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寵物比對人還好的人是一種什麼心態?

老劉如是道


前一段時間,時尚界著名大師Lagerfeld和名字)過世,

把他的全部遺產留給一隻貓。

雖然這在法律上是不承認的,但是,他對貓的感情有多深,可想而知。

圖片來源 | Instagram@karllagerfeld

與此同時,也讓人同情他,因為他身邊竟然沒有一個親近的人——親密伴侶?兄弟姐妹?侄子侄女?好朋友?顯然一個都沒有。

他一個人住在偌大的豪宅裡面,享受著世間的一切繁華。世人的敬重、愛戴,都不如這隻朋友寄養在他家的貓帶給他的感情依託,來得重要。

我的一位朋友最近養了15年的狗狗去世了,她的反應,也可以用“如喪考妣”來形容。去年底,我養了十多年的狗狗也病逝了,我很難過,很想念她,但是,都不至於如此。

不是因為我沒心沒肺,而是我沒有刷那麼多的感情在我的狗狗身上。雖然我兒女都不在身邊,我總是自己一個人,但是我對狗狗的情感依賴就是沒那麼深。

在一般人眼裡,Lagerfeld的貓和我朋友的狗,真的是非常普通、平凡的動物。但為何在他們眼中,卻是如親人一般的珍貴?

這就是我們今天要探討的主題:

我們生命中很多的痛苦,都是自己撰寫的劇本、為自己加的戲。既然我們可以寫苦情戲,當然也可以寫歡樂劇。

而第一步,就是要認識自己是編劇高手。

02

每個人,都是最佳玩家

我不認識Lagerfeld本人,無法評判他的生活,但是如果去世的時候需要把遺產留給一隻貓,說明了他的世界是非常冰冷的,他把“人”都隔絕在他的心門之外,無人可以走進。

然而他的心裡是寂寞的,是孤單的,否則不會在朋友託他照顧貓幾天之後,就愛上了這隻貓,傾注所有的情感在她身上。

在這隻普通的貓身上,他加諸了許多“戲”,所以,最後這隻貓就成了他離開世界時,唯一寄託溫情之所在。

就像很早前的一部電影《荒島餘生》(Cast away),湯姆漢克斯因為遭遇空難,一個人在荒島上生存,他如此寂寞,所以必須創造出一個說話的對象——一個沾了他血手印的足球。

他還為足球起名為威爾森,常常跟威爾森說話,甚至還會“吵架”!

圖片 | 《荒島餘生》裡的足球威爾森

是的,劇情平淡的生活太無趣,沒有人吵架就沒有高潮起伏,太無聊。

我們的人生是否也是如此?誰要一帆風順、沒有障礙和挫折的人生?表面上看起來,每個人都要,但是實際上,不是的。

<strong>

我們都是戲精,喜歡情感充沛的大戲,所以賦予了所有戲劇元素在我們的關係、生活中,好讓自己的生命有色彩、有波折、有激情。

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是自己生命的最佳玩家。

問題就是,我們有時候玩過頭了,搞到太戲劇化或是太悲情了,自己都受不了,後悔了,這個時候,其實只要修改劇本就能夠挽回。


張德芬


我就是對寵物比對人還好。

因為人類有的毛病,寵物都沒有。

比如說對父母好,對子女好。

當你貧困的時候,你的父母可能會嫌棄你。哪怕你傾其所有的為孩子付出。孩子也會攀比,別人家的父母給孩子買房買車了。覺得父母的一切都理所應當的歸自己所有。人類是最自私,最貪婪,最不懂得感恩的動物。人類的慾望是永無止境的。當你不夠強大。即使自己的父母,都會瞧不起你。

與你同甘苦共患難的夫妻。當男人有錢的時候。當遇到更年輕貌美的小三兒的時候。丈夫也會嫌棄妻子又老又醜。

而寵物對人類的愛,是那麼的天真無邪。他們雖然很弱小。不能夠給你金錢,不能夠給你物質。但哪怕你很少的付出。她們都會心滿意足。把他全部的感情,無私的給予你。

比起人類給他們的付出,付出的有限。但他們從來不會挑剔,不會攀比。一點點好吃的就心滿意足。哪怕一個草繩也會玩得不亦樂乎。如果同樣的付出在人類身上。恐怕會得到嗤之以鼻的後果。以人類的貪婪。對待自己的子女。也會嫌貧愛富。父母對子女的愛哪怕付出全部,子女也會嫌少。夫妻之間所謂的恩愛,更需要一場勢均力敵彼此的給予合作。沒有無緣無故的愛。

那些說愛女人,願意付出全部的男人。如果女人失去了容顏。失去了健康。男人立刻就會移情別戀。人性是經不起考驗的。

但對寵物而言,不管你是貧窮還是富有。不管你是高貴還是低賤。不管你是美貌還是醜陋。他沒有分別心。只要你發自內心的愛它。哪怕你很少得付出,都能收穫它對你全部的愛。

寵物對人類的愛是沒有目的性的。是不會偽裝的。別看它們個頭小。真心假意,它們去分辨的比人還明白。

對許多人類而言,喜歡甜言蜜語,虛偽奉承。很多人,卻無法分辨,真心假意。對動物而言,喜不喜歡它們?愛不它他們?一個眼色一個表情,都無法逃脫它們敏銳的觀察力。

對於虛情假意喜歡它們的人類來說。也許狗狗會無限忠誠。但對於高冷的貓咪而言是不存在的。你不真心對它好,它也不拿你當回事兒。當你發自內心的愛它。它會把你當做它的全部。給你它全部的溫柔與陪伴。

人類的感情更多的是彼此之間的交換。哪怕看起來無私的父愛母愛。絕大多數的父母。生孩子並不是因為他們愛你。而是他們需要孩子給他們養老。

喜歡寵物。是因為寵物它們的愛無比的單純。它們的內心遠不像人類那麼複雜。無論你說什麼,他們也不會有一顆玻璃心。去誤解你,去挑剔你,去埋怨你,去討厭你。它們沒有分別心。他們的心地單純,純淨的像一汪清泉,善良的像人間天使。……



忘了吧所有的廝守承諾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和人接觸久了就越來越喜歡狗。對人冷漠可能是因為不太懂人情世故,不善於奉承和溝通吧,也可能是被人欺騙過、冷落過、嫌棄過不適應那種爾虞我詐的環境。對家人冷漠的話,可能是因為家人對他要求太多了,不准他做著,不准他做那,一定要去哪哪哪上學,要去哪哪哪上班,要取什麼樣的老婆,否則就怎麼怎麼樣。這樣可能就弄得他很累吧,所以就對人比較冷漠咯。

而狗的話就沒有那麼多需要花心思去思考的事情,反正狗狗就是無條件對你好,你只要給它一口吃,陪他一起玩,就可以啦。不用花心思思考它在想什麼,他對你的期待是什麼,你做了什麼什麼,又讓它不高興了,不用擔心他會坑你的錢,不用擔心他會背後說你壞話,更不用擔心他會嫌棄你。無論你是美,是醜,有錢沒錢,高矮胖瘦,你只要對它好,它就會無條件的對你好。

而且我日常生活中,我們很多人都善於表達自己的感情,就比如說某個人,他工作上或學習上有點好表現,別人可能頂多就是嘴上誇一句,或者加點獎金之類的。但是如果是狗狗他喜歡你,或者是你做的某些事情讓她開心,他是毫無掩飾跟保留的表達自己的感情,會衝著你搖尾巴,然後在旁邊跳來跳去,用舌頭舔你,反正就是沒有任何掩飾的,無條件的純真的表達自己對你的感情吧,你就像小孩子一樣的表達他對你的喜悅之情。

反正就是一些從跟人接觸得不到的東西能從狗身上得到吧,所以就對待狗比對人還好。


熊石頭toc


首先,日久見真情。在和狗狗朝夕相處的時光裡面,你會感覺到被信任,被依賴的良好感覺。這充分符合我們生存的心理需求:被需要,一定意義上可以充分體現我們的存在價值。

從寵物自身的角度出發:人是他們的一生所託,是它的全世界。哪怕主人不是辣麼的合格,不是很心細,甚至不夠溫柔。但是毛孩子還會選擇在主人身邊,不離不棄。

至於我們現實生活中的“朋友”。



最近在看《雞毛飛上天》的時候,裡面講到這樣兩個故事:

一群水手被海盜抓起來,詢問寶藏的下落,如果不說,一天丟一個水手進大海。結果還是沒有水手說。

一群水手被海盜搶走了船上賴以生存的事物,水手把僅有淡水加一保管,但是大家發現,每天減少的不僅僅是淡水,還有水手,最後每一個水手都不敢入睡。

不知道聰明的你看懂了沒有?知道真相的我眼淚掉下來……

今天是拿寵物和朋友做對比,明天就會拿寵物和父母做對比。

首先,我不知道有這樣想法的人出於什麼心態,這根本就是兩種不同性質的愛。

其次,從人的角度出發,一個身心健康的成年人不會無條件去愛另一個人。這無關人情冷暖,世態炎涼,都是胡扯!你對某人好,肯定是他(她)身上有吸引你的地方,要不這個世界上哪裡來那麼多的“受苦之人”。

喜歡的話,記得點擊

關注 呦~

你手指輕輕一滑,小編的夢想就實現了呢!


三歲的萌萌寵


我以個人的看法來說這個現象吧。我覺得這些人很可憐。1.這種人一般很害怕社交,懶得去和別人交往,但是又希望得到關心和重視,說到底就是一種矛盾。所以養一隻忠誠的寵物。 2。如果是老年人養,很好理解,畢竟太獨孤了,但是現在很多年輕人也愛養,還他麼是寵養,簡直到了喪心病狂的地步。有一個小故事,A對B說,你好土豪,給狗狗買的都是高檔狗糧。B反駁道:你天天到超市買火腿腸,新鮮牛肉,更是土豪。然後一老者走過來,不知道你爹媽有沒有吃的這麼好。 3.這種養寵物比過父母的人,其實就是不負責任,逃避現實的人。然後整天拿各種理由,新聞開脫,什麼狗狗怎麼忠誠,為義救主,為了主人怎麼怎麼樣。你爹媽為了你,浪費了多少青春,掉了多少白髮。他麼就一個狗狗的新聞都能讓你感激涕零了。這種就好像,一些電視演的垃圾一樣,一些觀眾看的鼻涕橫流啊,明明就一個不值得回味的故事,偏偏矯情的怎麼怎麼樣,自己身邊那些真實的可憐的值得細讀的人生百態都沒見你這麼有同情心。我喜歡田園犬,也喜歡他的忠誠,但是它只是我的朋友,不是我的家人。


水族大師


記得有個故事,說的是偷渡者上岸某國後雖然病的病死的死但沒有獲得大家的同情,而同行的一條狗反倒得到了某國人民的廣泛關注和大力幫助。此外,我們平常生活中也見到很多養寵物的人對寵物的悉心照顧堪比照顧自己的幼兒。人和人的關係幾乎是“批評、團結、批評”,人和寵物的關係則基本是“團結、團結、再團結”。為什麼人往往對寵物比對人好呢?

第一,沒有一個人健康的成年人有權利接受別人的無私奉獻,如果一個健康的成年人期望一味被照顧被關懷,那是懶惰和不負責的表現,會受到恥笑和誥病的,即使長輩願意有出息的兒孫也是不肯當“啃老族”的;

第二,沒有一個人在情理法上有無私關愛另一個健康的成年人的義務,因為兼相愛、交相利是兩個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的基本人際準則,你不對我好我就對你不好;

第三,人和人因為各自獨立自主和平等的關係,且性格思想以及利益均是各有千差萬別,其情感實在很難打成一片,必定要有一定的距離感,即使熱戀中的情人也會在激情稍微冷卻一些後彼此傾向獨立,何論其他人際關係呢?

第四,是因為人的種種心理慾望在別人身上難以得到實現,而在寵物身上可以輕易獲得滿足(性格內向的人和無聊的人尤其這樣),例如:哈巴狗可以滿足人的支配欲、名貴狗滿足人的虛榮心、怪異寵物滿足人的獵奇心、教會鸚鵡和八哥唱歌說話可以讓人很有成就感,此外,寵物還可以幫你消除寂寞、慈軟心靈以及作為人際交往的輔助和媒介;

第五,寵物的依戀和感恩比人強得多,你對寵物好它一定就對你好,狗是最講義氣和親情的,你給它1分的關心它會回報10 分的感謝,而只有人具有反目無情和忘恩負義的風險,所以,人對寵物的好其實也是對自己好的表現;

第六,寵物被人豢養說明寵物不能主宰自己命運、是弱者,寵物受難是人禍,人的遭殃往往是自作孽啊,弱者得到更多同情也是人之良善行為,實在不值得奇怪,何必去嫉妒呢?更不要因此而上綱上線說某國缺乏人道主義精神吧。


萌寵小藥店


這是一個真的事情,我在美國的朋友說的,幾個美國女人在一起說美國一次爆炸案,說炸死了幾個人,大家就吃驚的“啊”一長聲,說還炸死了一個狗狗,立刻炸窩,一幫美國女人群情激奮譴責爆炸案的製造者太殘忍。

我女兒抱回來一個小奶貓,又醜又小,居然是三角臉,尾巴也是很短的。我太太堅決反對,她從小害怕小動物,特別是貓,覺得有些陰森森的。孩子上小學的時候許諾期末考試成績全年級十名以內給她買個小狗,孩子考了第四名,只好兌現諾言買了個串種的京巴,即便是這樣我太太也敬而遠之,奶奶倒喜歡的得不得了,這個越長越大的京巴給孩子帶來的極大的歡樂,後來遷徙,京巴留給孩子奶奶。現在孩子要收養流浪奶貓,說是在院子裡叫了兩天了看見孩子就衝她叫,實在不忍心,不行就寄養幾天,看有沒有同學什麼的要,送出去,勉強同意了。孩子發圖片在網上尋求領養人,一看照片都說太醜太瘦活不長,沒人要,臨時寄養變成了不得已的繼續養 。我太太開過幾次門放奶貓走,這個傢伙就是不走,漸漸奶貓長大,然後打針吃藥驅蟲洗澡,越長越漂亮,我太太開始喜歡了。兩個月後孩子再在網上發佈收養信息立刻有人要收養,可是這時候我太太不同意了,要自己養。這麼講吧,現在買條魚蒸了,我也為給我吃,結果是給貓吃的,還給它起了個西北人的愛稱——臭娃。現在我太太說,看見貓貓狗狗的都會同情心氾濫。

說愛寵物比人好是不是一個科學的結論呢?最多是看到某種現象的直觀感覺而已。為什麼有的人特別喜愛寵物?這首先你得養一隻寵物試試,心思細膩的人都比較容易喜歡寵物,一旦養起來就會沉湎,這個問題我倒不覺得有太多的分析,其實最重要的是你看看小朋友都會喜歡寵物,也會喜歡玩具,抱著玩具狗滿世界跑,這是童心也是愛心,成年人養寵物其實就是找到了心底裡的那份童心的殘餘積存,加到愛心,成為現實社會中一個可以簡單思考、體現愛心、慰藉心靈的方式而已。



老齊在此


我總是特別心疼那些弱小的動物,它們特別需要人們去保護愛護它們。在有能力的情況下給它們創造一點生存的環境和空間,讓它們和我們一起共同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它們也有這個權力。


qzuser73894687


不是說對寵物比對人還好,關鍵你對人家好,人家未必領情,而且你對人家好人家覺得你傻,也許覺得你就應該對我好。你對你家好,人家覺得吃你白吃,喝你的白喝,你願意的活該,等用不著你了,一腳給你踢開,有什麼用?再說了,你對人好,總也得有個人吧,總不能在大街上拽個人就說來啊,我對你好!人家以為你神經不正常,肯定躲你遠遠的。


被幸福遺忘的角落


時常會有人這樣問

為什麼有人對寵物比對人還好

其實

問這樣問題的人通常都對寵物有種偏見。

1.陌生人問:

為什麼你們去喂流浪貓狗

對街邊的乞丐卻不肯掏一分錢

2.有朋友問:

你怎麼對你的寵物比對我還好

……

這樣的問題林林總總

下面就用一張長圖片,回答這個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