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醒龍興之地 唐高祖李淵晉陽起兵之迷-悅讀大唐興亡三百年

大業十三年(公元617年)中國歷史上最大的事件莫過於李淵父子的晉陽起兵。一個擁兵一方、實力雄厚的封疆大吏,在耐心地蟄伏數年冷靜地縱觀天下大勢之後,終於緩慢而堅定地出手了。宛如巨龍覺醒,聲震大地。

覺醒龍興之地 唐高祖李淵晉陽起兵之迷-悅讀大唐興亡三百年

大唐龍興之地太原

大業十二年(公元616年)年底,李淵擢升為太原留守。 太原(郡治在晉陽,即今山西太原市)是帝國北部邊陲防禦突厥的一座軍事重鎮,城高池深、兵強馬壯,儲存的糧餉可支十年。隋煬帝交給李淵的任務是讓他鎮守此地,負責清剿周邊地區的叛亂,並與馬邑(今山西朔縣)太守王仁恭共同防禦突厥。

太原郡無疑將成為他開創帝王大業最理想的根據地。因為它不但是一座給養充足、戰略地位十分突出的軍事重鎮,而且是五帝時期聖君唐堯的發祥地,恰與李淵唐國公的爵銜相契,進駐太原後李淵就已經“私喜此行,以為天授”了。

覺醒龍興之地 唐高祖李淵晉陽起兵之迷-悅讀大唐興亡三百年

深知第一根出頭的椽子先爛(選擇潛伏的李淵)

早在大業九年初,李淵前往懷遠督運軍需,途經涿郡的時候,就曾與他的朝中密友、隋煬帝近臣宇文士及進行過一次有關“時事”的密談。關於此次會談的內容,史書沒有記載,但是我們可以從武德初年李淵對裴寂所說的一句話中窺見端倪——高祖笑謂裴寂曰:“此人與我言天下事,至今已六七年矣,公輩皆在其後!”(《舊唐書·宇文士及傳》)

裴寂是大唐的開國元勳、晉陽首義的第一功臣,連他都要排在宇文士及後面,可見李淵在大業九年與宇文士及所談的“天下事”,實際上就是“問鼎天下”之事。

不久後楊玄感叛亂爆發,李淵被調任弘化留守,遂按下起兵之意,靜觀事態變化。其妻兄竇抗力勸其起兵,說:“楊玄感已經搶先一步了!李氏名應圖讖,應該趁勢舉義,這是天意啊。”

但是李淵拒絕了,因為時機還不成熟。 李淵深深懂得第一根出頭的椽子先爛的道理。 果不其然,僅僅兩個月後楊玄感便兵敗身亡。

其實從大業八年起,隋煬帝不顧民苦連續三年遠征高麗,導致國庫空虛國內起義軍運行此起彼伏,各地官軍疲於奔走“滅火”。李淵深深懂得“槍打出頭鳥”,忍而不發默默發展自己的實力。到了大業十三年,起義軍出頭鳥已經被鎮壓了不少,而隋朝的底子也被消耗了很多,蟄伏在太原的李淵暗中發展的勢力也成熟了,終於到了動手的時刻……

李淵彷彿看見天命正在向自己遙遙招手,萬分感慨地對次子李世民說:“唐固吾國,太原即其地焉。而今我等能得此地,絕對是上天的恩寵和賜予。予而不取,禍將斯及!”

參與晉陽起兵的骨幹力量後來都成為大唐歷史上赫赫有名的開國功臣。他們是裴寂、劉文靜、長孫順德、劉弘基、唐儉、柴紹、殷開山、劉政會、溫大雅、武士彠(武則天的父親)……

覺醒龍興之地 唐高祖李淵晉陽起兵之迷-悅讀大唐興亡三百年

晉陽起兵始末正史記載

而晉陽起兵的主角,當然非李淵父子莫屬。在李淵父子當中,誰才是這次起兵的首謀?

歷代官方正史都記載是李世民。後晉劉昫修撰的《舊唐書》聲稱:“太宗與晉陽令劉文靜首謀,勸舉義兵。”北宋歐陽修等人編撰的《新唐書》也斷言:“高祖起太原,非其本意,而事出太宗。”司馬光主編的《資治通鑑》更是斬釘截鐵地說:“起兵晉陽也,皆秦王李世民之謀。”“高祖所以有天下,皆太宗之功!”

李世民跟隨李淵來到太原後,結交了一批江湖義士。《舊唐書·太宗本紀》稱其“潛圖義舉,每折節下士,推財養客,群盜大俠莫不願效死力”。《資治通鑑·隋紀七》說:“世民聰明勇決,識量過人,見隋室方亂,陰有安天下之志,傾身下士,散財結客,鹹得其歡心。”

長孫順德與劉弘基就是在這個時候與李世民結成了生死之交。劉文靜和裴寂也先後加入了李世民“潛圖義舉”的行列。

而這個時候,李淵在做什麼呢?

按照正史的說法:“淵不之知也。”而李世民則是“恐淵不從,猶豫久之,不敢言”(《資治通鑑》卷一八三)。

接下來的官方正史記載,李世民是軟硬兼施地“說服”李淵起兵,而李淵對起兵之事是舉棋不定、出爾反爾。

原文挺長的概括一下就是,裴寂與李淵的私交很好,於是李世民和裴寂給李淵整了一個美人計。裴寂天天去找李淵喝酒,喝完酒又順便送上幾位美女,把李淵伺候得舒舒服服。接著裴寂趁四下無人對李淵說:“二郎暗中蓄養兵馬,欲舉義旗,恐大事洩露被誅,所以讓我以晉陽宮女奉公,此乃情急之下迫不得已之計。如今眾人心意已決,不知公意下如何?” 李淵一聽頭都大了,原來這幾天陪他的竟然全都是晉陽行宮的宮女——皇帝楊廣的女人!這可是滅門之罪啊! 最後無可奈何地說:“吾兒既有此謀,事已至此,為之奈何?只好從他了。”

禍不單行,接著又發生了一件讓李淵差點掉腦袋的事。大業十二年底東突厥屢次出兵進犯馬邑(今山西朔縣),李淵派遣副留守高君雅會同馬邑太守王仁恭出兵抵禦,結果卻吃了敗仗。隋煬帝楊廣聞訊大怒,以“不時捕虜,縱為邊患”為由,遣使赴太原將李淵就地拘押,並準備將王仁恭斬首。

李世民見這時機,當面對李淵說:“今主上無道,百姓困窮,晉陽城外皆為戰場,父親若再拘守小節,下有盜寇、上有嚴刑,危亡無日啊!不如順民心舉義兵,轉禍為福,此天授之時也。” 李淵還是不想起兵,一副萬般無奈、聽天由命之狀!

幾天後,隋煬帝的使者又到了,準備把李淵和王仁恭一起押赴江都問罪。李淵終於下定決心,開始暗中部署。可過幾天,江都的天子使臣又到了,宣詔赦免了李淵和王仁恭的戰敗之罪,並且讓他們官復原職。李淵立刻反悔,矢口不提舉義之事。

接下來的日子,越來越多的人都在催促李淵起兵。如鷹揚府司馬許世緒、行軍司鎧武士彠、前太子左勳衛唐憲、其弟唐儉等等。劉文靜忍無可忍,只好向裴寂施壓,萬一晉陽宮女陪侍之事洩露大家都玩完。

於是裴寂天天追著李淵死纏爛打,終於把李淵徹底說服了。李淵隨後讓劉文靜假造敕書,以朝廷準備四徵高麗為名,命令太原、西河、雁門、馬邑四郡凡二十歲以上、五十歲以下者全部要應徵入伍,藉此擴大武裝力量,準備起兵。

這就是歷代正史所記載的關於晉陽起兵的起因和內幕。李淵被描繪成一個平庸、怯懦、胸無大志、多疑反覆的傀儡型人物,而年未二十的李世民則被塑造成一個目光遠大、足智多謀、意志堅定的領袖,表現出了一種遠遠超越他年齡的成熟和穩重。

難道,這就是歷史的真相?

晉陽起兵始末《大唐創業起居注》記載

學術界認為,有些重要情況可能是在唐太宗統治時期因太宗本人的堅持而編造出來的……根據太原起兵時記室參軍溫大雅所記《大唐創業起居注》可知,從隋大業十三年太原起兵到武德九年玄武門之變以前,李淵一直是最高決策者和全局指揮者。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很可能對相關“實錄”的修纂工作進行了干預,從而篡改了某些重大的歷史事實。

前文說過,早在大業九年,李淵就已經有了起兵叛隋、建立帝業的念頭,因時機尚未成熟而暫時隱忍。大業十二年,進駐太原“私喜此行,以為天授”。大業十三年李淵兵敗時受罰按《起居注》記載是李淵主動對李世民說:“隋歷將盡,吾家繼膺符命,不早起兵者,顧爾兄弟未集耳。今遭羑里(古地名,今河南湯陰縣北,為殷紂王囚周文王處)之厄,爾昆季須會盟津之師,不得同受孥戮、家破身亡,為英雄所笑。”之所以未起事,是 因為李建成和李元吉尚在河東,不料卻突然遭到囚禁,所以他告誡李世民:如果情況沒有好轉,那麼他們三兄弟就必須迅速集結、立刻起兵,不能坐以待斃,遭天下英雄恥笑。

但是起兵前還得拔得身邊的兩顆釘子——副留守王威和高君雅。 他們是隋煬帝楊廣特意安插在李淵身邊的兩名親信,目的就是監視和制約他。按隋制,原則上只有皇帝本人才有招募和調遣軍隊的權力,地方官吏如果擅自發兵千人以上,就要被處以死罪。所以李淵要想擁有足夠的兵力起事,就必須獲得王威和高君雅的支持,且必須有充足的理由徵兵。

天命所歸機會說來就來,大業十三年二月,馬邑軍官劉武周突然發動兵變,殺了太守王仁恭,佔據郡城,自立為定楊天子。李淵私下對王威和高君雅說:“武周雖無所能,卻敢僭稱尊號。萬一他佔據汾陽行宮,而我等又不能將其剪除,此乃滅族之罪啊!”王、高二人也覺得汾陽行宮所在的樓煩郡(今山西靜樂縣)與馬邑郡相鄰,裡面不但儲積了無數錢帛,而且住著很多宮女,很可能成為劉武周的下一個攻擊目標。所以他們極力要求李淵趕緊徵兵,以討伐劉武周。李淵遲遲不動讓他們自個急。劉武周果然攻破樓煩,搶掠了汾陽行宮。王、高二人更加急了,李淵表示將帥出征,一舉一動都要向朝廷稟報,江都路遠樣樣請示無疑自尋死路。王威等人連忙說:“公之文韜武略,遠近皆知,並且兼具國親和賢臣的身份,應當與國家休慼與共。如果事事奏報,如何應付突發事變?只要是為了討伐叛賊,專擅行事亦無不可!”

等的就是這句話,李淵暗暗狂喜,臉上卻裝出一副無奈之狀,勉強同意了王、高等人的請求,合情合理下令徵兵。

旬日之間便募集了近萬人,淵命他們駐紮在興國寺,私下對李世民說:“紀綱三千,足成霸業!處之‘興國’,可謂嘉名。”同時分別遣使至河東和長安,催促李建成兄弟和女婿柴紹迅速前來太原集結。

李淵把招募來的軍隊分派給了三個人:李世民、長孫順德和劉弘基,引起了王威和高君雅的懷疑。長孫順德、劉弘基是逃避兵役的罪犯,早就應該處決了,李淵居然把軍隊交到這種逃犯手上,有問題啊。王、高二人打算逮捕長孫順德和劉弘基,以防生變。

可他們的想法馬上被武士彠勸阻了。 幾天後一個叫田德平的軍官准備建議王威和高君雅調查李淵募兵的內情,又被士彠勸阻了。

隨著局勢的發展,王威和高君雅越來越覺得不對勁了,覺得李淵很可能要發動叛亂,最後橫下一條心,決定先下手為強。當時太原多日不雨,王、高二人提出舉行祈雨大會,請李淵主持,在會上伺機將李淵幹掉。

而這個計劃被一個名叫劉世龍的當地鄉長(與高君雅頗有往來)秘密來到李淵府上告訴了李淵。 李淵當即與李世民、劉文靜等人緊急制訂了一個行動方案。

大業十三年五月十四日夜,李淵命李世民和長孫順德率領五百名士兵埋伏在晉陽宮城的東門,控制了宮城外的所有重要路口,王威和高君雅已經毋庸置疑地成了甕中之鱉。 十五日晨,李淵召集王威和高君雅在宮城中的辦公廳議事。開陽府(禁軍徵兵府)司馬劉政會狀告王威和高君雅暗中勾結突厥,準備裡應外合進攻太原。劉文靜、長孫順德、劉弘基等人迅速衝上來,將王、高二人當場逮捕,關進了監獄。

覺醒龍興之地 唐高祖李淵晉陽起兵之迷-悅讀大唐興亡三百年

至此,所有準備工作全部就緒。與此同時,李建成、李元吉、柴紹等人也正在馬不停蹄地向太原趕來。李淵再也沒有顧慮了,只要李建成等人一到,晉陽起兵的歷史大幕就會轟然拉開。

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李淵絕非胸無大志、庸庸碌碌之人,而是“素懷濟世之略,有經綸天下之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