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收藏!大棚如何保溫、增溫大彙總!

必收藏!大棚如何保溫、增溫大彙總!

提示:點擊上方"每天農資"↑農資乾貨免費天天看

必收藏!大棚如何保温、增温大汇总!
  • 主講人:農極客植保圖譜

大家好,我是每天農資的農極客植保圖譜。今天,我給大家分享一些常見的大棚保溫、增溫方法。

咱們今天主要講的是日光溫室,這也是大家廣泛使用的一種大棚類型。它是一種以太陽輻射能為主要熱源,具有優良的保溫和蓄熱構造的單屋面塑料節能溫室。在山東、河北、東北、華北、西北等高寒、乾旱地區廣泛應用。

今天,咱們就圍繞日光溫室的保溫增溫方法,來簡單的談一下。這次的課程主要分三個部分來講。

大棚本身的保溫措施和材料選取

1. 半地下式畦面大棚建造

必收藏!大棚如何保温、增温大汇总!

大棚本身的保溫性能對冬季蔬菜保溫增溫有很重要的作用。所以,冬季比較寒冷的地區最好在建棚的時候,就要考慮合適的棚室結構。

為了更好的起到保溫效果,建議大家,在建蔬菜大棚的時候,最好考慮半地下式畦面,也就是室內畦面建造成低於室外地面30~40釐米的,這樣的儲熱比較合理。

半地下大跨度冬暖大棚的優點 :

(1)增加大棚內的地溫。

在冬季,隨著土壤深度的增加,地溫逐漸增高,半地下式冬暖大棚栽培比普通平地冬暖大棚栽培地溫要高。

實踐證明,50~120釐米深度的半地下式冬暖大棚,比平地栽培的地下10釐米地溫要高2~4攝氏度。

(2)這種構造方式可以增加大棚裡的空間。

有利於高秧作物的生長,有利於立體栽培。

(3)增加了大棚的保溫性。

冬暖大棚地面低於大棚外地面50~120釐米,棚體周圍相對厚度增加,所以保溫性好,再加上大棚的空間大了,還有利於儲存白天的熱量,增加了大棚的保溫性。

(4) 有利於二氧化碳的儲存。

大棚的空間增大,相對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就多,有利於作物的生長,達到增產的目的。

(5)不破壞大棚外的土地。

大棚牆體在建造過程中,需要大量的土,以前的方式都是在大棚後挖溝取土,這種方式一是不利於大棚保溫,二是浪費了土地。

這種方式是從大棚內取土,減少了對大棚外土層的破壞, 不過從大棚內取土時要注意,要先將大棚內表層的熟土放在大棚前,將25釐米以下的生土用在牆體上,要避免用生茬土種菜。

2.牆體和後屋面厚度以及牆體材料選擇

咱們講的這種高效節能日光溫室對牆體和後屋面的要求是既能隔熱,同時還要有很好的載熱能力。而牆體和後屋面隔熱、載熱能力的高低既與建造溫室時所用材料種類及厚度大小有關,也直接影響到保溫性能的好壞。

為了增強牆體和後屋面的保溫、蓄熱能力,一是可以採取不同材料構造的方法,內層要選擇蓄熱大的建築材料,外層要選擇導熱率低的材料;二是要加大其厚度,並根據所用建材、冬季外界氣溫和作物生育適溫而定。

必收藏!大棚如何保温、增温大汇总!

(1)牆體和後屋面厚度

一般情況下,蔬菜大棚建設時的後坡都是面朝北,坐北朝南,後坡仰角建成45度左右,這種設計可以增強後坡的受光蓄熱能力。

那麼大家都知道,斜坡的面積肯定要比直坡的面積要大,那麼面積大了,接受的陽光就多了,那麼積蓄的熱量就會增加。那麼為了防止冬天寒冷的天氣,尤其是北方地區,那麼大棚建設的時候需要加厚大棚的牆體,還有後坡的厚度。

必收藏!大棚如何保温、增温大汇总!

(2)牆體的材料

牆體和後屋面除了起承重作用以外,更重要的是啥呢?更重要的是起保溫和蓄熱作用。所以,最好選用保溫和蓄熱能力都比較強的材料作牆體和後屋面材料。

但是,實際上,保溫能力強的材料,它的蓄熱能力並不是很強,所以我們在選擇材料的時候,最好採用複合牆體和後屋面,即內牆採用蓄熱能力強的材料,中牆和外牆採用保溫性能好的材料。

來給大家看一下這幾個牆體類型:

必收藏!大棚如何保温、增温大汇总!

磚石結構

一個牆體,總厚度大約在45釐米,內牆是12釐米,中間是用了9釐米的一個厚聚苯板,然後外牆24釐米左右。

必收藏!大棚如何保温、增温大汇总!

內牆

還是咱們剛才說的磚石結構,外邊就是培了一個他們的防寒土,那麼防寒土厚度是達到了當地的凍土層厚度,再加上50釐米這個厚度。

剛才說的是後牆,接下來,咱們再來看一下後屋面類型,我找了3種類型的,大家可以簡單的看一下:

必收藏!大棚如何保温、增温大汇总!必收藏!大棚如何保温、增温大汇总!
必收藏!大棚如何保温、增温大汇总!

以上就是對大棚材料保溫性能的好壞做了一個簡單的介紹,那麼下面咱們再來看一下在大棚管理過程中,我們可以做的一些保溫措施。

大棚管理過程中的保溫

1.大棚外部保溫措施

首先,第一個就是農膜這一塊。

大家在選農膜的時候,最好是選用無滴膜,而且大棚的頂膜必須要用新模,不能用舊膜。

農業生產中,我們經常用到的棚膜主要有四種:聚氯乙烯(PVC)棚膜、聚乙烯(PE)棚膜、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棚膜、調光性農膜。這幾種農膜在性質上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所以,它們的使用效果也有差異。

就舉兩種農膜材料來做下對比。

第一種,PE無滴防老化膜,它又叫雙防膜、長壽流滴膜,它比較耐用,使用時間比較長,而且透光性、保溫性都很好。

另外還具有很好的防霧滴效果,大概能保持2~4個月,耐老化壽命可達12~18個月,是一種使用廣泛的農膜品種。

不僅能用在溫室,大、中、小棚,而且對節能型的日光溫室、早春茬栽培也較為適用。

第二種,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它更抗老化、更耐用,它的透光性、保溫性以及耐用性都強於PVC或PE農膜,可以連續使用2年以上,老化前不變形,而且用後回收比較方便,不易造成土壤或環境汙染。但就是有一點,就是比較貴。

2.挖防寒溝

挖防寒溝是一個不錯的保溫措施,但是對於防寒溝的位置,大家卻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說防寒溝要挖在大棚的外邊,也有人說要挖在大棚裡邊。

但是我個人覺得,防寒溝如果挖在大棚裡邊的話,就減少了咱們的種植面積。從這方面來考慮的話,還是覺得在外邊更合適。

如果挖在外邊,一般是在大棚的前沿,大概30公分左右挖一道溝,深度大概是0.8米,寬度是0.4米,長度跟咱們的棚長差不多,挖好以後再填上保溫材料。

一般的保溫材料大多是柴草一類的,它們的實際防寒效果有限,時間長了,灌進雨水就會塌陷。

建議大家可以填充聚苯板(一種新型的保溫材料),能夠有效地提高溫室前沿的溫度,約3-5度。雖然現在棚戶都沒有采取這個方法,但是我建議採取這個方法,簡單,不太費錢,但是就是有點費工。

3

.保溫被上覆蓋防雨膜

冬季在大棚裡面種菜,棉被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棉被上一定要加蓋一層防雨膜,一方面可以防雨雪,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棚內的溫度。

一般來說,每加蓋一層防雨膜可以讓棚溫提高1-2度(不要加很多層,一般一層就行)。防雨膜一般固定在棚的底部,放下棉被,把膜拉上去蓋好,第二天把膜拉下來,把棉被升上去。這種方法是有經驗的農民,嘗試了很多種不同的固定方法後,總結出來最好用的一種。

4.棉被覆蓋物

接下來,咱們說說大棚上常用到的棉被。

棉被的種類有很多,針刺氈保溫被、 複合型保溫被、腈綸棉保溫被、棉氈保溫被、泡沫保溫被、 防火保溫被、混凝土保溫被、大棚保溫被等

像咱們經常用的就是一些舊碎布,然後經過一定的處理後,重新壓制而成的那種針刺氈,也就是大家常說的黑心棉。這種棉被造價低,保溫性能好。又因為自身的重量比較重,防風性能也不錯。

不過,它有個最大的缺點就是防水性較差。這類保溫被如果表面用上防雨布,就可以做成防雨的保溫被了。

還有一個就是專門的大棚保溫被,這種專門的大棚保溫被具有質輕、防水、防老化、保溫隔熱等功能,使用壽命能達到5~9年以上。

這種專門的大棚保溫被保溫效果很好,在同等條件下比用草苫等覆蓋的溫度能提高10度左右,比較適用於日光溫室、連棟溫室、塑料大棚等保溫覆蓋。

5.經常打掃、擦洗棚膜

冬季,我們要經常打掃和擦洗棚膜,為什麼呢?

及時清除乾淨棚膜上面的灰塵、汙物、積雪,是為了增加光照,提高棚溫。

大棚裡的光照和熱量,主要來源於太陽的輻射,保持棚膜乾淨就是為了能更好的接受太陽輻射,如果棚面很髒,長時間不清洗的話,會影響棚內的光照條件。

所以我們要經常打掃、擦洗棚膜。

那麼問題來了,我們應該怎麼清理棚面呢?

夏季或者說氣溫比較高時,用水沖洗的方法比較好,對棚膜的傷害也輕。但如果是冬季,氣溫低,用水沖洗的話容易結冰,還會降低棚內溫度。所以不能用水衝。

也有人會採用綁小布條的方式擦拭棚膜。採用綁小布條的方式,利用風力來回擺動布條擦拭棚膜,雖不費工,但棚上面和下面總是有小布條擦不到的地方。也有的菜農採用拖把擦拭棚膜,雖然擦得比較乾淨,但費工費時。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種棚膜除塵方法:

先準備一根比棚寬稍長一點的繩子,然後在其綁一些布條,綁的布條一定要把繩子表面覆蓋起來,這樣就形成了一根布條繩。然後一個人拿著繩子一頭站在棚下,另一個人拿著繩子的另一頭站在棚後坡上,兩個人把繩子拉緊,來回擺動,在棚膜上一片一片地擦拭,很快就能把棚膜擦得乾乾淨淨。

採用這種方法既不費工,擦拭範圍廣,效果又好,擦拭完棚膜後,把布條拆下來清洗乾淨,等下次再用,非常方便。大家可以試一下。

大棚內部保溫措施

1.後牆和側牆塗黑,或掛反光膜。

把大棚的後牆和側牆塗成黑色,或者掛上反光膜,利用黑色吸光、還有反光膜反射光照,能適當的增強牆體的吸熱能力或增強棚內光照。而且,牆體白天吸收的熱量,到晚上的時候,就會緩慢釋放到室內,能適當的增強棚內的溫度,減輕凍害的發生。(也是現在大家普遍使用的一個方法)

2.更換架膜材料。

現在,大部分大棚裡邊用的支撐物還是竹竿呀,竹片一類的支撐物,這種支撐物雖然取材比較容易,但是不好的一點就是面積大,遮光比較多,所以最好能用鐵絲代替竹竿、竹片來架撐農膜,用塑料繩代替竹竿作為攀緣物,能有效減輕遮光度,

可以讓棚室的光照強度增加10%以上,棚室溫度提高1~2度。

可以看一下這張圖

必收藏!大棚如何保温、增温大汇总!

(左上是鋼骨架結構、右上是鋼筋混凝土預製件與竹木拱杆混合骨架、左下是鍍鋅鐵絲與竹木鋼筋混凝土混合骨架、右下是竹木骨架)

3.“兩壟三膜”全膜覆蓋。

這個全膜覆蓋的核心技術是,改普通單壟雙行栽培,變為雙壟單行栽培,行距隨不同栽培作物調整,把窄行做寬,在窄行之間做成淺溝,溝上再用一幅膜,架設在地膜上成為小拱棚,地膜的邊緣門,壓在兩行苗的一側,在兩行苗的另一側分別覆兩幅地膜,形成“兩壟三膜”全膜覆蓋。

必收藏!大棚如何保温、增温大汇总!

用這種方法提高地溫的效果比較明顯,就能夠通過有效提高地溫來提高棚溫。

4.大棚作物全都起壟栽培。

大棚內高壟的話,表面積大,白天接受光照比較多,從空氣中吸收的熱量也多,因而升溫快。

但是,壟不要過高、過寬,一般達到高15-20釐米、寬30釐米左右就比較好了。

5

.覆蓋地膜。

覆蓋地膜,可以讓大棚內10釐米處的地溫,平均提高2~3度,地面最低氣溫提高1度左右。同時,由於地膜不透氣,可以抑制水分蒸發,減少澆水次數,也能達到間接提高地溫的目的。

必收藏!大棚如何保温、增温大汇总!

具體的優點,大家可以看一下:

(1)提高棚內溫度

土壤水分的蒸發是地溫散失的主要原因,由於薄膜的透光性好,能有效地使太陽光轉變成熱能。其次,薄膜透氣性差,減少了水分的蒸發,因而起到保溫增溫的作用。

(2)保持土壤水分

由於地溫提高及熱效能的作用,土壤中的水分會沿著毛細管上移,經薄膜阻擋並在膜面上聚成水滴而滴回土壤,讓水分呈上下運動狀態,使土壤均勻溼潤,從而有利於蔬菜生長及抑制病蟲害的發生。

(3)保持土壤疏鬆狀態

建棚後,避免了雨水沖刷帶來的土壤板結。因此,能使土壤保持疏鬆。

(4)加速土壤養分轉化,提高土壤養分利用率

由於土溫的提高,土壤中的微生物數量增加,活性增強,加快了土壤有機質的分解和銨態氮的消化,增加了土壤中的速效養分,也提高了土壤中二氧化碳濃度。同時,防止了土壤養分的流失。因此,提高了土壤養分利用率。

(5)提高了蔬菜的產量和品質

採用塑料大棚栽培,為蔬菜生長髮育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生長環境,加上棚內便於進行蔬菜的精細管理,因而有利於蔬菜正常的生長髮育。大棚蔬菜的產量比露地常規栽培的明顯提高,同時蔬菜的品質也明顯提高。

(6)使蔬菜提早上市

在塑料大棚內,蔬菜的播種期和定植期均提早,使蔬菜的整個生育進程提前,實現了早春早熟栽培及提早上市。

(7)減少了災害的影響

由於大棚的保護作用,因而減少了病蟲、低溫、暴雨等災害性因素對蔬菜生長的影響。

但是,覆蓋地膜這種方式不可避免的也存在很多缺點,歸結下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淋溶少,土壤容易出現鹽漬化。

因為棚內的肥料受雨水沖刷淋溶少,剩餘的肥料和鹽分會隨水分的移動而上移,積聚到土壤耕作層,造成高濃度的鹽分危害,使作物生長髮育受阻。

2.品種單一,病蟲基數大。

大棚裡邊種植的蔬菜,品種往往比較單一,同科作物種植現象比較普遍,容易造成病蟲基數增大,甚至出現作物的“自毒現象”。

3.生產投入增加,產品成本增高。

4.不利於機械操作。

5.通風換氣。

如果不堅持每天開棚通風換氣,棚內二氧化碳和氧氣的濃度降低,不利於蔬菜的光合作用,同時,棚內也易產生有毒氣體。

6.大棚增溫塊的使用。

大棚裡用增溫塊也是一個非常常用的增溫方法,一畝地大概用3~5塊。

必收藏!大棚如何保温、增温大汇总!

一般情況下,每塊能燃燒4個小時左右,大概能增溫3~7度。

燃燒後會釋放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又可以被作物吸收,而且無煙無味無害,不傷害人、作物,省時省力安全方便,可以增溫,除溼,比較不錯。不過,一定要在寒流來臨之前使用 。

另外,在此提醒大家,一定要選擇正規的增溫塊,因為不正規的增溫塊燃燒後可能會產生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中毒會導致人昏迷,休克,一氧化碳中毒太深會直接導致死亡。

每年冬天一氧化碳中毒事故比比皆是,人和動物長時間從呼吸道呼入二氧化硫會直接導致癌症,二氧化硫濃度大了會導致作物幹葉,黃葉,卷葉,枯死,所以大家一定要選用正規的增溫塊來增溫。

我就講這麼多了,大家還有什麼疑問,可以留言進行交流哦!

提問環節

1. 我們這大水漫灌,怎麼起壟合適?

答:大小壟就可以了,寬50公分,過道寬70公分左右就可以了。

2我是全鋪地膜好呢?還是支弓的地方鋪白膜,過道鋪黑膜好呀?到底是白膜好還是黑膜好?

答:壟上鋪白膜,過道鋪黑膜就可以。

3增溫塊是大塊好還是小塊好?

答:大塊的好點,雖然貴點但是燃燒的時間長點。

文字版沒看夠,我們還有現場音頻哦

必收藏!大棚如何保温、增温大汇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