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麼小時候非常抗拒,年紀大了就為之著迷的食物嗎?

用戶66243619


如果以一道菜將人來分類

這世界只有兩種人

吃香菜的和不吃香菜的

很多人不喜歡吃胡蘿蔔、芹菜、菠菜、香菜,魚醒草覺得這些食物難聞,難以下嚥,讓人噁心想吐,有些人小時候不喜歡吃,而長大了卻又不介意了,這不僅僅是食物本身的問題。那麼,大家知道當人們在討厭香菜等食物的時候,究竟是在討厭什麼嗎?下面來自西安唯典陝西小吃培訓中心的小編與大家探討一下。

有人說,香菜是半輩子菜,前半生愛吃的,後半生就不愛吃,反之亦然。這可不光是有人說的,我的朋友也確實證實了這一點,小時候打死都不從的,現在看來好像也沒那麼反感了。

就像唯典的小編小時候最討厭吃香菜、香椿和芹菜,我媽媽總是以其維生素豐富逼著我吃,那是我們吵架或者生氣的根源,僅僅因為香菜、香椿、芹菜。而現在我對其沒有什麼特殊的感覺,有時侯伙食不好,我還會把餐盤裡面的這些菜一一吃光。

就像一句很有哲理的話講到: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覺其香。

和很多不吃香菜的人聊香菜,很多人會情緒激動地稱其有一種"臭大姐(臭蟲)"味道,而唯典小編現在則完全沒有這樣的感覺。這讓我和味覺的個體差異性聯繫起來。而最覺得神奇的是,大多人可以用一種熟悉東西的味道來描述吃到的香菜,或者說只是聞上去的香菜。

據調查,

全世界大約有15%的人是討厭香菜,

你是不是其中之一?

為什麼有的人特別討厭香菜?

可能是天生的!

這是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學者Lilli Mauer等人,對1639個年輕人做的統計,發現各個民族對香菜的討厭程度不同:東亞裔有21%,白種人有17%,非裔14%,南亞7%,西班牙裔4%,中東3%的人不喜歡香菜。

其中中國所在的東亞不喜歡吃香菜的人最多!

美國的科學家們也曾對兩萬五千人的DNA進行了研究,他們發現討厭香菜的人在11號染色體上擁有一種名叫"OR6A2"的特殊基因。

這種基因對香菜裡的醛類物質(香菜味道的來源)很敏感,確切地說,應該是反感,所以會覺得香菜的氣味很難聞。

這下放心了~不吃香菜,並不是自己矯情,原來是天生沒這個命~

不過,也有一些人,以前討厭吃香菜,現在喜歡得不得了;或者之前喜歡現在卻討厭。

有人解釋,這種情況是因為“性狀是基因和環境共同作用的”而造成的。

後天的環境因素,同樣也能影響性狀。有人討厭,自然就有人喜歡了~

這就和有些人喝酒抽菸一樣,剛開始覺得煙味太難聞,啤酒一股馬尿味,但是慢慢就喜歡了,估計對香菜也一樣的,香菜我們知道了,但為什麼有些人除了香菜還不喜歡香椿、芹菜、胡蘿蔔、節耳根等有味道的菜呢?我們從下面三個方面來談談。

一、什麼是味覺?

這可是個複雜的問題,讓我們先來看看什麼是“味覺”是怎麼一回事兒。

味覺是指食物在人的口腔內對味覺器官化學感受系統的刺激併產生的一種感覺。味覺是動物最基本、最原始也是至關重要的感覺功能。在低等動物中味覺與嗅覺是不加區分的,隨著生物的進化,嗅味覺才得以分離,產生和發展處形態與生理上有著明顯差異的味覺系統和嗅覺系統。

從味覺的生理角度分類,它由甜、鹹、苦、酸組成,有的專家認為還有鮮味。不過,味覺可沒有辣味,因為辣並非由味細胞所感受,而是由於口腔的神經末梢受到某些化學性刺激而產生的痛覺與其他味覺混合而成的一種綜合感覺。

這四種味覺在舌上的分佈如下:甜味在舌尖兩側;鹹味分佈在舌體兩側;苦味分佈舌根中央;酸味分佈在舌根兩側。人的味覺可反應刺激物的化學成分,如H+可引起酸覺,NaCl可引起鹹覺,糖可引起甜覺,奎寧可引起苦覺等。

味覺的感受器是味蕾,主要分佈於舌側緣和舌尖部,多位於輪廓乳頭和溝裡和蕈狀乳頭的兩側。每一味蕾由味覺細胞和支持細胞組成。味覺細胞頂端有纖毛,由味蕾表面的孔伸出,是味蕾感受的關鍵部位。

味覺是個複雜的系統,而且每個人的味覺差距迥異,即使是同一個人,他的味覺也變化多多。曾有人進行過交叉反應,包括繼時對比型和同時對比型。前者如吃蔗糖後會感到水有酸味,後者是在同時給予各種不同味覺刺激時,因相互干擾而失去味覺,有時甚至引起完全不同的其他味覺。

二、遺傳因素

弄清楚味覺之後,我們再來說說,為什麼人們的口味千奇百怪呢?

有人愛吃酸,有人聞酸就逃;有人無鹹不歡,有人怕重口味。這其中很大的原因就在於——遺傳。

美國耶魯大學醫學院的心理學家巴託舒克教授曾做過一個簡單的實驗,他在很多小紙片上塗上同樣的化學物質,然後讓若干人各把一張紙片放進自己的嘴裡感覺紙的味道。結果1/4的人說沒有任何味道,一半的人說稍微有一點苦,剩下1/4的人則說苦得難以忍受。其實,忍受不了苦味的人都具有超級味覺,歐美白人中35%的女性都具有超級味覺,而歐美白人男性中只有大約10%具有超級味覺。在亞洲人當中味覺敏感型所佔的比例則更高一些,麻木型的人相對較少。

味覺基因分為味覺和味覺麻木兩種,通常後代從父母各繼承一個味覺,如果碰巧兩個都是味覺麻木基因,那麼整個人的味覺一定屬於麻木型;如果兩個基因中至少有一個是活躍的味覺基因,那就屬於有味覺。味覺遺傳的研究其實更為複雜,因為研究人員無法確定究竟是幾個基因在搗鬼。而且特殊基因的存在,使得味覺受體蛋白髮生變異,對味覺的感知能力也就千姿百態了。在美國已經出版了Kalmus的《味覺遺傳學》。可以想象,對於味覺遺傳方面的研究將會越來越多。不過,也有人天生對某些物質過敏,這種遺傳還是小心得好,避免禍從口入啊。

三、心理因素

不過,除了遺傳影響味覺以外,更直觀的因素則在於我們自身,在於幾千萬年進化而來的自我保護機制。很多有毒的植物都帶有苦味,所以對苦味敏感,讓我們離這些危險敬而遠之,這是我們進化而來的自我保護機制。而且兒童時期、甚至成人之後的挑食、厭食、對某種食物的厭惡都可以追溯至嬰兒期餵養與斷奶方法的不當。當多次吃某一新事物,沒有出現噁心或嘔吐,就會認為這種東西是可以吃的,以後就成了食物的一部分,相反則被拒絕。你千萬不要覺得我是在危言聳聽。嬰幼兒時期對於進食的喜惡也是種學習行為,會在大腦中留下印象,形成長期記憶。

已有生理研究證實非靈長類動物的味覺皮層分為初級味覺中樞和次級味覺中樞。而人類的額葉皮質參與處理味覺,愉快地或不快的味覺激活額皮質不同的區域,杏仁核也參與處理這兩種味覺表達。所以說,進食行為,會在人的腦海中留下深刻印象。如果科學家能夠準確定位單一味覺的大腦區域,那麼,治療味覺障礙、異味者就有了新突破。

現在試回想下,多少次父母威逼利誘“寶貝,只要把這杯牛奶喝完,我們就去看動畫片”“不吃雞蛋,就不帶你出去玩!”。簡單粗暴的獎懲措施,並不能讓孩子打心眼裡喜歡那些已經被他們排斥的食物,所以家長們還得多費點心才好。

不過,如果你是為人父母的,也不必擔憂孩子的挑食毛病就束手無策了,食物多樣化、更加美味可口、溫馨有趣的進餐氛圍會讓孩子們食慾大振;而如果你是挑食的孩子或者成年人,你也不必宣稱你一生與胡蘿蔔(茄子、芹菜……)勢不兩立,隨著生活環境的改變,閱歷豐富,你也許會對胡蘿蔔愛不釋手呢!

總而言之,雖然胡蘿蔔、芹菜、茄子、香菜等等,是有一定的刺激氣味(有些人會覺得沒有氣味,也有人會覺得很香),但當我們討厭這些蔬菜的時候,要知道我們不僅僅是在討厭食物本身,我們的進食受到口腔感覺、溫度、味覺還有嗅覺等諸多因素。也許是骨子裡的基因在討厭,也許是不愉快的初次食用經驗讓我們依舊不敢嘗試。

不過呢,膳食平衡,攝入多種營養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所以極度厭惡胡蘿蔔(或者其他食物)的朋友們,千萬不要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啦!何況,胡蘿蔔富含胡蘿蔔素,既含有人體生長髮育所必須的多種營養物質,又有許多的特殊藥理作用,是一種最常見的營養蔬菜。所以為了身體營養均衡的考慮,芹菜、香菜、胡蘿蔔還是要吃的。

想了解和學習陝西美食的朋友可以關注"唯典餐飲美食文化"喲,來自西安唯典陝西小吃培訓的小編會不定期的發表一些陝西傳統小吃的做法技巧或者簡介,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聯繫西安唯典學小吃喲!


唯典餐飲美食文化


我小的時候非常討厭吃茴香。不僅討厭吃,只要聞到它那種味道就覺得頭疼,噁心。那個時候不明白為什麼大人都喜歡吃茴香。而且每年春天,我爺爺都會在菜地裡留出兩小塊菜畦,專門用來種茴香,因為奶奶和爸爸都喜歡吃。

茴香長大之後,奶奶有時候用來跟杏仁做一道涼菜,有時候還會包茴香豬肉的餃子吃。對此我反感至極。我記得有一次,因為我氣不過他們喜歡吃茴香,就偷偷的來到菜地裡,用鐮刀把所有的茴香都坎了,坎的亂七八糟的,坎完後我累成狗,喘著粗氣坐在菜地裡,一邊看著亂七八糟的茴香,一邊非常解氣的說“讓你們吃,讓你們吃,看你們還怎麼吃”。

後來爺爺發現了這件事情,倒也沒有責怪我。大家都跟什麼都沒有發生一樣,只是從此,家裡很少吃茴香了,而是改成吃韭菜或者是其他餡料的餃子,而我,心裡卻多了一份愧疚。

後來長大後,是上大學,一次室友從家裡回來,她的飯盒裡裝了滿滿的一飯盒的餃子,我聞著好香啊,忍不住問她,這是什麼餡的餃子啊!她說是茴香餡的,我愣了一下,又一次確認了一遍,好奇的說道“茴香餡餃子居然有這麼香的味道”。然後在室友的邀請下,我嚐了一個,真的,那是我平生第一次吃茴香,那個味道真的驚豔到我了。茴香的香夾雜著脂肪的香,在口腔裡隨著牙齒的咀嚼四處蔓延,沒錯,從此我愛上了茴香。

後來放暑假我回家,專門跟奶奶說,要吃茴香餡的餃子,奶奶也是愣了很久之後才反應過來,說,人的味蕾確實是會變的呀!瞧瞧,我那曾經最討厭吃茴香的孫女,居然主動要吃茴香啦!哈哈哈哈。

也有人說,人體內缺什麼就會特別的喜歡吃什麼,對於這一點我不太懂。但是讓人匪夷所思的是,味蕾的改變竟然是如此的神奇,我想,人這一生所攝入的食物終究是要講究一個平衡的吧,無論你多麼喜歡吃一種食物,當吃到一定量的時候,味蕾便會悄悄變化,以此來告訴你你已經吃夠了。然後再對從未嘗試過的食物進行開發新的味蕾。


以上是我個人的真實經歷分享,歡迎朋友們在評論區吐槽交流哈!


查悅生活


孩提時,本能地對臘肉臘腸這種古早陳年的東西帶著警惕,隨著年歲增長,我才慢慢愛上了裹著時間味道,越嚼越香的它。

我的婆婆是四川人,以前在壽寧老家每年年底都會做臘腸臘肉,那個麻辣鹹香仍記憶猶新。後來來了福州 ,她嫌天氣不夠冷,又沒有燻肉設備,於是我們的餐桌上便再也不曾出現臘腸的身影。

今年我恰巧看到“大雪醃肉”,說的是大雪節氣天氣寒冷最適宜做臘腸臘肉臘魚各種臘味。於是和婆婆提議做臘腸!

說做就做!我立刻上網買了腸衣,調料還有灌腸工具。

這廂準備就緒,婆婆那廂買了十多斤豬後腿肉和五花肉 。做臘腸肉質很有講究,三肥七瘦這可是黃金準則。肉切小塊後將調料拌勻,醃製了幾個小時後,就可以開始灌腸了!灌一會,就得往下捋下,把厚的地方捏薄,把薄的地方填充,週而復始。最後得拿個牙籤將臘腸打眼,它不僅能防止脹破腸衣,而且能有利於風乾。最重要的,晾曬的時候能滲出多餘的油,讓口感更好。

灌完香腸,把它放在通風處晾曬,等待十天半個月之後就可以開吃了。這些歷經了寒風吹徹的臘肉居然變成了桌上最熱氣騰騰的存在,最有年味的一道菜。它堪稱萬人迷,有好多合拍搭檔,比如西蘭花炒臘腸,蒜薹炒臘腸,臘腸煲仔飯,味道都是槓槓的。即使順手蒸上幾根也是香氣四溢,原本乾巴的它在水蒸氣中spa中脫胎換骨,紅瘦白肥,煞是好看,那點知根知底的麻辣引爆味蕾,讓人忍不住多吃兩碗白米飯。吃著婆婆親手做的臘腸,我們都覺得自己在引領過年呢!



月映萬川3


一、香菜!!

小時候不愛吃香菜,更聞不得香菜的味道,聞一下就會中毒的感覺。那時候媽媽給做湯都是分兩份的,一份不加香菜給我們小孩子吃,一份加香菜大人吃。可是隨著年齡的增長,也不知是哪個契機就轉變了這個味覺,現在做湯,炒菜能放香菜我肯定要放很多的,因為聞起來吃起來真的很香~啪啪打臉了

二、大蒜

大蒜也可以列入其中,小時候很抗拒那種辛辣的味道,而且還刺鼻,旁邊的人如果吃大蒜就躲得遠遠的。現在生吃大蒜,炒菜放蒜,燉魚放蒜,燒烤大蒜......還有沒有.....幾乎沒有我不愛吃的。

三、香椿

小時候家裡後院就有香椿樹,每當春天到了樹長出新芽的時候家裡桌子上肯定會有香椿炒雞蛋這道菜,對於小時候的我就是一種味覺的摧殘。

到了啪啪打臉的時刻了,長大上班後,只要市場上有賣香椿的,不管多貴,總會買一小把炒個雞蛋給自己解解饞,也是真奇妙。

人隨著環境的變化,年齡的增長,味蕾的成熟到逐漸退化,口味也會隨之發生很大的變化。


不愛吃麻辣的小妞


我是廣西的少數民族,記得去東北上大學的時候,同學會問我,你有什麼忌口的嗎?我的回答是“你們吃的我都吃,你們不吃的,我也吃”,哈哈,這個回答有點霸氣了。

不過說實話,小時候我還真的有些東西不吃,但是現在就很喜歡吃,也不能說為之著迷吧,就是沒有以前那麼討厭了,主要有以下幾種:

第一個、鳳尾菇,這個恐怕有的人覺得奇怪了,小時候為啥對鳳尾菇抗拒呢?其實你有所不知,我小時候,我老爸是種鳳尾菇的,天天拿出去賣,賣不完的就自己吃。這吃幾次還覺得味道不錯,後來天天吃,頓頓吃,可以說是吃飽、吃膩、吃吐了……所以我給它取了個外號“尿騷菌”!因為吃多了讓我感覺有粘的味道,實在是難吃啊。但是現在不一樣了,隔了十年沒吃,再吃的時候就沒有覺得有“尿騷味”了,而且還覺得很好吃。

第二個、大蒜,這其中包括蒜苗。你別看我是農村長大的,別的我還不挑食,但是大蒜我是真的吃不下,包括蒜苗。以前炒菜放大蒜我是不會夾的,蒜苗我也不吃,有一次肚子疼,父母硬是給我吃生的大蒜,我差點都吐了,所以我很抗拒大蒜。但是長大後炒菜不放大蒜感覺不香啊,特別是炒青菜的時候用大蒜爆香,那是必走的程序,而且炒鴨肉,炒香菇雞,炒臘肉等等出鍋前放一把蒜苗,那個實在是香。但是我沒辦法做到像一些北方人那樣嚼著生大蒜吃麵或者吃其他的,那種味道還是不太適應,但是炒菜加蒜苗和用大蒜爆香我是必須要做的,也很喜歡吃。




第三個、芹菜,芹菜有一種味道,小時候去吃酒席,飯桌上都會有一道牛肉炒芹菜的菜,但是這道菜我只吃牛肉,不吃芹菜。說不上為什麼,當時就覺得芹菜的味道很難聞,簡直無法下嚥,而現在不一樣了,芹菜炒牛肉成了我的一道拿手菜之一,另外芹菜炒鴨肉也是非常的好吃,現在不抗拒芹菜了。

第四個,香椿,我們這裡叫做椿木芽,小時候我太爺爺喜歡拿來做菜,叫我去吃的時候,我是拒絕的。那味道,當時真的受不了,聞起來覺得奇臭無比,根本吃不下。但是現在可以算是為之著迷了,這種屬於季節性食品,過了就沒了,一年才那麼一點時間可以吃得到,也不覺得臭了,蘸上雞蛋液熱油裡面炸一炸,那美味比吃肉爽多了。



以前幾個就是我小時候抗拒的食物,但是長大後就喜歡吃了,另外還有香菜也是,小時候不太喜歡,現在吃火鍋都能當成蔬菜來涮。不知各位看官小時候抗拒哪些美食,歡迎分享。


範工聊美食


1.牛奶,小時候家裡買牛奶都是玻璃瓶裝的,然後煮了喝,一直覺得很難喝,這個想法維持到工作,食堂的牛奶每天早上都有一袋,我就犯愁,因為保質期比較短,我們後來都拿過保質期的奶洗腳用了,後來到懷孕五個月的時候,突然的發現牛奶好好喝啊,甜甜的,香香的,然後就每天會喝一袋,一直到現在,覺得牛奶還真是挺好喝的

2.香菜,媽媽做飯什麼都愛放點香菜,小時候香菜給我的感覺就是臭乎乎的帶著一股子怪味,所以很排斥香菜,雞蛋湯什麼的放上香菜我就不吃了,後來忘了從什麼時候開始突然發現香菜挺好吃的,以至於到後來吃火鍋吃麻辣燙都會要香菜煮著吃😂

3.豬肉,我從記事開始就覺得豬肉格外難吃,瘦肉勉強吃一點,肥肉一點也不吃,更不要說什麼豬蹄什麼的了,我那會最害怕的就是五花肉,因為吃肉的話我爸都會逼著我們把肥肉也吃掉,不讓挑挑揀揀的吃,我當時都會把肥肉偷偷給我姐姐,我當時想怎麼會有這麼恐怖的東西,因為給我姐也得分好幾次,肥肉瘦肉的還長在一起,簡直沒有比這個更鬱悶的了,那時候吃完肥肉估計是心理作用還會吐😂結婚以後我老公愛吃紅燒肉,他做好以後讓我嘗一下,剛開始死活我是不吃的,畢竟這個陰影實在是太大了,後來熬不過他總是讓吃就嚐了一口,這一吃不得了,肥肉嫩嫩滑滑還香香的,瘦肉還很有嚼勁,當真是相當好吃了😋不過對肥肉的陰影還是沒有消散現在看見肥肉我還是寧願餓著也不會吃的。不過吃烤肉的話我倒是很喜歡吃把油都烤出去的五花肉👍





Li小笑


非常高興回答題主的問題。我小時候非常抗拒的食物還真的有很多種,比如香菜,芹菜,苦瓜,芥菜,辣椒。這些蔬菜那時候真的是希望從世界上消失。特別是香菜,芹菜聞到這味都覺得討厭,更別說吃了。肉類的豬內臟我是非常抗拒的比例,比如豬肝,粉腸,大腸。基本上是不不會吃的。

隨著年齡漸漸的增長,出來社會後,接觸各樣各種各樣的人群。結交五湖四海的朋友。慢慢的發現自己的口味開始有變化了。比如芹菜,覺得越來越好吃,越吃越香;苦瓜,夏天,我現在經常會做很多花樣的苦瓜,釀苦瓜。苦瓜炒牛肉,苦瓜炒雞蛋,這些都變成了我很喜歡的美食。



最後一個是豬的內臟,特別是粉腸和大腸,現在超喜歡吃。粉腸豬雜湯,爆炒大腸,這些都成了我家的家常菜,隔三差五的都要做著吃。


人長大了,其實真的好奇怪哦,口味都會跟著變,後來我總結了。其實我的口味便是和愛人有很大的關係,上面這些我抗拒的食材都是他喜歡的。朋友們,你們小時候有哪些接受不了的食物呢?現在還抗拒嗎?歡迎留言,評論,關注黃皮妹妹。喜歡我的也可以點贊,轉發。


黃皮妹妹



1、香菇。老家酒席必備一道香菇炒雞,是用幹香菇泡水而發,並非鮮香菇,吃起來的感覺:“臥槽,這尼瑪是用誰家臭襪子栽培出來的吧!”後來可能整個人由裡到外都變汙了,吃火鍋點香菇,吃燒烤點香菇,吃香菇包子,喝香菇雞湯,昨晚還搜了一下有沒有香菇月餅,臥槽,這臭襪子好聞又好吃!


2、香菜。除了正兒八經的芫荽(香菜),其實還包含了薄荷、留蘭香(狗肉香)、紫蘇、羅勒(九層塔)等等。因為小時候喜歡捕殺蚱蜢,而蚱蜢們經常吃各種香草,它們的血沾在我手上,總能聞到一股子香味。香菜的味道與其類似,吃香菜的時候感覺在吃蚱蜢屍體,非常噁心。長大後:“臥槽,油炸蚱蜢!雞肉味,嘎嘣脆,滿滿的都是蛋白質!”香菜?好吃!好吃!


3、雜肉。牛肉、雞腿、鴨胸脯等純肉類小時候吃太多了,如今看到就犯愁,外出吃火鍋從來不點什麼牛肉卷、羊肉卷,反倒是喜歡牛雜、鳳爪、鴨頭、鵝掌、魚尾巴(划水)等等以前不屑一顧的雜碎東西。


4、苦瓜、茄子。小時候覺得這類婦女之友真的不好吃,苦瓜又苦又柴,茄子吃起來口感和鼻涕蟲沒啥兩樣。後來外出唸書,終於在飯館裡領略到鹹魚茄子煲和蒜泥炒苦瓜的精妙,頓悟是爸媽做飯太難吃了,真是暴殄天物。


5、皮蛋。這蛋的顏色怎麼跟蚱蜢內臟一樣綠幽幽的,好惡心!這濃烈的石灰水味道,不會是在建築工地石灰池裡泡過的吧,好邋遢!嗯,然後某年暑假,我去菜市場買了幾盒皮蛋當零食,在這個刻骨銘心的夏天,我感覺自己就是路西法,從此墮落,不堪回首。


哏兒都事兒


我讀大學之前都是不吃香菜的,反感到什麼程度呢?騎自行車路過街邊賣香菜的攤子我都會特意繞行,聞見那個味道簡直要吐。後來到外地讀大學,晚上自習以後會很餓,就去食堂打夜宵,那是1989年,食物還沒有現在這麼豐富,夜宵就是餛燉和餡餅,說是餛燉其實是以湯為主,沒幾個餛燉,喝湯也解餓啊,就這樣喝了兩年的餛燉夜宵,有同學告訴我說那個湯裡只要就是放香菜味道才這樣好的,我忽然意識到香菜是個好東西,我已經深深愛上了它,放假回家到一個同學家吃飯,她媽媽做了一道香菜炒肉絲,至今仍記得那個味道,太美味了。從此以後香菜從我的最恨變成了我的最愛。現在,我的女兒已經高三,她從小就不吃香菜和韭菜,我一點都不懷疑,這兩種菜將來會成為她的最愛呢。人隨著環境的變化,年齡的增長,味蕾的成熟到逐漸退化,口味確實會發生很大的變化。


絲絃0022


當然有啦。比如青椒、大蒜等等!

青椒,簡直就是小時候的噩夢,怎麼騙我都不可能吃的。感覺極其難吃!而且是一種說不出來的難吃,真不明白為什麼大人都喜歡吃青椒。

但是,自從長大之後吃了青椒肉絲,吃了虎皮青椒,吃了夜宵攤上的烤青椒。感覺這真是世間美味,尤其是虎皮青椒,我因為愛吃這個菜還特地學了的。先把青椒煎到秧了,並且兩面起皮,然後下鍋燒油,放蒜末,放少許耗油生抽,下青椒。然後隨意翻炒兩下,再添點陳醋,然後起鍋的時候放點韭菜段和豆豉。真的是超級無敵美味!

再來說說蒜,小時候也是覺得蒜吃起來一股辛辣感,而且還澀口,特別不好吃。

但是長大之後發現蒜真的是萬能的,不僅能殺菌,而且放到菜餚裡也是美味,就這樣生吃也是好吃。典型的吃法應該就屬蒜蓉茄子了吧,這個大家應該都吃過,你以為吃的是茄子?那就錯了,其實你吃的就是蒜蓉。

還有一個牛肉乾,小時候不喜歡吃牛肉乾,喜歡吃羊肉和新鮮牛肉,覺得牛肉乾太硬了。

現在長大了才覺得牛肉乾才是美味,既可以當零嘴吃,又能補充身體體能,口感也比較好(可能是牙口好了的原因,小時候老是掉牙齒)。重點是我如果要吃燉牛肉,可能要忙活好幾個小時才能吃到。但是我想要吃牛肉乾,拿起來就能吃。

親愛的朋友們,你們有什麼小時候愛吃長大後不愛吃的美食呢?希望在評論區見到你們的精彩發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