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給別人添麻煩”是種好的生活方式嗎?

獨家心探


不給別人添麻煩是一種好的生活方式嗎?

回到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必須要理解,不給別人添麻煩是一個相對性的定義。

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也說,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親朋好友的鄰里鄰居的相互之間的幫忙互助,是一種友情和親情的體現,所以我們也不要刻意去拒絕別人的幫助,如果拒絕了就顯得自己不近人情,不利於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和諧相處。我認為此處的不給人添麻煩,應該從如下兩個角度理解。

第一個角度就是要求自己以謹慎的態度來對待生活,對待自己,慎言慎行,不要給自己帶來各種意外和麻煩。只有真正意義上的保證了自己的安好才完全有底氣說不去麻煩別人。這是對自己負責對別人負責的根本。在我們的生活圈子裡,人與人之間的聯繫是比較緊密的,個人的任何行為都有可能牽扯到別人,個人的任何意外和麻煩都會引起別人的關注、揪心和幫助,或一個人或兩個人或一大群人。所以不可別人添麻煩的生活方式,希望大家能理解並做到這一點。

第二個角度就是一旦自己真的碰到了麻煩和意外,那麼力所能及的自己去把問題解決了,力所能及的把問題的影響壓縮在最小的範圍內。現在人都很忙,都有很多的事情需要付出精力和時間,所以這就要求自己能最大限度地自力更生,能不去麻煩別人的時候就儘量不要去麻煩別人。但是如果當一件事兒,是你完成不了的或者有其他人完成它需要的時間和精力比你少多了的還或者是你短時間裡事情太多無法分身去完成的,這種情況下你就得請求別人的幫助,善於利用你身邊的資源。

不給別人添麻煩是一種好的生活的心態,但不能把它作為一個行為的標準,也不是一個絕對的概念,更不與人與人之間的互幫互助相沖突,只有能理解它才能做到它。


宜勞宜獲


“不給別人添麻煩”是種好的生活方式嗎?我認為不是!它是一種不健康或者不健全的生活方式。在我們中華民族中互幫互助也是一種美德!

我母親十幾年前一個人生活在農村每天早上,周圍的鄰居總是有意無意觀察她是不是開門了、起床了,生怕她有個病呀災呀什麼的,我不認為這是什麼添麻煩,都是鄉里鄉親的相互幫襯著,誰家還沒個事麼,農村人的純樸在這種小事都能體現出來。

當然了,現在村裡的鄰居只要到市裡來辦個事、看病什麼的,別得大忙幫不上,但最起碼的住宿吃飯不用他們操心了,能幫一把是一把。

有人認為不麻煩別人是最好的教養,是一種美德。但我們處在現在社會的高速發展期,不可避免的就會與別人交往與各種各樣的人交際,就會產生各種麻煩事。

“不想麻煩別人”其實是一種“病”,是自卑、是社交恐懼症。是自我包裹,自我保護的藉口。

有的人總是獨來獨往,過自己喜歡日子,怕給別人添麻煩,怕擔人情債,其實同事、朋友之間有事就開口,沒啥麻煩不麻煩的,大家在一起,說出來,別人能幫自然就幫了,幫不了還能出一出主意。朋友也是需要“被”需要的!

當然了,也不能事事都麻煩別人,更不能做高鐵上佔個座什麼的,麻煩別人,也是給自己找麻煩。

出山泉水濁,我是在山泉水清。歡迎評論指正。



在山泉水清


這種思想在現代社會是有問題的。

“我不欠你的,你也莫欠我的”,這是一部人的想法,現實表現就是親情淡漠。

例子,有個小姨,兩家親緣關係離得還算近,她家對親戚的態度就是“我不求你辦事,你也別求我辦事,自己管自己”,結果每年不肯出錢團年,到最後兩家關係離得很遠。

用四川當地的話說,就是“生怕離得近了有事找到她”。

然後,現在小姨家的妹子快結婚了,平時大家都不走動,也就不關心下一輩之間的關係,她家啥時候發請帖大夥兒都不主動詢問,畢竟感情很淡薄了。

“不要告訴別人,自家的親人去世了,收了禮金要還情,麻煩得很”,持這類想法的人也有,大多就在白喜事之後兩家直接斷關係。

例子,外公家是兩兄弟,外公是老大,父母去世早,兩兄弟年紀差距大,基本上二爺爺靠外公兩口子拉扯大的,供著上了中專,考了高級工程師,在省城有份不錯的工作。

幾年前外公去世,二爺爺兩口子加一個表孃來了,還代表一個沒來的表叔,三家人一共送了一千一百千塊的禮金,折算下來是長輩送了500塊,兩家晚輩一家送了300塊。這是什麼標準?這就是陌生人來祭拜的禮金標準!

正常家裡普通親屬的祭拜禮金是500元以上,關係好的從7百到兩千不等。他家送這個數額的禮金,明擺了是在外公去世後斷絕兩房的關係。

果然,當天招待宴請他家一行三人吃飯的時候,二爺爺藉口說女兒要趕回去給單位做工資報表,明天一早就要走,不能守大夜,他們老兩口也有事要跟著女兒一起走。

在我們當地,不守大夜就不能進家門,就不再算親戚了。

ok,從此之後我們兩房直接斷關係,不說幾十年來幫扶他家的恩情,就算外人也沒這家人這麼淡薄的。


綜上,怕欠別人的情,互相沒有交往,這類人的人際關係會越來越窄。

頭條號:講故事的貓小姐,歡迎關注並留言討論哦,原創內容謝絕轉載

講故事的貓小姐


在現實生活中儘量不去給別人添麻煩其實也是一種美德,記得去年我下班的路上看見一位7旬老大爺在街上賣藝,等他停下手上的功夫下來我給了他10元錢!錢不多,但,是我的一份心意,大爺滿臉微笑對我說小夥子真棒!我說大爺你這麼大年齡還出來舞槍弄棒的!不辛苦嗎?你的子女不會罵你嗎?老大爺檫了檫額頭上的汗,說:我是自願的,自願出來表演的,我還能運動反正坐在家閒著也是閒著,每天賺的錢雖然不多,夠吃飯就可以了,我的身體很好,人需要鍛鍊,我只要身體好我都幹這一行,哪個地方人多我就上哪個地方表演去,每天都很開心,這樣又可以給子女減輕負擔,不想給子女添加麻煩,老大爺說他有5個子女,5個子女都成家立業了,而且都很孝順,我趁著省體好儘量不給子女添加太多麻煩,做為一般的路人肯定會說大爺的子女不管他才會出來賣藝,但在老大爺心裡是另一份真愛。時時刻刻都想著不去給別人添加太多麻煩。






鋒哥說生活


少給別人添麻煩,是人的一種美德。當今社會有些人,總是認為別人都是應該的。很多人不分任何特殊情況,願意道德綁架,給社會帶來一股濁流。

前幾天坐公交車,遇到一個剛上車的大爺,身體還算健碩,車上人很多,大爺戴個帽子,很難辨別真實的年齡。大爺站在一個20多歲的女孩旁邊,車剛開走就嘟囔起來:‘現在的年輕人一點道德也沒有,也不知道給老人讓個座’,姑娘聽到,趕緊起身把坐讓給了大爺。在姑娘起身的一剎那,我看到那是一個挺著大肚子懷孕的姑娘。我原以為大爺不會坐,可是大爺還是坐上去了。其實論身體,大爺比姑娘好。但是在道德面前,姑娘選擇了讓座,可能姑娘平時也是這樣的吧。我們也看到很多關於這樣報道,有時很讓人氣憤。尊重是相互的,道德是不分長幼的。

不給別人添麻煩,是對別人的一種體諒。有一次為了趕設計,我和同事一起加班。我們一直工作到半夜,我出去買飯回來時,看到同事趴在桌子上,我一摸腦袋熱的燙人。我知道同事發燒了,我喊著說:你發燒為什麼不說?他告說怕你一個人弄不完,我沒事的。我知道他是怕我一人辛苦,所以堅持著工作。

其實不給別人添麻煩,也是對別人的一種尊重。在你尊重別人的同時,你也獲得了尊重。社會需要道德,更需要的是相互理解。讓走們在堅守道德的基礎上,把一分愛心獻給更需要愛的人吧。




三哥小久酒


生活中不給別人添麻煩最好。其實任何一個人也都不想給人 添麻煩。但是生活不給人添麻煩是不可能。

比如,我自己是個腿腳不方便的人,住在一個五層高的步梯樓房裡。就一棟單獨樓房,沒有門衛。就拿送快遞這事來說,家中有人時下去取快遞,家中無人時每次都是我麻煩快遞師傅送上樓。如果我下去取要耽誤很長時間,因為慢。家中無人時,有時還會讓鄰居代買些菜。這些事都是在麻煩別人。

鄰居家的孩子上四年級,每天放學早,父母上班回不來。他的孩子放學後,就在我家寫作業。其實這也是麻煩我幫一個小忙。生活中麻煩別人或別人麻煩你的事比比皆是。

比如,我們去外地出差或旅遊,經常對當地情況不太瞭解,需要問路。我就會這樣說:麻煩師傅,請問去南京路做什麼車,怎麼走。即是尊重人,又在麻煩人。麻煩別人,別人麻煩你這是生活的一部分。


浩特888


個人認為不給別人添麻煩是一種好的生活方式!

不給別人添麻煩,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估計大家小的時候都是受到這樣的教育長大的,有的人只是知道這個口號,也只是嘴裡喊喊,他認為大家都是這樣喊喊口號的.這樣的人並沒有在實際生活中這樣做,這樣自私自利的人不在少數!其實別人的事我也沒有什麼發言權,那還是說說我自己吧!

我記得從小父母就教育我自己的事情一定要自己做,不要給別人添麻煩.上學了老師也是說一樣的話,所以不要給別人添麻煩好像印在我的腦海裡一樣.從小學到高中我還沒有感覺這句話的意思,但是上了大學,我就理解了這句話是多麼的重要!

上大學要遠離家鄉,去另外一個城市,而且還要過集體的生活,我記得我們大學寢室一共四個同學,大家相處的就像兄弟一樣!即使這樣的感情,我們還是有什麼事情儘量不給互相添麻煩,那時候我們也想了這個問題,一個室友給我答案,他說如果跟人家說給你添麻煩了這句話一定是有求於人,就說明自己不足,即使別人不說什麼自己也會臉紅的!

有的人可能會說,不要給別人添麻煩,會不會變得冷漠!我認為不是,這說明一個人成熟了!








大老粗log


“不給別人添麻煩”未必是一種好的生活方式!

不要因為“怕麻煩別人”而把自己逼近進了死衚衕!

在生活中,我們總難免會有一些事情要麻煩到別人,但是如果你因為怕麻煩別人而不敢請求別人幫個忙,長此以往,你會在很多事情上因為不想去麻煩別人而無法順暢地把事情解決,最終把自己逼到了孤立無援的處境!

記得小時候,我一個堂哥得了一種疾病需要去醫院,但是他家裡又沒有錢,那時候我們兩家在鬧矛盾,他爸還是拉下面子過來找我家借錢,當時看到情況比較緊急,我家出於同情就借了幾百塊錢給他們應急!假如他們無法放下面子,那後果可能就無法設想了!

良性的“麻煩人”是一種高情商的表現!

我們在生活上、工作上都避免不了要進行社交活動!在生活上,適當地去麻煩別人,一方面可以增進朋友或鄰居之間的友誼,另一方面可以實現雙方優勢的互利共贏!別人有需求的時候,我們可以伸出援助之手,當我們有需要的時候,別人自然也不會吝嗇幫忙!

特別是在工作上,如果在在某些地方自己搞不明白,又不想去請教同事,自己偏要硬著頭皮去做,一來自己花費了很多時間可能也無法順利解決,二來大大影響了工作效率!相反的,工作上遇到一些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是當地去請教同事,既可以讓自己把工作完成得更有效率,又能夠跟同事建立友誼,將來大家有問題都能互相請教,有何樂而不為呢?

世界上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

我們不願意麻煩別人,主要就是面子上感覺過不去,總覺得欠別人人情是一件不好的事!但人情其實就像一件商品,你去尋求別人幫助時,別人給予了你幫助,這就算你欠了別人人情!將來他肯定也會有需要你幫他的地方,那就算是還了他一個人情咯!

所以“不給別人添麻煩”未必就是一種好的生活方式!畢竟“麻煩別人”和“別人麻煩你”不外乎就是人與人之間的一種優勢互補,各取所需罷了!


情感休憩吧


以下內容純屬個人觀點

個人覺得別人幫你是情分,不幫是本分。

所以我們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最好還是自己做,2015年我的爸爸出了嚴重的車禍,腦漿都蹦出來了,司機一口咬定沒錢。在這種情況下我只有麻煩別人,因為治療費一天都要三四千,那是我一個月的工資,母親一個月也就2000塊錢,但是到最後的親戚都沒怎麼辦幫,都是朋友借的比較多,現在的社會借錢好難。不到迫不得已也不會去麻煩別人。

您說的麻煩肯定也是比較大的事情,所以我個人覺得能不麻煩別人最好,我們自己要努力不去麻煩別人,但是當別人需要我們的幫助時,我們能伸出援手!



大門牙蕊蕊


小時候,自己沒有獨立的生存、生活和學習能力,給了家長、親戚和老師添了很多麻煩。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從初中開始就遠離老家求學,並學會了洗衣做飯,除了父母資助我上學以外,其他的事情並沒有麻煩別人。在我的觀念裡,不麻煩別人就是自立更生,是一種好的生活方式。

大學畢業後,除了一本學歷證書之外,還欠了兩萬多元的國家助學貸款,這就是我的全部資產。面對一貧如洗的家,我決定自己承擔這個費用,不能再把重擔壓在父母身上,於是我從車間一線實習操作工做起,經過五的努力,我不僅當上了技術工程師,還還清了貸款,並且還有了十萬元的積蓄,這就是我的自力更生就業的生活。

轉眼間我到了該結婚的年齡,雖然有了女朋友,但結婚買房生子又是一筆很大的費用,對我來說是天文數字,我不想再為難父母為我操心。我盡最大的努力說服了岳父母先結婚後買房,又經過了五年的努力,有了房和車,還有一個可愛的兒子,通過自己的自力更生獲得了幸福。

自力更生,就是不給別人添麻煩,是一種品德,更是一種好的生活方式,這樣才能獲得你想要的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