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股東在股價高位減持、在股價低位時增持,套取了投資者的錢,這樣的行為是否違法?

賺錢方法研究所


如果所有的減持和增持行為都是在依法合規的範圍之內。那麼這就是一種正常的交易操作,不存在違不違法。之所以能夠提出這個問題,很多人想在道義上對這種大股東的行為進行譴責,因為大股東的這種高拋低吸行為傷害了廣大投資者的利益,是應該受到道德譴責的。如果在股票市場講道德,那就是你太天真了。



2019年是A股市場的一個減持大年,很多個股解禁進入了減持期,比如鵬起科技由於佔據了題材熱點,出現了連續性的拉昇,但隨後大股東就宣佈了清倉式的減持,股票出現了一路跌停,很多在裡面跟風炒作的股民都喊爹罵娘,認為大股東的操作不道德。

其實從市場行為的角度來講,大股東把公司辛辛苦苦的弄上市,除了一些具有情懷的投資之外,更多的就是為了獲利兌現,所以說只要在合規的範圍之內,大股東的減持無可厚非。你不可能用道德去綁架大股東的減持行為。

至於說大股東在高位減持,在低位增持,只能說人家的交易水平比較高。而你在這個過程中一直處於虧損狀態,只能說明你的交易能力還不行,你的交易運氣還不夠好,不能簡單的把人家的行為往違法的道路上去演。願賭服輸,也是一種交易態度。


小散李大鵬


目前市場上我們投資者關於大股東在高位減持是最為反感的,往往會影響股價的下跌造成我們高位買入的投資者被套的現象,但是大股東在高位賣出股票然後在低位再進行增持,賺錢之間的差價,這樣的行為到底算不算違法。

如果上市公司完全按照國家規定的交易制度進行增持或者減持是不存在違法的行為,比如大股東想進行減持,必要要進行披露和持有股份不在解禁期內,都是可以屬於正常合規的交易規則。

大家都很討厭大股東減持,但是很多大股東都是屬於該公司的創始人或者該公司的戰略投資者,特別戰略投資者在前期願意買入該上市股份其實也是跟我們散戶投資者一樣冒著很大風險,投資失敗的事情也是經常出現,好不容易一隻投資成功了在高位減持也屬於正常現象。多於大股東買入和賣出國家給以了很多限制,但是我們散戶投資者在買入和賣出限制幾乎沒有,那麼這樣的情況下,也造成了交易的不公平性。

特別很多大股東會選擇在低位增持,但是增持後大股東出現虧損的情況也是常有的事情,特別在17和18年的市場出現幾次兜底式的增持。我想這部分資金仍舊處於被套的局面。

所以對於增持和減持我們應該理性看待,自己在操作過程中儘量避免追高買入,這樣遇到個股減持概率相對較低,認真分析個股的基本面,如果一些個股確實是被低估了,大股東增持也是合理現象,但是我們能否好好去挖掘呢。

對於大股東減持和增持的事情,我給出了我自己的觀點。

大家對於這個問題肯定存在很多怨氣和不滿,也歡迎大家在評論區評論發洩。


道破天際


辦企業如果不以盈利為目的,我想它走不遠。

同樣大股東以盈利為目的也很正常,只要合法合規,我們沒有理由苛責。

投資本來就是一件逆人性的事情,進場之前就應想清楚可能會虧損。大股東有公開堅持的權利,你不考慮清楚進場了造成虧損還能怪人家不考慮你的感受嗎?法律沒有規定大股東為你的不理性買單。

假如你是大股東,你會高位增持股票、低位減持嗎?你不是傻子,大股東也同樣不是傻子,辦企業是要盈利的,不以盈利為目的辦企業都是耍流氓。

投資股票是有風險的,如果承擔不了風險還是不要參與。老老實實去買點國債,買點銀行理財為妙。

也許大股東在高位減持是不大道德,但這不是你苛責的理由,你當然可以在心裡發發牢騷,而如果將自己虧損的原因歸咎到大股東的減持下還是趁早離開這個市場。


浮沉市


大股東在股價高位減持,等到股價低位又開始增持,美其名曰的維穩股價,其實也是玩了一把高拋低吸的操作,但是這種行為又不算違法,本身股東就有減持股份的權利,變成投資者只能是通過對上市公司的辨識和股東減持當天做出自己的股票去留決策,避免因為減持影響讓賬戶資金出現更多的虧損。


而近年來A股市場頻繁出現大股東清倉式減持和斷崖式減持,導致投資者踩雷的概率加大,投資變成被融資,市場陷入減持風波股市跌勢難止,這種減持方式不僅對股市產生了較大的衝擊,也加大了投資者對股市信心的缺失,讓減持的股票難以上漲,更是放大了整個股市的風險。

尤其是2018年很多股東也是不考慮股價長期下行,依然是堅持減持,不採取回購和增持,卻拿著資金炒房,買各種奢侈品,導致一心只想在股市融資不圖給股民回報,股市的質量逐漸下降,資本市場難以穩定和健康。


其實股東的這種高拋低吸的減持操作,或者清倉式減持說白了就是不務正業的行為,靠著對公司的瞭解玩起了資本套利的遊戲和提前在公司出現問題時圈錢離場,這必然是對股民傷害較大,雖然對股東和持股5%以上減持做了限制和減持公告,但是通過二級市場減持和股權質押仍然是為股票和股市埋下了地雷,可以說現行的制度還是存在的漏洞,若不規範上市公司股東的各種忽悠減持行為,要讓股市走向成熟和穩定將是很漫長的事。



金美圓的財經筆記


目前我國已經存在了針對這種大股東減持的法律法規。對於大股東減持是需要提前聲明,這不得不說,給予了普通投資者充分的離開時間。當然,目前對於低位的增持尚沒有規定約束。

事實上,這裡我們應該清楚一個問題。單就減持行為本身而言,是不存在違法的。只是證監部門為保護中小投資者利益才出臺了一系列的約束措施。而事實上,我國股市依然是推行買賣自由和交易者自身負責為原則的。說白了,即便是有約束條款,而且在提前告知減持風險的前提下,投資者依然主觀的認為這其中會存在資金炒作行為,而以投機心態進行炒作。而回過頭來卻又將大股東減持行為放到違法的位置上,恐怕天下也沒有這樣的道理吧。

我們不禁要問,在大股東提前告知減持時,作為普通投資者為何不減持或清倉?同樣的,隨著股價下跌,風險釋放完後,標的本身出現投資價值,大股東增持時,為何普通投資者不開始建倉呢?歸根結底,是普通投資者缺乏投資認知,高位風險時去接盤,以為股價會更高。低位價值出現時害怕未來將會出現更低價格,而將手中股票賣掉。這種行為是嚴重的與投資邏輯背離的。我們不該只專注在於大股東們的行為是否違法。相反的,我們更應該思考,為何如此簡單的一賣一買,背後就會使我們的普通投資者損失慘重呢?


醜鑑人生by


如果不是違規減持,就不違法,並且如果是做了事先通告說明的,也就不違法!總之只要是法律認可的減持行為就是被允許的,其次上市公司的發展和融資其實離不開一些減持,而大股東也是人,減持可以理解!


要知道大股東在股價高位減持、在股價低位時增持不算一件壞事。在牛市行情裡,在個股上漲的趨勢裡,大股東的減持是不會給予股價和趨勢造成太大的打擊和改變的。而低位增持往往是一種信心的表現,值得讚揚!而我們最怕的就是大股東在低位減持,在高位假裝增持,這種行為才是最黑心,最不道德的!!在熊市的後期才會出現所謂的股價低位,這個時候投資者信心薄弱,虧損嚴重,如果大股東在此進行減持無疑是雪上加霜的行為!而高位增持,看似利好,其實就是一個老鄉別走的行為,增持的數量佔比較小,只是一種欺騙行為!!


因此我比較認同合理的,正規的“在股價高位減持、在股價低位時增持”的做法,我覺得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人之常情!但是我比較反對的是那種“在股價高位假裝增持、忽悠式增持、而在股價低位減持套現,甚至散佈減持利空,故意打壓的行為”!前者不違法,後者則違背道義,辜負投資者的信任,這樣的公司不值得投資,我覺得投資不僅要看的是公司質地和股價未來的漲幅,還得看公司高管的人品和企業文化素養!

如果您認同我的觀點,請加我的關注並點贊。有什麼疑惑和建議也歡迎提出,謝謝您們的支持。


琅琊榜首張大仙


大股東“高拋低吸”有一點不合情理,但只要符合證券法的相關規定,應該合法合規,資本原本就是逐利的。

管理層鼓勵上市公司增持本公司股票,旨在維護證券市場的健康穩定。目前A股市場確有一批上市公司,相應國家號召,或多或少增持了一定數量的本公司股票。

在往年,上市公司減持股票,一般選擇公司公佈業績增長之際,或者高送轉以及重大利好時期減持股票。這倒也是一個雙贏的結果,皆大歡喜。

然而,還有一些上市公司,居然在股票的低位還在減持股票。因為上市公司的原始股只有一元的面值,股價再低他們都有的賺。亦由此可見其公司的成長性很差,連自己都沒有持股的信心。

無論如何,大小非減持都是困擾證券市場的瓶頸,希望經濟學專家拿出一點辦法來,還以股市一個和諧的投資環境。



陸燕青


並不違法,實際上大股東在股價高位減持、在股價低位時增持的行為在A股市場上並不罕見,試問如果是違法的,那還有大股東敢跟進?

A股市場上證監會在約束大股東減持、增持方面主要是在內幕交易和是否違規減持方面(包括增持承諾期間不得減持),如果其加減持期間該公司沒有什麼影響股價的重大消息出爐,只是單純在股價高位的時候減持、在股價低位的時候增持也只是合規的正常行為。

通常人家前後兩個行為之間往往也是時隔一年半載的,並非是前幾天或上個月減持,這個月暴跌了增持,週期隔比較久。身在A股市場,大股東減持變現很正常,想要其增持,並不容易,即使喊出X月內增持不超過X元的增持計劃,也是兌現難,真的能減持了還能在低價增持的大股東算有點良心的了。

源自風生焱起的個人分析,歡迎關注本賬號以便獲取更多財經知識


風生焱起


說話算話,不違法就可以

對於大股東增持和減持,證監會一直出臺相關的法律來約束,所以只要他不違反相關的規定,那麼他就不違法,那麼他在低位增持,高位減持,就是屬於公司內部絕對,股民也沒權干預。

實際上,之前出現最多的問題就是,忽悠式增持和忽悠式減持,這種操作,當時只是違反道德,但不違法,隨著新細則的出臺,這種行為後期就是違法的。


股市樹懶


當然不違法了,難道要低賣高買嗎?你也可以低買高賣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