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中工作總結、述職述廉、自我批評的問題與剖析示例

公文中工作總結、述職述廉、自我批評的問題與剖析示例

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

1.幹工作不夠細緻。對於企業文化建設、企業人才培養、基層基礎性工作抓的力度不夠,在一線的走訪調研中未能全面、深入的聽到來自基層的聲音,沒能夠及時主動的發現員工在生產生活中的所需所想,例如職工飲用水水質不好,亟待公司予以解決,我主抓行政工作時未能充分考慮此類民生問題,對工作形式過分注重而忽略了根本。

在迎接檢查時,過分注重迎來送往的過程、在意彙報材料的形式成分,沒能使迎檢工作起到真正的促進和推動作用。

2.理論知識掌握不夠。在學習和工作中,重實用、輕理論,重業務、輕思想,對企業管理中的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管理基本理論和重要論述缺乏深層次的認識研究,沒有達到毛主席所提倡的學用結合的標準,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有侷限性。

缺乏持之以恆自覺學習的精神和態度,在理論學習這方面沒有起到好的帶頭示範作用。

3.對企業工作督查督辦不嚴格。存在以會議落實會議、以文件辦理文件的情況,對於一些工作安排督促不及時、督辦不嚴格,例如召開專業視頻會議後,沒能及時從基層走訪調研中聽取有效的落實情況。

沒能及時過問會議要求的部署情況,使企業管理工作沒有形成良好的閉環運轉狀態。

(二)

1.與群眾的聯繫不夠廣泛,與班子成員和同志下屬的聯繫不夠緊密。與一線同事們的交流時間有限、交流質量不高,不能深入瞭解員工訴求,服務基層的意識不強,對於基層減負的重視不足,沒有形成“思想上貼近群眾,行動上靠近群眾”。

如企業員工普遍關注的薪酬待遇問題,我在基層走訪中多次聽到來自這方面的聲音,在企業改革發展的大形勢下,沒能及時宣傳解讀企業的薪酬政策,與員工的溝通不到位,維護員工切身利益的意識亟待加強。

主觀上與班子成員和同志下屬之間的溝通聯繫多侷限在工作方面,忽視情感和思想交流,導致對班子成員和同志下屬的思想動態和情緒狀態瞭解不深入。

2.發現問題沒能及時挖掘自身原因。在經營管理工作出現問題時,我過分注重事情解決過程中的結果,沒能及時深入的從自身查找原因。

3.主觀意識強。工作中缺乏耐心,憑工作經驗辦事。主要表現為調查研究和了解情況不夠深入細緻全面,在處理工作時犯官僚主義,憑個人的主觀意識下結論,聽取批評和自我批評做得不到位,不利於工作的開展。

4.工作方法簡單。完成工作急於求成。主要表現為工作中有急躁情緒,片面的追求完美,追求工作進度,方式方法欠妥,對現代企業的科學管理方法掌握不夠深入。

(三)

1.存在安於現狀的僥倖心理。

存在惰性思想,幹安全生產工作時滿足於不出事故,疏於對企業後勤管理、人才培訓等業務的要求,對於企業內控制度和監督機制的完善建設重視程度不夠,探索創新的動力不足,止步於企業安全平穩的現狀,疏忽了長遠計劃和打算。

2.艱苦奮鬥的意識有所淡薄。為群眾服務的自覺性不強,對“執政為民”、“群眾利益無小事”的觀念認識不到位,在物質生活極大豐富的時代背景下,對於物質的過分重視使得艱苦奮鬥、刻苦拼搏的精神和意識有所淡薄。

(四)

1.對***規定認識深度不足。在工作和生活中習慣性的顧及面子,特別是在企業工作的業務往來中,存在不夠樸素、不夠節儉的情況,對身邊奢侈浪費的行為管理和抵制的力度不夠。**規定發佈之前對超標使用辦公用房的情況沒有及時制止、修正,對艱苦樸素的作風落實不好。

2.對自己的要求不嚴。對照****規定和實施細則的要求,自己距離“高標準、嚴要求”還有很大差距,對於原則不夠堅持,今後必須提高認識,嚴格要求自己。

3.節約意識淡薄。不能從點滴做起杜絕浪費行為,對於日常的辦公用品使用不在意,對紙張、飲水的使用無節儉概念,空調電腦電燈的開關不注意,行為上的小細節反映出思想中的大問題,沒能從自身做起,起到良好的帶頭作用,節約意識不強。

公文中工作總結、述職述廉、自我批評的問題與剖析示例

產生問題的原因分析

產生以上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原因:

1.政治理論學習亟待加強

產生形式主義問題的主要原因:一是主觀上對理論學習的必要性認識不夠,行動上沒有把理論學習放在一個重要的位置上,學習時存在一定的侷限性,對理論的研究和理解存在欠缺,理論基礎薄弱,導致形式主義問題的產生,造成了解決問題和困難時不夠深入、思維不夠開闊,應變能力不強。

二是主觀上學習的自覺性不好、沒有養成持之以恆的理論學習態度。缺乏自覺學習政治理論的精神,致使自己的學習無論從廣度和深度上都與工作要求不相稱。行為上對自身要求不夠嚴格,進而導致鬆懈、拖延的情緒,造成企業工作的督查督辦力度不夠。

三是理論與實踐聯繫不緊密,忽視了理論與實踐的辨證唯物關係,對政治理論的學習缺乏系統性、經常性的深入學習,難以依靠馬列主義的立場和觀點分析解決問題,導致幹工作停留在表面,不夠細緻入微,對細節把握不透徹,靠理論認識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有待進一步加強。

2.群眾觀念淡薄

主觀上對於歷史認識不深,行為上沒有時刻將群眾路線當做自身工作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導致依靠群眾的意識淡薄,服務群眾的意識不強,對上級負責多,為職工群眾服務的少,強調工作任務多,關心職工成長進步的少,對職工要求的多,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少,造成了在發動群眾、帶領群眾、依靠群眾解決困難方面還有很大的差距。

3.缺乏艱苦奮鬥的精神

產生官僚主義和享樂主義的主要原因是過分重視對外界客觀世界的改造,主觀上輕視了對自己主觀世界的深入認知和改造,行為上以事務工作代替政治和黨性鍛鍊,使自己的黨性修養減弱了,對自己的要求有所放鬆,導致創新意識有所淡化,忽視了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在思考企業工作時,還需要進一步拓寬思路。工作標準上對自己要求的不夠嚴格,對於高標準、高質量的要求有所淡化。

在工作中存在主觀主義,主觀上習慣於憑經驗辦事,行為上表現出在深入一線時下意識的側重於關注安全生產工作情況,導致輕視了和職工群眾的密切聯繫,過分在意自己的領導身份,沒能把自己置身於職工群眾之中,與群眾坐在一起充分進行溝通交流的時間少,造成了在深入一線進行面對面交流時不夠積極主動的不良影響。

4.對“四風”問題認識不夠深刻 

奢靡之風亟待改進。在八項規定出臺以前,主觀上對“四風”問題認識不夠深刻,行為上對長期存在的不良風氣習以為常、置若罔聞,一直認為“四風”距離企業很遠、距離自己很遠,導致在迎檢和評比類的公務活動當中,出於“公務接待也是生產力”的想法,擔心接待標準下降會影響工作效果,從而在追求接待標準、接待形式方面,產生了從眾心理,不自覺地放鬆了對艱苦樸素優良傳統的繼承和發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