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國外注射青黴素不需要皮試,而中國卻需要?

Daenerys998


在我國,醫院在注射青黴素之前,都會對患者進行皮試。這麼做是為了判斷患者是否對青黴素過敏,可疑問也隨之而來,為什麼我國注射青黴素前必須接受皮試,而國外醫院卻不用呢?

對於青黴素過敏這個問題,青黴素表示“鍋從天上來”呀。其實造成過敏的元兇,並不是青黴素,而是青黴素中的雜質。青黴素由β-內酰胺和氫化噻唑環兩部分組成。

這種分子結構很不穩定,在生產和運輸過程中易發生分解反應,產生一種叫青黴噻唑的雜質。當青黴噻唑分子和過敏人群體內的特異性IgE結合,就會產生過敏反應。患者會出現皮疹、呼吸困難,嚴重的還會出現過敏性休克,危及生命。

而皮試中含有少量單位的青黴素,其原理就是在患者接觸青黴素治療之前,先將0.1毫升的青黴素皮試液,注射到皮內。如果患者是過敏體質,局部便會出現皮丘隆起、紅暈等過敏反應。這時醫生可更換藥物,從而避免大量青黴素進入人體,造成嚴重後果。目前皮試價格在3元左右、準確率可達97%~99%,具有低劑量、低風險、低價格、高準確率的優點。

而歐美國家不進行皮試,是因為皮試結果存在假陽性和假陰性的可能,概率在1%到3%之間。假陽性就是明明不過敏,卻依然出現過敏反應。而假陰性則是明明會過敏,卻表現出一副人畜無害的假象來欺騙醫生。

其次,歐美國家在青黴素提純技藝上更加成熟,提純出的青黴素純度更高,雜質較少。因而引發過敏反應的概率也會相應降低,僅在0.004%~0.015%之間。

但高工藝的背後,必然帶來高成本。我國通用青黴素價格在6~7元人民幣,而歐美國家的青黴素價格約30~40元人民幣。我國人口眾多、青黴素使用量大,要想做到物美價廉,就當下而言,皮試無疑是我們最好的選擇。

這時有人就有疑問了,既然皮試也會引發過敏,為什麼不直接注射少量青黴素來檢測呢?在國際上,權威的檢測手段——藥物激發試驗也是有的。通過給患者注射治療劑量的1/8~1/4或更少量的青黴素,來判斷患者是否對青黴素過敏。比如美國醫生就會對疑似青黴素過敏的患者,先注射治療劑量的1%,如果30分鐘後患者未出現過敏反應,再進行全劑量注射。

這種檢測方法,雖可避免皮試中不可預防的假陽性和假陰性反應,但注射量比皮試要大,患者過敏反應更強,只適用於搶救設備健全的醫院,就算出現嚴重的過敏性休克也可以及時搶救。所以這種方法風險係數高、可操作性低,在我國難以大範圍推廣,僅部分歐美國家會採用。

任何事物都具有雙面性,不管是藥物激發試驗還是皮試,因地制宜選擇最適宜的檢測手段,才能將民眾的利益最大化。


找靚機科普君


這叫“醫療慣例”。

醫療/醫學慣例是在某些地域(國家,省市縣,或者具體醫院)範圍內,獨有的,因歷史原因或者客觀條件形成的,為絕大多數醫生採用和遵循的醫療規範。

醫學慣例的出現,說明和切合了這個世界和社會的多樣性和繼承性。醫學慣例往往是繼承下來的。原來的人形成某種習慣做法,持續時間已經很久了,後人繼承了這些做法,於是就有了醫學慣例。

有些醫學慣例並不一定絕對正確,包括青黴素皮試作為一種醫學慣例,其準確性和經濟性等在很多時候當然可以討論。有些地方的醫學慣例是青黴素必須皮試,有些地方(如某些發達國家)卻對青黴素皮試沒有具體要求。這是因為醫療慣例不同造成的。但是,大家要知道,醫學慣例是實事求是這個精神的具體提現,所以是科學的。

舉個例子說明醫療慣例吧,有些藥物,如果按照藥典和說明書,是需要分次注射的。比如說青黴素每天的用量是八百萬單位分三次來用,但在中國的很多醫院,按照“醫療慣例”,往往是八百萬青黴素一次就用完。八百萬青黴素一次用完,這是違反藥典和說明書要求的,但卻符合醫療慣例,所以雖然不符合藥典和說明書,那也是正確的(正確性來自醫療慣例)。

藥典和說明書規定八百萬青黴素要分三次用完,代表的是“理想狀態”,所謂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如果只講理想狀態,不知道醫療慣例,那就成了“盡信書不如無書”的書呆子了。醫療慣例代表的也許不是理想狀態,但確實是在實踐中積累出來的,也是寶貴的臨床經驗(向嚴酷的現實妥協而得的臨床經驗),是“實事求是,密切結合實際”的成果,所以也是有巨大價值的。

不知道我說明白了麼?總而言之,大家能知道這個世界上還有一個東西叫做“醫療慣例”,那就算我沒白白費手指頭打這麼多字了。

好了,就說這些吧,供題主和大家參考,拋磚引玉,歡迎斧正,期待在交流中共同進步。


137億年前的氫二氧一


1.青黴素過敏的原因主要是雜質,咱們的純度不如國外。2.國內的醫患關係和諧度差。


安心用藥安享健康


青黴素抗菌譜廣,在臨床上廣泛地應用於各種感染性疾病的治療,二戰期間,青黴素橫空出世,救人無數,扭轉了戰局,是個不折不扣的好藥,誠然,隨著各種新型廣譜抗菌藥物的問世,青黴素的臨床地位的確有所下降,很多人認為青黴素價廉,是個老藥,已喪失了應用價值,其實在臨床上青黴素仍然是不可或缺的,它是梅毒、感染性心內膜炎、放線菌病等感染性疾病的首選治療藥物,需要強調的是,抗菌藥物沒有高低貴賤之分,用對了,就是好藥。

青黴素過敏問題一直受到廣大醫務工作者和患者的關注,青黴素是個半抗原,本身不具有免疫原性,不會直接引起過敏反應,但是,青黴素屬於β-內酰胺類抗生素,β-內酰胺環不穩定,受光照、溫度、水分的影響,很容易水解開環,形成青黴噻唑,青黴噻唑與蛋白質結合形成青黴噻唑蛋白,青黴噻唑蛋白具有免疫原性,可刺激機體發生過敏反應,大多數的青黴素過敏都是青黴噻唑蛋白所導致的,所以國內幾乎所有醫療機構在使用青黴素前要求患者進行皮試。

說到青黴素皮試,就不得不提青黴素皮試的“假陰性”和“假陽性”,假陰性就是指患者本來對青黴素過敏,可皮試卻顯示陰性,這樣患者使用青黴素後很可能會發生嚴重的過敏反應,甚至危及生命。假陽性則是指患者本來對青黴素不過敏,卻顯示皮試陽性,以至於影響藥物的選擇,只能換用其他廣譜抗菌藥物,促進了細菌耐藥,這樣看來,青黴素皮試並不能準確的預測青黴素過敏,所以國外在使用青黴素前不要求進行皮試,但在用藥前會詳細詢問患者的過敏史,在用藥過程中會有完善的急救措施和專門負責看護患者的護士。去年,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批准上市了專用的青黴素皮試液,能夠非常準確的預測青黴素的過敏反應,這可能會改寫國外青黴素不做皮試的歷史。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臨床用藥須知》規定使用青黴素前必須進行皮膚試驗,皮試陰性方可使用,我國最權威的藥典是支持青黴素皮試的,雖然青黴素存在假陰性和假陽性現象,但青黴素皮試陽性能夠比較準確的預測速髮型過敏反應的風險,如對過敏性休克預測的準確性可達50%,所以青黴素皮試您還是要做,一些青黴素類的抗菌藥物,如阿莫西林,使用前也要進行青黴素皮試,不僅注射給藥前要做,口服給藥前也要做,無論成人和兒童都要做,以保證用藥安全,我們也期待專用青黴素皮試液能早日進入我國,讓更多患者受益。

參考文獻:

青黴素皮膚試驗專家共識(2017)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臨床用藥須知(2010版)


南開孫藥師


我不知道也不懂他們說的那些國外藥品質量高或者純度高的事情。我就說說我的親身經歷,本人澳洲留學生活八年,期間注射青黴素一次,頭孢兩次,全部做了皮試。剛才問了表妹,她在英國(目前為止一年半)和韓國(三年)留學,注射頭孢各一次,都做了皮試。也許我們倆同時出現了巧合吧。這麼說噴子們或者意淫黨們會開心些吧。


David北極熊


1)皮試結果不準確

具體數字忘了,但是大約一半皮試陽性(過敏)的都是假的。

2)搶救措施得當

國外不進行皮試的地方,搶救青黴素過敏的機制健全手段先進。

3)中國醫鬧厲害

如果中國採用目前國外的做法,依照中國的現狀,一旦發生過敏即便搶救成功,醫生仍將有100%上法庭的風險並且輸掉官司的可能姓極高。


北京李三牛


國產青黴素提純不好雜質多易引發過敏。


東漸西被138829690


一句話青黴素是不會過敏的 就算過敏也沒有那麼嚴重。真正讓人過敏的是青黴素中的雜質。因為中國的青黴素純度做不到國外的水平,雜質含量多。


一指禪經穴養生


很簡單。純度不同,純的是不需要做皮試的。


亥寒露


貴州兩會關於鄉村醫生最新政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