中有個涼州牧,也是虛的,劉備腦袋瓜子可一點都不含糊啊。


饞嘴肥貓鏟史官


答案是關羽。

對比關張馬黃趙五人的官職,應該橫向對比同時期的官職。

首先我們先來看看五人歷史上的最高官職。

最高的是馬超,位至驃騎將軍,時間是在劉備稱帝時。

第二是張飛,位至車騎將軍,時間是在劉備稱帝時。

第三是關羽,位至前將軍,時間是在劉備稱漢中王時。

第四是黃忠,位至後將軍,時間是在劉備稱漢中王時。

第五是趙雲,位至鎮東將軍,時間是在劉禪即位後。

從歷史最高的軍職對比的話,毫無疑問最高的是馬超,最低的是趙雲。

那麼我們來看看同時期五人的官職。

同時期五人的官職對比看得應該是劉備進位漢中王時對五人的分封,因為此時五人皆在。

最高的是關羽,封為前將軍,四方將軍之一,重號將軍;

第二是馬超,封為左將軍,四方將軍之一,重號將軍;

第三是張飛,封為右將軍,四方將軍之一,重號將軍;

第四是黃忠,封為後將軍,四方將軍之一,重號將軍;

第五是趙雲,封為翊軍將軍,雜號將軍。

同時期對比,最高為關羽,最低為趙雲。

所以本提問的答案應該是關羽。


九尾讀正史


所謂“五虎上將”的官職任命要根據主公劉備的身份來決定,主公的官職越大,臣下也才會跟著晉升官階,而此五人中,不同時期的官職也是有所不同的,下面總結幾個時期此五人的官職對比。


劉備創業初期(184年至200年)

關羽的官職是由別部司馬到守下邳時的行太守事,也就是代理下邳太守,建安五年被曹操擒獲,拜為偏將軍,因白馬之功,被拜為漢壽亭侯;張飛起初為別部司馬,建安三年劉備隨曹操征伐呂布得勝後,由曹操請封為中郎將,此間關羽未被拜為將軍,張飛的身份是要高於關羽的,關羽代理太守卻無實職任命;馬超此時尚為馬騰統領部曲,馬超雖未記載正式官職,但其父已做到徵西將軍,且馬超在三輔之亂中攻破蘇氏有功,應該身份和官職還要高於關張二人;趙雲在此期間雖未記載官職,但公孫瓚命劉備幫助田楷抗擊袁紹時,趙雲為劉備掌管騎兵,應算騎兵都尉,官職很小;黃忠在初平三年時跟隨劉表,劉表認命其為中郎將,駐守長沙攸縣,是縣一級別的軍事首長,官職比同時期的劉備還高一點。

劉備創業中期(200年至215年)

此間,劉備由依附劉表到佔據荊南四郡,再入主益州,可以說是地盤跟著官職一度飛昇。

建安十三年。關羽在劉備收取荊州四郡時被任命為襄陽太守,蕩寇將軍,劉備攻佔益州後任命關羽“督荊州事”,實際上也是代理荊州牧,這個地位非常高,算是一方軍政長官;張飛在收取荊州四郡時被任宜都太守,徵虜將軍,並進新亭侯,算是跟關羽平起平坐又稍遜一籌,而後入主益州,被封巴西太守,雖然是大郡太守,但地位已經遠不及關羽。



馬超在建安七年時被任司隸校尉督軍從事,後破郭援有功被曹操封為諫議大夫,這個是中央官職的下屬官職,比當時張飛的官職高,但論級別不及關羽,建安十三年,馬騰留馬超守西涼,馬超被封偏將軍,都亭侯,要比張飛封侯稍微早幾個月,建安十七年時,馬超佔據冀城對抗曹操,自封徵西將軍,幷州牧,督涼州軍事,這個官職並未得到正式認可,因此不能做為比較,而建安十九年,投靠張魯後,被任命為都講祭酒,這個官職沒有實質性的意義。建安二十年,劉備平定益州後封馬超為平西將軍,督臨沮,這個將軍稱號要比關張高,但實權沒有關張大。

建安十三年,劉琮投降曹操,黃忠被曹操任命為禆將軍,留任長沙,這個入門級別的雜號將軍也比此時的張飛官職高,建安十九年,黃忠隨劉備入主益州,被任命為討虜將軍;建安十三年趙雲在長坂坡護幼主以及甘夫人有功,被封為牙門將軍,屬於雜號將軍,在平定四郡後又升為偏將軍,與黃忠算是一個級別了,但趙雲是有實職的,那就是桂陽太守,這與關張二人一個級別,劉備入主益州後封趙雲翊軍將軍。

劉備巔峰至衰落(215年—223年)

劉備稱漢中王后是蜀漢政權最為鼎盛的時期,而後稱帝也是將權利推向了頂峰。

劉備於建安二十四年攻取漢中,上庸,同年進位漢中王,關羽被封前將軍、假節鉞,代表著蜀漢政權武將之首,並在荊州代表王令行生殺大權,張飛被封右將軍,假節,在外同樣行王令;馬超為左將軍,假節,行王令;黃忠為後將軍,進關內侯;趙雲此時還是老樣子,沒有史料記載他的官職有所提升,這一點也不應該,趙雲在漢中戰場有戰功,應有提拔,見於建興元年的徵南將軍來看,此時的趙雲還沒有位列徵字頭的將軍,但從劉備後來東征時的部署,趙雲督江州,說明此時的趙雲應該提領了一方太守,否則不可能大戰前臨時派遣沒有經驗的人員掌管這麼重要的地區,但無論如何,五虎上將裡,趙雲的地位就是最低了。


因為關羽和黃忠都是死於劉備稱帝之前,因此官職也都停留在漢中王時期,劉備221年稱帝,張飛被封為車騎將軍,領司隸校尉,進西鄉侯,算是堪比“三公”了;馬超被封為驃騎將軍,涼州牧,進斄鄉侯,但這個涼州牧是沒有實權的,因為涼州不是劉備的地盤,馬超此時就是個有名無實的榮譽人物;而建興元年其實也就是章五三年,劉備去世時記載趙雲由徵南將軍被劉禪提拔為鎮東將軍,永昌亭侯,說明劉備稱帝時趙雲只封為徵南將軍,這個依舊是五虎裡地位最低的,直到建興七年去世也仍舊是鎮字頭的將軍,因此是五虎裡地位最低的。


綜上所述,五虎上將裡,前期的馬超地位更高一些,而中期的關羽成為五虎之首,後期官職做到最大的人卻是張飛。


棍哥觀史


誠邀,如題。實際上五虎上將的說法歷史上並不存在,這是羅貫中老先生杜撰的,所謂“關張趙馬黃”,似乎關羽是當之無愧的老大,那麼五虎上將真的以關羽為尊嗎?關羽的官職真的是最高的嗎?



回答這個問題,小編以為先要弄清楚這五虎上將的官職。

公元219年,劉備奪取漢中,進位“漢中王”,分封關張馬黃為“四方將軍”。其中關羽為前將軍,黃忠為後將軍,馬超為左將軍,張飛為右將軍,注意,此時的常山趙子龍趙雲只是被封為“翊軍將軍”,屬於中下級軍官,不僅比不上關羽張飛,連後起之秀魏延都比不上。四方將軍中,又以前將軍為首,所以按照劉備的想法,關羽自然是最受重視的。



當然,這僅僅是劉備的想法。

當時漢室未亡,朝廷猶存。劉備自己也只是個漢中王,屬於朝廷官爵。在五虎上將中,也有幾位有漢廷爵位,比如關羽,是漢朝的漢壽亭侯。而其中官位最高的,當屬左將軍馬超了。

話說馬超本就是一方諸侯,被曹操打敗後南逃張魯,後投降劉備。馬超在朝廷的官位是,偏將軍、都亭侯,領涼州牧,統領馬騰的部隊,後來劉備登基後,拜馬超驃騎將軍,領涼州牧,封斄鄉侯。因此,馬超的爵位在五虎上將中算是排第一的。


以上就是小編的看法,如有出入還請斧正


電視劇裡看歷史


歷史上並沒有什麼蜀漢五虎上將,只不過是因為陳壽著《三國志》時,將關張馬黃趙五人同列為一傳,因此民間才有了蜀漢五虎上將的說法。到了元末明初,又經過《三國演義》的藝術化和誇張化渲染,於是才有了現在所謂的蜀漢五虎上將的說法。

不過,歷史上有沒有蜀漢五虎上將,不影響我們現在對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雲五人的官職和地位做一個全方面的比較。那麼他們誰的官職和地位最高呢?這裡可以直接拋出結論。

論官職:馬超>張飛>關羽>黃忠≈趙雲

論地位: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雲


這裡首先要做一個說明,由於劉備有“自立漢中王”和“自立為帝”這兩個階段,而漢中王和皇帝對任命官員的權限是不一樣的。因此像關羽和黃忠這兩位沒有熬到劉備稱帝的人來說,他們在官職排名上是比較吃虧的。(主要是針對關羽而言)

首先,直接對比一下五人的軍職。

公元 219年,劉備自稱漢中王,他當時分封了關羽、馬超、張飛、黃忠為四方將軍。其中關羽是前將軍,馬超為左將軍,張飛和黃忠分別是右將軍和後將軍。而趙雲只是被封為雜號的“翊軍將軍”。

所謂的四方將軍,也就是重號將軍,高級軍官的意思。趙雲的翊軍將軍,只是雜號將軍,是低於重號將軍的(但高於牙門將軍、偏將軍和裨將軍),屬於中級將領。

因此來說,劉備稱王的時候,趙雲的地位要低於其他四虎將。至於四虎將怎麼排名,這個並沒有定論,有的說後將軍排第二,也有人說左將軍或者右將軍排第二。但是不管怎麼排,一般前將軍排第一。也就是說,關羽的前將軍排第一。



但是關羽受封前前將軍沒過多久,他就因為東吳偷襲荊州而掛掉了。黃忠在幾月後,也因病在成都去世。四方將軍一下子就死了兩位。等到劉備稱帝時,也就只剩下馬超和張飛兩位四方將軍了。

公元 221年劉備稱帝,這個時候劉備有了更高的封官權限。於是,他再次對手下文武進行分封。其中,馬超由左將軍晉升為驃騎將軍,張飛由右將軍晉升為車騎將軍。驃騎將軍與車騎將軍都是皇帝才能冊封的職務,屬於武將中的第二級,僅次於大將軍之下,位比三公的(太師、太傅、太保)級別。(如果關羽不死,他可能就是大將軍)

不過在等級上,車騎將軍要排在驃騎將軍的後面。因此半路投靠劉備的馬超,在劉備稱帝后的地位,反倒超過了劉備的嫡系心腹張飛。更要高於扔擔任雜號將軍的趙雲,堪稱是蜀漢政權的武將之首。

至於趙雲,此時仍然是雜號將軍,一直到後主劉禪繼位後,趙雲的地位才得以提升,被封為鎮東將軍,進入重號將軍之列。但是仍然排五虎將的老末之位。



第二,再對比一下五人的爵位。

軍職只是官職的一部分,除了軍職之外,爵位也是很重要的評判標準。

三國時期的爵位與漢朝一樣,非劉姓者,爵位最高的是縣侯,縣侯之下就是鄉侯、亭侯、都鄉侯、都亭侯、關內侯等。

在五虎將當中,馬超和張飛分別是斄鄉侯和西鄉侯。這兩個爵位,有人說是縣侯,也有說是鄉侯,這裡不做研究了。因為不管是縣侯還是鄉侯,馬超和張飛的爵位級別都是一樣的。地位並列。

而關羽是漢壽亭侯,是在東漢時期封的,沒有來得及得到劉備的加封就陣亡了。如果關羽不死的話,多半也是縣侯。封王的可能性幾乎約等於零。

黃忠的地位低很多,僅僅是關內侯。在侯爵當中排老末。而趙雲在劉備時期並未被封侯,一直到劉禪繼位後才被封為永昌亭侯,應該屬於亭侯級別。

所以綜上所述,蜀漢五虎上將的官職排名是馬超>張飛>關羽>黃忠≈趙雲



第三,再對比一下五人的實權。

在軍職和爵位的對比中,關羽吃了早早掛掉的虧,但在實權對比當中,關羽要來一個大的翻盤。

劉備稱帝之前,關羽堪稱是蜀漢集團的二號人物,在實權上遠大於其它四位。當時,關羽坐鎮荊州,軍政大權一手抓,相當於荊州牧。而荊州又是除了劉備的益州以外最大的地盤。由此可見,關羽的權力之大,是遠非其它四人可比的。

排在關羽之下的是張飛,關羽管荊州時,張飛管巴西郡,相當於一郡之主。後來劉備稱帝封張飛被為司隸校尉,這個職務用四個字可以形容——權勢極大。

按照當時的級別,司隸校尉雖然排在各部門首長之後,但在朝會的時候,大臣們坐在宮殿的正南門外,司隸校尉卻可以坐在各部門首長的上首,一個人單坐。張飛活著時,蜀漢的司隸校尉是他。他死後,就變成諸葛亮擔任了。



排在張飛之下的是馬超。他的軍職和爵位都很高,但是實權不如關羽和張飛兩兄弟。劉備稱帝之後,馬超領涼州牧。表面上看,這個職位也不小了,也屬於封疆大吏,但可惜的是,這只是一個虛職。

因為涼州在曹魏手裡,劉備只是據有涼州的一個郡(武都郡)。因此馬超只是被劉備高高掛起,拿他當一個人吉祥物而已。後來倒是想重用馬超,利用他在西涼的名望去爭奪涼州。只是可惜馬超死在劉備之前,而當時劉備又挑起了夷陵之戰。馬超沒有熬到出人頭地的那天。

黃忠在劉備稱帝之前去世,死前只是作為劉備的機動力量使用,並無具體職務,沒有成為封疆大吏,坐鎮一方的機會。



最後是趙雲,他在劉備時期,更多的是做護衛的工作,重要性很大,但地位並不高。需要重點說明的是,四虎將都去世後,趙雲擔任過中護軍一職。這個職務很牛掰!

三國時期的中護軍,是可以直接負責選拔下級武將,執掌禁軍的要職。不是皇帝的親信,一般不會讓此人擔任中護軍。因為而此職位一旦落入權臣家族之手,則極有可能成為其控制朝政進而奪取政權的重要力量。曹魏後期司馬氏能控制朝中的大權,就是因為司馬師和司馬昭兄弟掌管著中護軍,掌握著禁軍力量。

除了以上列舉的具體實權之外,當時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權限很容易被人忽視。這個權限就是當時皇帝對於他所信任的大臣授予的“持節監督權”。這個權力共分為四個等級:假節鉞、使持節、持節、假節。

這四個等級都有先斬後奏之權。但是最低一級的假節,只能在戰時使用。另外要特別強掉的是,假節鉞的權力最大,大到可以殺掉其他三個等級的人!(這是後來西晉的制度,三國時期略有不同,但是假節鉞的權力一樣很大)



在五虎上將中,擁有假節鉞之權的,只有關羽一人。張飛與馬超都是假節,而黃忠和趙雲無此特權。因此,僅從這一點來看,關羽又要領先於其他四人。


先主為漢中王,拜(關)羽為前將軍,假節鉞。——《三國志·關羽傳》
先主為漢中王,拜(張)飛為右將軍、假節。——《三國志·張飛傳》

先主為漢中王,拜(馬)超為左將軍,假節。——《三國志·馬超傳》


所以綜上所述,我覺得《三國志》裡陳壽對蜀漢五位上將軍的排序還是完全準確的。除去他們的武功和戰績,僅從地位上說,的確應該是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雲。


Mer86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靜言讀史來解答。

既然是比官職高低,而且五虎將屬於武將系列。那麼就得先搞清楚東漢末年,三國時期武將官職是如何劃分大小:

【一品】大將軍、上柱國:榮譽職位無特權無職權;〔從〕衛將軍:屬於加官從一品官職一國只有一個;大都督:同上;大司馬:同上 。

【二品】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虎翼將軍 、龍驤將軍、中軍將軍 (排名不分前後,同級別)  

【三品】前將軍、左將軍、右將軍 、後將軍 (排名不分前後,同級別) 

【四品】徵東將軍 、徵南將軍 、徵西將軍、徵北將軍(排名不分前後,同級別)  

【五品】安南將軍、安東將軍、安北將軍、安西將軍(同上);[從] 平西將軍:四平,四鎮,四安,四徵必須由鎮守地方意義而封。   

【六品】軍師將軍、護軍將軍、都護將軍、驍騎將軍、越騎將軍(同上)   

【七品】羽林郎將 、五官郎將、左中郎將   右中郎將、虎賁郎將(同上);[從] 偏將軍、裨將軍 、軍祭酒   

【八品】長水校尉、 屯騎校尉、越騎校尉、步兵校尉、射聲校尉、胡騎校尉、典軍校尉、上軍校尉、中軍校尉、左軍校尉、右軍校尉(同上)   

【九品】督郵、謁者僕射 、賓贊謁者 、監冶謁者、郎中謁者、中宮謁者、給事謁者 、通事謁者、中書謁者、持書謁者、持節謁者 (同上);[從] 都尉、郡尉、散騎 、武庫、洗馬。

關羽官職升遷:偏將軍-蕩寇將軍-前將軍受封漢壽亭侯;

張飛官職升遷:徵將軍虜(新亭侯)-右將軍-車騎將軍(西鄉侯)

馬超:驃騎將軍(斄鄉侯)

黃忠:後將軍(關內侯)

趙雲:鎮軍將軍(永昌亭侯)

蜀國五虎將官職排名:第一:馬超、張飛並列;第二:關羽、黃忠並列;第三:趙雲。


靜言讀史


可能很多人不相信,如果論每個人做到的最高官職的話,其實官職最高的是馬超。因為關羽死的早,不過在關羽死前是關羽最高。


當然大家都應該知道,五虎上將不過是小說家言,歷史上並無此一說。只是《三國志》作者陳壽將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雲五人並列一傳,後人逐步有五虎上將的說法。言歸正傳,來看看五人的最高官職。


關羽確實一直是劉備集團的二號人物,曾經短暫投降曹操,得到曹操代表漢獻帝的加封。獲封偏將軍、賜爵漢壽亭侯。此後爵位一直沒有增長。回到劉備身邊後,晉升蕩寇將軍。劉備進位漢中王后,加封前將軍,假節鉞,負責鎮守荊州。後發動襄樊之戰,未成,呂蒙偷襲荊州,關羽撤軍敗走麥城,被殺。官職沒能進一步加封。


張飛在劉備入蜀時的官職是徵虜將軍,劉備賜其爵位新亭侯。進位漢中王后張飛晉封右將軍,假節。先後擔任宜郡、南郡、巴西太守。劉備稱帝后,張飛晉封車騎將軍,領司隸校尉,賜爵西鄉侯。劉備伐吳前,張飛被部將所殺。



馬超在父親馬騰入朝為官後被漢獻帝封為偏將軍,賜爵都亭侯。後起兵反曹操,戰敗投奔張魯,後歸順劉備,被封為平西將軍。由於在劉備陣營中名聲最大及取成都打漢中的功勞,於是在劉備打贏漢中之戰後由馬超領銜群臣上表勸進劉備為漢中王。劉備自立漢中王后,晉升馬超左將軍,假節。劉備稱帝后晉升驃騎將軍,領涼州牧,進封斄鄉侯。次年病逝。


黃忠本為劉表部下中郎將,劉備在荊州時歸順劉備。定軍山之戰立下大功晉升徵西將軍。劉備稱漢中王后晉升後將軍,賜爵關內侯。次年病逝,未活到劉備稱帝。


趙雲本跟隨公孫瓚,後追隨劉備。長坂坡之戰後任牙門將軍,赤壁之戰後拜為偏將軍領桂陽太守。劉備入蜀後擔任留營司馬,破成都後封為翊軍將軍。劉禪繼位後先後擔任中護軍、徵南將軍、鎮東將軍,封永昌亭侯。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利,自貶三級,趙雲也被貶為鎮軍將軍,不久去世。

那就看看他們的官職誰高誰低了。從官職來說,他們都是武將。按照漢制,直屬中央的武將高級者為明號將軍,低者為雜號將軍。武將第一為大將軍、次為驃騎將軍、再次車騎將軍、再次衛將軍。低一等為四方即前右左後將軍(另一說排名為前左右後)。地方上四徵(徵東征南征西征北)、四鎮(鎮東鎮南鎮西鎮北)將軍為最高,級別基本等同或略低於四方將軍。因此,劉備稱帝后,大將軍空缺(關羽若還活著或可得此官職),馬超為驃騎將軍是最高的,張飛的車騎將軍緊隨其後。不過張飛的司隸校尉可以監管百官,職權大於馬超兼任的涼州牧(當然其實無論司隸部還是涼州都不在劉備管轄之下,屬於遙領)。論排名應該還是馬超更高。而關羽、黃忠未活到劉備稱帝,所以官職停留在前將軍、後將軍。而趙雲級別一直不高,最高的徵南將軍、鎮東將軍也只能勉強平級(應該更低)於關張馬黃四人在劉備做漢中王后獲得的四方將軍官職。

其他的爵位來說,張飛的西鄉侯、馬超的斄鄉侯都是鄉侯(有人說張飛的西鄉侯是西鄉縣的縣侯,證據並不充分,因為劉備在世時除了張飛馬超之外再沒有封過鄉侯,應該不至於封一個最高的縣侯還用那種容易誤導的某鄉侯的名字),高於關羽的漢壽亭侯(還是因為關羽死的早)、趙雲的永昌亭侯,黃忠的關內侯最低。不過關羽的假節鉞高於張飛、馬超的假節。黃忠、趙雲連假節都沒有。

當然,只說官職的話還是馬超的驃騎將軍最高。


伊耆角木


應該同期進行比較。

五虎將同時歸屬於劉備的時候,應該是在奪取益州之後。劉備取得益州後,關羽以蕩寇將軍董督荊州事,張飛以徵虜將軍領巴西太守,馬超以平西將軍督臨沮,黃忠為討虜將軍,趙雲為翊軍將軍。如果從軍職上來說,馬超平西將軍名義上最高,但從實際地位來說,關羽的董督荊州事相當於代理荊州牧,實權最大。

劉備取得漢中時,黃忠因定軍山之功升為徵西將軍,軍職一下子超過了馬超。但不久,劉備稱漢中王,封關羽為前將軍,假節鉞,張飛為右將軍,假節,馬超為左將軍,假節,黃忠為後將軍,趙雲仍然為翊軍將軍。此時,關羽成為毫無疑義的軍職最高的將領。

劉備稱帝的時候,關羽和黃忠都已經去世,劉備封馬超為驃騎將軍,張飛為車騎將軍,趙雲為徵南將軍,此時馬超成為了武將第一人。

所以,關羽在世的時候,雖然馬超以平西將軍、黃忠以徵西將軍名義上曾經短暫超過他,但沒人能改變關羽是劉備陣營二號人物的地位。但關羽去世後,從最終軍職來說,馬超的驃騎將軍最高,其次為車騎將軍張飛,再者為前將軍關羽,後將軍黃忠,最後為徵南將軍趙雲;從跟隨劉備集團的軍旅生涯長度來說,趙雲第一,張飛第二,關羽第三,馬超第四,黃忠第五。





靖遠0204


先看關羽和劉備二人,漢末三國時,在大漢朝廷的地位。

帝排世譜,則玄德乃帝之叔也。遂拜玄德為左將軍、宜城亭侯。實在是有名無實、有職無權的空頭侯一個。

關羽護皇叔二夫人至許都,曹操引關羽朝見獻帝,帝命為偏將軍,斬了顏良,曹操表奏朝庭,封為漢壽亭侯,手握重兵五萬,五子良將首尾二將益壽亭侯于禁、先登將軍樂進充當手下副將。關羽權壓劉備。

再看劉備自封漢中王時期關羽地位。

漢中王旨:拜關羽為前將軍,假節鉞,都督荊襄九郡事。雖是五虎上將之首,而與漢中王有兄弟之義,關羽即漢中王,漢中王即關羽也。豈與諸人等哉?


霧都溼氣


爵位和官職都是馬超第一。劉備進位漢中王的勸進表,領頭的就是馬超。第二是許靖。這兩個人應該是當時文武大臣的第一位。

原文如下:

平西將軍都亭侯臣馬超、左將軍領長史鎮軍將軍臣許靖、營司馬臣龐羲、議曹從事中郎將軍議中郎將臣射援、軍師將軍臣諸葛亮、蕩寇將軍漢壽亭侯臣關羽、徵虜將軍新亭侯臣張飛、徵西將軍臣黃忠、鎮遠將軍臣賴恭、揚武將軍臣法正、興業將軍臣李嚴等一百二十人上奏:

諸葛亮是軍師將軍,沒有爵位。趙雲肯定在這一百二十人裡面,可是被忽略了。馬超爵位和官職無疑是五虎將裡排第一的。而且馬超長期守備西涼,是涼州牧。屬於站區司令。關羽守備荊州,也是獨當一面的戰區司令。趙雲屬於劉備禁衛軍統領,長期追隨保衛劉備。類似曹操身邊的許褚。張飛和黃忠都不是戰區司令。

後來劉備即位馬超是驃騎將軍、斄鄉侯。是鄉侯不是亭侯。關羽此時已經死了。張飛到死還是新亭侯,爵位差了一級。黃忠是關內侯,屬於列侯。最低級的侯爵。類似現在候補委員。趙雲和諸葛亮都是後主時候封的爵位,趙雲是永昌亭侯。聽名字就知道大概是南征孟獲時候封的。諸葛但是鄉侯不過封得很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