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曾 VS 崔如琢 ,看看他倆誰更勝一籌!

範曾 VS 崔如琢 ,看看他倆誰更勝一籌!

範曾:假我三十年光陰,可超越八大山人

崔如琢:給我十年,我要超越西方所有大師

範曾:假我三十年光陰,可超越八大山人

範曾 VS 崔如琢 ,看看他倆誰更勝一籌!

凡見過範曾先生的人,都說他神態狂傲拔塵,承襲了中國古代文人的寡淡遠塵之孤傲。感覺他既有李太白放浪形骸、狂傲不羈的風骨;又有東坡居士的浪漫才情。

範曾“狂傲”,久有議論

對此,範曾並不諱言,他曾公開說:“我認為說我狂傲,僅僅是別人的觀感,對我來講,我僅僅是從我所好,自己我行我素而已,那別人認為我狂傲,他總有他的原因,譬如我曾經說過,‘國內白描,可能和我比較,無過其右者’,報紙上登出來範曾太狂了,其實這是一個事實吧,是不是?這怎麼是狂傲呢?我覺得一個實事求是的人,應該受到尊重,而不應該受到議論!”範曾曾坦承,時下美術界能望其項背者,寥若晨星。“假我三十年光陰,可超越八大山人”。他的狂傲,可見一斑。

2005年他的大幅畫作在榮寶齋以720萬元人民幣的價格售出。當時有人議論:範曾的繪畫價格太高了!結果範曾聽後又語出驚人:“我從來就覺得我的畫價格不是太高了,而是太低了。在國外,那些頂級繪畫大師的作品都是以平方英寸論價的,而我們中國畫家還是以平方尺論價,你說,我的畫貴嗎?”

範曾 VS 崔如琢 ,看看他倆誰更勝一籌!


範曾作品

範曾的的“狂傲”更多的表現為他對人生,特別是藝術成就的自負上。

一次範曾與央視元老趙忠祥一起做電視節目,閒談時範曾說:畫分九品,可分為正六品與負三品。一品,謂之畫家,作品賞心悅目:二品,謂之名家,作品蔚然成風;三品,謂之大家,作品繼往開來;四品,已成大帥,鳳毛歐伯;五品,謂之巨匠,五百年出一位;六品,可稱魔鬼,從未看到。負一品,不知其為何物;負二品,看之愈久,離其意遠;負三品,與美不共戴天,應即誅之。

趙忠祥問:“那麼,你認為你屬於這九品當中的哪一品呢?”

範曾頗為自得地笑著回答:“我是坐四望五,以待來日。”

範曾就是這樣,從來不諱言自己的藝術成就。

範曾 VS 崔如琢 ,看看他倆誰更勝一籌!


範曾《老子出關圖》

範曾有兩枚印章,上刻四句話:“學我者進”、“變我者智”、“似我者愚”、“偽我者鄙”。對此範曾解釋說:“學我者進”,如果你要能學我,你可以得到進步;“變我者智”,你能變化我,你有智慧;“似我者愚”,你僅僅像我,比較笨;“偽我者鄙”,造我假畫的人,行為比較可鄙。他針對“偽我者鄙”談市場上仿冒他的假畫時說:“求真跡,萬之一”。

對於範曾的這句話,楊瀾曾在電視採訪中當面問他:我們都知道,如果一位畫家的畫,被好多人模仿,顯然這個畫家畫得非常好,非常值錢,現在您對畫商說,我的畫一萬份裡只有一份是真的,這模仿你的畫師還不氣死了。沒想到面對億萬電視觀眾,範曾毫不客氣,斬釘截鐵的回答:“ 那我不怕,我就希望把香港、臺灣的這些畫家得罪夠,我才滿意,因為我也不怕他們結成‘反範曾的神聖同謀’,因為我希望他們不要買我的畫,說實在的,他們那種小畫攤也買不起我的畫,我不怕得罪人。”

範曾 VS 崔如琢 ,看看他倆誰更勝一籌!


範曾作品

關於自己對狂傲的看法,他曾頗有風趣的對朋友說:其實能做到狂,是對我的一種表揚。做到狂這是很不容易的,李太白講:“我本楚狂人,五嶽尋仙不辭遠”,蒲松齡也講:“遄飛逸性,狂固難辭”,這樣的人才夠稱上狂,我覺得我還得進一步提高。

範曾 VS 崔如琢 ,看看他倆誰更勝一籌!


崔如琢,書畫家、鑑藏家、靜清苑主。1944年生於北京,1981年定居美國,1996年回國,定居北京,現任中國藝術研究院博士生導師。長花鳥、四季山水、書法,尤擅指墨。

記者:您是最早介入國際藝術市場的中國畫家之一。中國當代畫家的價值近年翻升,有媒體評價您是市場的領頭羊,是“始作俑者”。

範曾 VS 崔如琢 ,看看他倆誰更勝一籌!


崔如琢《百開團扇》在保利香港

2014年秋拍上以1.298億港元成交

崔如琢:有些中國畫家雖然嘴上不說,但是心裡是感謝我的。之前有記者問我的作品拍賣價這麼高,以後能不能超過畢加索,我當時便不假思索地回答:一定能超過畢加索。超過畢加索不是個人問題,而是讓全世界對中國藝術重新認識。

範曾 VS 崔如琢 ,看看他倆誰更勝一籌!


崔如琢《秋煙漠漠雨濛濛》 2010年作

設色紙本 鏡心 178.5x521cm

我的第二個夢就是,在八十歲以前,使作品在國際市場上超越西方所有的藝術大師,包括畢加索、梵高、達利等。這不是我個人的夢而是民族夢,是****所說的中國夢。

範曾 VS 崔如琢 ,看看他倆誰更勝一籌!


崔如琢《同根指筆各生花》在保利香港

2014年春拍上以2300萬港元成交

因為,市場的價值是藝術價值一個方面的體現,但是在紐約、倫敦等國際藝術市場上,一直是被西方話語權所統治的。現在你看市場上,最貴的畫家全是西方的。畢加索是最典型的,很早就超過一億美金。

範曾 VS 崔如琢 ,看看他倆誰更勝一籌!


中國畫目前還沒有一個畫家拍賣價能超過一億美金。不僅中國畫,我們歷史那麼悠久的青銅、玉器、磁器、陶器、書法,都沒有一個過一億美金的。是不是我們的藝術不如西方?

記者:當然不是。

崔如琢:這關乎民族尊嚴。憑什麼西方最貴?我們為什麼不能超越?我們要讓藝術品的話語權,回到我們自己,不需要西方來給我們定論。

範曾 VS 崔如琢 ,看看他倆誰更勝一籌!


給我十年的時間,我要超越西方所有的大師。通過這個點,證明我們民族的藝術不亞於西方。如果我的畫市場價值超越了西方的大師,石濤、唐伯虎的畫難道不應該超越嗎?當然也要超越,這些畫作還有珍貴的文物價值!還有,商周的青銅,唐宋元明清的瓷器,難道不應該超越嗎……

範曾 VS 崔如琢 ,看看他倆誰更勝一籌!


崔如琢《霜落林端萬壑幽》75×143cm

我現在單件作品拍賣三次破億,全場作品拍賣七次破億,但不是美金。我必須要挑這個頭。

記者:不怕有人說您狂嗎?

崔如琢:肯定有人會說你為什麼這麼狂?我可以明確回答我就是要這麼狂,為什麼不能這麼狂?我要奪回民族失落的話語權,找回民族丟失的文化自信。

範曾 VS 崔如琢 ,看看他倆誰更勝一籌!


當畢加索、梵高賣到過億美金的時候,我們耳邊響起的是一片讚美聲,又過億了!可是當我們一箇中國畫家,比如齊白石的畫賣到上億人民幣的時候,卻傳來很多噪音:“又在炒作,根本就沒有這麼貴……以前幾塊錢幾十塊錢一尺的畫,現在幾千萬一尺,不是炒作是什麼?”

範曾 VS 崔如琢 ,看看他倆誰更勝一籌!


所以,我常感慨這一百多年來,我們當中的一些人精神上已經對西方投降了。民族的精神在丟失。我們以前是很自信的民族,現在成了沒有自信的民族。一個民族如果失去了文化認同與文化自信,其後果是相當可怕的。不認同民族文化焉能自信?不自信談何創造?有鑑於此,我們必須正本清源,堅守傳統。

我曾經對企業家、收藏家談到,在有經濟能力的時候,應該把我們流失海外的藝術品買回來。這樣的話,西方、包括日本,才能對我們民族的藝術文化有一個新的定位,而這個定位可以靠市場幫我們完成。

整理:《一幅好畫》頭條社

主題:大師的藝術,大美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