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四大名茶產區分佈

中國從宏觀上劃分成四個一級茶區(一級為全國性)。分別為江南茶區、華南茶區、西南茶區、江北茶區。“名山出名茶”,而每一種名茶又往往都伴有幾處怡人的風景、一段不凡的歷史,一個美麗的傳說。名茶、名人、名山相得益彰,人因茶而淡泊名利,茶因人而更加卓著。

中國四大名茶產區分佈

一、江南茶區。年產茶量非常高,大概佔全國總產量的2/3。在出產的類中,有綠茶,紅茶,黑茶,花茶等大類,其中又有各種特種名茶,如西湖龍井、碧螺春、黃山毛峰、君山銀針,廬山雲霧等,也許正是因為江南的靈山秀水養育了太多的才子佳人,所以江南名茶也因江南“千山千水乾才子”而更加風流婉致,甚至可以說,江南才是中國茶文化之源。江南茶區是目前中國綠茶生產最集中的茶區。

1、浙江:主產於浙江杭州西湖的西湖龍井,主產於湖州市顧渚山的顧渚紫筍等。

2、江蘇:主產於吳縣洞庭山區的碧螺春、連雲港市花果山的雲霧茶、南京雨花臺的雨花茶及無錫市的無錫毫茶等。

3、江西:主要有江西廬山的雲霧茶、婺源縣的婺源茗眉等。

4、湖南:君山島的君山銀針、安化縣的安化松針及湖紅工夫等。

5、安徽:黃山的黃山毛峰、祁門縣的祁門紅茶等。

中國四大名茶產區分佈

二、華南茶區。位於中國南部,茶區氣候條件獨特,也是中國最適宜茶樹生

長的地區,南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也使得茶資源種類極為豐富,主要以出產烏龍茶、紅茶、花茶和白茶為主,其中,烏龍茶和紅茶的品飲方法更是獨具一格,開創了中國功夫茶的品飲藝術先河。華南茶區名茶輩出,如安溪鐵觀音,武夷大紅袍及產於臺灣省的凍頂烏龍茶等,與江南名茶的貴族氣息完全不同,華南名茶帶有更多的平民色彩,與百姓更加貼近,很好地闡述了中國茶文化的民生景象,也深度影響了普通中國人的生活方式,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1、廣東:潮州的鳳凰單叢、英德市的英德紅茶、仁化縣的仁化銀毫茶等。

2、福建:安溪的鐵觀音、武夷山的大紅袍、福鼎的白毫銀針、永春縣的永春佛手等。

3、廣西:凌雲縣的凌雲白毫、蒼梧縣六堡山區的六堡茶、桂林的毛尖等。

4、臺灣:幾乎全省都產茶,主要有花蓮的天鶴茶和臺東鹿野的太峰高山茶、臺北出產的文山包種,以及新竹的白毫烏龍等。

中國四大名茶產區分佈

三、西南茶區。位於中國西南部,是中國最古老的茶區,影響意義不但在中國是巨大的,在世界上也是獨一無二的。這裡是世界茶樹的發源地,是中國茶葉走向世界的第一站。

西南茶區屬於高原茶區,地形複雜,土壤類型多,氣候變化較大,主要出產紅茶、綠茶、沱茶、緊壓茶和普洱茶等,名茶主要有云南普洱茶、雲南沱茶、滇紅工夫茶、四川紅茶、四川蒙頂茶等。早在千年前,這裡就大量出產緊壓茶,並且隨著馬隊的鈴聲在茶馬古道上流通,甚至銷往周邊及更遠的國家和地區。古老的西南茶區地形各異,氣象萬千,有著豐富的茶葉種類,出產的名茶也很多,其中更有些名茶是如數家珍的寶貝。

1、雲南:西雙版納等地的普洱茶,瀾滄江沿岸的滇紅工夫茶,以及盛產的緊壓茶、翠華茶、大白茶、蒼山雪綠等。

2、貴州:遵義毛峰、都勻毛尖、雷山銀球茶等。

3、四川:蒙頂山的蒙頂甘露、蒙頂黃芽,峨眉山的竹葉青、峨眉毛峰,還盛產碧潭飄雪、茉莉清茶、三花茶、嘉竹茶等。

中國四大名茶產區分佈

四、江北茶區。地形複雜,氣溫較其他產茶區偏低,是中國四大茶區中位置最北的產茶區。相較於南部茶區,這裡天氣寒冷,氣候變化明顯,能成功地種植茶樹,產出品質優秀的茶葉,本身就是成功的創舉。也是茶文化發展中的一個里程,江北名茶的種類相對要少一些,出產最多的品種是綠茶,包括傳統的六安瓜片,信陽毛尖及名茶新銳明山茶等,但也正由於賦了獨特的小氣候環境,所以這些名茶也具備其他名茶所不具備的優點,從而使中國名茶更添風彩,也在中國茶文化的發展史上塗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1、河南:信陽出產的信陽毛尖等。

2、安徽:六安等地的六安瓜片、舒城蘭花茶、天柱劍毫、金寨翠眉等。

3、陝西:西鄉的午子仙毫、南部縣的漢水銀稜、鎮巴縣的秦巴霧毫等。

4、山東:

嶗山出產的嶗山茶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