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兒一般什麼時候入盆,入盆後孕婦有什麼不同?

請叫我小小梁先生


在孕晚期,有些孕媽去醫院做產檢時,醫生會告訴她“胎兒已經入盆了”。“胎兒入盆”由於這個說法過於通俗,很多人對它存在誤解。孕媽可能會想“哦~胎兒入盆,盆就是骨盆,那就是胎兒進入骨盆了。”這就望文生義了,準確的說是:胎頭進入骨盆了。入盆——在醫學術語中稱銜接,就是胎頭的雙頂徑進入骨盆入口平面,顱骨的最低點達到坐骨棘。太專業聽不懂?打一個形象的比喻,骨盆就像個金箍,入盆就像胎頭戴上了金箍,胎頭就不會到處漂了。所以入盆只適合頭位,橫位、臀位是沒有入盆之說的。

入盆的時間一般發生在孕37~38周左右,整個入盆的過程在半分鐘之內就完成了,當時一般不會有什麼特殊的感覺。已經生過的孩子孕婦,也就是經產婦,入盆的時間會晚一點,甚至臨產後才入盆。入盆後胎頭銜接固定,醫生產檢時無法推動胎頭,隨後的時間裡胎兒就會慢慢的下降。所以胎頭入盆是寶寶即將來臨的一個標誌,那麼胎兒入盆了是不是要開始住院待產了?NO,入盆到臨產還有一段時間,孕媽不必急著入院待產,若出現間隔5~10分鐘的規律宮縮,才需要住院待產(有妊娠合併症的另說)。

入盆後孕媽會有哪些不同呢?

1、胃口好了,卻尿頻了-_-||

孕期增大的子宮壓迫胃腸道,孕媽在孕期感覺吃嘛嘛不是味,入盆後,宮底也會相對下降,被壓迫的胃腸道相對解放了,而膀胱卻成了被壓迫對象,於是孕媽的胃口會變得好起來,吃嘛嘛香,卻總愛跑廁所,變成了個尿頻的準媽。

2、呼吸順暢了,肚子卻覺得會發緊了。

呼吸變得順暢也是子宮相對下降了,之前被抬高的膈肌下移了,肺擴張的空間較前增大了,呼吸變得順暢起來。而入盆後會使得孕媽有種下腹下墜感,隨後胎兒的慢慢下降也會出現下腹緊縮感,這是正常的生理性宮縮,孕媽也不必為此慌張,可以開始準備入院或者寶寶的衣物了,等到出現上文提及的頻繁的宮縮後就可以入院待產啦!


淼哥故事會


寶寶入盆時間沒有一個確定的時間,都有一個個體差異。有的寶寶在懷孕33-34周就入盆了,有的寶寶直到分娩時還沒有入盆,參照多數情況下是懷孕36-38周之間入盆,相對比較多見。我就是一個例外,我在分娩的時候寶寶都還沒有入盆。

當寶寶入盆時,孕媽媽常常會感覺到腹部陣陣的發緊,同時有下墜痛,覺得腹中的寶寶正在往下降,以為要臨產了,這個症狀就是寶寶入盆的情況,並不是真正要臨產。因為跟真正的臨產是有區別的,首先,宮縮的時間很短,常常不足半分鐘。其次,宮縮不規律,力量也比較弱,而且也沒有見紅、破水等症狀,出現這種症狀時,說明寶寶正在入盆。不過寶寶入盆是在孕晚期,所以這個時候孕媽媽們要多多留意寶寶的動態。


Tu子兔


胎兒出生的前幾天或者幾周內,孕婦的身體就開始為分娩做準備,因而會出現一系列的症狀。入盆就是一個明顯的徵兆,如果是初產婦,入盆可能會出現在分娩前幾周,如果是經產婦,那麼有可能在接近分娩時才出現。



什麼是入盆

隨著子宮下段變軟和擴張,胎兒頭部進入骨盆成為入盆。

入盆時間

初產婦入盆出現於分娩前2--4周,也就是3638周左右,這是最常見的,也有的孕婦32周、33週六入盆的;

經產婦入盆多發生在分娩即將開始時。

入盆後的感覺

1.肚子下墜



胎兒入盆後,肚子立馬感覺掉下來,如同下墜的感覺,個別的孕婦肚子還有一絲絲的疼。

2.呼吸輕鬆

胎兒入盆後,因為向下,不再擠壓肺部,孕婦就會感到呼吸變輕鬆。

3.食慾大開

胎兒入盆後,孕婦胃部灼熱感和進食後的飽漲感減輕,孕婦比起之前能吃。

4.尿頻



胎兒入盆後,子宮壓迫膀胱,所以孕婦一直有尿頻和尿急的感覺,總想上廁所。

胎兒不入盆是指孕婦到妊娠足月時胎頭仍未進入骨盆,而是浮在恥骨聯合之上。引起胎兒不入盆的原因是多樣的,比如孕婦骨盆狹窄、胎頭與骨盆不相稱、胎頭過大等,這種情況下,產婦做好產檢和心理準備,醫生一般建議剖腹產;但也有部分初產婦不存在以上原因仍出現胎頭不入骨盆的現象,這種情況下孕婦可以多爬樓梯,促進胎兒入盆。


丁媽親子時光


您好,我是高級育嬰師、健康管理師糖果媽媽,很高興能回答您的問題。


大多數孕婦孕晚期去醫院做產科檢查的都會問醫生肚子裡的胎兒是否入盆。大多數準媽媽覺得,胎兒入盆就是即將出生。事實上,胎兒是否入盆實際上是分娩前的一個重要信號。那麼,孩子要多長時間才能出生呢?

胎兒入盆,是臨產前的重要信號,孕婦身體會出現什麼特徵?


一、下腹和陰部感覺擴張和疼痛

胎兒入盆後,孕婦的會陰和骶骨也會受到擠壓。這種情況會使孕婦感到陰道疼痛、腹脹和疼痛。在這個時候,我們應該多注意休息,不要害怕。避免過度勞累,否則,可能會導致胎兒流產。

二、尿頻

胎兒進入盆腔後,會進一步擠壓孕婦的膀胱及部分周圍器官,導致膀胱儲尿量減少,孕婦排尿頻繁。同時便秘、水腫及腰腿痛等症狀也會加重。

三、子宮收縮不規則

胎兒入盆後,子宮下移壓迫宮頸,所以孕婦會感到宮縮!這是一種沒有規律的假性宮縮,準媽媽們不必過於緊張。到了快生產的時候,宮縮會有規律性,這個時候就要注意了。準媽媽注意區分。

嬰兒入盆後需要多長時間才能出生?

孕晚期,當胎兒長到36周左右時,胎兒會進入盆內,然後需要一到兩週才能出生,但如果是第一次,胎兒會在盆後不久出生。但並不是所有的孕婦都有明顯感覺,所以最好去醫院檢查,有助於生產和發現風險。


如果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請關注@糖果媽媽,每天為您推薦安全實用育兒知識,感謝您的關注。


糖果媽媽


孕晚期的孕媽媽會比較關心胎兒入盆的問題,胎兒順利入盆是自然分娩的前奏,也難怪大家都會這麼關心這個問題,那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胎兒一般什麼時候入盆呢?

胎兒入盆是沒有固定時間的,一般都在36--37周左右,有的孕媽會在32周左右就入盆了,有的孕媽就會邊分娩邊入盆,時間跨度是非常大的。

一般來說初產婦入盆時間比經產婦要早,但這個也不是絕對的,就像懶媽媽一胎的時候是分娩前才入盆的,二胎反而在37周入盆了。

胎兒入盆後孕婦有什麼不同?

1.孕媽媽肚子形狀發生了變化,原來就像是一個大西瓜,胎兒入盆後就變成了一個柚子。


2.胃口變好了,胎兒位置往下移了,孕媽媽的胃也鬆了一口氣,吃東西不再那麼頂著胃了,感覺胃口變好了,食慾大增。

3.呼吸順暢了,在胃鬆一口氣的同時,肺也大大的鬆了一口氣,孕媽媽會感覺到呼吸順暢了,再也不那麼氣急氣緊了。

4.宮底下降了,孕媽媽的宮高會下降至32周左右的高度。

5.腰背更痛了,胎兒入盆後,對孕媽媽下腹部的壓迫更大了,於是孕媽媽會覺得更加腰痠背痛,甚至會陰部也會感覺到脹痛。


6.恥骨痛更痛了,在入盆前就已經恥骨痛的孕媽媽會感覺現在更痛了,胎兒的壓迫令恥骨分離更甚,所以會感覺更痛。

7.便秘,尿頻更明顯了,在胎兒入盆之後這些都是很正常的變化。

8.假宮縮頻密了,為了給分娩做準備,孕媽媽的身體也很努力,孕媽媽要學會分辨真宮縮假宮縮,假宮縮是不疼的,休息一下就過去了,真宮縮是真疼的,還會越來越疼,休息也沒有用。

胎兒什麼時候入盆,入不入盆都不是我們能控制得了的,瓜熟蒂落是自然規律,孕媽媽耐心等待就是了。

我是懶媽媽,一個二胎寶媽,多平臺原創作者,很高興在這裡分享育兒知識,關注我瞭解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