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課講題時學生不配合,死氣沉沉的應該怎麼辦?

思博數學教育


教師辛辛苦苦備課做教案,第二天上課時學生死氣沉沉,沒回應,像精心準備的一桌子菜,大家沒動筷子一樣很懊惱。我不認為是學生不配合的問題,而是你上課前備課做教案,因對學生不瞭解,少了預判學生反應。當學生回應消極時,老師自己就手足無措了。分享我的一些體會。

一、一個成功教學活動先要熟悉解班上的學生,能做到心中有數

我們老師到其它學校上教研課,都要提前天把給陌生的學生提前上其它內容的課,做到知己知彼。

要不,老師在臺上自己講自己的,學生在下面玩自己的,沒有互動沒有討論,是蠻尷尬,教學效果也可想而知。

二、教案不是死的固定不變的

在充分了解學生的前提下,對自己的教學活動中學生回應是有基本預判的,也要提前做好A方式不受歡迎,改用B方式…

備課時也要圍繞學生為中心。

三、具體案例

注意到你從事實踐數學教學,我的是國學,內容不同,但原理一樣。

像古詩,普遍反應是最枯燥無味,最難教的。我是怎麼教孩子的呢?

孩子對文字沒興趣,但對畫面和故事有興趣。當將古詩視覺化畫成簡練的畫後,孩子的興趣就上來了。可以通過提問引導孩子參與,一起觀察討論

當孩子積極性被調動起來後,氣氛就出來了,下一步推進就容易了。

……(下面詳細步驟省略)

四、小結

如何調動孩子對學習活動的興趣,是老師家長最頭疼的問題。15年兒童教育探索實踐,我體會到“形象”與”線索”這兩元素很重要。形象是以生動的圖片、動畫、故事等直觀的元素代替文字和語言。線索是幫助學生將興趣點、新舊知識點建立聯繫,由此及彼。

學校會組織老師聽課評課促進老師提升教學水平的。你可仔細觀摩上得活躍的老師是如何利用“形象”“線索”兩元素來調動學生的參與的。

祝你進步!


速強畫說兒童教育


老師是課堂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學生是課堂的主體。如果將課堂看做一個舞臺,那麼老師就是策劃編導,學生就是表演者。因此,一節好課,就要想辦法將學生得主體性和舞者姿態體現出來。

先來看看出現這種情況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第一,不配合,死氣沉沉,可能說明學生的主動性太差,習慣了被動接收!

第二,學生對這個科目興趣不高,成績整體不是特別好,不敢配合,生怕出錯。

第三,可能課堂紀律不好,松而寬,大部分學生沒有認真聽講,心思不在課堂上!


下面談一下個人經驗!

第一,加強紀律,增強學生上課的儀式感。

如當老師說上課的時候,全體學生要起立向老師問好,這是一個簡單的儀式,但是給學生有一種心理暗示:下面老師要上課了,他就會有一個心理準備!讓學生有一種代入感!上課的時候,可以對學生的坐姿進行要求,至少保證他處於認真聽講的樣子!嚴格的要求,有助於課堂紀律的保證,好的課堂紀律是上好一節課的保障,同時也有助於學生知識的接收和習慣的養成!

第二,提升老師自己的語言活力,增加語言幽默感。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讓孩子聽課配合老師,那老師就要對孩子進行引導,語言的表達是非常重要的。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可以使得孩子對所學科目產生濃厚的興趣,從此愛上你的課。同時也會提升老師和孩子之間的親和力,親其師,信其道,就源於此!

第三,可以採取分組競賽,如分小組加分競爭方式,調動孩子的積極性。

比如回答問題了可以給小組加分;上黑板做題啦,也可以給小組加分;小組整節課表現好了,也可以給小組進行加分;遇到比較難的題目進行分組討論也好操作。每天是一結或每週一結,對獲勝的小組給與適當的表揚和獎勵。一般情況下采取這種方式,孩子都比較積極。

第四,對於回答問題的孩子要多表揚。

一來增加孩子的自信心;二來可以給其他同學樹立榜樣。讓一些生怕回答錯誤而不願回答問題的孩子能夠敢於回答問題,敢於表現。再結合小組加分機制,就可以慢慢的帶動全班。


第五,老師自己要在備課上下功夫!

既備教材,又備學生。通過鑽研教材,抓住本節課的重難點。如課前怎麼引入,課中的重難點怎麼能夠深入淺出地為學生講的通俗易懂。課後如何收尾等!同時結合學生的特徵,如何做才能勾起學生的上課興趣,怎麼樣才能讓學生參與進來,小組討論,上臺講題等!

說一例,有一次聽一名老師上一元一次方程去分母的公開課。他的課前引入是這樣子的:同學們,你們來猜一下老師今年多大了呀?學生一聽,立馬熱烈起來了!各種猜!然後老師說想知道我的真實年齡嗎?同學們都異口同聲說想。然後老師以自己的年齡為最終答案,說了一個應用題。學生通過列方程求解,才能知道老師的真實年齡。這個引例個人覺得特別好,讓學生特別感興趣!

因此,題主可以以此為例,多多進行思考!

第六,靈活選用教學設備,教學手段要豐富多樣,不要太單一!

如利用多媒體,投影和動態演等,來調動引起學生的興趣。同時在教學過程當中,可以利用多種手段來刺激,豐富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小組討論,小組加分,上臺講題,讓學生進行情景演示等!都可以增加學生學習的興趣!

總而言之,上好一節課,老師的準備是非常重要的。對於學生來說,最重要的是要提升學生對學習科目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因此,作為老師,專業知識要過硬,同時和學生要有良好的師生關係,這樣才能既備教材,又能備學生,解決題主所說問題的根本!




中學教之道


確實有這樣的情況。教書多年遇到很多這樣的班級。

上課沒有精氣神,老師講得苦,學生聽得苦,春天上課老師都會跟著兩眼眯眯想睡覺。

這樣的班級要不是剛好在分班級的時候分到內向的學生多。要不就是班主任管得嚴學生總體成績也差。

在這樣的班級上課,老師得跟其它班級的上課方式不一樣。學生聽不懂沒有興趣,老師就盡力講得容易些、通俗些。若原本就是內向的學生多,老師上課就儘量幽默些。

老師是學生的榜樣,學生死氣沉沉,老師可不能跟著沒勁兒,老師得充滿活力講課講得有力量一些,學生也會跟隨老師慢慢變得有活力。

還有就是要經常鼓勵學生,上課可以弄一些小組活動也可以多叫學生站起回答問題。學生參與課堂了,上課氛圍才會活躍起來。


鈉鎂鋁老師


確實有這樣的班級。無論你問什麼問題學生都沒有反應,也不和老師互動交流,感覺課堂氣氛非常沉悶。

我曾經帶過兩個平行班級,課堂氣氛就是天上地下。一個班課堂氣氛非常活躍,老師無論提問什麼問題,總有幾個同學競相回答,甚至搶答,和老師積極互動, 這也帶動了老師的上課情緒,課堂教學效果非常好。

而另一個班級卻正好相反,老師提出一個問題,全班鴉雀無聲,沒有一個人回答,場面感覺很尷尬,老師有時候只好自問自答。 班主任是同一個班主任,老師是同一個老師,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天差地別的現象呢?

後來我仔細思考分析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覺得出現這種兩極分化的現象主要是與班級大部分同學的性格有關,氣氛活躍的班級裡總是有那麼幾個性格外向活潑的同學,即使不多,有三兩個也足以把這個班級的課堂氣氛帶起來。而上課死氣沉沉的班級恰恰是缺少這樣的性格活潑外向的同學。

後來我在這個課堂氣氛不活躍的班級,努力去發現性格較開朗活潑的同學,並刻意去培養他們,多鼓勵引導他們大膽回答問題,讓他們來帶動整個班級的課堂氣氛,這個班級的課堂氣氛也慢慢比以前好了很多。

這是我教學中的一點小體會,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愛樂涓涓


親其師,信其道。如果師生之間是一種亦師亦友的關係,課堂不會像您說的那麼沉悶。除非是教與學的環節裡,知識點難度過大,這就看老師是如何用淺顯有趣的語言去吸引學生了。

讀師範的時候,老師告訴我們“上好課的具體要求”:

1.目的明確

2.內容正確

3.方法得當

4.結構合理

5.語言藝術

6.氣氛熱烈

7.板書有序

8.態度從容

所以,建議您參照以上內容,分析教學中哪個環節還有待改進。

在教學中,我們既要重視“教”,也不要忽略了“學”。因此,我們也學過關於“學生上好課的具體要求”:自主學習、我要學習、能學會學、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引導學生朝這個目標努力。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這個“法”得從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只要咱們遇到問題多思考,多諮詢,多嘗試。我想,許多問題都能迎刃而解,加油。


陶星星武


老師精心備課,學生不來配合這個問題普遍存在,原因是什麼呢?很多老師也討論過,這個應該具體分析:

1.如果一個班級,不管哪個老師上課,狀態都一樣死氣沉沉,那說明班級存在問題,從改變班級現狀下手。

2.如果僅僅是上某個老師的課死氣沉沉,那這個老師就要反思了,是什麼沒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是什麼沒能讓學生配合自己,都應該思考一下,並且跟其他科任老師討論學習。

3.跟班級幾個同學溝通一下,瞭解原因,學生為什麼不配合,學生會給老師說的,瞭解到原因,然後想辦法改善。

本人覺得,作為老師講課要有激情,也不能太失幽默,同時要符合當下孩子的喜好穿插講一些熱點問題,讓學生對你感興趣,對你的課程感興趣,或許會改善這一狀況。


高中數學小華


老師在上課的時候非常容易出現這種冷場的現象,這種冷場的現象之後,也包含了一些老師課堂教育的能力,在出現這種情形之下,老師在課堂上的表現,千萬不要急躁發火,因為急躁發火不能夠解決任何問題,相反你應當更放鬆自己的心情,給孩子營造更放鬆的環境,這樣子才可能改變您現在的學習狀態,課堂狀態。

當然你也可以在課堂上再講一講很小的一個笑話,其實在於課堂教學這一塊來講,如果是講課的話,你需要在課堂開始之初就和孩子們做一些初步的溝通,如果使用的是不熟悉的同學,是非常的多,舉個例子來講,你可以通過自我介紹,然後詢問同學們的家庭,詢問同學們的愛好,表明自己的愛好,和孩子們做成朋友這樣子,課堂氣氛自然而然的就能夠活躍。

在課堂教學中間,如果出現了一些問題,比較男孩子的確可能會做不出來的時候,你就需要把知識的難度進行降低,循循善誘的讓孩子來完成你自己的問題解答過程,如果把問題不斷降低,降到一定程度之後,孩子自然而然的就可以完成這種課堂互動的要求。

因此我覺得出現這種問題,特別是在課堂進行過程中的時候,作為老師千萬要沉住氣,千萬不要發火,只能顯示自己的課堂駕馭能力不足,應當主動放下身段和孩子們聊天,降低問題的難度,讓孩子可以用現有的知識進行解答,同樣的問題,不同的環境下,孩子的回答勇氣可能不太一樣,老師們在課堂中要注意的不僅僅是知識的難度問題,而是整個課堂氣氛的控制。

希望能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出現問題的時候多反思,千萬不要生氣,更不要去核實學生。


宜城老師


上課講題的時候,學生不配合,死氣沉沉的這種情況,其實並不是個例,應該是個普遍現象!

不論我們以前上學的時候,還是現在自己身邊的老師,都會遇到這種情況的。所以,首先你一定要調整自己的心態,平常心對待。

你要不斷地告訴自己,這是正常現象。告訴自己,這其實沒什麼的,沒什麼大不了。告訴自己,學生不反應,但不代表他們沒聽課呀,對不對?

那麼,該如何去改變這種情況呢?

首先,老師要從自身找一找原因。反思一下自己,想想自己的上課狀態,看看是不是有激情?是不是用同一種語調、語速從頭講到尾?是不是聲音太小後面的學生聽不到?是不是題太難講得太快學生聽不懂等。

其次,從學生身上找原因。看看學生是不是普遍性格內向,是不是統一學習不好,是不是班風正在下滑,是不是學生厭學,是不是對這個科目不感興趣等。

所以,你平時最後多注意改變自己講題的方式、方法,多做一些改變。讓自己的講題方式接地氣或者與生活實際密切聯繫。

謝謝!

以上純原創,有不同想法歡迎評論區留言交流!


隴東文學


俗話說:“嚴師出高徒”。但是在當今時代,如果在課堂上老師上課的語氣過於嚴肅或者表情整堂課都不變,這就會讓課堂的氣氛變得死氣沉沉,這種氣氛就很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導致學生的成績不能有明顯的提高。那該如何解決這樣的問題呢?

首先,需要老師做出改變。我們不難發現,那種和藹可親的老師,他們的課堂通過都是氣氛活躍,學生也敢於發表自己的意見。因此,老師首先要改變自己的“肅容”,通俗的來說就是讓老師不要板著臉上完一整堂課。老師上課時可以適當的面帶笑容,語氣不用那麼強硬,給學生塑造一種生人勿進的感覺。其次,老師上課的方式可以改變一些。網上有個視頻將的是一個化學老師通過將化學這種枯燥的學科內容將與實際聯繫起來,並帶有一種幽默的方式進行講解,講解的過程中,學生的注意力就會高度集中,並且還會被老師逗笑。這就大大提高了學生在課堂上與老師增加互動的機會。最後,學生自己也要改變一些。有些學生在性格上比較內斂,不願意融入課堂上互動的氛圍中,這就需要學生來訓練這方面的能力了。這是明顯的不自信的表現,因此,學生可以時刻的在心裡給自己一些心裡暗示,來提高自己自信心。

總的來說,課堂氣氛需要老師和學生相互配合才能達到最理想的效果,不能僅僅依靠老師或者學生某一方。良好的課堂氛圍更有助於學習成績的提高。


辰軒楓


你好這位老師,您提的這個問題也是很多學校和老師都比較關注和頭疼的問題,我不是一個學校的老師,我是一個做家庭教育諮詢和指導的老師,這些年來也應邀為我們這裡的很多學校(有初中、高中和大學)的學生做過不少的培訓,也與很多學校的管理者(有校長和學校的中基層管理者)和老師有過不少的溝通和交流,能深刻了解和理解你們的難處,對於這個問題我是這麼看的。

現在有些時候學校的老師在教學過程中,由於各類原因學生不是很配合,個人認為這主要是現在很多學生的壓力很大,無論是來自學校的、老師的或是家長的,加上很多家長的不太配合或者受社會上一些混混的不良影響,很多學生認為學習沒有什麼用,還有就是幾乎大部分學生都是沒有自己正確的目標,認為學習是給家長和老師在學習,再就是我們的一些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沒有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只是為了完成自己的工作和任務,教學過程中比較呆板和教條,教學方式方法比較單一沒有創意。故此,使得很多學生不喜歡這樣的教育方式方法,對一些老師的教學產生牴觸情緒。綜上所述,我個人建議從這些方面去改變一下:

第一、老師多去和家長或者學生溝通一下,只有先了解學生為什麼上課不配合的原因,然後認真分析和思考,並開始對自己的不足進行改進;

第二、老師多去網上看看一些有經驗和受到學生喜歡的老師的授課方式,然後自己根據自己的情況和所教學生的特點進行完善和變化;

第三、上課開講前能否先以故事或者學生關注的案例、遊戲為引子,然後逐步導入教學課程的教學;

第四、能否改變教學方式方法,先引導各組對今天所教授的課程進行討論,然後根據學生討論出現的問題進行現場講解教學。

以上只是我個人的拙見,希望能拋磚引玉對您的教學工作有所啟發和借鑑!

最後,祝您工作和生活愉快!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