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易經的理、數、象、卦、辭?可以具體解釋一下嗎?

君一易經大義


關於什麼是《易經》的理、數、象、卦、辭,就拿坤卦來解釋吧。

一.辭分四部分:

卦辭是對易經全卦的斷語,在乾卦中就是: 《坤》:元亨。利牝馬之貞。

彖(tuàn)辭,是解釋六十四卦卦辭的,分《上彖》﹑《下彖》兩篇,內容為論斷六十四卦卦名﹑卦辭的意義。彖,斷也。彖辭是對一卦的斷語。

例子:《彖》曰: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坤厚載物,德合無疆......這就是彖辭。

象辭,是對“像”的描述,《象傳》分《大象傳》、《小象傳》。《大象傳》解釋卦辭,主要從卦象來闡釋在世間的本質。《小象傳》解釋爻辭,說明爻象或爻辭的意義。

例子:《象》曰: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這是大象。

而初六......用六後面的《象》曰則是小象,比如對爻初六的解:“履霜堅冰”,陰始凝也,馴致其道,至堅冰也。

爻辭,《 易經 》中的 八卦由兩個符號組成,一個是“—”,另一個是“--”,通過不同的排列方式可以組成六十四卦,每卦爻題下所繫文辭就是爻辭。

比如:初六:履霜,堅冰至。這裡的初六就是爻題,後面的履霜,堅冰至就是爻辭。後面類同。

二.六十四卦

《易經》主要有八卦,分別是:乾卦、坤卦、震卦、艮卦、離卦、坎卦、兌卦、巽卦。其中兩兩相重疊而生六十四卦,八卦稱經卦,六十四卦又稱別卦或重卦。

三:象

《易經》中的象多是類比的形式,《大象傳》解釋卦辭,主要從卦象來闡釋社會倫理道德意義。《小象傳》解釋爻辭,說明爻象或爻辭的意義。

比如:《象》曰: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坤卦就像大地一樣,能承載萬物,包容萬物,生養萬物,所以具備這類象的物質就可以歸納為坤,比如母親。

四:數

《易經.繫辭上傳》中,孔子寫道:參伍以變,錯綜其數,通其變,遂成天下之文;極其數,遂定天下之象。非天下之至變,其孰能與於此。所以象的產生是因為數的變化。其數的變化來源還是根據河圖洛書。關於基礎理論知識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查,網上都有,就不多說了。

五:理

理就是道理,紋理的意思。《易經》之全文無不是理。


國學式微,不在於西學入侵,而在於國民基礎知識的缺乏。關注方見,喚醒血脈中的記憶。


方見


理:易傳說理;數:術數;象:象辭,卦象;卦:八卦,六十四卦;辭:爻、喙、卦、象辭,又有繫辭。

一、理

是易經說道理,講哲思的部分。又有易經之兩大範疇象數與義理的後者。是孔子及門生所作的易傳範疇。

有句成語叫:得意忘形。就是出於易學,漢儒王弼提出的,後人稱謂王弼掃象,皆因王大儒主張學易以義理為主。


二、數

數是數術,是易經最古老的部分。中國是文明古國,然我們與其他文明古國不同:其他人文始於原始宗教,而中華人文卻始於術數。卦象就是術數,相傳約一萬年前,黃帝的遠古祖宗三皇之首的伏羲皇治天下時,長江(另一說是黃河)浮現飛天龍馬,揹負河圖獻給伏羲皇,其受啟發了八卦,這個就是易的開端。

舉例如乾卦,其形象是111111,是由6個陽爻構成,爻分陰陽而此卦為全陽爻卦,六爻順序非現時排數習慣的由上而下,而是由下而上,陽爻用數七與九表徵,七為少陽不變,九為老陽變陰爻,易經叫這個是窮則變。九數乃陽之極數所以變陰。又有卦中以二、五位為尊,因為二位是下卦的中位,而五位是上卦中位。大家也是中位通常是尊崇的位置,二為地之尊而五為天之尊。是故,天子叫九五至尊就是此源泉。以上所講均術數範疇,是以例子簡單說明。


三、象

象是形象,古人認為宇宙萬物與眾神均是陰陽五行之氣使然,於天為氣,在地成形。抽象的氣,要大眾易明,所以比擬於形象。

甲骨文的卦字就是掛上一具體物器表徵抽象事物。易經的卦象亦是這樣,卦象是易經最原始的部分,是術數範疇。又有象辭,為易傳範疇,是孔子及門生所作用以解釋卦象與爻的。

四、卦

甲骨文卦即是掛,前面講了。有卦必有象,卦與象一體的,請參看前述。

五、辭

是附於卦、象之下,用以解釋前者的說明。周易古易的卦、爻辭就是上古先民對卜筮結果的分門別類說明,以定卜卦結果的吉凶禍福等。喙辭為進一步解卦固有的。又有易經一篇總結性文章叫繫辭,分上下兩章,以解釋通本週易,是訖今所見解釋易經最重的說解書。


洪範國學堂


《易經》的理、數、象、卦、辭正是易經中的主要內容。

首先說“理”。我認為《易經》中的理可以包括兩項內容,一是卦理,二是義理。

卦理講的是《易經》中的六十四卦排列的原理,即八卦起於乾坤兩卦,乾為天,坤為地。是在有天地才有萬物的思想指導下才洐變出其它卦的。如乾坤兩卦為天地,有天地才能有萬物。〈序卦〉中有此方面的論述。“盈天地之間者唯萬物,故受之於屯”。所以〈屯〉卦排在第三位……此規律即六十四卦成卦的卦理。

《易經》的理也稱為義理,義理也是古今斷卦所用的普遍方法。就是以卦辭、爻詞、卦象的含義結合實際情況來推理判斷吉凶,也就是聯繫自然規律而做到“有的放矢。如測飲食佔得震卦,震為龍,以理來論,龍非可取,所以以取鯉魚類論而代之。還有一些用《易經》佔壞事,從義理來講,所以得到吉卦也不能論吉。這就是《易經》的義理。

《易經》中的象有多種,〔繫辭〕有“易者,象也。”“彖者,言乎象者也”。其包括卦象,爻象,“八卦之象”、“六爻之象”、“像形之象”、“方位之象”、“互體之象”、“萬物類象”等等。可以稱為象之群象。

《易經》中的數即卦數與爻數。即源於“天地之數五十有五”。以卦象六畫之數,而其用四十九。一卦之爻數為各爻所居之位數。

《易經》中的卦,指的是八卦與所洐生出的六十四卦。

《易經》中的辭即指〈十翼〉中對各種卦辭與爻辭的註解。〈彖辭〉即卦詞,是用來說明卦的整體象徵,〈爻辭〉則是用來說明事物的變化的。即論“吉”與“兇”。即占卦時成卦後,是要參照卦詞與爻詞來進行分析判斷來得出結論的。



踏遍青山RWL


易學的基礎數理——河洛、太極、八卦之間的關係是怎麼樣的?

我們先看圖說話,留個初步的圖像在腦子裡面我們再繼續文字敘述。


1、河圖,四方和中間,其他地方沒有,十字架結構。講四象的!也是最基礎的數理。所有數字的密碼代碼均以河圖的數字意義為準。這是很多人搞糊塗和混淆的!

下面我們以數、象、五行、八卦,用圖形來講述:

(1)1、6水,1陽水,表示天上雲,雨水,熱水,6為地下水,冰水,髒水等等。但這水也有八卦和金木水火土之分,看圖說話:

(2)、3、8木!3陽木,震卦,8陰木,巽卦,東方青龍七宿。春天!肝,膽,生髮,等等.,五行八卦關係如圖所示:



(3)、2、7火!2為陰火(小火),7為陽火(大火)南方朱雀七宿。夏天!心,小腸,熱,禮貌等等。五行八卦關係如圖,其間的象去木頭,樹,小草為象。

(4)、5、10土!5為陽土,卦象坤卦,10為陰土,卦象艮卦,中宮斗柄。長夏!脾胃等等陰陽以單雙數判。具體情形如圖:

(5)、4、9金!4為陰金,9為陽金,西方白虎七宿。秋天!肺,大腸等等!詳情見下圖:

從上圖我們可以看出,每個五行都有更細的五行,所謂陰在陽之內,不在陽之對,就是這個意思,圈圈套圈圈,一絲不亂,生命就在這種有機螺旋的悖論裡面誕生了!

這裡要說明的是,我們上面直接是以金木水火土五種我們熟悉的金屬物質,木,水,火,土實實在在的東西為例。但金木水火土五行和八卦所代表的物質不僅僅是這五種現實物質,而是指

金:收斂、沉降。木:散發、舒展、生髮。水:潛藏,沉重,低下,謙虛。火:向上,尖性物體物體等。土:化解,分解等,這些屬性。

這是要特別注意的。

瞭解這些特性,我們隨便看見一個什麼東西,馬上就能判斷出它的五行八卦屬性,再根據這個東西當下所處的局勢,分析他的作用等。這樣才有具體的運用哈。

2、關於洛書,看第一個圖。

易經這門學問,用語言有時候真不好說。言之數窮啊。但用圖形圖像,影像,就能更準確表達。易經原本就是圖形學。所以大家自己看圖吧,看不懂的,在下面留問題,我會一一解答。如果有我不會的,還有很多朋友會解答。

我是熱愛中華傳統文化和歷史的如是,如是我聞,繼往聖絕學,成智慧人生,我將單開文章,用自然語言,易學理論,理論聯繫實際,連載諸子百家思想的研究。喜歡就關注吧!感謝!


如是史社


《易經》象、數、理、卦、辭的關係。

1、基本概念:《易經》以象、數、理、卦、辭為基本要素,構成邏輯嚴密的象數體系,詮釋天、地、人的運行、變化規律。其中:

“象”代表事物運行變化的現象。天雷山水、花草蟲魚、春夏秋冬、動靜剛柔、創業守業、革故鼎新、上下左右等大自然和社會的物象、現象,均為《易經》所取之象。

“數”是衡量事物變化程度和時位關係的量化指標。如天雷山水為四象,春夏秋冬稱四季,年月日時、個十百千,六爻的排序,均為《易經》所取之數。

“理”指事物運行變化的規律、原理。天、地、人,大自然萬物之運行變化,並非雜亂無章,而是遵循一定的規則與原理,春暖夏熱秋涼冬冷、陰陽相應、日月循環,生老病死,吉凶悔吝,任何現象,皆遵循一定的自然或社會規律,易稱之為天理或天道。

“卦”,指《易經》的符號體系。包括八個經卦,六十四個別卦,三百八十四個爻,是象、數的表現形式,也是斷象明理的依據。

“辭”,指聖人斷象、釋卦、明理的文辭,包括卦辭、爻辭、易傳,是聖人表達天道、物理的文書。

2、象、數、理、卦、辭邏輯關係。《易經》之象、數、理、卦、辭,邏輯嚴謹,其中:理成於象,定於數,斷於卦,表達於辭;“數”是象、理的量化指標;卦是象、數、理的符號表現形式;辭是象、數、理的語言表達形式;象、數、理皆存於卦,辭源於卦。

在《易經》中,卦爻辭在於斷卦、析象、明理,相當於《易經》卦象說明書,易傳則解釋卦象,也解釋卦爻辭,相當於解讀卦爻、經文的工具書。

所以,學《易》在於明理,明理在於解辭,解辭在於觀象,觀象在於斷卦,斷卦在於品物,品物在於知性,知性在於斷陰陽,斷陰陽在於立太極,立太極在於明天道,明天道在於學《易》。

所以,《易》有太極,是生兩儀(陰陽);兩儀生四象(屬性);四象生八卦(物類);八卦生萬物(象);萬物存卦爻(六十四卦);卦爻生變化;變化衍言辭;言辭明天道;天道立太極;太極之道,易道也。

所以,學《易》在於明理,明理在於解辭,解辭在於觀象,觀象在於斷卦。聖人所示之天道(理)盡在象中,聖人所表達之言語盡在辭中。

所以,欲明易理,先讀易辭;欲讀易辭,先觀易象;欲觀易象,先斷易卦。

所以,《易經》形成這樣一個循環:易--太極—兩儀(陰陽)--四象(屬性)--八卦(物類)--卦爻(六十四卦)--變化(象理)--天道(言辭)--太極—易。

識物觀象,觀辭斷卦,知變明道,是易學的根本所在。


君一易經大義


《周易》由六十四卦(章)組成,其中:

1.“卦”是指空間直角座標系,意即"圭”臬,不是佔“卜"瞎碰,例:乾卦;

2.“象”是空間直角座標象限符號,意即像世界萬象一樣變化不同,例:乾三;

3.“數”是象限以應用數學數字代表叫“數”,意即序號數,例:乾是一;

4、“辭”是簡潔的操作語,意即“舌"頭不能“辛"苦,要講清道理,辭的內容簡稱“理",例:乾元享利貞。

那種以卦象、純數字說事說理,不知其代表的內容說事說理都不是《周易》的本意。

詳見拙著《大眾龍學一一應用數學周易的破譯》。


龍學創始人劉樹成


什麼是易經的理,數,象,卦,辭?可以具體解釋一下?一是理,易經中的理,就是指易理(義理)一般指客觀事物所遵循的,持久不變的真理。理包含四個命題,陰陽之道。兩儀四象八卦定吉凶。無思無為知天下。窮則思變,物極必反,原始返終。二是數,易經把自然之數和天地人時空體系結合一起。形成數理哲學叫大衍之數,天的數字象徵有13579的五個奇數,地樹象徵有二四六八十的五個偶數,天數之和25。地數之和30,天地之數為55。三是象,易經的象就是指卦象,卦象就是掛體的形象。象徵肖像表徵。也指天地宇宙。自然界萬事萬物之象。易經繫辭說,易者,象也,象者,像也。如何辨別和認識萬事萬物的像。繫辭說,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實際上,卦象是指宇宙天地間萬事萬物的縮影。四是卦辭,孔子的《繫辭傳》就闡述了卦的六爻的斷辭,是詮釋64卦地註解。從卦名,卦形,爻位,卦象,卦理,斷辭全面闡述,易經不但解釋64卦的卦象,而且也解釋64卦的爻辭。孔子對易經的詮釋是打開《周易》的一把金鑰匙。


慈音1


易與易學基礎是:物.事.像.畫.圖.數.羲(義字繁體字).理。辭是據說孔子或周公填入,卦是易的可視見的練習題工具,如籌碼算術一樣,事實上卦就是仿籌碼算術排籌碼的套用。辭是一字一意的簡縮語句的話術形態之一,其順次是:咒.辭.符.句詞(文言文)等等。而:物就事物或物質.物體。事是物動彈的表現狀態形態,也就是物不動仍是物.物動了就是事的“出事了”。像是事物被人感.受.覺.到後被記憶住的事物的影子稱詞,如小孔成像的像或照鏡子時鏡子裡的像。這個像可隨人到很遠處仍可談論這個事物同在身邊一樣,而實物事仍呆在原地沒動。畫是像的簡縮形式。圖是畫的簡約形式。數是中國文人言的“胸有成竹”,民眾百姓的“心中有數”,實際呈記憶裡的事物大概樣子。義是美化自我形象,如孫悟空頭戴雉雞翎穿甲形象,民眾百姓的“臉面的面子”。理如烤羊肉串穿食材的釺子,將各不同體串聯起來的機制。物轉為事轉為像轉為畫轉為圖轉為數轉為義轉為理的“轉”就是易化易形。專研易為易學。不知認可否。到悟空問上嘮嘮。


味哎兒


《周易》共分為上下二卷。上本三十卦,下三十四卦。以《乾》為首!所謂理,數,象,卦,辭等!本經內只講象,理,辭,卦。餘數者為後人所注。主要解卦象,理,辭者,以春秋時孔子為主。這就是為什麼《易經》能入儒家六經的緣故了。卦,本為奇偶為爻,奇者一橫為陽,偶者兩橫為陰。古人用三個銅錢擲之於地,兩正一背為陽,兩背一面為為陰。三擲而成卦,如此六擲,內外卦成!六爻皆陽為乾卦,六爻皆陰為坤卦!以此類推。理者,言陽爻為君子,陰爻為小人。君子陽爻陽位,小人陰爻陰位。稱之得位。卦吉!如果陰爻陽位,為不得位!用於人事,如同德行不好,無知識而居於高位一樣!不吉!就是現在所說,德不配位,孔子曰,小人居於君子之位,盜思伐之!象者,此古人形象而做器用之說也。如《既濟》卦,水在火上,烹飪之象,又是男女交勾之象!以此類推。辭者,卦都有辭,辭者解卦之理也。如孔子在《乾》辭解曰,"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雲從龍,風從虎。人以群分,物以類居“等皆為辭!至於數,乃是宋儒而加,從《易》而來,曰,“河出圖,洛出書"河圖,洛書為卦數也!宋儒論先天八卦數為乾一兌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後天八卦為,坎一坤二震三巽四中五乾六艮七兌八離九。成九宮之圖,後世風水,命相,陰陽,奇門,天文,中醫用數不出先後天八卦之數也!





靈虛子道人


我現在按這幾樣東西先後出現的順序逐一說說我的解答。

數。

易經裡的數出於河圖、洛書,河圖界定了數的分類,即1、6,2、7,3、8,4、9,5、10,這種分類很具有科學性,怎麼個科學法就說來話長了,這些數配五行就成了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這就賦予數的五行屬性,而八卦是有五行之說的,如震巽為木,生成之數為三八。洛書則是一個計算器,其數按河圖界定的數組排列,合數學運算規律,對數學研究越深越發現洛書數排列的奇妙,我總認為洛書不是我們這一次文明發明的。我把數放在首位回答,因孔子云"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言八卦乃則河洛而成,那麼先天八卦配洛書為乾九、兌四、離三、震八、巽二、坎七、艮六、坤一,這配數古人在風水、筮佔中多有運用,但今人識之不多;後天八卦配洛書得離九、巽四、震三、艮八、坤二、兌七、乾六、坎一,這一配法為人熟知;另為人熟知的乾一兌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這其實是八卦序數而已,應用價值不高:八卦之數還有一種是納甲,即乾納甲壬,坤納乙癸,艮納丙,兌納丁,坎納戊,離納已,震納庚,巽納辛。而甲一乙二丙三丁四戊五已六庚七辛八壬九癸十,正是所納卦之數,如巽納辛,辛為八即巽為八。談易數主要指這幾種。

卦。

卦指乾、兌、離、震、巽、坎、艮、坤八個卦以及這八個卦相重而成的六十四個卦。

象。

即卦之象,自然界、人類社會運動發展的類型粗分為八種形式,如乾為天為健坤為地為順等等,又細分為六十四種形式,分別以六十四卦分之,每一種形式就是一類象,而六十四卦每個卦又有幾個不同類型的象。

辭。

在易經裡,卦象是用辭來表達的。辭分卦辭和爻辭,卦辭是表示一個卦處於靜態時的卦象。如革卦,卦辭雲"已日乃孚,元亨利貞,悔亡。"譯成現代漢語:"起到革卦,很順利,有利您卜問的事,到了已日那人會守信踐行他的承諾,不用擔心!"那麼,這卦辭又是如何表示象的呢?革通蒙,二卦綜合看,革下卦離,離納已,又蒙二至上爻大離也,納已,下互震為辰故為日,震本為旦亦為日,蒙下卦坎為合為孚為信,故"已日乃孚";蒙下卦坎為憂為悔,上互坤為虛為無為亡,故"悔亡"。可見,卦辭是用來表示卦象的。

再看爻辭,爻辭是指表達這個爻變時產生新卦所用的辭。如乾"初九,潛龍勿用。"即"乾初爻動,得乾之姤,潛龍勿用。"乾下卦初爻動,卦由乾變巽,巽為入為潛即乾龍變成潛藏狀態。從中可以看出,所謂爻辭其實就是該爻變時所得之卦的卦辭。這一點,當今世上絕大多數學者都沒搞明白,不知爻辭之所出!

理。

易理產生於孔子"十翼",孔子看了《周易》後,他發現"易與天地準,故能彌綸天地之道",他認為易經裡說的東西和天地的變化是一致的,易經能涵蓋天地變化的一切規律。他研究卦辭和爻辭後總結了許多道理,就在卦辭或爻辭加上"彖曰"、"象曰",於是就有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這樣的聖人之言,這些就是所謂的理義。它不是《周易》作者的原創,是孔子後來挖掘出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