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選擇棄考物理?物理比數學還難嗎?

飛龍在天9783


物理難、性價比低、等級賦分、高校選課要求多樣化四個原因是學生出現棄物理現象的主要原因!

一、物理比數學還難嗎?

這個問題很難回答,正所謂“難者不會,會者不難”,有人擅長數學,有人擅長物理。但是,毫無疑問,數學和物理對多數學生來說,都是高中最難的兩科。

試想,如果把數學設為選考,會不會也出現“棄數學”現象呢?我覺著一定會!

二、學生為何會“棄物理”?

除了難之外,學生棄物理的最主要原因就是物理的性價比低!

數學150分,物理100分、110分或者120分,各地高考分值不等,但是都不會超過數學,在其他各科中,可能算是大科,但是和語數外相比,又算是小科。我每天拿1個小時學習物理,可能只能得80分,我每天拿30分鐘學地理,就能得90分,你說我選擇哪個?

除了性價比低,高校對選課的要求多樣性,也是學生棄物理的一個原因。有些專業,高校要求選擇物理、化學、生物三科中任何一科就可以選擇,這樣的話,我選擇化學可能能賦分成90,但是選擇物理只能賦分成70,你說我選擇哪個?

三、尖子生選擇物理不吃虧!

對於尖子生,一定要理性,你有能力學好物理的情況下,一定要選擇物理,因為眾多高校的優勢學科,基本上都要求必選物理,如果不選物理,就相當於把這些好專業拱手讓給了其他學生,這非常可惜,以後也會後悔。

但是對於中下游的學生來說,選擇物理就要特別慎重,除了考慮自己的學習能力外,還有考慮到對手的實力,因為新高考實行“等級賦分”,選擇對手很重要!

由於選考制、選考科目賦分制的相互疊加,導致高校、考生、中學三者相互博弈,三方都選擇了短期利益最大化的博弈策略,使制度在運行中出現的變形,好在有關部門及時修正,推出了“3+1+2”方案,可以有效解決學生“棄物理”現象!

我是“贏在高三”,專注教育,用心解答教育問題,歡迎關注!

贏在高三


在2017年高考中,上海選擇物理科目的考生佔總數的30%,浙江選擇物理科目的考生佔總數的27%。現在不少家長和同學都在討論到底能不能選物理?


雖然學生在選考科目可以隨便選,但是高校的專業還是有理工農醫類和文史類的明確界限,所以,將來要選擇理工科的同學,物理應該是必選的科目,而文史類的同學歷史是必修的科目。

物理科目難考,難學,它覆蓋科學分枝多,需要學生具有很強的數學計算能力,閱讀能力,動手實踐能力和邏輯推演能力。

但是根據浙江省教育考試院公佈的高校2017年高校選考科目數據,在選科目中,高考可報考專業的比例最高還是物理,佔比為91%。也就是說只要選擇了物理,絕大部分高校都可以報考。

物理是高校提出選科要求最多的科目,新高考模式下,物理遇冷現象必然引發諸多考慮。

我們再來看一下上海的情況,

在所有提出選考科目要求的專業(類)中,排首位的是物理,有415個,佔專業(類)總數的37.9%;其次是化學,有337個,佔30.7%;再次是生命科學,有222個,佔20.3%;地理、歷史、思想政治分別為47個、41個、26個,佔11.1%。

也就是說如果選考物理,可報考近98%的專業。

我們來看一下上海高考學生家長對自家孩子不選物理的看法:

上海高考學生家長
您好,請教一下,您兒子今年高考是選擇學科考的嗎,有沒有選物理?
沒有,他選擇的是地理、化學、歷史。
是他自己不想選嗎,還是班裡同學也有很多不選的?
主要原因是這樣的,就是因為(上海)四大名校的很多牛娃全部都選了物理。考試的等級是按照5%是A +,10%是A、B+、B、B-、C+、C、C-、D+、D,一直到最後5%是E,共五等11級,分數從A+的70分每級3分遞減到E的40分,所以你如果選物理的話,你就會跟那些牛娃撞車了。就算你自己覺得再好,但是你跟上中、華二這些四大名校是沒辦法比的,所以現在我的看法是可能會出現一種反向選擇,就是越冷門的大家越願意去選,比如生物,反正5%是A+啊,不是一個絕對分數,而是一個相對排位,分數不重要,排位才重要,對吧?
如果和牛娃撞車了,你的等級只能往後排了,但是誰也不能事先知道別人怎麼選,還是一種博弈,相對的策略應該就是選擇自己擅長的和感覺上冷門的,還有一點就是很多人會選擇地理,因為地理高二就考好了,高三可以少學一門。

對於不少考生和家長來說,物理科目學習起來“難度大”、“競爭激烈”、“高考規則限制”是學生選擇放棄物理的重要原因。但同時,也有大批成績優秀的“學霸”紛紛選擇物理,以求在專業選擇上不受限制。所以對不是學霸的學生來說,為了避免和眾多高手產生競爭,導致自己名次靠後,被賦分過低現象的發生,就放棄了選擇物理。

物理比數學還難學嗎?

現在關鍵是數學是必選的科目,而物理可以選擇,而且數學科目是150分, 物理滿分100分。所以在數學上,大家下多大的力氣都是應該的。而物理,實在學不好,為了高考,為了高考得高分,功利性又比較強的話,放棄物理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至於物理真的比數學還難學嗎?物理的難主要在於構建。數學的複雜主要在於證明。有的同學能學好物理,但是學不好數學。有的同學能學好數學,但是學不好物理。當然,對於學霸來說,數學好,物理也好。物理和數學都難,到底哪一個更難,沒有定論。


所以,新高考模式下,如何選科真是一門學問,既要結合孩子的興趣愛好,學習成績,也要結合本科院校的專業要求情況,以及孩子以後的長遠的發展方向。



我是睿媽教育在線,專注教育,歡迎大家關注,點贊,謝謝!


睿媽教育在線


我是物理教育專業的老師,我來回答高中物理難在哪裡?

據瞭解,在部分實行新高考政策的地區,的確存在一部分同學選擇棄考物理,主要是物理不能夠考出高分而來,具體難點分析如下:


一、高中物理的力學,應該是最難的部分

1.牛頓的三大定律,特別是物體受力分析,很多同學失分較多。

例如:在湖中划船時,使船前進的動力是( )

A.船漿划水的推力 B.水直接對船的推力

C.人對船的推力 D.水對船槳的推力

很多同學可能會錯誤地選擇A,生活經驗:用船槳划船,船才能前進,不划船槳,船將不動。

B.C不可能,這一點很清楚,本題應從題目的敘述分析入手,使船前進的動力,這句話是題目的關鍵,從語句中我們要體會到的是,船槳受到了力,船漿是受力物體,正是因為船槳受力了,所以才會使船前進。

A選項,船漿划水的力,力作用在水上,水是受力物體,應是水在動,所以不選A。

D選項:當船槳划水時,由於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對船漿也有力,對船槳的力作用在船槳上,相當於作用在船上,所以可以使船前進,故本題答案選擇D.

就是這樣一道看似簡單的題,初中學生都能夠正確選擇D,但在高中生中,很多同學錯誤選擇C。

2.曲線運動,包括圓周運動、平拋運動和天體運動,一部分同學失分也較多。

3.關於機械能和動能的算法,很多同學也為此感到頭痛。

二、高中物理的電磁學,讓很多同學摸不著頭腦。電磁學裡面基本上都包含有力學知識,動量動能方面也包含有力學

三、綜合類型題目

就是把力學、電磁學和動量動能有機結合起,來,這種綜合性題目,讓80%以上的同學感到困惑。


所以,部分地區有的學生選擇棄考物理是有原因的。


Lance課堂


最認可江蘇省的2021年新高考的第一個版本方案:

1.統考語數外,語文、數學各150分,外語120分;

2.理科物理、化學各120分,從生物、歷史、地理、政治4科中選1科90分;

3.文科政治、歷史各120分,從地理、物理、化學、生物4科中選1科90分;

4.高考總分750分。

這個方案非常好!網上被稱為“3+2+1”方案。

既讓學生有自我選擇的權利,又體現了“3+3”的整體佈局,還突出了文理學科的基本內涵。

這個方案要優於3+1+2方案!


春雨秋風君子


下面我來回答一下,在部分實行新高考政策的地區,為什麼一些人選擇棄高考物理?難道物理比數學還難嗎?下面我來談一談個人的看法,不妥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沒有上過高中的人,他是不知道的,在高中的課程中最難學的就是高中的物理。其次就是數學。物理與數學相比較,那麼高中的物理要比數學要難的多。

高中的物理不僅計算難,而且理解非常難。很多學生在上高中的時候,都是物理比較差,他們大多數物理都考不高分,這是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物理比較難學,而且是難以理解,稍不留神就容易出錯誤。

我在上高中的時候,我的物理是比較差的,但是我的數學還是比較棒的,我的數學總是能考100多分。我們在平時考試的時候,總是感覺到平時的物理不是很難,為什麼一到考試的時候他就那麼難呢?那是因為,在考試的時候,出的題是有一定難度的。



如果物理要是非常容易的話,我相信,有很多物理學家,就會出現,為什麼說物理學家那麼少呢?就是因為物理比較難學,但是我們也不能說數學,容易,數學相比較而言,比物理要簡單一些。


以上只是我個人的見解,不妥之處,歡迎各位物理和數學愛好者批評指正,如有其它見解,請在下方討論交流,加我關注瞭解更多有趣的新聞。


月嬌老師


當手裡有了選擇權的時候,相對難的科目自然會被越來越多的學生放棄,但有的科目不是想放棄就能夠放棄的,畢竟決定選擇什麼綜合科目的因素,除了學生自己的成績和自己的興趣愛好,還有其他的因素在主導,比如:

1,報考專業對所選科目的限制,比如你想學法學,必修政治,想學機械工程,必學物理,想學環境規劃,必學地理。

2,報考高校對所選科目的限制,一般普通本科對於修過什麼課主要還是看專業,但是對於一些好的大學,比如985和211類的大學,學校本身對於報考學生都有具體的要求,比如北大清華除了理工科專業,針對報考金融類專業的學生,也要求學過物理。


所以說,物理雖然作為綜合科目裡面最難的一科,會被部分想選簡單科目的同學所拋棄,但是對於想學理工科的大部分同學,想報考985大學除純文科專業以外其他專業的同學而言,物理永遠是一道繞不過的門檻,當然實在是理科基礎不好,邏輯思維差的同學,千萬不要選物理。

既然有這個能力去挑戰號稱最難的物理,就去吧,雖然答主是文科生,但是一直都深信“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這句話是有道理的,我國的工業和國防軍工等支柱產業都離不開這些優秀的理工科人才來傳承。



嬌羞帝老師


物理無論對初中學生,還是高中學生來說我都是學習中的攔路虎。棄考物理。一是其難度大,二是物理的大多數內容比較抽象,學習物理必須有豐富的想象力,現在好多學生怕動腦,只喜歡記憶一些知識,怕動手,不會計算物理習題,基礎打不好,久而久之,形成惡性循環物理越來越差,學習起來費力費事,不出成績。三是,好多學生在現實生活中不注意觀察身邊的一些生活現象,自然現象,理論與實際不能聯繫起來,學習是空中樓閣。所以好多學生怕學物理,棄考物理。


6021352


物理較數學更加註重原理,原理的應用比原理本身更難。叫好比查字典較用字典上的字來寫文章更容易一樣。其實,現在的學生覺得數學物理都難學。數學是沒辦法必須學必須考,物理可以選擇,既然難學又可以選擇棄考物理的自然就多了。

數學、物理難學,因為數學、物理與浮躁的心格格不入。

現在很多人心很浮躁,急於求成。這樣的人是靜不下心來學習的。而數學、物理就必須要能沉得下心。一個高中的綜合物理題,老師講解都得一節課,要應用的知識有很多,不理解不理清就做題,很容易做了不得分。

還有,現在的學生不願吃苦、意志力也弱。

不管是物理還是數學,都需要學生做大量題目來鞏固和掌握原理掌握公式的。而現在的學生坐不住,一看題目不知道做立馬就放棄不做了。

再者,就是現在學生的思想不同了。學習好,也未必以後生活得就更好。而且,學習這麼費腦,找不到學習的意義。自然就不學不想學的物理了。


鈉鎂鋁老師


物理是不可能難過數學的,但高中學生覺得物理難,其實是自身綜合能力不足。物理需要數學,運算能力強的同學列出幾個式子就知道能不能解,還要不要再找關係列式子,把時間都花在思考上,運算能力差的按老師講的方法列出了式子,要運算半天,發現解不出來,時間花在運算上。物理需要語文,良好的閱讀能力能發現題目間的細微區別和聯繫,良好的表達能力讓解題步驟更規範,思路更清晰。


oO夜涼如水


作為一個八十年代物理系本科生,說一說感受:1、當年我們物理系一屆有80名同學,高考物理(87年)只有3人及格,本人不幸是其中一個😅。2、目前中學物理教學方法,主要講實驗的結果,然後給出計算公式,對於原理基本不講,導致學生理解不透;3、學生缺乏豐富的想象力和鑽研精神,這也是目前中國教育的通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