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長幫你選專業——財政學&稅收學

學長幫你選專業——財政學&稅收學

202財政學類:

20201財政學&20202稅收學

以下是中央財經大學財政學專業學生對財政學和稅收學這兩個專業的解讀。

專業介紹

財政學是個很宏觀的專業。國家要正常運行就需要財政資金的支持,那財政資金怎麼獲取?怎麼管理?怎麼使用呢?應該對哪種類型的企業徵稅?稅率應該定多少?國家要發多少國債?這些都是財政學專業要學習和解答的。總的來看,財政學主要是利用財政手段更好地來調節收入分配,對宏觀經濟進行調控和監督。

稅收學相對財政學來說,專業範圍就要小很多。僅僅涉及到稅收籌劃、稅收檢查這塊知識。

注意事項

1、學習內容都不難,但是都比較偏文科,文字闡述的部分佔絕大多數,所以要有足夠耐性。等你分綱目的學了之後會發現雖然文字很多,但是邏輯是有條不紊的。

2、由於制度和法規是主要的學習內容,所以需要記憶很多東西。

3、有的學校稅收會細分不同方向,比如我們學校稅收就分了稅收學、稅收學(國際稅收方向)、稅收學(註冊稅務師方向)。一般各方向稅收學在必修課和專業主幹課、限選課的差別都不大。指定方向的話就多幾門特別的專業主幹課,例如國際稅收方向的班就比其他兩個專業多一門外國稅制的雙語課。註冊稅務師方向的就把註冊稅務師考試的課程多學一些。不分方向的更側重於綜合學習。

4、在擇業方面財政學稍微面廣一些,但工作起來會較為辛苦,較複雜;而稅收專業比較單一,對一個愛靜的人來說比較適合。

學習內容聯繫

基礎課安排上:兩個專業基礎課程是一樣的,在大一和大二兩個專業課程幾乎完全一樣。

專業課安排上:在大三專業課上,財政學專業自然學財政的偏多,比如說資產評估、財政學、財政模擬等。側重於政府預算,政府採購,涉及財稅體制、制度和相關法律。財政學是一個較為綜合的專業,學習內容涉及面廣、理論性強。

而稅收專業大三學習更多稅務方面的課,側重稅法,稅收籌劃,稅收檢查。比如說中國稅制、比較稅制、國際稅收、稅法等,專業性強。

雖然側重點不一樣,不過財政專業的也會學一些稅務課,稅收學也會學財政的課,畢竟兩個專業是聯繫很大的。

學習課程有哪些

1、經濟學和會計學的基本知識是財政類專業的基礎內容。

經濟學方面,我們會深入學習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等經濟學入門課程,以及公共經濟學、公債經濟學等與政府相關的經濟學知識;

會計學方面學財務會計學、成本會計學、審計學和稅法等會計學中級課程。

2、稅收政策問題方向,會學習國際稅收、稅收政策前沿等。

3、財政政策問題方向,會學習政府預算、公共經濟學案例等。

就業情況

就業來講,財政和稅務區別不是太大,都可以考公務員、進銀行、進企業。

1、如果考公務員的話,財政學方向的職位多一些。財政學最主要的流向是財政部門(財政局)還有稅務部門(國稅、地稅)兩個方向。而稅收學基本是隻能到稅務部門一個系統,因為財政局不招學稅收的,但是稅務局招學財政的。

2、這兩個專業學習的課程能夠滿足經濟金融財會類的基本要求。所以畢業生在銀行、會計事務所、國企等單位也具有相當的就業優勢。我們周圍同學中,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就挺多的,還有到各個銀行的也不少。

3、時下通過稅務規劃進行合法避稅成為了很多公司的關注熱點。進企業一般就是在財務和審計部,如果你學的好,能為一些企業合理避稅,幫助企業上市等,那工資就很高了。

教授點評:

一、財政學專業的學習(研究)對象是什麼?

大家一定聽說過以下一些名詞:財政局、國稅局、地稅局、稅收、撥款、國債、赤字、預算……這些都是財政術語。財者,錢財也;政者,政治也;財政者,乃管理公共錢財之事也。在現代社會,民眾把稅款交給政府,讓政府提供國防、治安等公共產品,與此相關的收入組織、支出安排等活動,就是財政活動。所以,確切地說,財政是公共財政,它既是一個經濟範疇,又是一個公共管理範疇。學習財政學專業,既要掌握經濟學、財政學、財務管理學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又要在預算管理、稅收管理和理財管理業務方面受到系統的訓練,具有理論分析和實務操作的基本能力。

二、財政學專業本科核心課程有哪些?

公共經濟學、財政學案例分析、稅法、政府預算管理、財務會計學、公司理財、審計學、公債學、國際財務管理、國際稅收等。

三、學習財政學專業的學生需要具備什麼特質?

學習財政學專業的學生,第一要對財稅現象和問題有濃厚的興趣,有較好的數理分析基礎。因為財政學是經濟學的一個分支,很多財稅現象總是跟經濟問題和政治問題相聯繫的,要跳出財政看財政,“就經濟論財政”,“就政治論財政”。第二要耐心和細心,對數字不煩躁。無論是稅收徵收還是預算安排或者支出監督,都與數字打交道,要靜得下心,沉得住氣。倘若一見數字頭就大,那麼還是不要選擇這個專業。第三要有較強的溝通能力。財稅工作最終是與“人”打交道,並不是“宅”在辦公室裡就可以解決問題的,必須學會主動與人交往和溝通,及時化解矛盾。

學長幫你選專業——財政學&稅收學

四、財政學專業學習過程中,有可能遇到的困難是什麼?

可能遇到的困難是公務員考試和資格認證考試。如果進財政、稅務、審計等部門,必須先通過公務員招考;如果進會計師事務所和稅務師事務所,必須面臨註冊會計師考試。目前這兩類考試均有一定的難度。儘管培養方案中已經安排了與此類考試緊密相關的課程,但是,學生自己必須花很多時間和精力去準備。不過,任何事物都是兩方面的。這種考試尤其是資格認證考試,一旦通過了,就意味著掌握了一種技能,可能一輩子管用。

五、社會上是否存在對財政學專業的認識誤區?

誤區之一,認為財政學專業就是整天算賬。應該說,財政學專業的確培養算賬的能力,但它是站在政府的角度進行收支核算,而且還要分析背後的經濟社會原因。例如人們經常關注的“三公經費”(因公出國出境費、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公款招待費),不僅要核算出金額,更要分析其影響因素,並提出控制對策。

誤區之二,認為財政學專業難以出國深造。出現這樣的想法是有原因的,因為在國外,單獨設置財政學專業的大學很少,一般包含在經濟學專業中。只有臺灣和大陸的大學都單獨設置財政學專業,還設置財政學系甚至財政學院。事實上,如果要出國深造,那仍然是有通道的。因為許多著名大學的公共政策學院或者公共管理學院中就有公共財政的研究方向。

六、社會生活中有哪些問題,需要通過財政學專業的人才來解決?

設計怎樣的制度把稅費盡可能多地徵收上來,而民眾又儘可能少地存在反感、對立情緒?有的單位與個人不按期如數繳納稅款,應該怎樣去查找並追繳?對於民眾繳納給政府的稅費,怎樣分配給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才能保證公共產品的供給?各部門、各單位之間的經費分配,怎樣的結構才是公平合理的?如何防範單位與個人超標準花費納稅人的錢?當宏觀經濟出現過熱或蕭條時,應該採取什麼樣的財政政策去熨平經濟的波動?政府收不抵支出現赤字時,要不要舉債?怎樣防範債務風險?對於成長型企業,政府採取何種稅收優惠政策或財政補助政策予以支持?……這些“複雜”而有意思的問題,都需要財政學專業的人才發揮專長。

學長幫你選專業——財政學&稅收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