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和洛陽哪個城市的歷史氣息更濃一些?

xie團結


我是豆包,我是坐井觀天的歷史愛好者,洛陽和開封我都沒有去過。我只是在歷史書籍看到過他們的影子,因此有不全面的地方歡迎各位指正。

首先洛陽的歷史更為悠久。

武王伐紂滅亡商朝建立西周以後,周武王的弟弟周公姬旦在新徵服的中原地區建立洛邑,作為西周的陪都,因為西周的大本營在陝西,其都城鎬京在現在的西安附近。西周滅亡商朝後,在分封了王室和功臣後,為了加強周王朝在東方的控制,興建洛邑,這應該洛陽正式歷史開端,此後在西周的樹百年曆史中,洛邑一直肩負著西周的陪都智能。

然而烽火戲諸侯的周幽王被自己的老丈人申國國君聯合犬戎幹掉後,鎬京附近一片慘淡,西周勢力極大的衰弱,而周幽王的兒子周平王繼位之後,選擇遷都到洛邑,從此西周歷史結束,東周歷史開始,洛邑也正式由陪都升級到都城。並一直到東周滅亡。

東周的春秋時期

公元前256年秦昭襄王派兵滅亡東周,洛陽成為秦國的地盤,呂不韋擔任秦國丞相期間,洛陽是呂不韋的封地。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在洛陽地區設置三川郡,洛陽為三川郡的郡治所在地,李斯的長子李由就是三川郡的郡守,後來被項羽所殺。

楚漢戰爭後,劉邦取得最後的勝利建立西漢王朝,就是洛陽城內大宴群臣,開的慶功宴,甚至還一度要建都在洛陽,後來婁敬和張良連番進諫,才讓劉邦改變看法,選擇定都在關內,興建長安城,但是洛陽一直是西漢僅次於長安的大城市。後來在漢景帝時期爆發的七國之亂中,大將軍周亞夫坐鎮洛陽,並以洛陽為中心排兵佈陣,最終平滅叛亂。

王莽篡漢後,天下大亂,赤眉軍、綠林軍、銅馬軍等紛紛起兵,最終劉秀在亂世中,奪取天下,重建漢室,是為東漢,此時長安已經在戰爭遭到嚴重破壞,於是洛陽成為東漢王朝的首都。

曹魏篡漢後,曹丕建都洛陽,此後西晉王朝也是建都洛陽。

五胡亂華時期,氐族的前秦王朝建都洛陽,後來統一北方100多年的拓跋鮮卑建立的北魏王朝也由孝文帝拓跋宏由大同遷都到洛陽。

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

隋朝統一全國後,隋煬帝營造東都洛陽,並以洛陽為中心,開鑿了北通涿郡(北京),南通揚州的的隋代大運河。

唐朝時期,洛陽仍舊是唐朝的陪都,特別是武則天當政期間,在洛陽大興土木,在洛陽興建所謂的神都。

武則天修建的神都明堂

五代時期,洛陽是後唐的建立者李存勖的定都的地方。北宋時期,洛陽是實行四京制的北宋西京。

此後由於中國的政治中心北移,經濟中心南移。洛陽在中國地位開始下降,逐漸成為普通的城市。民國時期軍閥大戰期間,洛陽是直係軍閥吳佩孚的老巢,1932年日本發動“一·二八事變”侵略上海的過程中,國民政府曾短暫的遷都到洛陽,讓洛陽再次成為陪都。

開封的歷史也十分的璀璨

戰國時期,最先變法的魏國首先強大起來,成為中原的小霸王,那時候魏國經常揍秦國、揍趙國、揍韓國,最初魏國的都城在安邑,這裡交通不便,後來魏國將都城遷到開封,當時稱為大梁,這是開封首次成為都城,並一直持續到魏國滅亡。

秦始皇統一六國在攻伐魏國的過程中,魏國都城遲遲難以攻下,最後秦軍掘開開封北部黃河大堤,水淹大梁城,才最終攻破開封,滅亡魏國。

戰國時代的開封成為魏國都城

開封最大的特點的是水路發達,它北接黃河,通過汴河連接泗水河一直通往淮河,我國古代中原地區控制東南地區的最重要水上航路之一,而也正是這個特點,讓開封后來又成為都城。

唐朝末年,由於連年戰爭長安、洛陽等大城市遭到嚴重破壞,朱溫建後梁滅唐朝後,建都開封,這是開封在歷經了1100多年後,再次成為都城,五代中後晉、後漢、後周也紛紛建都開封,開封也被稱為東京、汴梁、汴京等名稱,也就是五代之中有四代是定都開封的。

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建立北宋後,仍舊建都在開封,直到北宋滅亡,北宋時代的開封迎來它的頂峰時期,發達的水路交通網,讓開封成為當時北宋的政治和經濟中心,也讓開封成為當時世界最大的城市。

清明上河圖是開封的巔峰時代

而北宋滅亡後,開封的地位也開始下降,金國後期迫於蒙古人的壓力,曾一度遷都到開封。後來蒙古與南宋聯合進攻下,開封被攻破,金國滅亡。

元朝末年,韓山童、劉福通掀起紅巾軍起義,韓山童死後,劉福通輔佐韓山童兒子韓林兒(即小明王)建立國號為“宋”的政權,曾經定都開封。

明朝末年,李自成起義軍對開封城發動三次大規模的攻城戰,最後甚至掘開黃河水淹開封。


大東北的小豆包


首先看十三朝古都洛陽

洛陽的全國文物保護重點有43處,遠遠多於開封的19處,在洛陽市內也有像龍門石窟、白馬寺、天子駕六、邙山陵墓群、關林這樣的遺址遺蹟。但因為洛陽建都時間長、朝代繁多、距離時間久遠,導致無法集中形成一個歷史文化區,遺址種類繁多但較為分散,給人的直觀感受是一個個的景點,無法對整個城市形成一個歷史氣息濃厚的印象。


再看十一朝古都的開封

開封雖然有十一個朝代在此建都,但歷史上遭受過六次黃河水淹,形成了城摞城現象,現在可見遺址遺蹟較少。但距離我們最近的北宋卻給後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今開封老城的開封府、包公祠、天波楊府、清明上河園、大宋武俠城等等也都是建立在北宋文化的基礎上,尤其是城牆環繞,景區集中且與北宋風味小吃相結合,給人直接的印象是歷史氣息更濃厚。

其實從本質上來講,洛陽的歷史文化底蘊是要比開封更為豐富,建都朝代更多、時間也更長,但從目前的直觀感受而言顯然是開封更集聚,更有鮮明的北宋文化特點,因此從這一角度講,我認為開封雖然單一,但歷史氣息要更為濃厚一些。

歡迎在評論區留下大家的看法,以便相互交流和補充。

我是河南這些事兒

,持續更新更多河南本地問答,喜歡請加關注,歡迎評論點贊,謝謝!


河南這些事兒


開封和洛陽都是我國六大古都之一,都是華夏文明和中華民族的發源地,都是我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

那麼哪個城市歷史氣息更濃、歷史文化更悠久一些呢?我認為是洛陽,我們可以來對比一下。

洛陽:

洛陽是中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是中國六大古都之一,也是我國的十三朝古都,先後有夏、商、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朝、唐朝、後梁、後唐、後晉十三個王朝在此建都,是中國歷史上建都時間最早、建都時間最長、建都朝代最多的古都,具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和四千多年的建都史。



洛陽比較輝煌的時期是夏、商、周和隋唐時期,隋唐時期最繁華、影響力最大,成為了國際化大都市。

明清時期,洛陽歸河南府管轄,民國時期,在此設專員公署,1948年設置為洛陽市(縣級市),1956年升為地級市,現在為我國著名的旅遊城市。



仰韶曙光,夏商肇基,周制禮樂,兩漢文章,魏晉風流,南北融合,隋唐盛世,宋金兵戈。洛陽,作為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長達一千多年,被譽為“千年帝都,牡丹花城”,也是唯一被命名為“神都”的城市。


開封:

開封,也是中國六朝古都之一,也是我國的八朝古都,先後有夏朝,戰國時期的魏國,五代時期的後梁、後晉、後漢、後周,宋朝,金朝在此建都,也有四千多年的建都史。



我國的北宋時期,當時的開封城可以說是世界第一大城市,世界上最繁華的大都市,輝煌至極。古人曾這樣描述當年的開封城:琪樹明霞五鳳樓,夷門自古帝王州、汴京富麗天下無。北宋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更是生動形象地描繪了東京開封城的繁華景象。




開封在之所以這樣發達,是因為當時水系、漕運、貿易,交通比較發達。但是,北宋以後,金入侵中原,靖康之難,對開封造成毀滅性的打擊,之後開封逐漸成為地上河,水系、貿易等方面也不發達,開封城也就逐漸衰落了。雖然後來對開封城進行了重建,但再也難以恢復昔日北宋時的榮光。

綜上所述,通過對比我們可以看出,洛陽、開封同為六大古都之一,但是洛陽的地位不可撼動,其歷史文化氣息更濃、其歷史文化更悠久。


文人提筆安天下


環保河南山水情,文明洛陽戒菸城,碧水開封宋龍亭,花園城市許昌行,豫北商丘好風景。











中原灣


洛陽的歷史氣息更濃郁!洛陽從周代就開始成為了都邑,當時人們認為洛邑為天下之中,中國一詞最早就是指洛陽。從東漢開始洛陽正式成為都城,之後時常成為國都或陪都。五代至北宋都城移駐開封,但北宋以洛陽為西京,也是陪都的地位。明、清兩代及民國都以開封為河南省首府,洛陽的地位逐漸降低。建國初期仍以開封為河南省首府,後因交通便利的原因才改為鄭州,洛陽、開封就變成了旅遊歷史名城了。


金洲91437526


經常問這種問題的沒意思。開封和洛陽都是古都,你願意去旅遊都行,不願意去也沒人勉強。


八點半回家


這個洛陽除了說說歷史,再沒有其他話題嗎?


千里草60


必須是洛陽✌️


青青5721


開封主要太小了


丶邊緣


當然是洛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