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慌是怎麼回事?人為什麼會心慌?

年年有餘144039706


經常有朋友到我的診室,跟我說:“張大夫,我最近總是心慌,請您幫我看看是怎麼回事?要不要治療一下?”這個問題問的很好,因為心慌在我們的生活中太常見了,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心慌呢?今天張大夫和大家討論一下這個問題。

首先,我們瞭解一下心慌,其實醫學上稱為心悸,可能與心慌很接近!是患者自己感覺到自己的心跳,這種不適感常伴隨其他一些症狀,如胸悶,氣短,出汗等。

引起心慌最常見的原因其實不是病理性的,而是由於驚嚇、或者進食刺激性的食物、或者喝咖啡濃茶、或者失眠或者運動過後等原因引起的。這種非病理性的原因,往往不需要治療,休息一段時間,心悸的症狀就沒有了。

而引起心悸常見的病理性的原因可能就是心臟病了,當然心臟病只是我們通俗的講。在這裡,具體應該更多的是指的是心律失常、冠心病,此時可能經常需要結合病史,藉助於心電圖或者24小時動態心電圖監測來明確或者排除診斷。

除心臟疾病之外,甲亢、貧血、心臟神經官能症等疾病也可以引起患者心慌。

因此,引起心慌的原因很多,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能盲目用藥,最好正規就醫。


張之瀛大夫


心慌,又叫心悸,正常人通常都感覺不到自己的心跳,因為心臟的跳動一直保持在一個恆定的區間,但如果這個數值被打破了,就會產生一種不舒服的感覺,簡單來說,就是心臟的收縮強度變化或者收縮的節奏不規律造成的。


1,短暫性心慌

劇烈運動後造成的心慌、情緒突然性波動造成的心慌、刺激性食物造成的心慌,這些心慌是正常的,往往只維持很短的時間,過後會自行緩解。


2,疾病引起的心慌

貧血、發燒、甲狀腺、心臟病、高血壓等由疾病誘發的心慌,這種心慌是伴隨疾病出現的,通過治療或緩解疾病,症狀也會隨之改善。


但需要注意的是,由於心血管類疾病的特殊性,在傳統醫學上很難治癒,只能通過藥物維持,只能慢慢走向惡化,最後介入手術。

3,不明原因的心慌

有些人長期心慌、難受,可能還伴有氣短,胸悶,前後疼痛等症狀,去醫院檢查卻一切正常。


這個時候醫生會對你說,你可能患有心臟神經官能症、植物神經紊亂的疾病,你問如何治療,醫生卻沒有辦法解決,會讓你回家好好休息,調節心情,慢慢就會痊癒,但結果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病情不僅沒有緩解,反而更加嚴重。

但在我臨床工作中發現,這些病人的病因並不在心臟處,而是在脊柱上。而導致無法發現病因是由於現代醫學科室的劃分,當出現心慌胸悶等症狀時,你會去心內科,但一系列檢查下來發現沒有異常,醫生會說你是正常的,而你去骨科、外科,一系列檢查後,由於科室侷限性,發現不了問題,又會跟你說是正常的,這就產生了你明明很難受,有症狀,卻被正常化了。


這種情況的病人,需要在脊柱上尋找病症,然後通過神經調控進行治療,解除興奮的交感神經,恢復血管痙攣,治癒病情!(本文由羅民教授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涉及版權,請及時聯繫我進行刪除。如您有任何疑問,歡迎文末留言,私聊聯繫,共同探討。關注本文作者,獲取更多醫學知識,歡迎點贊、評論、轉載,共同進步)


羅民教授


心慌是我們百姓的口頭語,醫學術語叫做心悸。是一種自覺心跳,前胸不舒服的一種主觀感覺。正常情況下,我們的心臟時刻在跳動,但我們感覺不到它在跳動,對它的跳動無視於睹、無動於衷,但有的時候,我們卻會感覺到它“砰砰砰”跳得厲害,嚴重時,甚至感覺心臟要跳出來似的,這就是心慌、心悸了。

心慌可見於生理狀態下,也可見於病理狀態下。

生理狀態,比如飲酒,喝了濃茶、咖啡之後,會自覺心慌;比如劇烈運動、生氣、情緒激動之後,會出現心慌;比如使用了某種增加心率的藥物,如腹痛發作,肌肉注射瞭解痙藥654-2這種藥物之後,會感到心慌。

病理狀態也很多,最常見的是心臟疾病,各種心律失常:心率增快的,心率減慢的,心律不齊的,各種傳導阻滯的,都可以出現心慌。特別提出一點的是,不僅心率快會引起心慌,心率慢也會出現心慌的感覺。

還有貧血、甲亢、休克、心力衰竭等病理狀態下,都會引起心慌。

我們有一位患者,她30多歲,因為月經過多引起了貧血。查血常規,血紅蛋白降到了80克(女性正常值是110-150克每升)。她就說上樓的時候會感到心慌,從一樓上到三樓,心臟就“砰砰”跳得非常劇烈,自己數脈搏,到了120次左右,休息好半天才緩過勁兒來。再有,就是騎半小時的自行車,也會心率加快到120次。以前也經常騎車,騎一個小時也不覺異常,但貧血之後,騎車30分鐘就心慌。

我們還有一位女患者,她是每天下午某個時間段內出現心慌,還伴有脾氣急、飯量大等症狀,後來到醫院一查,是甲亢。


殷殷期盼話健康


  正常情況下我們是感覺不到自己的心跳的,因為心臟的跳動一直保持這著一個非常規律和恆定的節奏,但如果心臟的收縮強度變化或者收縮的節奏不規律,心率的這種規律被擾亂,人體就會產生非常不舒服的感覺,也就是所謂心慌。那人為什麼會心慌呢?根據心慌出現的原因分為以下幾種情況:

  第一,生理性的心慌,在一些特定生理狀態下,心率加速導致的心慌,例如

  劇烈運動後造成心慌、情緒突然性波動造成心慌、辛辣刺激性食物造成心慌,這種情況下心慌維持很短的時間,過後會自行緩解的。另外就是外界因素刺激引起的,例如過度驚嚇、過度緊張等引起心慌氣短;喝濃茶、濃咖啡或者某些藥物引起的心慌。這種情況下導致的心慌不用進行藥物治療,需要休息一段時間後自然緩解。

  第二,疾病引起的心慌。例如慢性貧血、感冒發燒、甲狀腺功能亢進、各種器質性心臟病、長期高血壓等疾病可能會誘發心慌,這種心慌是伴隨疾病出現的,屬於疾病的一種併發症,需要通過治療原發病疾病,對症使用抗心律失常藥物治療等,才會有所緩解或者徹底治癒。但是,心血管類疾病導致的心律失常引起的心慌,目前還沒有非常有效的藥物和治療手段,只能通過長期的藥物維持,或者心臟介入手術治療等,維持心律的相對穩定。

  此外,還有一類不明原因的心慌。有些人長期心慌、難受,可能還伴有氣短,胸悶,前後疼痛等症狀,但是去醫院檢查卻一切正常。多見於更年期人群,應該和植物神經紊亂有關係,例如心臟神經官能症、神經衰弱等,另外還有癔症患者同時伴有軀體不適症狀,也有心慌的表現。

關注“家庭醫生在線”頭條號,更多健康問答輕鬆看~~~


家庭醫生在線



活過100sui


心慌因心血不足所致,會引起無故煩躁焦慮之感。心慌若歷久不愈會引起胸悶痛胸痺。

胸痺是指以心胸憋悶疼痛為主要症狀的一種病證。並指出其發病機理是“脈不通”。如“真心痛,手足青至節,心痛甚,旦發夕死,夕發旦死”,這裡的

“真心痛”,指的就是胸痺的危重證候,倘若治療不當,或久病失治,則預後不良,另外又有進一步論述,指出主證是, "心痛徹背”,命名“胸痺”。

1、辨證論治

陰虛陽亢主證:頭暈頭痛,目脹乾澀,心悸煩悶,失眠多夢,急躁易怒,每因煩勞或惱怒而誘發或加重,甚者出現心痛。舌紅少津、苔薄。治宜滋養心腎,平肝潛陽。常選用藥物如:何首烏、生地、桑寄生、牛膝、丹參、鉤藤、珍珠母等。

氣陰兩虛主證:時發心痛,鬱悶氣短,心悸易驚,自汗畏寒, 時而五心煩熱,少寐多夢,易夢中驚醒,口乾少飲,舌紅苔薄少津。治宜益氣券明,通脈宣痺。常選用藥物如:黨參、麥冬、五味子、黃精、枸杞子、川烏、赤芍、木香等。



用戶106284011780


就是心臟缺乏氣血的滋養。



本能醫學


心慌有幾種情況:

1、心臟方面問題,心悸,心律不齊,心臟供血不足都會引起心慌;

2、精神緊張有些人也會心慌

3、血糖低也會引起心慌,胸悶等情況


藝婷能量天使


心慌,有的原因是身體有疾病而造成的,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發生了某些事情是由心態而造成的!



任哥人生感悟


小時侯經常吃過飯後就出現心慌,家人們說是油水太差了;現在有時候也出現心慌,才知道是氣血不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