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唐詩《無題·昨夜星辰昨夜風》怎樣賞析?

文學妙語


李商隱可以稱得是晚唐鑿字最美的詩人,有鬼斧神工之妙,其詩讀來使人陶醉,每一首詩的背後都隱藏著一個不為人知的故事。我們來看這首《無題·昨夜星辰昨夜風》。

這首詩的原題目就是無題二字,之所以加上“昨夜星辰昨夜風”是為了區分。李商隱的無題詩很多,這類風格的詩都是隨著詩人所見的眼前物以及那一刻的所思所想,瞬間從腦海出中傾瀉出來的詩句。他也不知道取個什麼題目好,心中已是千頭萬緒,心亂如麻。

如何賞析這首詩,其實只要知道它背後的那個故事就清楚了。從“春酒”和“紅燭”可以知曉李商隱正參加婚宴,而“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可以得知這是一首愛情詩,並且他此刻的心情是高興過後無奈,無奈之後心亂如麻,非常難受。

這首詩所講述的故事背景是當年22歲的李商隱,遇到了人生中第二段愛情。女主人公名曰柳氏,是一戶大宅府的千金。當時李商隱寄居在恩師令狐楚的名下,令狐楚也十分愛惜他的才華,時常帶李商隱參加各種名流宴會。就這樣如戲劇般,柳府的千金聽聞了李商隱的才情,而柳氏也是一名琴棋書畫的愛好者,於是兩人相同愛好,多次書信來往,不久後暗生情愫。

但喜歡歸喜歡,來自農民家庭的李商隱,在面對貴族階級的柳氏,他卻膽怯了,他不敢去求愛。除此之外,腐敗的唐王朝多次將李商隱拒之門外,傷透了他的自尊心,這種本就是靠做官而出人頭地的窮苦知識分子,屢屢施展不了自己的報復,他的內心也逐漸變得自卑。這些因素,使得他在面對柳氏的愛情面前,無奈地低下了頭。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愛情終等不了白頭。一年後,柳氏嫁給了與父親同朝為官的王大人。這位王大人給了令狐楚喝喜酒的請帖,同樣令狐楚又帶著愛徒李商隱一同前往。但李商隱哪裡知道這是柳氏的婚禮,見到新娘子(蓋頭蓋是明代以後的習俗)後傻了眼,昨日的一幕幕在腦海中翻江倒海,正如那句“昨夜星辰昨夜風”,雖說是寫昨晚的星星昨晚的風,實則是李商隱一語雙關,說過去的那些美好彷彿就在昨天一樣。

“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這一句是李商隱在說自己雖不能與柳氏比翼雙飛,但此時此刻兩個人心有靈犀,感情息息相通。前面幾句都是寫美好的畫面,但最後一句畫風突轉“嗟餘聽鼓應官去,走馬蘭臺類轉蓬”。這裡的“應官”是指五更天的意思,五更天明當官的該上早朝了,但我們可以想到李商隱徹夜無眠,他因為錯失柳氏傷了一夜的心。而“應官”還有一層意思,指李商隱對做官的嚮往,不然五更天也不會想到要上早朝,也更深一步表達出他內心的無奈與悲涼:要是做了官,就不至於出現昨日那個結局了!所以,這首無題,不僅在表達愛情,也影射晚唐的政治風氣。


讀文學史詩


李商隱的晚唐詩算得上是中國詩詞史上最奇魅瑰麗的一筆。上承盛唐縱橫豪氣,詩歌發展到晚唐,格律詩已經完全成熟。

李商隱的詩裡面有屈子的浪漫幻想,有杜甫的沉鬱憂愁,有李賀的幽冷奇豔,有韓愈的壯闊雄奇,有魏晉阮籍的哲思尋探,也有六朝詩的華麗色彩,又沿襲劉白(劉禹錫,白居易)平白的民歌色彩。所以我們看到李商隱的詩,集合了前輩詩人大成,文釆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但是由於時代的原因,李商隱的詩注重個人感情表達,思想性就沒有盛唐時期的李杜昂揚,所以在詩史上的地位屈於李杜。他的作品用典多、深、偏於晦澀,成為宋初“西昆體”的宗師。

無題·昨夜星辰昨夜風

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

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

嗟餘聽鼓應官去,走馬蘭臺類轉蓬。

這首詩格律嚴謹,押平水韻“一東”,首句為仄起押韻格式“仄仄平平仄仄平”,整詩平仄格式大家可以按我們以前講過的平仄推導方法(請關注看以前問答或文章,不贅述)自行對照映證。頜聯、頸聯對仗,符合律詩要求,是一篇完美七律。

我們來看內容。首聯:“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疊字“昨夜”開場,加重了對昨夜那場歡樂的思念,順勢交代了時間、地點、和大致意境。李義山下手清寒,“星辰”、“夜風”、“畫樓西”、“桂堂東”,這些描述偏冷淡,並沒有宴樂的意味。而且位置也不在屋內,那是一個人在夜風裡,星辰下,畫樓西,桂堂東遊走。為什麼會這樣?

頜聯天下聞名:“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對仗精巧,字詞顏色偏暖,明亮鮮豔。“綵鳳”、“靈犀”都是極其漂亮的神物,為何用在這裡?按照“起承轉合”,這一聯不是該繼續寫那個人孤獨的夜景麼?詩人的寫法與眾不同,他進入了對宴會的回想。在這酒宴之上,遇到了心儀的女子,兩人情投意合,卻礙於眾人,只能暗通款曲。可恨沒有綵鳳的翅膀,與你雙飛,幸好你我的心思像那靈犀的紋路,一點通透彼此。這就是戀愛的感覺啊。

頜聯讓詩的色彩明亮起來,頸聯則加大力度渲染宴會的氣氛:“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咱們互相猜鉤嬉戲,隔座對飲美酒暖心;分組來行酒令,春色滿堂,燭光泛紅。

“送鉤”是源於漢武帝鉤弋夫人的一種小遊戲,應該是把什麼小物件藏在手心,“射覆”也是酒桌上的遊戲,用盤盆蓋住小東西,講些謁語來讓大家猜,這些到不一定是實指,而是說酒桌上的熱鬧氣氛。一個“暖”字,一個“紅”字,從體感和視覺上讓讀者感受到酒宴的歡快。

尾聯收合,呼應首聯。“嗟餘聽鼓應官去,走馬蘭臺類轉蓬”。可嘆我聽到更鼓就要去點卯了,騎馬去秘書省(蘭臺)報到,就像在風中飄零的蓬草,官場飄零。這裡的熱鬧和愛人啊,不知還能不能相見。

整首詩一二句、七八句蕭瑟清冷,中間兩聯卻極盡熱鬧渲染,從星辰冷落轉入燭影搖紅、靈犀相通,再進入冷落飄蓬,強烈的對比令人格外傷感。

同時那互相愛慕的女子,“綵鳳雙飛”、“靈犀一點”極寫歡情,不過轉瞬之間,更鼓一響,歡情便化作烏有,也是讓人刻骨銘心。


一家之言,歡迎指正評論。


梧桐樹邊羽


館主來了,我是無月,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無題》是一組兩首詩,是李商隱最著名的愛情詩,我也很喜歡李商隱的這幾句。

古來文人描寫愛情的詩句非常的多,描寫的愛情也千百種各不同。

李商隱的這首《無題》描寫的又是哪一種愛情呢?

是一種怦然心動的單戀。

無題二首
其一
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
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
嗟餘聽鼓應官去,走馬蘭臺類轉蓬。
其二
聞道閶門萼綠華,昔年相望抵天涯。
豈知一夜秦樓客,偷看吳王苑內花。


《無題·昨夜星辰昨夜風》一定要將兩首詩放一起來賞析,因為其二是對其一的補充說明。

將兩首詩詞簡單翻譯一下:

其一:

昨夜的星空昨夜的春風,在那畫樓的西側桂堂的東邊。

身上雖然沒有綵鳳雙翅飛到一處去,但是心有靈犀一點點相通。

隔著座位送鉤春酒多麼溫暖,分組進行射覆蠟燈分外的紅。(送鉤射覆都是那時候的宴會遊戲)

可惜我聽到敲更鼓了要去官署點卯,騎馬去蘭臺的路上心中像旋轉的飛蓬。

其二:

當年常聽到人們談論萼綠華,但總覺得她在那遙遠的天涯。

可到了像蕭史(秦樓客)那樣參加盛宴後,沒想到盡然可以偷窺到宮內的美女(苑內花)。

組詩的大意便是如此。

李商隱的內心有一個意中人,這個意中人就像是那南山仙女萼綠華一樣,美麗卻不得相見。但是昨天,李商隱參加了一場盛大的宴會,在宴會上盡然不期而遇了他的意中人。李商隱怦然心動,當時的情景是那樣的美好。可惜良辰美景總是短暫,李商隱早早地離開了宴會去上班。現在空閒下來,想到昨晚的一幕幕,內心唏噓不已,遺憾沒有翅膀可以飛到意中人身邊,只能憑藉心意相通了。

這首愛情詩最妙的自然是第一首,多誦讀幾遍便能體會到其中的藝術感。

起聯兩句,點明時間地點,藉以星辰與風,給人以一種清麗之感。“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這已是千古名句,將分隔兩地的戀人,那種只能靠心意相通的煎熬心態描繪的淋漓盡致。第三聯描繪宴席盛景,人們觥籌交錯,宴飲娛樂。藉著宴上美景,雖未提到那位美人兒,但人們彷彿可以看到詩人在席間與佳人推杯換盞、耳鬢廝磨的那些畫面。雖然很多人出席了那場宴會,但是詩人的焦點始終在美人身上,忙於應酬的人們,並未注意到身邊有一對可人兒正在暗度陳倉。可惜啊,快樂的時光總是短暫易逝,詩人初嘗那怦然心動,遍體舒暢之感後,又要離開那鶯鶯世界,回到現實的工作中來。

也許,以後都不會再有機會相見,但那份美好的記憶卻一直留在詩人心中,不斷回味。


無月文化,品讀經典,品味文化


無月文化館


↑↑ 關注【文學名句】溫暖情懷的文學,動人心坎的名句 → 記得點贊 ←

《無題》

唐·李商隱

昨夜星辰昨夜風, 畫樓西畔桂堂東。

身無綵鳳雙飛翼, 心有靈犀一點通。

隔座送鉤春酒暖, 分曹射覆蠟燈紅。

嗟餘聽鼓應官去, 走馬蘭臺類轉蓬。


【註釋】

〔畫樓桂堂〕有彩畫裝飾的樓,叫畫樓;用香木構築的廳堂,叫桂堂。

〔靈犀〕古人把犀牛角中心有一條白紋道貫通的叫作“通天犀”,以為是神奇靈異之物。

〔送鉤〕宴席遊戲,把鉤互相傳送,一人藏在手中,令人猜,不中者罰酒。

〔分曹射覆〕分曹,分成幾攤、幾群。射覆,在器皿下覆蓋著東西讓人猜。

〔聽鼓應官〕聽夜間更鼓的聲音,按時到官府辦公。

〔走馬句〕蘭臺,即秘書省。李商隱在開成四年、會昌二年,分別為秘書省屬官。全句說,聽到更鼓聲,已到該去蘭臺辦公的時間,騎著奔馬,速去蘭臺衙門報到,猶類柔軟的蓬草,被風吹得東倒西傾,無法控制自我一樣。


【賞析】

這首詩抒寫詩人無法與他愛慕的姑娘相戀的痛苦,反映了詩人對自由生活的嚮往。清朝的許多學者認為這首詩是李商隱在王茂元家所作,詩中的女性非玉陽山女冠,而是高官家的姬妾之類,這一判斷是符合詩的內容的。


首聯寫他與姑娘相見的時間地點。他們相見後,互相產生愛慕之情,“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是千古傳頌的名句,他們身份不同,無法比翼雙飛,但兩情和諧,心有靈犀,息息相通。腰聯寫詩人與男性朋友作各種遊戲,或隔座送鉤,或分曹射覆;“春酒暖”、“蠟燈紅”,極寫遊戲的熱鬧。


古代男女授受不親,禮教極重,李商隱去高官家,當然不會跟閨房中婦女做遊戲。而詩人的心,自然最關心那位“心有靈犀”的姑娘,因而對這些表面熱鬧的遊戲並不感到高興。更為令人掃興的是:到衙門報到的時間到了,更鼓的響聲催著他去上班應官,他無可奈何,嘆了口氣,不得不騎馬奔向蘭臺。他深感喪失自我的苦悶,只覺得自己象蓬草一般,隨風而倒。


上半首詩中,跳躍著詩人愛慕的姑娘的影子;下半首詩中,她的身影消失了,而這,正是詩人感到無法掌握命運的苦悶原因。官場生活,忙忙碌碌,無所作為;宴飲遊戲,喜喜哈哈,熱熱鬧鬧,只是逢場作戲而已。而與他“心有靈犀一點通”的姑娘,既給他喜悅,又令他苦悶。所以,她是全詩的焦點,是溝通全詩八句的詩眼所在。


這首七律結構上、內容上都有鮮明的對比特色。前四句寫愛情的喜悅,後四句寫宴飲生活、官場生活的乏味無聊。兩相比較,就突出了“心有靈犀”的珍貴。


你喜歡李商隱哪些詩詞?留言說一說。

關注【文學名句】遇見動人語言是美妙的緣,總有貼心文字溫暖著你我

↓↓ 記得點贊,喜歡就分享和收藏 ↓↓


文學妙語


李商隱寫了很多首無題,每一首無題都充滿了哀怨和痛苦。

這一首無題就是大家最為熟悉的一首詩。

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詩人在開頭從回憶開始入手。昨夜星光燦爛,涼風習習;我在畫樓西畔、桂堂之東一場盛大的宴席正在進行著。如此熱鬧的場景只能夠用來回憶,可見詩人回憶的時候境遇肯定是淒涼的。

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雖然身上沒有綵鳳的翅膀,不能比翼齊飛;但是內心的感情如同犀牛一樣息息相通。詩人在酒席宴上碰到了心上人,也許兩個人連話都沒有說,只是眼神的交流,但是早已經超越了時間與空間,兩顆心緊緊地貼合在一起。

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酒席宴上還有藏鉤遊戲,行酒令,決一勝負後對飲春酒暖心,燭光泛紅映照著整個宴會。這個時候酒席宴上的情緒已經達到了高潮,人們喝著微醺。但是快樂的時光總是這麼短暫,還沒有盡情享受,就已經有人催促出發了。

嗟餘聽鼓應官去,走馬蘭臺類轉蓬。聽到五更鼓應該上朝點卯,策馬趕到蘭臺,像蓬蒿一樣隨風蹤跡不明。詩人職位低位,只能夠隨時待命,而他個人的命運也如同蓬蒿一樣,漂泊不定,流露出一種傷感之情。

這首詩表面上是寫愛情,實際上是對自己身世飄零的一種感慨。對於詩人而言,快樂的時光總是短暫的,無形的壓力讓他不得不四處奔走。酒席宴上越熱鬧,離開後心情就更加的寂寥。


詩書君


李商隱字“義山”,晚唐的著名詩人。與杜牧合稱“小李杜”。他的詩構思巧妙,清麗脫俗。



尤其是描寫男女之情的詩更是纏綿悱惻,時空交錯,給人以巨大的想象空間和美學價值。這首《無題》就很好地詮釋了這一點。



昨夜星辰昨夜風 畫樓西畔桂堂東。

身無綵鳳雙飛翼 心有靈犀一點通。

隔座送鉤春酒暖 分曹射覆蠟燈紅。

嗟餘聽鼓應官去,走馬蘭臺類轉蓬。



大意是:忘不了昨夜的星辰,昨夜的風。我們相聚在畫樓西畔,桂堂之東。雖然我沒有鳳凰的翅膀不能飛到你身邊,兩顆心卻像有靈犀一樣息息相通。


宴會上隔著座傳鉤,酒酣春暖。分組射覆,燭光一片暗紅。可惜聽到了鼓聲,我要去應付官家的差事了。騎著馬向著蘭臺飛奔,就象是隨風飛轉的蓬草一樣。



這首詩描寫了男女相愛的複雜心理。雖然相愛,但相思很苦。雖有千山萬水的阻隔,卻能始志不渝,堅守著內心。




二莽9044


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四素俱全。外加心情。影響嘛,個猜個的。Nice的時間Nice的地點和一幫Nice的朋友開了一個不Nice的Party,畢竟自己正Hight的時候,要去上班了嘛......


用戶6443327208504


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

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

嗟餘聽鼓應官去,走馬蘭臺類轉蓬。

這應該是詩人描寫當時上流社會的娛樂場景,畫樓,桂堂都是奢華之所。眼前的繁華,和內心的虛幻,形成顯明襯映。全詩貌似寫情,實則另有所指,讓人玩味。

小民才蔬,詩意深博,無能表明,還望大家明鑑!


行夫1


今早旭陽今白雲


用戶1935635836956


花間派的詩詞都一樣,風格也差不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