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智能音箱代工厂:成本不足30元,甚至自己人都不敢用

文:长安

目前,市场上产品的功能几乎没有突破。一些厂商拼命降低价格,挤压许多人的利润空间。在过去的五年里,胡博润在龙岗工业区的工厂已经习惯了供应链的起伏。该车间现有不到100名装配工人,目前负责生产和装配两个品牌的智能扬声器。

探访智能音箱代工厂:成本不足30元,甚至自己人都不敢用

胡博润表示,为了以较低的价格竞争市场,品牌制造商目前正在大力提高智能扬声器的制造成本。因此,很多代工厂在生产过程中都会尽量钻洞,降低生产成本,满足客户的需求,同时也为了自己的生存空间,了解装配内部人士,基本上不敢购买这样的智能音箱,更别说把它们送人了。那么,在智能音箱的热潮背后,隐藏着什么猫腻,让胡博润和了解智能音箱行业的业内人士无法忍受?

探访智能音箱代工厂:成本不足30元,甚至自己人都不敢用

在早上7点,胡博润开车去了工厂。在对生产线上的零部件进行了简单的盘点后,他带着助手和小编驱车前往惠阳的另一个小车间,看了一个多小时的货。在这个不到100平方米的小平房里,有成堆的针织袋装满了东西。他告诉小编,里面的货物是他为智能音箱组装的材料之一。

探访智能音箱代工厂:成本不足30元,甚至自己人都不敢用

“这些都是华强北方反复试验的产品,二手的。”他说,在惠州惠阳和东莞凤岗的房屋里,隐藏着或多或少的小型拆迁作坊。织布袋中的主板和扬声器都是从回收的许多库存物品中拆下来的。“通常我只需要扬声器,毕竟这些主板太低端了,无法使用。”订单完成后,胡博润冲回龙岗,已经是中午了。

探访智能音箱代工厂:成本不足30元,甚至自己人都不敢用

几乎每隔两三天,他就会去附近的拆迁车间,寻找值得回收利用的好东西。这些回收的二手扬声器单元将在第二天组装到一些智能扬声器上。因为智能音箱很小,所以要求的音箱尺寸不能太大。为了兼顾音质,从一开始到现在,可以组装在智能音箱上的二手音箱单元几乎都是长冲程设计。音质和动态响应是普通扬声器拆卸后无法比拟的。这些产品适合低端产品,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库存是新的。他说,目前市场上最常见的是类似圆筒样式的滚筒设计。有时一个模型会贴上几个品牌的标志。

探访智能音箱代工厂:成本不足30元,甚至自己人都不敢用

今天,这批OEM订单来自上海一家数字制造商。出厂价约为每台27.5元。如果将使用过的主板和芯片组装起来,成本可以降低20%。他介绍说,在龙岗区,他认识60多家可以从事智能音箱组装的工厂。虽然智能音箱市场正在蓬勃发展,但是品牌OEM的订单并不能“养活”所有的装配工厂。因此,工厂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有时为了一个订单,工厂会不断刷新自己较低的成本限制。“在赢得江苏某品牌的订单之前,工厂实际报价为12.7元/台,这让我们都很震惊。”

探访智能音箱代工厂:成本不足30元,甚至自己人都不敢用

和大多数工厂老板一样,他对这样的价格进行了分析。发现是一个完全不可能实现的价格。除非是亏本销售,否则就是抢订单。这并不是从未发生过的事情。“除了一些知名的大品牌,普通的小品牌商家对产品质量没有什么要求,只要价格低廉。胡告诉大家要明白,即使给出一个较低的价格,品牌经销商在售后的要求也非常苛刻。它不仅要求无条件更换保修,而且还代表工厂承担一定比例的滞销库存回收,“再加上货款没有兑现,太折磨人了。”

探访智能音箱代工厂:成本不足30元,甚至自己人都不敢用

即使合同的总价格已经谈妥,也会有几十到几百家品牌公司免费生产礼品。因此,胡博润说,谁也需要生存,以及周围的几代工厂,只能继续节省成本,节省一点。也许有人会说,智能音箱部分配件只使用库存的二手拆卸配件,其实什么都没有。只要能使用,保证,功能齐全,性价比高。但事实上,生产出厂价格仅为20元或30元的智能音箱,是否就像“二手”材料那么简单?随着胡博润的推出,小编来到了附近另一家智能音箱组装代理工厂。在进入车间之前,我们看到车间外组装音箱的塑料零件很多。

探访智能音箱代工厂:成本不足30元,甚至自己人都不敢用

负责人李腾表示,黄色、白色和灰色的塑料部件都是组装在音箱内部的部件的支架,而旁边五颜六色的部件则是音箱的外壳。“塑料通常是在下游工厂生产的,我们没有参与。”他说,由于塑料生产会产生一定的空气污染,他们购买的下游供应商大多是偏远地区的小作坊。至于我们为什么选择车间加工产品,李腾直截了当地说:“便宜。”据他介绍,无论是附近产业带的几十家音箱工厂,还是周边县市的小型生产智能设备的作坊,绝大多数都使用来自中西部地区作坊的回收塑料产品。

探访智能音箱代工厂:成本不足30元,甚至自己人都不敢用

类似的支架配件,一个只要6元。外观鲜艳、色彩鲜艳的音箱,成本也控制在一元以内。“至于电线,都是广东东部的二手拆解产品。他们将能够使用它们。”整个智能音箱看似高大,但其中最有价值的其实是芯片组装成的“大脑”。对于一些要求较高的大型oem,为了提高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都要求oem采用最新版本的芯片组装。“但简单地说,无论近两年装配的是什么版本,在硬件上都没有太多亮点,功能匹配操作简单,智能家居控制也是一个需要在以后的软件指令中解决的问题。”他不屑说。

探访智能音箱代工厂:成本不足30元,甚至自己人都不敢用

在工厂的另一个角落里,堆积着大量的棉类材料,两个工人正在按一定的比例切割。李腾指出,这是部分棉麻覆盖的智能音箱设计,采用的是布料。旁边那些灰色和黑色的颜色,偶尔会出现在几根彩色棉线中间,适合于扬声器内部的能量吸收。“这些都是可回收材料。这不可能是新的。”他强调,由于品牌商的价格压力很大,大多数制造商会选择类似的回收面料和棉花来覆盖扬声器,填补空洞。一公斤这样的回收布不到3元,而且棉花更便宜。“有些智能音箱太便宜了,有时甚至连声腔都懒得插进回收的棉花。”

探访智能音箱代工厂:成本不足30元,甚至自己人都不敢用

在这个小工厂里,流水线上的工人都戴着口罩和手套,这看起来很正常。但是他们很无助,在工厂工作也是迫于生计的。关于这些智能音箱是否是对人体有害的,答案显而易见。几乎所有品牌在寻找oem时都不关心功能的实现。马斌是许多智能音箱集成模块的代理商,他告诉小编,像李腾、胡博润以及整个产业带60%的产品都使用智能音箱芯片模块。

探访智能音箱代工厂:成本不足30元,甚至自己人都不敢用

而模块的核心,大部分来自于IC设计厂商,如中位开发等。专业制造商在核心芯片的基础上,设置蓝牙、WIFI接收器、麦克风、放大器等原装部件,成为一个布满绿色或蓝色线条的“主板”。它可以直接装配在智能音箱上,被业界统称为“解决方案”。“价格有高有低。其中一些公司为十几块电路板使用低端芯片。一些高端手机的销量接近100部左右。”他说,虽然核心芯片的性能大大提高了两年的智能音箱行业的发展,并没有太多创新的主要硬件匹配,“只不过麦克风、音箱、蓝牙、无线、放大器、和一些品牌在这个基础上添加了一个交互式显示屏最多。”

探访智能音箱代工厂:成本不足30元,甚至自己人都不敢用

在软件功能方面,大部分还具有播放音乐、百科问答、闹钟提醒等功能。他强调,在早期,一些品牌强调智能音箱是未来智能家居的入口,通过语音指令,操控家中的每一件智能电器。但现在很少有制造商如此宣传,都回归到单一设备本身。“智能家电生态还不完善,使用什么是入口,最好强调什么是生活助理、资源服务、儿童管家等更实用的要点。”智能音箱从最初注重应用、功能,到现在一味追求低价,可能是为了凭借价格优势增加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这样的“玩具”进入市场后,很快就打开了家庭娱乐的入口。

探访智能音箱代工厂:成本不足30元,甚至自己人都不敢用

今天的智能音箱看起来漂亮又便宜,但是它们的功能基本上是一样的,就像移动助手的应用,移动到了音箱上。可以说,智能音箱只是人工智能领域中最基本的表达形式,甚至只是一个以智能为名的伪智能产品。

探访智能音箱代工厂:成本不足30元,甚至自己人都不敢用

由于无法突破创新,智能音箱领域注定最终会沦为一场价格混战。在低价格的背后,是偷工减料、使用劣质配件和有害回收产品的成本。智能音箱不能在给市场带来新想法的同时,继续给用户带来不可想象的潜在危害。对此您认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