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为何弃故乡而他去

带着恒河行船的一身露水和湿气,以及那河水搅起的翻腾的心绪,我们来到距瓦拉纳西大约八公里的鹿野苑。这里的空气同样是湿漉漉的。

佛陀为何弃故乡而他去

鹿野苑的空气是湿润的,也是寂寥的

寂寥的佛教圣地

公元前6世纪30年代的一天,一位名叫悉达多·乔答摩(前566~前486)的中年人,长途跋涉来到这片林木茂密、烟瘴弥漫之地。在这之前,他的人生已经历了极度富足又极度贫困的境地。29岁前,他是迦毗罗卫国的王子,父亲梵净王极尽所能给他提供了优越的宫中生活和良好的婆罗门教育,可惜,偶然的机会,他瞥见了宫外的人间苦难,从此心灵不再安宁,终至迈出离家出走的一步。

他先后拜过两位宗教学者为师,仍不能解心头之惑,又修苦行六年,形同枯槁,还是没什么结果。最后,他来到菩提树下,跏趺而坐,发誓要找到从人世苦难中解脱的学说。49天后终于彻悟,创立了佛教的基本教义,时年35岁。在鹿野苑,他向父王派来随侍的五位家臣说法,初获成功。从此一发而不可收,大半生致力于讲经传法,80高龄时病逝。他被称为释迦牟尼,释迦为其种族名,牟尼意为仁、忍、寂,合起来就是释迦族的寂默贤人。他又被信徒称为“佛陀”,意为“觉者”。

佛陀为何弃故乡而他去

砖砌的巨大佛塔

与佛陀一生行迹相关,印度最著名的佛教圣地有三处,一处是佛陀得道之地菩提迦耶,一处是我们参观的佛陀第一次讲经弘法之地鹿野苑,一处是佛陀涅槃之地拘尸那迦。佛陀的出生地蓝毗尼则在今尼泊尔境内。

鹿野苑内有许多红砂岩砖砌成的圆形或方形的坐墩。有圆形的砖砌讲坛,最大一个直径大约25米。还有砖石垒起的已不见屋顶的小房间。佛陀在世时可没有这么气派的道场,据说这都是他逝世后,经国王大力护持,佛教极盛时期的产物。一个用玻璃围墙围起的小亭内,展示着几段残存的阿育王柱,没有柱头,是公元前3世纪的真迹。最高的建筑,是一座直径近30米、高20来米的砖砌佛塔,上半部红褐色,下半部灰黄色,几位参观者,在高塔下显得很矮小。

佛陀为何弃故乡而他去

最大一个圆讲坛,直径大约有25米

佛陀为何弃故乡而他去

残存的阿育王柱

在上千年的岁月中,这些遗迹都损毁而被土石掩埋,不为人知,直到近代,才被考古发掘出来。站在较高的砖台上举目四望,还可想见当年大师弘法,听众万千;高僧激辩,昼夜不息;经文诵读,声震云霄……一派壮观景象。查资料还得知,我们在藏传佛寺屋顶上常见的双鹿侧伴八辐金轮,就与鹿野苑有关,代表着佛陀在这里的首次传法,又称“初转法轮”。同行团友中的美女,摆着打坐的姿势留影,竟然颇具佛意。不禁让人感慨,历经千年,鹿野苑仍具强大气场。

佛陀为何弃故乡而他去

鹿野苑的范围不小,可以想见当年的壮观景象

佛陀为何弃故乡而他去

这位打坐的美女团友很有些佛意

文化朝圣中的困惑

用褒义词形容,佛教教义可谓博大精深;用贬义词形容,其又是庞杂繁复的。以行外人的理解,简而言之,佛教教义主要是四圣谛学说。一为苦谛,即对世间万苦如生老病死离的揭示,以及有所求而不得也是苦;二为集谛,即说明苦的原因,苦产生于人的欲爱,有欲爱就有思念和行动,那就是“造业”,从而不免生死轮回,永堕苦海;三是灭谛,即彻悟产生苦的原因,并达到一种“寂灭”的境地,就是“涅槃”;四是道谛,即达到“涅槃”而修道的途径。

佛陀为何弃故乡而他去

还有一些这样无顶的建筑遗迹,估计曾是佛寺

我们虽不是佛教徒,但来到鹿野苑,也带着一种朝圣心理,要表达对佛陀这位丰富了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伟大智者的崇敬;还带着一种文化寻根的虔诚,梳理我们以往教育背景和生活经历中有关佛教的记忆,再次确认其丰富多彩,影响深远。

佛陀为何弃故乡而他去

穿黄僧衣的朝圣者

佛陀为何弃故乡而他去

抓拍美女团友

不过,实地参观和翻阅资料,也有新的发现和困惑,最大的困惑是——“佛陀去哪儿了”?

在佛教发源地的印度,现在只有0.8%的居民信奉佛教,而信奉印度教的居民则高达总人口的80.5%,以印度现有人口12亿多计算,前者人数968万,后者人数近9.8亿,何啻天壤?佛教寺庙远不如印度教寺庙香火旺,来佛教圣地的人,也以国外游客居多。

佛陀为何弃故乡而他去

断垣残壁

佛陀从何时就舍故乡而他去了呢?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居然在唐玄奘西天取经之时,佛教在印度本土已现衰微端倪。

查印度佛教发展史,大致经历五个阶段:第一阶段,释迦牟尼时代及他逝世后约百年间,为“原始佛教时期”。释迦牟尼在世时善于随机施教,又建立教团,信徒很快增加。第二阶段,释迦牟尼逝世百年以后,至他逝世六百年间,为“部派佛教时期”。佛教先是在孔雀王朝阿育王、贵霜王朝迦腻色迦王的大力倡导下更趋兴盛,广泛传播,但逐渐出现分裂,先后形成20个部派。第三阶段,6至7世纪,振兴了的婆罗门教即印度教逐渐取得优势地位,形成对佛教的排挤、压制。佛教虽顺应时势兴起了与印度民间信仰相契合的密宗,终难逃衰微之势。第四阶段,从11世纪至13世纪,伊斯兰教侵入,毁坏寺庙,排挤僧众,佛教遂被挤压至东印度地区,最后在本土消失。第五阶段,19世纪末,印度佛教出现复兴运动,发掘佛教圣地,恢复重建佛教寺院。

佛陀为何弃故乡而他去

高处俯瞰

佛陀为何弃故土而他去

而玄奘西行和返归的公元627年和643年,正是处于上述第三阶段。我国最早知道印度是张骞通西域的时候,最初称为身毒,后来称为天竺、贤豆,玄奘西行之后在其著作中始称印度,从此固定下来。玄奘共在印度生活了17年,参拜各处佛教圣地,虚心拜师求教,游学四方,最后带着600多部梵文佛教经典回到长安,一生翻译佛教经论75部。他的《大唐西域记》还为后来印度人重新找到并发掘那烂陀、鹿野苑、王舍城、阿旃陀等佛教遗迹提供了依据。

佛陀为何弃故乡而他去

拉近了看看砖砌坐墩

以往我们主要认识玄奘把佛教经典介绍给中国人的意义,其实,他对保存佛教典籍,对佛教在本土以外的国际上的传播,同样功不可没。佛陀的学说难被故土所容而远走他乡,却得以异地保存并发扬光大,历史老人的玩笑开得可不小!

佛陀为何弃故乡而他去

远处草地上是跟着录音机诵经的修行者

佛陀为何会舍故土而去?文化学者余秋雨说:“人类文明的悲剧就在这里,你想说服大众,而大众更愿意崇拜那些无法说明的原始神幻;你想洗涤精神皈依上的不洁无明,人们却特别敬畏破坏之神湿婆;你想建立一种姓氏种族上的平等,人们却早已习惯了种姓制度的千年遗传和既得利益……佛教面临的这些对立面,恰恰是这片土地的自然文化生态,明知其陋劣也无法遏制。就佛教本身而言,由于一度名声太响、人才太多、待遇太高,严重陷于蹈空玄谈、概念玩弄之中,失去了刚建的生命力”。“是印度这块土地,埋葬了最优秀的印度文明。”

佛陀为何弃故乡而他去

切磋

借用一个比喻不知是否恰当,前几年移居欧洲和北美的中国人士盛传一个段子,说是在国外移居地是“好山好水好寂寞”,而在国内祖居地是“好脏好乱好快活”。我感觉,在印度,不仅佛教与印度教的悖论,还有许许多多悖论,都存在类似的情况。

佛陀为何弃故乡而他去

.这个不知是做什么用的

不过,无论佛陀去哪儿了,他的学说毕竟穿越2500年风雨,流传至今,泽被天下。与无数淹没于历史尘埃的人物相比,佛陀是幸运的,因而,我们也是幸运的。

佛陀为何弃故乡而他去

在鹿野苑外遇到来自泰国的僧侣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