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天安门前的家庭合影

李亚江

这是一张五十多年前拍摄的照片,从这张老照片上可以看到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北京天安门和金水桥。

我的父亲和母亲都是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志愿军老战士。父亲当时在志愿军第19兵团193师任团政委,母亲在军直属队做文秘工作。从1951年2月抗美援朝出国参战至1953年10月朝鲜战争停战回国,他(她)们在朝鲜前线战斗和生活了两年零九个月,他(她)们和许许多多的志愿军指战员一样,亲历了那场血与火的战争。他(她)们是那场战争的幸存者,而他们的许多战友却长眠在异国的土地上。

这张照片摄于1954年初春时节,背景是北京天安门和金水桥。父母从朝鲜战场回来后,最先想到的就是把我的奶奶接到北京,和奶奶、儿子一起在天安门前留个影。奶奶还裹着小脚;男孩子是我的哥哥边疆,1950年8月出生于宁夏银川,父母的部队从宁夏开赴朝鲜之后,只有六个月大的边疆被托付给当地老乡寄养,后来被部队送到65军留守处托儿所。当父母从朝鲜前线归来时,边疆已经快四岁了。拍摄这张照片时,我还在母亲的肚子里。从朝鲜回国后,母亲在解放军第19兵团军干校任文化教员。

父亲所在的65军193师577团从朝鲜回国后驻防在北京附近的新保安(后来又移驻沙城)。1953年秋末,父亲调到193师任政治部副主任,全家搬到了师部所在地宣化。由于进入了和平时期,部队也相对稳定了许多。屈指算来,父亲从1937年起,南征北战已经十六个年头了,进入和平生活自然有一种从未有过的轻松。父母把奶奶接到部队一起居住,至此才有了一家人的团聚。

1954:天安门前的家庭合影

天安门前的合影

军营中长大的孩子受群体生活影响,比较活泼开朗。但父亲是个职业军人,对我家兄妹五个(三男两女,我排行第二)总是一脸严肃,一副上级对待下级的样子。所以我们在父亲面前都感到很拘谨,不敢乱说乱动。我的印象中父亲很少回家,总是在“机关”里忙于各种工作。我们兄妹的童年时光几乎都是在幼儿园和学校里度过的,每两周回一次家,自理能力和独立性很强。不像现在城市里生活的孩子们,总是过于依赖父母。

记得那时军营围墙外的野地是一片很开阔的训练场,不断有战士们在这里进行“实战”训练。我们一些小孩子经常坐在训练场旁边,看战士们实弹射击、翻越障碍、钻铁丝网、拼刺刀。等到训练的战士们一走,我们也学着战士们的动作跟着练,以至于衣服上经常被铁丝网刮破。新衣服穿上没几天就刮烂了,由此没少挨家长的揍。

在孩子们的心目中,打仗就跟“游戏”一样。当有叔叔阿姨问道:“你将来长大了干什么?”男孩子几乎无一例外地回答:“当解放军,打美国鬼子!”

当年的军营报栏上,贴满抗美援朝志愿军英模的照片和事迹介绍。人们最崇敬的就是朝鲜战场上的英雄。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战争残酷性的认识越来越深刻。战场上的激烈拼杀绝非“游戏”,战争是对人性、人的意志品质、能力和指挥才能的最严峻的考验。在战争中,并不是人人都能当英雄的,残酷的战场上最常见到的是忍饥挨饿、流血和牺牲。

这张五十多年前的老照片,客观地反映了当时的天安门风貌。细心的人会观察到,照片中的天安门城楼上没有悬挂毛泽东的画像,这可能是今天的人们感到难以理解的。

从照片上看,天安门前的金水桥上游人很少,反映出建国初期正是用人之时,没有多少“闲人”,当然这与当时的人们收入不高,还没有“旅游”的概念有关。总之,和今日天安门前的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本文发表于《老照片》第七十六辑,作者李亚江,原文章名《天安门前的合影》,2011年4月出版。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附:征稿启事

为纪念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老照片》编辑部拟出版一本《我和天安门的故事》,讲述七十年来平民视角下的天安门往事。

对稿件的要求:所提供的照片以家庭照片为主,且有一定的清晰度(扫描、翻拍件)。文章围绕照片撰写,可提供一幅或若干幅照片,通过私人视角介绍个人或家庭与天安门的故事,每篇文章文字限于两千字内。体裁不限,照片限于1949年至2019年。

编辑部对投寄来的照片,无论刊用与否,都精心保管并严格实行退稿,文字稿恕不退还,请自留底稿。稿件一经刊用,即致稿酬。

征稿截至2019年5月31日。

来稿请寄: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英雄山路189号B座415室 山东画报出版社《老照片》编辑部

邮编:250001

E-mali:[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