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市場的皮影劇社 文

平安市場的皮影劇社 文/王進升

案板街西邊曾有個“平安市場”,其東南角為市場東門,用磚木建成,約5米高,寬度可以通過一輛馬車。市場為長方形,東邊一排是店鋪,銷售的是日用百貨、布匹鞋帽、雜貨等,西邊則是一些小攤點。在這個市場內,來自華縣的知名老藝人謝德隆曾搭臺演出皮影戲。

解放前,陝西關中地區皮影戲比較盛行。農村中的紅白喜事,大都邀請皮影藝人來演出助興。皮影戲表演簡單、易行,戲班一般由5-6人組成,若有人邀請演出,表演者自己或僱一個二輪馬車,連人、樂器、牛皮影,裝兩個木箱就拉走了。戲臺也簡單,沒有固定的戲臺,馬車、木船、竹蓆便可搭建而成。解放後,皮影戲演出漸漸減少。

當時,關中華縣華陰有個知名的皮影社,叫“謝德隆皮影社”,其社長叫謝德隆,助手叫盧成富。他們為了生計,解放初來到西安平安市場演出,在北門內西邊搭建了一個小戲臺。觀眾席不設座椅、凳子等,來看演出的百姓自帶小凳,每人收兩角錢,有時因看戲的人太少,觀眾也可以點戲,我當時便看見有人自掏二元點一折戲。演出時如遇到停電,便點一個油燈,用來照明。該劇社主角便是社長謝德隆,劇本放在他面前,他邊翻看劇本邊唱,還要打邊鼓、敲銅鑼、彈月琴,整臺戲基本都是他一人操作的。另外便是拉胡琴、敲梆子、打小鑼及操作皮影的幫手。

當時主要演的是清朝嘉慶年間陝西省有名的劇作家“李十三”的作品,他的劇作統稱十大本,主要有《萬福蓮》《白玉鈿》等。該皮影社在此處演出一段時間後,因為當時東大街劇場比較集中,如易俗社、五一劇團、三意社、尚友社等,受他們的影響,皮影戲無法繼續維持。1952年,政府為了幫扶民間藝術,解決民間藝人的困難,在該市場內東北角,用木架蓆棚搭建成了一個“德隆皮影劇場”,這對皮影戲來說,是破天荒的。因為有了劇場,有了舞臺,牛皮人影的大小也變了,原來高約25釐米,現在增高到50釐米。演唱過去是一個人,生旦淨醜均由一人負責,後來則分角色演唱,而且劇社也增加了座席,觀看更舒服了,我和我的同事們也去看過幾次。後來因為觀眾越來越少,劇社最後還是解散了。該皮影社的工作人員,政府給予安排接收單位。省文化廳為了弘揚“碗碗腔”(也叫“燈碗腔”、“阮兒腔”)藝術,在省戲曲研究院組成了眉碗劇團,將謝德隆聘請到省戲曲研究院當顧問,指導排戲。由他和李瑞芳、蔡志成主演的《金碗釵》,其中的一段“借水贈釵”我依稀可以記得,曾轟動一時,久演不衰。

“文革”中,謝德隆被遣返回華縣原籍,後平反又回到省戲曲研究院。他去世後,被安葬在原籍華縣交斜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