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康熙駕崩,雍正叫張五哥拿著金牌令箭帶話鄔思道“依計行事”是什麼意思?

青燈問史


這裡的“依計行事”到底是什麼計?一直是大家很關心的問題,我們不妨來分析分析。

老十四帶來天石被老八掉包成死鷹後,康熙不僅沒有追究,反而對朝廷上下的能員幹吏進行了罷免。鄔思道分析得對,康熙要駕崩了,只指著誰就要被推上皇位。

這時候,只怕只有那個大將軍王還手握重兵,可是遠在大西北,沒有手機,所以對皇城裡的情況完全兩眼一抹黑。

另一個則是新晉的大員,九門提督隆科多,康熙將自己死後政權的平穩交接完全押在了這個人身上。另無所事事十幾年的隆科多感恩戴德,比如會為康熙所用。

老八集團不是不知道槍桿子裡出政權的道理,於是一方面想拉攏隆科多,一方面想通過豐臺大營的成文運在後面為自己打氣。可以想象,老八集團給成文運的許諾一定非同小可。

可是隆科多在他六叔的指點下,採取了笑臉相迎,誰也不得罪的辦法,與皇子們周旋,這讓老八集團猜不透,不知道隆科多的政治立場。那麼老八集團最大的本,就只有成文運了?

不止如此。第二次廢舉太子的情形大家仍然歷歷在目,朝廷一邊倒的局勢顯然是有利於八爺黨的。康熙雖然狠狠敲打了他們一下,但是並沒有因此而得到多大的改變。

所以,八爺集團還有一張牌,就是滿朝傾向於自己的官員,他們此時雖然做不了什麼具體事,但是有件事卻做起來很容易,就是搗蛋。很多情況就是這樣,坐在那裡貌似無所事事的人,永遠不能給你什麼,但是搗亂卻很有心得。

這些局勢對於孤臣胤禛都是莫大的阻礙,他的本錢是什麼?

一是老康熙的支持。康熙已經決定將皇位傳給他了。只要不出什麼亂子,他就是鐵穩的皇帝。

二是隆科多的保駕護航。這個九門提督在此時,還是心向康熙的,所以他不會生變。

除了這兩條幹貨,再沒有其他。有人說,有這兩條就足夠了。那倒不一定,沒有軍隊,沒有百官的支持,雍正是否坐得穩,還真是個問題。

可是此時他一直信賴的老十三胤詳還在宗人府圈禁著呢,沒有他,似乎門外豐臺大營的軍隊就難以掌握,那可比九門的兵多處很多很多。

如果成文運起亂,攻擊九門,朝內的皇子們再一起鬨,說不準會鬧出什麼天大的事。這就是雍正即位那一刻最為關心的事。

這也是鄔思道最為關心的事情。可以想象,雍正在前往暢春園的時候,和鄔思道顯然為這個事,不知道擬了多少個方案。因為此時豐臺大營的成文運,估計除了十三爺胤詳,沒有人能架得住了。

所以很多人都認為九門才是關鍵。不,當時的豐臺大營才是關鍵中的關鍵。成文運的作用只有一個,讓天下大亂。

亂字,不是八爺黨最需要的嗎?

金牌令箭只有皇帝可以發出,這是規定。胤禛焉能不知。如果胤禛此時忘記了這茬,那就真難說了。所以,胤禛快步抹著眼淚的要拿到金牌令箭,讓張五哥前去找鄔思道,並帶話說“依計行事”。

什麼是依計行事?就是要十三爺趕緊拿著金牌令箭趕往豐臺大營,奪取成文運的軍權,穩定軍隊。有人說,那怎麼不讓張五哥直接到宗人府放十三爺出來,繞這麼大哥圈兒先到雍王府才到宗人府去?這確實是個問題。

這大概是鄔思道後來的計中計的基礎。鄔思道明白,雍正要是即位後一定會對自己不利,但是首先必須知道胤禛是否即位成功,才能有後面調動五路兵馬,既為新皇帝保駕護航,又為保全自己。如果張五哥徑直去了宗人府,鄔思道如何知道胤禛是否即位呢?

故,可以猜測,在此之前,鄔思道就和胤禛已經商量好,先必須要鄔思道知曉,才好作出進一步的決策。而鄔思道也利用這個計劃,加了個計上計,使雍正不敢把自己怎麼樣。

胤禛是上了鄔思道的當,但是人家有理啊,也奈何不得。


青燈問史


這個“依計行事”中的“計”究竟是什麼計?我們可以來看一下。

為了能夠順利奪嫡,一向裝作毫不在意的冷麵王胤禛最後也是拼了。他冒著天大的風險闖進宗人府去見老十三胤祥,告訴他皇阿瑪可能快要不行了,然後拿著鄔思道提供給他的軍官名冊,名冊上的人都是當年跟著胤祥摸爬滾打過的舊部。他毫不隱晦自己的來意,問道:“你看看,這裡哪些人可用?”



經過十年圈禁的胤祥此時已不再熱血,但卻多了幾分冷靜。只見他拿著筆勾勾畫畫,說這些可用,那些不行,有的時間長了,也不知道可靠不可靠。最後他得出一個悲觀的結論:如果皇阿瑪要是放我出去,一切都好辦。

但問題是,沒有康熙的旨意,胤祥是走不出宗人府的。所以,這個“依計行事”中的“計”最核心的一步就是,放胤祥出宗人府去接管豐臺大營和西山銳健營的兵權。



為什麼呢?因為當時局面尚未明朗,胤禛又被康熙突然撤了差,老八胤禩又掌握了豐臺大營的兵權,而關鍵的九門提督隆科多又不知道是誰的人。可以說,在京畿一帶,胤禛手裡沒有任何可供調用的兵馬。雖說鄔思道已基本斷言康熙會傳位給胤禛,但除非胤祥能出來接管兵權,否則胤禛根本沒有任何把握順利繼位。

在這種情況下,當康熙大限將至時,胤禛竟然心亂如麻到不敢進宮,因為外面等著接他進宮的是步軍統領衙門的人,他懷疑隆科多早已歸順了老八。鄔思道提醒他,你不進宮,到時候八爺改了詔書,你是奉詔還是不奉詔?為了穩定軍心,鄔思道連忙找胤禛要走了他的欽差關防大印,說申時以後如沒有消息,他就用這顆大印赦了十三爺出來救人。



那麼,十三爺胤祥出來以後幹嘛呢?第一是要接管豐臺大營,第二就是迅速調集兵力向暢春園靠攏,逼迫隆科多的步軍統領衙門至少保持中立,第三就是無論傳位詔書如何,都會以強大兵力作為後盾,擁胤禛繼位成功。

這大概就是“依計行事”中的那個“計”吧。幸好康熙替他的後繼者胤禛謀劃好了大半,首先策反了隆科多,其次留下張五哥全程跟隨胤禛,並預留了金牌令箭以備其使用,這才令胤祥走出宗人府,並在第一時間取代了成文運,接管了豐臺大營的兵權。


達摩說


在《雍正王朝》裡,康熙晏駕的時候,情形不可謂不緊張。康熙交出來的攤子可謂一個岌岌可危的爛攤子。朝綱不振、吏治腐敗、國庫空虛;而朝局也是危如累卵,朝堂之上,胤禩集團一黨獨大,而自己選定的新君又時候一個改革孤臣,沒有班底,沒有外援,兄弟間劍拔弩張。

康熙是一個善於掌控形勢的人,所以生前對新君繼位做了周密妥善安排。

首先借代廢太子胤礽受過的名義,將老十三圈禁十年,磨掉其什麼都不在乎的心性,使其在關鍵時刻成為新君的得力助手;

這個在康熙的臨終遺言對各個皇子的評價裡已經得到證實。老十三胤祥在軍隊裡的號召力其他無人能及,但是做事情毫無顧忌,多次受到胤礽的牽連。胤祥與胤禛的關係甚篤,所以萬一有任何差錯,都可能影響到胤禛,這個風險康熙冒不起;

其次,用一個“撫遠大將軍王”將胤禩和胤禵打散,讓胤禩失去關鍵的軍隊內的力量;

胤禩和胤禵的組合一直都是康熙最為擔心的事情,一個在朝內一黨獨大,各種人脈各種利益關係縱橫交錯,曾經的一個“公議太子人選”的事件,就將老八胤禩的實力曝光出來,令人心驚膽戰。而事後胤禵對胤禩的“表忠心”更是讓康熙意識到事態嚴重。但是在“撫遠大將軍王”的人選上,胤禛深切體會到了康熙的良苦用心(當然是鄔思道指點有功)。這招十分見效,一個讓胤禵遠離了京城,而且因為康熙那句“另有重用”的若有所指的話,使得胤禩和胤禵的組合徹底被打散,這種局面就對胤禛相對有利得多;

再次,對朝廷上下的能員幹吏進行了罷免,等待新君重新起用;

“死鷹事件”之後,康熙不但沒有追究,沒有去懲處胤禩和胤禵,反而將胤禛的領侍衛內大臣給罷免了,將張廷玉等人統統降級使用。這種做法,使得有得失心的胤禛一度喪失了信心,後來在鄔思道的解讀之下,終於撥雲見日,深知康熙的良苦用心。

第四,用結果截然相反的兩道旨意壓著隆科多按照自己的意願來擁立新君;

佟佳氏一門三世受朝廷恩寵,門生故吏遍佈朝野。但是第四代代表人物隆科多本人有功無過,所以康熙無法拿捏他,而且他是通過“出賣”佟國維上位的,對於這樣的人,不能不用,又是在不敢重用,但是歷史還是比他推到了這個重要的位置上。所以康熙實際上對隆科多的使用是很無奈的選擇。認為他秉性不純,不想用,但是又不得不用。於是相出一招用結果截然相反的兩道旨意壓著隆科多按照自己的意願來擁立新君,而可信任的張廷玉做為監督人。這個方式雖然看起來很花哨,但實際上那是康熙的逼不得已;

第五,告訴張五哥金牌令箭放置的位置,讓他在關鍵時刻放出自己的恩人胤祥,以協助新君繼位。

張五哥是個忠孝之人,為了父親替人當“白鴨”;為了有對自己救命之恩的胤祥,也可謂是不避生死。張五哥一句點開康熙心中事,要求的賞賜,卻是要康熙放出恩人十三爺胤祥。這樣的忠孝之人,是康熙晚年最羨慕、最重視的人,所以無論新君是否繼位成功,是否有新君旨意,張五哥都會拿這個金牌令箭去放出胤祥的。這是康熙安排給自己這個最心疼的兒子最後的救贖。

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康熙雖然算無遺策,但是也不能保證所有步驟都絲絲入扣,毫無意外。

比如雖然康熙安排“撫遠大將軍王”將胤禵調出京城,但是他並不能保證自己死後,有人控制得了胤禵;雖然表面上有年羹堯在控制,但是誰有能保證年羹堯就肯定聽胤禛的呢?所以康熙的安排其實一個巴掌拍不響,那就必須有繼位新君“心電感應”搬的配合。

再比如用雙旨壓住隆科多,但實際上,那兩道旨意對隆科多沒有任何壓制意義。人走茶涼,人死燈滅,最終康熙的遺旨值不值錢,還得看繼位新君認不認賬。所以即便隆科多站到了胤禩那一邊,胤禩繼位為君了,你張廷玉拿出其中一道詔書,胤禩說你這時候矯詔,另外一道才是真的,怕是張廷玉搭進去,連個水花都沒有。

所以胤禛是否能順利繼位,還在於自己的努力。

康熙鋪的路是康熙鋪的路,胤禛還需要自己的努力,而他讓鄔思道的“依計行事”是行的什麼“計”呢?

鄔思道的計劃很簡單,精簡入髓。那就是“穩定壓倒一切”,穩定對胤禛有利,亂對胤禩有利。那麼如何才能穩定呢?那就是放出十三爺胤祥,去控制京外兩營。京外兩營控制在手,隆科多的巡捕五營就得乖乖聽話了,心無二唸了。鄔思道為了能夠放出胤祥,甚至拿了胤禛的領侍衛內大臣的關防,做著準備。而現在張五哥拿著“金牌令箭”來“依計行事”,那更是穩操勝券了。而胤祥出馬,胤禩集團的程文運之流就靠邊站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