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天安門前的家庭合影

李亞江

這是一張五十多年前拍攝的照片,從這張老照片上可以看到新中國建國初期的北京天安門和金水橋。

我的父親和母親都是參加過抗美援朝戰爭的志願軍老戰士。父親當時在志願軍第19兵團193師任團政委,母親在軍直屬隊做文秘工作。從1951年2月抗美援朝出國參戰至1953年10月朝鮮戰爭停戰回國,他(她)們在朝鮮前線戰鬥和生活了兩年零九個月,他(她)們和許許多多的志願軍指戰員一樣,親歷了那場血與火的戰爭。他(她)們是那場戰爭的倖存者,而他們的許多戰友卻長眠在異國的土地上。

這張照片攝於1954年初春時節,背景是北京天安門和金水橋。父母從朝鮮戰場回來後,最先想到的就是把我的奶奶接到北京,和奶奶、兒子一起在天安門前留個影。奶奶還裹著小腳;男孩子是我的哥哥邊疆,1950年8月出生於寧夏銀川,父母的部隊從寧夏開赴朝鮮之後,只有六個月大的邊疆被託付給當地老鄉寄養,後來被部隊送到65軍留守處託兒所。當父母從朝鮮前線歸來時,邊疆已經快四歲了。拍攝這張照片時,我還在母親的肚子裡。從朝鮮回國後,母親在解放軍第19兵團軍幹校任文化教員。

父親所在的65軍193師577團從朝鮮回國後駐防在北京附近的新保安(後來又移駐沙城)。1953年秋末,父親調到193師任政治部副主任,全家搬到了師部所在地宣化。由於進入了和平時期,部隊也相對穩定了許多。屈指算來,父親從1937年起,南征北戰已經十六個年頭了,進入和平生活自然有一種從未有過的輕鬆。父母把奶奶接到部隊一起居住,至此才有了一家人的團聚。

1954:天安門前的家庭合影

天安門前的合影

軍營中長大的孩子受群體生活影響,比較活潑開朗。但父親是個職業軍人,對我家兄妹五個(三男兩女,我排行第二)總是一臉嚴肅,一副上級對待下級的樣子。所以我們在父親面前都感到很拘謹,不敢亂說亂動。我的印象中父親很少回家,總是在“機關”裡忙於各種工作。我們兄妹的童年時光幾乎都是在幼兒園和學校裡度過的,每兩週回一次家,自理能力和獨立性很強。不像現在城市裡生活的孩子們,總是過於依賴父母。

記得那時軍營圍牆外的野地是一片很開闊的訓練場,不斷有戰士們在這裡進行“實戰”訓練。我們一些小孩子經常坐在訓練場旁邊,看戰士們實彈射擊、翻越障礙、鑽鐵絲網、拼刺刀。等到訓練的戰士們一走,我們也學著戰士們的動作跟著練,以至於衣服上經常被鐵絲網刮破。新衣服穿上沒幾天就刮爛了,由此沒少挨家長的揍。

在孩子們的心目中,打仗就跟“遊戲”一樣。當有叔叔阿姨問道:“你將來長大了幹什麼?”男孩子幾乎無一例外地回答:“當解放軍,打美國鬼子!”

當年的軍營報欄上,貼滿抗美援朝志願軍英模的照片和事蹟介紹。人們最崇敬的就是朝鮮戰場上的英雄。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對戰爭殘酷性的認識越來越深刻。戰場上的激烈拼殺絕非“遊戲”,戰爭是對人性、人的意志品質、能力和指揮才能的最嚴峻的考驗。在戰爭中,並不是人人都能當英雄的,殘酷的戰場上最常見到的是忍飢挨餓、流血和犧牲。

這張五十多年前的老照片,客觀地反映了當時的天安門風貌。細心的人會觀察到,照片中的天安門城樓上沒有懸掛毛澤東的畫像,這可能是今天的人們感到難以理解的。

從照片上看,天安門前的金水橋上游人很少,反映出建國初期正是用人之時,沒有多少“閒人”,當然這與當時的人們收入不高,還沒有“旅遊”的概念有關。總之,和今日天安門前的景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本文發表於《老照片》第七十六輯,作者李亞江,原文章名《天安門前的合影》,2011年4月出版。版權所有,侵權必究。

附:徵稿啟事

為紀念中國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週年,《老照片》編輯部擬出版一本《我和天安門的故事》,講述七十年來平民視角下的天安門往事。

對稿件的要求:所提供的照片以家庭照片為主,且有一定的清晰度(掃描、翻拍件)。文章圍繞照片撰寫,可提供一幅或若干幅照片,通過私人視角介紹個人或家庭與天安門的故事,每篇文章文字限於兩千字內。體裁不限,照片限於1949年至2019年。

編輯部對投寄來的照片,無論刊用與否,都精心保管並嚴格實行退稿,文字稿恕不退還,請自留底稿。稿件一經刊用,即致稿酬。

徵稿截至2019年5月31日。

來稿請寄:山東省濟南市市中區英雄山路189號B座415室 山東畫報出版社《老照片》編輯部

郵編:250001

E-mali:[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