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億立方米黃河水已引入德州

4月2日,記者從德州市水利局獲悉,目前我市已累計引調黃河水4.8億立方米,較去年同期多引2.3億立方米,引黃調水流量及引水總量均居全省第一位。

德州作為缺水城市,引黃調水是保證德州市工農業生產的首要工作。為確保春季農業生產,市水利部門春節前就開始積極協調,爭取最大引黃流量。同時,按照“先生活、後生產”原則,科學組織指導有關縣市搶引搶蓄黃河水。

據瞭解,我市潘莊乾渠、李家岸乾渠分別於2月8日、2月19日提閘引水,引水時間均早於去年。為充分發揮黃河水的最大效益,按照“先生活、後生產”,“先下游、後上遊”的原則,我市科學合理調配黃河水,首先利用春灌高峰期來臨前,先後為下游丁東水庫、寧津水庫等6座水庫進行蓄水,同時結合水庫供水,為寧津、夏津、陵城區、德州經開區儲備了春灌水源。隨著春灌高峰期來臨,緊接著為武城、平原、禹城、齊河、臨邑、樂陵、慶雲進行了春灌供水。

此外,為保障小麥灌溉用水,馬頰河清淤工程施工工期由3個月縮減到1個半月。施工期間,潘莊乾渠關閉尚廟閘後,持續引水,重點為上游齊河、禹城、平原進行農業供水,同時加大李家岸灌區引水流量,通過不同的調水線路,向陵城、寧津、夏津、武城調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