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箇中央部門預算集中公開 過緊日子成關鍵詞

4月2日,102箇中央部門的2019年預算集中向社會公開。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關於過緊日子和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要求,各部門進一步壓減了因公出國(境)任務、公務用車費用和公務接待費支出,還相應對壓減非剛性、非重點項目支出等情況進行了說明。

以財政部公佈的2019年部門預算為例,財政部2019年“三公”經費預算數為5450.48萬元。其中,因公出國(境)費3912.06萬元,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1205.47萬元,公務接待費332.95萬元。2019年“三公”經費預算比2018年減少247.04萬元,壓縮4.34%。

另據財政部預算司介紹,中央本級2019年“三公”經費財政撥款年初預算數81.07億元,比2018年同口徑預算數減少3.22億元,下降3.8%。其中,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55.37億元,減少2.01億元;公務接待費7.01億元,減少1.54億元。

2日晚間,財政部有關負責人就中央部門預算公開答記者問指出,2019年中央部門公開的部門預算包括收支總表、收入總表、支出總表、財政撥款收支總表、一般公共預算支出表、一般公共預算基本支出表、一般公共預算“三公”經費支出表、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表8張報表,全面、真實反映部門收支總體情況和財政撥款收支情況。

“與2018年中央部門預算公開工作相比,2019年中央部門預算公開有三點大的變化。”上述負責人表示,一是公開時間提前,2019年比2018年提前11天左右公開中央部門的部門預算。二是公開部門增加,2019年有100多箇中央部門公開部門預算,比2018年公開的89箇中央部門增加10多個。三是解釋說明細化,如政府工作報告明確要求“各級政府要過緊日子”“一般性支出壓減5%以上、‘三公’經費再壓減3%左右”,各部門相應對壓減非剛性、非重點項目支出等情況進行了說明。

中央財經大學績效管理研究中心主任童偉對記者表示,中央部門預算的公開,一方面為公眾瞭解各部門資金情況提供了開放的渠道,另一方面也能夠通過開放提升各部門的資金運用效益,是落實“陽光財政”的重要舉措。她表示,今年項目預算公開的數量增加,公開內容進一步細化,並且涉及項目都是公眾關注的熱點,這對促進各部門加強管理,強化部門責任意識,提高資金運用效率都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汪德華對記者表示,當前,中央部門預算公開大的制度框架已經比較完備,接下來更重要的是公開的深度,其中一個重要方面是項目預算的公開。今年,公開的項目達到50個,且各項經費的公開都很細緻,期待未來項目經費預算公開力度能夠進一步加大。(記者 孫韶華 汪子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