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歲還參加考研的人有多少?你怎麼看?

小牧童


感謝悟空小秘書/頭條教育聯盟的邀請。

小西團隊有個女研究生今年畢業,86年的全日制學碩。之前,這樣的學生不少,而且能力和畢業時的成果挺好,比不少應屆生肯吃苦、做事。

2018年,國內新增就業增速的放緩和失業人數增速,整體就業壓力很大。不管是應屆本科生、在職人員為提升個人競爭力,選擇讀研的不再少數。在改革後,非全日制研究生必須統考,讓不少人望而卻步,否則選擇在職讀研的人數還會走高。

在2015年以後,考研人數持續增高,除不少求職困難的應屆生,畢業工作幾年選擇回校讀研的人不在少數,大部分人選擇回原本科院校讀研,熟悉和易考是原因。今年,就有幾個之前畢業的本科生聯繫,想要報考2020年的研究生,諮詢一些複習的要點和難點。

另外,讀研的年齡和專業相關度很大,如漢語文化等專業平均年齡約23歲,絕大部分是應屆、複習二戰的學生,而經濟與管理學院的金融、經濟、人力、會計、電子等專業的考研學生平均年齡達到30歲。因此,30歲讀研的不少,關鍵是看學科。

相對來說,對於30歲的考研人,最大的難題是英語,丟下的時間較長想過線不容易,有一個報考我們專業非全的小哥,連續3年都是英語不過線。不過,小西問過他,2020年還會報考,在鄉鎮工作的他很需要一個這樣的碩士學歷。

因此,30歲報考研究生不是問題,你的同伴很多,而且導師不會對年齡大的學生有所謂的偏見,在做人做事方面比應屆生更為可靠。

最後再送你一碗雞湯,中國臺灣的趙慕鶴86歲考大學,96歲考碩士,105歲考博士,你好意思說自己大齡?

▼關注帥小西De頭條號。小西陪你聊大學、考研、讀博,收穫不一樣的教育和人生。

帥小西De


21歲畢業,高中教書;三年後,考上碩士,辭職脫產讀書;碩士畢業,進高校做行政工作,嚐到讀書好處,6年後,考博,辭職讀博士。老婆不工作,生完小孩,帶至上幼兒園,直接考碩士,碩士臨畢業直接申請博士。畢業後夫妻都回原高校當老師。缺點:畢業前一直沒有買房子和車子,住單位提供的公租房;小孩有三年父母都不在身邊,好在爺爺奶奶從小朋友兩歲開始和我們一起生活;所有開銷靠工作期間的積蓄和博士補貼。


還是努力點吧


我覺得還是挺多的吧,很多工作了考了在職研究生。我身邊就有很多人,我哥和嫂子就是一起考了公共管理的在職碩士,現在一起讀書,相當羨慕了。說說我的看法:

追求夢想永遠不遲

還記得上次回答過一個問題是問考研是為了什麼,我回答的是:“有的人會把考研當作逃避社會的一種方法,有的人會把考研當作學習的一種途徑,有的人會把考研當作炫耀的資本。而對我而言,考驗是一個夢想吧。”30多歲的人們應該也已經有了自己的家庭,忙忙碌碌,體會著生活的多種滋味,而這時候你還能選擇考研,或許是單位要求,還有就是為了追夢了吧,特別敬佩他們那種一直學習的生活方式。直到大學畢業才發現不讀書的人和讀書人真的有很大區別的,當時我們領導的孩子來辦公室學習,然後他就來考我們一些當年記得很熟的古詩,我們背的很不流暢,而他還能給我們解釋含義,在談到時事政治也是懂得很多,隨時學習真的很重要,知識真的很重要。現在不還有老年大學,這都是一種讀書的方式。

現在很多剛畢業的年輕人都很迷茫,考公考研都不行,工作也找不到,而看到30多歲的人還在考研,就也是在告訴剛畢業的年輕人們,追求夢想為時不晚,一點點的苦難不能把你打垮,你的未來還沒有黑暗吶!

考研也是一種調節自己的方法,如果還有夢,啥時候追都不晚!


慕容琳雨


整體上看,30歲考研的人不是很多,不過還要看具體的專業。

雖然,最近幾年考研群體中往屆生的比例在上升,但是應屆生還是考研的主力,並且大部分專業順利考生研究生也是以應屆生為主。

大部分學生都是18歲左右考生大學,22歲左右本科畢業,而應屆生在大四時就可以報考研究生考試,因此,高校碩士新生的年齡,普遍是在21---25之間。

之前,看過北師大做的一份關於“2017年研究生新生情況統計”,2017年入學的碩士新生,年齡最大的是53歲,報考的是哲學專業,年齡最小的只有19歲。

在專業年齡分佈上,平均年齡最小的院系是漢語文化學院,新生平均年齡是23歲,而平均年齡最大的院系是經濟管理學院,新生平均年齡是30歲。

之前,研究生招生分為國家計劃、自籌經費和委託培養三類,而國家計劃對於考生的年齡有限制,考生的年齡不超過40歲,而從2014年研究生報名取消了年齡上的限制。

可能在很多人看來,30歲還在考研多少有點“離經叛道”。《論語·為政》有語“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在什麼年齡就要做什麼事情,一切都是設定好的,不然就是“逾矩”。

之前,在讀研時有個室友,考上研究生時已經29歲,更“尷尬”的是工作期間也沒“處對象”,肯定也沒有結婚了。室友他媽媽每次給他打電話,都會嘮叨他說,“你現在年齡也不小了,是不是讀書讀傻了,成家立業才是大事”“你看村子裡,比你年紀還小几歲的,孩子都能自己走路了”。室友每次接完電話以後,都感覺“壓力山大”。

雖然,張愛玲說“出名要趁早呀,來得太晚的話,快樂也不那麼痛快”,但是,夢想和奮鬥不應該有年齡之分,什麼時候只要自己願意都不算太晚。

其實,不少工作一段時間,又辭職選擇考研的“大齡考生”,要比應屆畢業生對考研有更加清楚的認識,這些“大齡考生”經過了社會的洗禮,他們中的大部分人更加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因此,很多人會更加珍惜“來之不易”的讀研時光。

除了夢想和情懷之外,從“功利”的角度來看,30歲參加研究生考試,也不能說就是“錯誤”的選擇。

整體上來說,國內還是比較看重學歷的,加薪、跳槽、晉升等等,學歷都是硬性的門檻,用人單位都在說看重能力,但是一切的前提是所有的人學歷差別不是很大。而30歲處在職業的上升階段,如果僅僅通過努力工作,不能走上職場“快車道”,那麼通過提升自己學歷,不失為一種有效的途徑。

另外,按照60歲退休來算,30歲考上研究生,33歲研究生畢業,碩士學位還是給自己帶來20多年的回報,這樣回報率其實還挺高的。

還有一部分專業“實踐性”較強,比如工商管理、財務、法律等,這類專業有一定的工作經驗,要比單純的只有碩士學位,在就業時候更有競爭力。工作三四年後再考研,30歲年齡也不算是很大。

您是怎麼看待有的人30歲還在考研?


升學與考試


隨著現代化進程的加快,知識也在不斷更新,並且大學學歷對於科研、IT、電工電子等行業部門來說已不能適應當前發展。研究生是對本專業、領域有深層次的探究和學習。其實即使研究生學歷也只是對本專業有理論知識的學習,對實踐經驗這一塊還是有所欠缺的。

在快速發展的中國,不僅需要理論水平紮實,更要實踐水平過硬的年輕人才,這樣才能使中國的強國夢更快實現。



趙勇6336


我和老公去年參加的研究生考試,每天一起學習,收穫很大。工作6年多,再度走入考場,堅持學習,給自己一個提升的契機。永遠都不要放棄改變。


幸福的獨身女子


沒有太遲了,遲總比不做強,不過不要因為逃避而去讀,而要因為需要


周源律師


我36歲考研,單位領導不允許偷偷複習,第一次英語差一分,鎩羽而歸!第二年總分340多考入中科院,辭職上學,40歲碩士畢業進入中科院的研究所工作


Sergai


我是專科,今年30了,以同等學力報考武漢理工大學,在本專業第十名!希望我可以通過複試,希望我可以上個學!



qzuser233593834


22歲考上讀了兩年,28年如果考上非全,第二年在讀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