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肉植物如何防徒上色?

呂大衛DavidLv


感謝“呂大衛DavidLv”邀請,我是老唐,一個養多肉植物5年以上的80後,分享多肉植物葉插、播種及養護經驗,歡迎關注,亦可點擊頭像直接諮詢。

多肉植物防徒和上色其實有共通之處,假如能夠做好了,則有異曲同工之妙。大家現在應該都知道多肉植物喜歡光照充足,溫暖乾燥的生長環境,如果平常的養護中光照不足和水分過於過多,則會導致多肉出現徒長。多肉植物要想避免徒長,光照時間最好能保持在每天5個小時以上,如果光照低於5個小時,則需要結合控水來保持多肉的株形,假如敞開了澆水,多肉徒長肯定是無法避免的。

多肉防徒長除了充足的光照和合理的澆水,還需要合理的配置土壤,如果使用全泥炭土來栽種,估計要在開掛區的環境才能讓多肉不徒長。通常來說多肉的土壤配置就是泥炭土+各種顆粒,泥炭土的作用除了保水,還能給予多肉充足的養分,北方我們一般建議配土時顆粒比例不低於50%就行了,南方的話最好顆粒比例保持在60%以上,這樣多肉才有不徒長和上色的基礎。

多肉上色跟防徒長一樣,需要充足的光照,所以開篇我說兩者有共通之處,只要有充足的光照,就有讓多肉不徒長和上色的基礎,反過來說如果光照不充分,讓多肉不徒長和上色就無從談起。光照對多肉有多重要?我舉個實例,我有個朋友安家在昆明,也喜歡多肉,按昆明開掛區的氣候條件來說,她養的多肉應該非常漂亮才對,但非常可惜的是她是個醫生,經常都不在家裡,養的多肉倒是天天關在家裡曬不到太陽,所以她養的多肉狀態還沒我逆開掛區的好,每次她還羨慕我的多肉,我說她真是白瞎了開掛區的好條件。

多肉上色只有充足光照當然是不夠的,還需要巨大的晝夜溫差,最好溫差能達到10-15℃,這樣在連續晴天的情況下,像火祭5-7天即可全部紅透。夏天光照那麼充足,為什麼多肉顏色反而很淡?甚至在不遮陰的情況下很多多肉反而還褪色了?就是因為晝夜溫差太小了,白天35℃以上,晚上30℃以上,5℃左右的溫差,多肉怎麼可能上色呢?

多肉上色的原理是低溫會催生多肉體內花青素的合成,而花青素比起綠色素來說能更好地吸收陽光中的紫外線,為多肉提供熱量,起到禦寒保暖的作用,花青素的比例升高了,多肉自然就會變色,也就是俗稱的上色了。溫差越大,產生的花青素就越多,而花青素越多,吸收的紫外線就越多,循環往復,多肉色彩就越豔麗。所以多肉要想上色出狀態,除了充足的光照,還需要較大的晝夜溫差,二者缺一不可。

差不多就這樣吧!以上謹代表個人觀點,作為肉友實際處理問題之參考所用,路過的肉友覺得有道理請點個贊;如有更佳處理之方式,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以討論,謝謝。(原創內容,歡迎轉發,但勿抄襲搬運。)


老唐多肉談


你好,我是晨曦,是一個多肉大棚主。晨曦願意分享多肉養護經驗與知識,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晨曦。很高興為你解答。

多肉植物防徒長,上色最好的辦法就是‘多曬少澆水’。沒有任何捷徑。可能很多人覺得這話是廢話,但是晨曦只能說,多肉植物養護萬變不離其宗,都離不開這幾個因素。好與不好真的就是養護方法和環境造就的。

如果你不希望多肉植物徒長,那麼就多曬太陽,沒有其他辦法,也不要指望有什麼捷徑,或者用點什麼藥物。多肉植物徒長是一種自我保護自我調整。當光照不足,不能滿足多肉每天自己生長所需的時候,多肉植物就會通過自我調節去改變目前的狀態,比如徒長!徒長的多肉其實是想要去尋找光源,然後努力的‘伸脖子’!而徒長的多肉葉片也會攤開,變得又細又長,這都是為了使自己接受光照的面積增加。這其實和休眠期葉片聚攏一個道理,休眠期的多肉葉片包裹聚攏是為了澆水消耗,減少光照面積。而徒長恰恰相反,是為了增加光照面積。



防徒長上色,就必須曬太陽少澆水!曬的可不是那點亮光,而且紫外線以及其他波段的光。所以露養是最好的解決辦法,如果不能露養,那麼放在陽臺上每天多曬幾小時,也基本可以滿足。但是如果放在陰暗的地方,徒長是跑不了的,更不要說上色了。實在沒條件就只能用補光燈了。

多肉上色除了要有充足的陽光,還要少澆水。這裡的少澆水可不是讓你每次只澆一點點,而是指澆水頻率!也就是控水!控制澆水次數,讓多肉旱一點,不但可以防徒長,還能上色。晨曦養小米星和錢串就發現,一個月不澆水就紅了,一澆水就褪色!



多肉上色還要有溫差,溫差越大顏色越好看!所以多肉夏天不好看,秋冬最漂亮。就是溫差的原因。室內多肉不好看和光照不足,溫差都有關係。

好了,晨曦就說這麼多,也歡迎大家補充。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晨曦,有問題隨時私信給我,晨曦儘量一一回復大家。


晨曦植物


題主的問題可以理解為多肉如何防止徒長和怎樣才能上色,根據這兩點來回答,希望對花友們有所幫助。

首先怎樣防止多肉的徒長?

影響多肉徒長的因素有很多,其一,跟陽光有關係,紫外線不足導致的,所以把多肉放在陽光充足的地方,多給些光照,保證每天能夠有6到8小時的光照時間。

其二、澆水過於頻繁,這是陽光與水的需求量不均衡導致的,當過多的水沒法通過光合作用吸收消耗時,此時葉子已經吸飽水,那麼過多的水就會用來長莖,從而長徒。所以澆水根據陽光的需求量來澆,陽光強多澆,少則少澆或者不澆。

其三,土壤過於太肥,特別是氮元素過高,加速多肉細胞分裂,如果此時陽光跟不上(光合作用)。必然會徒長。所以用肥的時候注意別用氮肥過高的肥。

多肉怎麼上色呢?

影響多肉上色也有幾點:

首先,光照條件。當然日照時間越長越好,但並不是越強越好,過高的強光照會灼傷多肉葉片,所以每天保證6到8小時的光照時間。

其次,溫度因素。高溫褪色,低溫上色,所以很多多肉夏天狀態不好,反而秋冬挺好,這就是溫度的影響。低溫環境下多肉上色最明顯,最簡單的例子是冬季玻璃房和溫室內的多肉顏色最美,而夏天到來時,除了一些特殊的品種,基本上都會褪色變綠。春秋季節,一些皮實的多肉放到戶外露養,接受大溫差通風環境,上色是最快的,有的甚至2-3天就會變紅。






鵬哥說花卉


多肉植物耐旱,要控水。一般要等盆裡的土壤乾透後再澆(這也是賣花人說的)。早晚澆水,還要有充足的光照。

多肉徒長的原因,主要就是水多,見光少,露養哪怕淋個三五天雨也不徒,室內防止徒長儘量少澆水,土顆粒佔比百分之六七十左右,保水的椰糠蹠石儘量少放或不放,顆粒多的好處就是土乾的快流失的也快,多肉不會吸收多餘的水分。



北村人家


耐旱不是喜旱,1土配比2份粗沙置盆底,2面沙3份腐殖質3份土2份摻勻入盆。

澆水透澆(3次澆)晴天澆,置通風光照足處,乾透前2天澆水。

葉插宜沙每天澆1次


民間祖傳


多肉植物耐旱,要控水。一般要等盆裡的土壤乾透後再澆(這也是賣花人說的)。早晚澆水,還要有充足的光照。


荒草327


多肉徒長的原因,主要就是水多,見光少,露養哪怕淋個三五天雨也不徒,室內防止徒長儘量少澆水,土顆粒佔比百分之六七十左右,保水的椰糠蹠石儘量少放或不放,顆粒多的好處就是土乾的快流失的也快,多肉不會吸收多餘的水分。


彩虹多肉大棚


我們家的多肉都是蹭蹭往上竄的!所以,這個問題我不知道呀!!


胡侃部部長——侃爺



東山島海鮮漁叔


可以多曬太陽,少澆水,少用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