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為何棄故鄉而他去

帶著恆河行船的一身露水和溼氣,以及那河水攪起的翻騰的心緒,我們來到距瓦拉納西大約八公里的鹿野苑。這裡的空氣同樣是溼漉漉的。

佛陀為何棄故鄉而他去

鹿野苑的空氣是溼潤的,也是寂寥的

寂寥的佛教聖地

公元前6世紀30年代的一天,一位名叫悉達多·喬答摩(前566~前486)的中年人,長途跋涉來到這片林木茂密、煙瘴瀰漫之地。在這之前,他的人生已經歷了極度富足又極度貧困的境地。29歲前,他是迦毗羅衛國的王子,父親梵淨王極盡所能給他提供了優越的宮中生活和良好的婆羅門教育,可惜,偶然的機會,他瞥見了宮外的人間苦難,從此心靈不再安寧,終至邁出離家出走的一步。

他先後拜過兩位宗教學者為師,仍不能解心頭之惑,又修苦行六年,形同枯槁,還是沒什麼結果。最後,他來到菩提樹下,跏趺而坐,發誓要找到從人世苦難中解脫的學說。49天后終於徹悟,創立了佛教的基本教義,時年35歲。在鹿野苑,他向父王派來隨侍的五位家臣說法,初獲成功。從此一發而不可收,大半生致力於講經傳法,80高齡時病逝。他被稱為釋迦牟尼,釋迦為其種族名,牟尼意為仁、忍、寂,合起來就是釋迦族的寂默賢人。他又被信徒稱為“佛陀”,意為“覺者”。

佛陀為何棄故鄉而他去

磚砌的巨大佛塔

與佛陀一生行跡相關,印度最著名的佛教聖地有三處,一處是佛陀得道之地菩提迦耶,一處是我們參觀的佛陀第一次講經弘法之地鹿野苑,一處是佛陀涅槃之地拘屍那迦。佛陀的出生地藍毗尼則在今尼泊爾境內。

鹿野苑內有許多紅砂岩磚砌成的圓形或方形的坐墩。有圓形的磚砌講壇,最大一個直徑大約25米。還有磚石壘起的已不見屋頂的小房間。佛陀在世時可沒有這麼氣派的道場,據說這都是他逝世後,經國王大力護持,佛教極盛時期的產物。一個用玻璃圍牆圍起的小亭內,展示著幾段殘存的阿育王柱,沒有柱頭,是公元前3世紀的真跡。最高的建築,是一座直徑近30米、高20來米的磚砌佛塔,上半部紅褐色,下半部灰黃色,幾位參觀者,在高塔下顯得很矮小。

佛陀為何棄故鄉而他去

最大一個圓講壇,直徑大約有25米

佛陀為何棄故鄉而他去

殘存的阿育王柱

在上千年的歲月中,這些遺蹟都損毀而被土石掩埋,不為人知,直到近代,才被考古發掘出來。站在較高的磚臺上舉目四望,還可想見當年大師弘法,聽眾萬千;高僧激辯,晝夜不息;經文誦讀,聲震雲霄……一派壯觀景象。查資料還得知,我們在藏傳佛寺屋頂上常見的雙鹿側伴八輻金輪,就與鹿野苑有關,代表著佛陀在這裡的首次傳法,又稱“初轉法輪”。同行團友中的美女,擺著打坐的姿勢留影,竟然頗具佛意。不禁讓人感慨,歷經千年,鹿野苑仍具強大氣場。

佛陀為何棄故鄉而他去

鹿野苑的範圍不小,可以想見當年的壯觀景象

佛陀為何棄故鄉而他去

這位打坐的美女團友很有些佛意

文化朝聖中的困惑

用褒義詞形容,佛教教義可謂博大精深;用貶義詞形容,其又是龐雜繁複的。以行外人的理解,簡而言之,佛教教義主要是四聖諦學說。一為苦諦,即對世間萬苦如生老病死離的揭示,以及有所求而不得也是苦;二為集諦,即說明苦的原因,苦產生於人的欲愛,有欲愛就有思念和行動,那就是“造業”,從而不免生死輪迴,永墮苦海;三是滅諦,即徹悟產生苦的原因,並達到一種“寂滅”的境地,就是“涅槃”;四是道諦,即達到“涅槃”而修道的途徑。

佛陀為何棄故鄉而他去

還有一些這樣無頂的建築遺蹟,估計曾是佛寺

我們雖不是佛教徒,但來到鹿野苑,也帶著一種朝聖心理,要表達對佛陀這位豐富了中華民族精神家園的偉大智者的崇敬;還帶著一種文化尋根的虔誠,梳理我們以往教育背景和生活經歷中有關佛教的記憶,再次確認其豐富多彩,影響深遠。

佛陀為何棄故鄉而他去

穿黃僧衣的朝聖者

佛陀為何棄故鄉而他去

抓拍美女團友

不過,實地參觀和翻閱資料,也有新的發現和困惑,最大的困惑是——“佛陀去哪兒了”?

在佛教發源地的印度,現在只有0.8%的居民信奉佛教,而信奉印度教的居民則高達總人口的80.5%,以印度現有人口12億多計算,前者人數968萬,後者人數近9.8億,何啻天壤?佛教寺廟遠不如印度教寺廟香火旺,來佛教聖地的人,也以國外遊客居多。

佛陀為何棄故鄉而他去

斷垣殘壁

佛陀從何時就舍故鄉而他去了呢?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居然在唐玄奘西天取經之時,佛教在印度本土已現衰微端倪。

查印度佛教發展史,大致經歷五個階段:第一階段,釋迦牟尼時代及他逝世後約百年間,為“原始佛教時期”。釋迦牟尼在世時善於隨機施教,又建立教團,信徒很快增加。第二階段,釋迦牟尼逝世百年以後,至他逝世六百年間,為“部派佛教時期”。佛教先是在孔雀王朝阿育王、貴霜王朝迦膩色迦王的大力倡導下更趨興盛,廣泛傳播,但逐漸出現分裂,先後形成20個部派。第三階段,6至7世紀,振興了的婆羅門教即印度教逐漸取得優勢地位,形成對佛教的排擠、壓制。佛教雖順應時勢興起了與印度民間信仰相契合的密宗,終難逃衰微之勢。第四階段,從11世紀至13世紀,伊斯蘭教侵入,毀壞寺廟,排擠僧眾,佛教遂被擠壓至東印度地區,最後在本土消失。第五階段,19世紀末,印度佛教出現復興運動,發掘佛教聖地,恢復重建佛教寺院。

佛陀為何棄故鄉而他去

高處俯瞰

佛陀為何棄故土而他去

而玄奘西行和返歸的公元627年和643年,正是處於上述第三階段。我國最早知道印度是張騫通西域的時候,最初稱為身毒,後來稱為天竺、賢豆,玄奘西行之後在其著作中始稱印度,從此固定下來。玄奘共在印度生活了17年,參拜各處佛教聖地,虛心拜師求教,遊學四方,最後帶著600多部梵文佛教經典回到長安,一生翻譯佛教經論75部。他的《大唐西域記》還為後來印度人重新找到併發掘那爛陀、鹿野苑、王舍城、阿旃陀等佛教遺蹟提供了依據。

佛陀為何棄故鄉而他去

拉近了看看磚砌坐墩

以往我們主要認識玄奘把佛教經典介紹給中國人的意義,其實,他對保存佛教典籍,對佛教在本土以外的國際上的傳播,同樣功不可沒。佛陀的學說難被故土所容而遠走他鄉,卻得以異地保存併發揚光大,歷史老人的玩笑開得可不小!

佛陀為何棄故鄉而他去

遠處草地上是跟著錄音機誦經的修行者

佛陀為何會舍故土而去?文化學者餘秋雨說:“人類文明的悲劇就在這裡,你想說服大眾,而大眾更願意崇拜那些無法說明的原始神幻;你想洗滌精神皈依上的不潔無明,人們卻特別敬畏破壞之神溼婆;你想建立一種姓氏種族上的平等,人們卻早已習慣了種姓制度的千年遺傳和既得利益……佛教面臨的這些對立面,恰恰是這片土地的自然文化生態,明知其陋劣也無法遏制。就佛教本身而言,由於一度名聲太響、人才太多、待遇太高,嚴重陷於蹈空玄談、概念玩弄之中,失去了剛建的生命力”。“是印度這塊土地,埋葬了最優秀的印度文明。”

佛陀為何棄故鄉而他去

切磋

借用一個比喻不知是否恰當,前幾年移居歐洲和北美的中國人士盛傳一個段子,說是在國外移居地是“好山好水好寂寞”,而在國內祖居地是“好髒好亂好快活”。我感覺,在印度,不僅佛教與印度教的悖論,還有許許多多悖論,都存在類似的情況。

佛陀為何棄故鄉而他去

.這個不知是做什麼用的

不過,無論佛陀去哪兒了,他的學說畢竟穿越2500年風雨,流傳至今,澤被天下。與無數淹沒於歷史塵埃的人物相比,佛陀是幸運的,因而,我們也是幸運的。

佛陀為何棄故鄉而他去

在鹿野苑外遇到來自泰國的僧侶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