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診癌症後一定要做手術嗎?

素問說養生


【 編號WD598】

手術刀再怎麼鋒利,也有無奈的時候,用的好了有利於生存時間,用的不好無益於生存時間,甚至縮短了生命。

我們來看兩個手術還不如不手術的病例,應該是過度治療了。


某男、44歲、胃癌。上圖腹部CT見胃竇部腫瘤佔位(藍圈),周圍腫大淋巴結(黃色箭頭)。查體發現左側鎖骨上有淋巴結轉移、融合成團,不再是區域淋巴結轉移,是遠處轉移M1,除非有梗阻、穿孔等威脅生命的急症才考慮搶救性手術治療,否則不適合手術。後被手術,告知肝臟、胰腺、腹膜那那都是轉移瘤,術後3月生命終結。



上兩圖是某膽囊癌患者腹部CT圖片。膽囊癌惡性度大,早期沒有症狀,這個病人腹痛檢查時發現膽囊壁增厚、薄厚不均,結合其他檢查考慮膽囊癌。CT圖見膽囊壁與肝臟界限已不清楚,應該是腫瘤侵犯至肝臟,至少是T3,手術是極為謹慎的,大多不再手術。病人也被手術,術後生存時間還不到3月,包括術後臥床、刀口癒合時間。同期也有一例膽囊癌患者,情形差不多,未手術,持續時間6個多月。

癌症確診之後不一定都需要、或者都能手術治療,那麼手術如何介入癌症治療呢?

①體力

體力狀態、臟器功能是癌症治療之前必須考慮的問題,承受不了手術的創傷就不要強行手術,得不償失麼,不是為了手術而手術。年齡大、體力差可以考慮放療、介入去代替手術。還有一些惡性度低的癌症監測就好了,比如前列腺癌、甲狀腺癌,癌症發展速度還沒有年齡、其他疾病威脅大,手術對病人的生存時間沒用。

②分期

常見實體腫瘤早期一般情況下是推薦手術治療的,許多情況下單純手術切除即可獲得較長的生存時間、或者治癒,是不能輕易放棄手術治療的。中期(Ⅱ期、Ⅲ期)也多是手術為主的綜合治療,癌症手術要求比較高,需規範切除。

③緩緩再用刀

對於中晚期某些癌症,術前2-3月的新輔助治療是有利於手術切除、生存時間的,包括化療、靶向、放療等。比如Ⅱ期以上的直腸癌、胰腺癌已明確術前要新輔助治療的,要比直接手術效果好得多。

癌症確診之後不要著急,全面評估、準確分期,選擇最適合的治療方案,包括手術治療,要有適應症。我是 ,感謝您的閱讀!


劉永毅醫生


癌症手術是一把雙刃劍,用得好自然皆大歡喜,用不好竹籃打水一場空。

確診癌症後一定要做手術嗎?凡事無絕對!

就算是確診了癌症,需不需要手術,病人能否耐受手術,術後能否預期恢復等,都要經過醫生的具體評估後,將各種方案告知患者及家屬,最後是否要手術,決定權還在患方。


不需要手術的癌症有哪些?

1、鼻咽癌:鼻咽癌多為低分化鱗癌,對放射線敏感,所以首選放療。

2、霍奇金/非霍奇金淋巴瘤:為血液系統疾病,是唯一一個有機會能被完全治癒的癌症,首選化療治療。

3、白血病:人們稱之為血癌,首選的治療也是化療,手術意義不大。

4、骨髓瘤:以化療和放療為主,但此病預後較差,死亡率高。


需要手術的癌症有哪些?

消化系統的癌症(肝癌、腸癌、膽囊癌、胰腺癌等)、婦科癌症(宮頸癌、卵巢癌等)、呼吸系統癌症(肺癌)、泌尿系統(腎癌、前列腺癌、膀胱癌等)、內分泌系統癌症(甲狀腺癌、乳腺癌)等,只要手術預期效果滿意,能延長生命,都應當首選手術治療。

此外,一些特殊的腫瘤如早期胃腸間質瘤等,如果實在不想做手術,可做基因檢測,滿足條件下可以選擇靶向治療;超級晚期的肝癌,可選擇介入治療等;有骨轉移的前列腺癌患者,單純插尿管導尿或做膀胱造瘻便可……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

臨床上,我也遇到不少很晚期癌症的患者,如高齡的胰腺癌晚期患者,手術是不建議做的,做了能不能好轉另外說,手術這一關都不一定過得了,強硬手術,只會加速病人死亡。

所以說,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有疑問要多諮詢醫生,讓醫生把手術利弊以及替代治療方案說清楚後,再考慮是否手術也不遲。

★若本回答有幫助,請點贊支持!

胃腸肝膽外科曾醫生


一般來講,有手術機會的患者,還是要手術切除的。

早期患者,因為腫瘤侷限,早期一次性根治切除,大多數患者可以達到治癒的目的,所以,早期患者的手術治療意義重大,如果醫生評估可以手術治療的情況下,應首先選擇手術切除。

如果存在了淋巴結的轉移,有部分患者仍然有手術切除的機會,這種情況,手術能夠拿掉所有可見腫瘤病灶,即使以後再次出現復發轉移,也會大大推遲疾病進展的時間,而且部分患者通過積極治療,仍然有望長期生存。

晚期患者絕大多數不再考慮手術切除,因為已經不能做到切掉所有的癌症病灶,所以治療上基本上是以藥物控制為主了。

癌症手術的意義就在於能夠切掉所有的可見病灶,甚至是治癒。但是畢竟作為一種世界疑難雜病,如果不借助手術,靠單純的藥物治療,很難做到完全控制腫瘤,即使是早期癌症。

所以,確診癌症後,一旦確定有手術機會,是不可以輕易放棄的。


深藍醫生


癌症的治療是很嚴謹的!能否手術?適合哪種手術方式?手術有哪些風險?如果不手術,可以採用哪些替代療法?這些都要考慮到!

這也是病情複雜的癌症病人,喜歡到大醫院碰碰運氣的原因。

確診癌症一定要手術嗎?

不一定!

現在越來越提倡整體治療和個體化精準治療。

1.有手術治癒機會的,自然是最好的!

像一些早期癌症,還有那些雖然腫瘤已經比較大,配合術後放化療,依然有治癒機會的,還是應當鼓勵手術。

像這位老爺子,抽了幾十年旱菸,左側肺癌伴有空洞形成。

這種類型的肺癌如果不治療,文獻總結,平均壽命只有17個月。

做了手術,把左側肺全切除,今年已經第8個年頭了,身體棒棒的。

2.有些癌症已經不能手術,可以尋找其他方式。

比如有些病人很虛弱,不能耐受手術;或者已經發生遠處轉移,不適合手術;還有一些進展緩慢的癌症,有人選擇不治療。


像這位老人,84歲時查出右側肺腺癌,年齡太大,不敢手術,選擇隨訪觀察。

5年後腫瘤增大一倍,


已經89歲了,家裡人覺得這個選擇也挺好!

其實他這次發現了骨轉移,有三節腰椎被癌細胞轉移破壞了:

不過骨轉移不至於致命,也有很好的藥物可以控制。

但如果他是一位比較年輕的病人,5年前是一定要手術的!

醫生群體是讀書人,總體素質比較高的,可以在合適的時間詳細諮詢,請醫生全面闡述各種方案以及預期效果,然後全家商量著來,很多壓力不必自己扛!

也希望大家能互相理解!手術成功了可喜可賀,要念著醫生的好;手術效果不理想,也請體諒醫生盡力了!🙏

醫生是最希望手術成功的!🙏


影像科豪大夫


有患者因為年齡較大或者身體有嚴重慢性疾病,不知道自己是否能手術,就會問醫生,一定要做手術嗎?目前,治療癌症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手術,特別是早期癌症,手術根治幾率很大,而且預後也好。但其他患者如晚期患者,醫生使用手術,則需要根據患者年齡、身體狀況、癌變範圍及程度、有無轉移等綜合情況來決定最佳治療方案。不是所有的患者都要手術治療。只有符合手術指徵的才可以。

外科手術可以將腫瘤從體內切除出來,同時手術過程中醫生也會將腫瘤周圍淋巴結組織進行清理,從而減少惡性腫瘤轉移的速度。惡性腫瘤中有大量的腫瘤細胞,如果不將原發腫瘤切除,只靠化療難以殺滅這麼多腫瘤細胞。說白了就是機體腫瘤負荷太大,如果消滅這些腫瘤細胞,化療藥的劑量可能就會非常大,特別大劑量的化療藥對身體是有害的,人可能承受不了化療的副作用。

癌症患者可以結合禾存有機硒。硒作為人體的必需微量元素以及與癌症的關係早已引起國內外學者的關注。足夠的研究資料證明,硒能降低某些癌症的發病率,抑制腫瘤,並可作為潛在化學預防劑及腫瘤化療的佐藥。臨床治療結果表明,口服硒可使白血病患者症狀明顯減輕.且使對抗癌藥有耐藥性的病人重新敏感。越來越多的實驗研究表明,硒能抑制動物的自發性、移植性和化學或病毒誘發性癌症,補充硒能使腫瘤發病率降低,且對癌變各期進程有阻滯作用。

所以,必須要用手術把我們可以看得見的腫瘤切除掉,然後通過放化療殺滅隱藏在身體中的少量癌細胞。如腎癌如果是早期,惡性程度不高,10個人做手術有可能9個人就不會復發,也算治癒。中期可能10個人做了手術有6-7個人不會復發,有3-4個復發了或者最後死於癌症。

類似情況還有甲狀腺癌、乳腺癌、胃腸道腫瘤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