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發物”,是誰在左右你的大腦?

文| 孫凌霞美國註冊營養師(RD),曾任美國哈佛大學兒童營養研究助理,美國約翰霍普金斯醫院臨床營養師

先和大家分享一張截圖:

面对“发物”,是谁在左右你的大脑?

這樣的對話在癌症患者的各種聊天中十分常見。病友們常常聞“發”色變,只要是可能的發物,通通束之高閣,小心不吃為妙。

然而,避開這些形形色色的發物,真的可以幫助癌症患者嗎?不吃發物就不會復發了嗎?大家是否想過,這些觀點和認識是哪兒來的呢?

面对“发物”,是谁在左右你的大脑?

一談到“發物”,普遍存在的觀點有三種類型:

  • 民間典型事例型:張三就是吃了蝦然後滿身溼疹,傷口癒合很慢;李四吃了魚,癌症就復發了;王五吃了韭菜,便腹脹腹瀉,病不得愈。所以魚、蝦、韭菜都是發物,要忌口。


  • 中國傳統醫學型:某某食物是熱性的,和患者疾病屬性相沖,所以這個食物需要忌口;某位患者的治療方法就是壓制,而某某食物是生髮型的,和治療方法相沖,所以治療時候要忌口。


  • 現代西方醫學型:沒有什麼有力的科學證據證明發物有問題,這些忌口發物的觀點都是沒有臨床依據的,所以不用禁忌,放心吃。

我們不妨逐一討論:

民間典型事例類型

典型事例真的可以指導他人的實踐嗎?

如果張三吃了蝦出了問題,李四吃蝦也一樣有問題嗎?

我們常常會忽略,張三和李四的體質很可能是不同的,比如張三對蝦過敏而李四則不會。通過大量的研究樣本,我們可以一定程度上消除個體差異化的影響,比如100個人都吃完蝦滿身溼疹,1000個也是,1萬個人都是,並且這些人跟你的體質接近,那麼你去吃蝦也滿身溼疹的可能性就相對大了;比僅僅通過一個人吃出問題,就判斷自己相同飲食的後果要靠譜多了。所以,一個人飲食導致的問題,並不能成為其他人的實踐指導。

再回頭看張三的溼疹,就真的是因為吃蝦導致的嗎?

我們通常會把時間的先後性或者事物之間的相關性誤當作因果性。張三先吃了蝦,然後產生了溼疹,那麼就判斷溼疹是吃蝦導致的。可是還有很多原因會影響到症狀。比如我昨天吃了雞蛋,今天一出門就咳嗽了,是因為吃雞蛋導致咳嗽嗎?殊不知,今天重度霧霾,一出門就咳嗽很大程度上是空氣質量不好導致的。所以,當我們看到一個現象的時候,不能草率地去歸因,而是應該認真思考可能的原因有哪些,可以如何排除,如何去尋找真正的原因。

面对“发物”,是谁在左右你的大脑?

大家常常說到要禁忌的發物有牛奶、雞蛋、雞肉、豬肉、牛肉、羊肉、狗肉、鵝肉、魚肉、蝦蟹、香菇、辣椒、韭菜、蔥薑蒜等,從古至今,這些食物都被稱作發物,是需要患者禁忌的。

我們需要思考的是,到底是這些東西本身出了問題,還是其他原因呢?

  • 豬牛羊肉魚蝦蟹都是高蛋白食物,而高蛋白的食物容易腐敗變質,古時候食物儲存和運輸條件有限(冰箱和飛機不也是近代的麼),很多人吃到這些高蛋白食物的時候可能已經不新鮮了,患病的時候人身體的抵抗力就差一些,吃了不是很新鮮的食物就比普通人更容易產生食物中毒的症狀,如噁心、嘔吐、腹瀉、出疹子等。現在有了有效的食物存儲和運輸條件,食物的安全也有了較好的保障。


  • 吃牛乳製品而腹脹很可能是對牛奶中的乳糖不耐受。中國成年人中不少人缺少乳糖酶,吃了乳糖以後身體沒有足夠這樣的酶去分解乳糖讓我們消化吸收,就導致了不耐受。


  • 魚蝦蟹牛奶雞蛋也屬於容易過敏的八大食物,一些人對這些食物過敏了,發生了腹瀉溼疹等症狀,但是並不表示所有人都會對這些食物過敏,過敏是身體免疫的一個超敏反應,因人而異。

所以一個現象的產生,背後有很多的原因,只有不盲從,冷靜分析,才能尋找真實的原因,才有可能判斷相關性和因果關係。

面对“发物”,是谁在左右你的大脑?

總之,通過典型事例來指導我們的實踐是非常站不住腳的,下次再聽到xxx是發物的時候,是不是應該再多想幾個為什麼呢?

傳統醫學型

我個人不認為傳統醫學和現代醫學是對立陣營的。科學是開放而審慎的,對不同的觀點應持開放態度,而不是一錘子打死,但是要尋找證據,用數據來分析,慎重審查真偽,以及判斷侷限性。

對於中國傳統醫學作者知之不深,特別請教了兩位有名的中醫,其中一位是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專家,他的觀點是:

中醫治療講究的是搭配,中醫開出的藥物,目的是要抑制疾病,如果某種食物會影響藥性,中醫就會建議患者在治療期間限制這種食物攝入。但並不是民間所流傳的“發物”都是中醫意義上真正的“發物”。如果病人沒有用中醫的治療方式,就沒有必要在飲食上限制這些“發物”。

另一位是中醫世家,中醫專業委員會的主委。她的觀點是:

中醫講究個體化治療,因人而異,對某個人不適合食用的,對其他人並不一定;在治療某個疾病時不宜食用的,對治另一個疾病也不一定要規避。所以,完全要根據患者個體情況和疾病情況來確定,廣義上的限制沒有必要,並沒有哪種食物就是完全不能吃的。

所以,中醫名家都說啦,廣義上的限制各種發物是沒有必要的,你還要談“發”色變嗎?

現代西方醫學型

現代西方醫學和營養學中都沒有“發物”這個概念,同時也還沒有嚴謹科學的研究來證明,癌症患者吃這些“發物”會增加復發的幾率或是增加死亡率,所以限制這些“發物”是沒有科學依據的。

可是現代醫學和營養學的觀點很難說服大眾,大家總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為了把可能的危害都降到最低,寧願相信這些民間積累的“經驗”,要不然怎麼會“闢謠”闢了那麼久,“發物”仍然是患者群裡亙古不變的話題呢。

小結

一旦確診癌症,患者和家屬的耳邊常常充斥著形形色色的信息,尤其是飲食相關的,每個人都成了專家,都能給出不同的忌口建議。希望大家不要盲目相信,而是靜下來想一想,這樣的信息來源是否靠譜;這些信息觀點是否適用於自己;這些信息觀點背後的利弊究竟是什麼。

科學是不斷探尋未知的世界,相信隨著更多研究的深入,我們對傳統意義的“發物”會有更清晰的認識。然而現階段,我們並不確定一味忌口“發物”的利處,相反,還會帶來明確的弊。

下一篇文章我們來具體聊聊,遠離“發物”,這些你不能不知道的“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