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忠民教授入選國家“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

日前,中共中央組織部辦公廳正式下發2019年《第四批國家“萬人計劃”入選人員名單的通知》(組廳字[2019]10號),其中青年拔尖人才(哲學社會科學、文化藝術類)入選64人,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張忠民教授入選。

“萬人計劃”即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也稱“國家特支計劃”,是國家重大人才工程項目。青年拔尖人才是國家“萬人計劃”子項目之一,由中共中央組織部牽頭,重點培養支持國內優秀青年人才。青年拔尖人才項目共計劃支持2000名,每年遴選,每次200名左右。立志於培養國家重點領域內品德優秀、專業能力突出、綜合素質全面的學術技術帶頭人,為我國各領域高層次領軍人才培養重要後備力量。第四批國家“萬人計劃”共計入選1419人,其中青年拔尖人才274人(自然科學類210人,哲學社會科學、文化藝術類64人)。

張忠民老師,河南方城人,現為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清華大學環境資源與能源法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法學會環境資源法學研究會理事、中國法學會能源法研究會理事。張忠民先後獲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學士(2001)、法學碩士(2004)、法學博士(2008)和美國佛蒙特法學院環境法碩士(2012)等學位;歷任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講師(2008)、副教授(2013)、教授(2016)、博士生導師(2017)、文瀾青年學者(2018)。曾參與籌建中華環保聯合會(2004-2005);在湖北省漢江中級人民法院掛職鍛鍊(2009-2010);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2010-2011)和美國佛蒙特法學院(2011-2012)做訪問學者。主要從事環境司法、能源法的研究。

他出版了《一元到多元:生態訴訟的實證研究》《能源契約論》兩部專著;合作撰寫《中國環境司法發展報告》《環境司法專門化:現狀調查與制度重構》《環境損害賠償法的理論與實踐》《理想與現實:中國環境侵權糾紛現狀及救濟機制構建》等數本著作;參編《環境法導論》《環境法》《環境法原理》等三部教材;在《中國法學》《法學》《環球法律評論》《法律科學》《法商研究》《人民日報·理論》《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等報刊上發表論文四十餘篇,其中多篇被《中國社會科學文摘》《人大複印資料》全文轉載;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青年項目,最高人民法院、教育部、財政部、生態環境部、湖北省社科基金等十餘項課題研究;核心參與了多部法律、司法解釋、部門規章和地方性立法的起草和修訂工作。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黨委宣傳部(新聞中心)

來源 文瀾新聞網

通訊員 呂保華 王瑤 漆曉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