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業家劉航琛是北大出身,為什麼會和杜月笙交朋友?

歷史知事


杜月笙是舊上海黑社會老大,上海灘“流氓三大亨”之一,蔣介石的拜把兄弟。老杜是集權勢、勢力和財富於一身的“牛人”。如果說杜月笙和黃金榮、張嘯林、蔣介石、戴笠等人有交情,這沒人感到驚訝和奇怪,畢竟他們身份差不多,可以歸結為打打殺殺之流。

假如他和北大經濟系畢業的大學生有交情,這就讓人匪夷所思了,因為這彷彿是風馬牛不相及的事情。

一個殺人無數,一個溫文爾雅;一個用槍開道,一個用筆發言。怎麼看都不可能有交集,但是杜月笙卻和北大畢業的高材生劉航琛一生頗有交情,可以說是患難之交,這到底為什麼呢?




▲章太炎

說到杜月笙和文化人有交情,也可以說他有和文人交往的情結,你看老杜雖然是黑社會頭子,但他的打扮是一襲長衫。這說明老杜骨子裡是傾慕文人的。實際情況也確實如此。

在和北大學生劉航琛交往之前他就和當時的文化名流章太炎有交情。1931年杜家祠堂落成時,當時號稱文化狂人的“章瘋子”章太炎專門為杜月笙寫了一篇《高橋杜氏祠堂記》的文章,還為老杜改了個文雅的名字叫“杜墉”。在外人看來二人不也是八竿子打不著的人嗎?

杜月笙和劉航琛有交情是從1933年開始的。

說起劉航琛也是了不起的人,1923年,當時27歲的劉航琛畢業於北京大學經濟系。本來許多權貴爭著搶著要把他收入“囊”中,誰知道劉航琛是個“另類”,他拒絕了這些豐厚薪水的誘惑,毅然回老家當了一名小學教員。劉航琛從年輕時候就不是一個“正常出牌”的人。

他的奇異舉動引起了當時四川軍閥劉湘的注意,劉湘就是“四川王”,不過他統治四川期間,由於財政不規範,經濟不景氣,以至於弄的入不敷出,劉湘焦頭爛額,很想找個能人振興一下四川經濟,瞭解了劉航琛的經歷和學歷,於是大膽提拔他為財政部長。



▲劉航琛

劉航琛上任後,果斷“去舊換新”,大刀闊斧的改革,很快把劉湘的財政由虧轉為平衡。這一年劉航琛32歲。

劉湘想不到這個年輕人有這麼大的能量,於是決定讓他去上海購買軍火,當時軍閥混戰、各自割據地盤自立。劉航琛沒多考慮就帶著大筆金錢去了上海。

當時上海灘的軍火被三大亨(杜月笙、張嘯林、黃金榮)控住著。劉航琛一個文化人不懂江湖規矩,也可以說“無知無畏”,他也沒拜碼頭,也沒找中間人,而是直接交易,這就觸及了三大亨的利益。畢竟誰的地盤做主,劉航琛在四川有劉湘保護能夠呼風喚雨,到了上海灘可就不好使了。

劉航琛剛一到上海就被人盯上了,他的幾次交易都半途而廢,賣家都是在和他接觸幾次後就拒絕和他做生意。

原來是黃金榮的手下搞的鬼。不但如此,這些人算計上了他手中的大筆財富。預謀綁架敲詐一筆不義之財。劉航琛明顯感到了威脅。




▲杜月笙

萬般無奈之下,他想到了有“春申君”之稱的杜月笙,於是找到了老杜,說明了情況,杜月笙說“我就想結交你們這些文化人,能幫到你是我的榮幸”。

劉航琛想不到老杜這樣爽快答應了自己要求,當時感激不盡拿出5000大洋做酬謝。老杜說,“我幫你不是為了錢,說實話我不缺錢,我就是佩服你們這些文人”。劉航琛聽了很暖心,於是說“大恩不言謝,容當後報”!

經過老杜的說和和幫助,黃金榮放過了劉航琛。老杜對他說:“這樣吧,為了你的安全,我讓顧嘉棠送你回四川,軍火的事你別管了,你到家軍火隨後就到了”。說罷,老杜給了劉航琛一個賬號,“等劉湘驗貨後,你把貨款打上就可以了”。原來老杜幫著黃金榮做了一筆軍火,他自己沒賺一分佣金。

怪不得上海灘流行著這麼一句話:“杜月笙會做人,黃金榮貪財,張嘯林能打”這話沒毛病。


▲杜月笙影視形象

有付出就有回報,老杜的人情到抗戰時得到了回報。

當時抗戰爆發,杜月笙散盡家財移居了香港,此時劉航琛是民國政府的財政部長和川康實業公司的總董事長。有一次他去香港洽談一筆生意。杜月笙當時失去了來錢的門路,一時手頭拮据。

其實不難理解,老杜家中老的、少的,丫鬟、僕人一大幫人坐吃山空能不“銀根緊縮”嗎?

老杜思來想去不知道向誰借錢,不是實在週轉不開,以老杜的身份真的抹不開臉借錢。

正好劉航琛來到了香港,當天就拜訪了老杜,等得知老杜難處後,還沒等老杜說借多少錢,劉航琛馬上開了一張150萬的支票,對老杜說,“150萬以下的錢你隨便開,150萬以上的給我說一聲就行了。”劉航琛絕對相信老杜的為人,這就是二人相互信任的結果。

杜月笙和劉航琛的交情讓我羨慕不已,兩個截然不同背景的人碰撞出了火花,這在人情淡薄的舊時代不多見。

【❤喜歡就轉發、點贊、留言和關注💞】


秉燭讀春秋


劉航琛1896年出生於四川瀘縣的一個醫藥世家,家資鉅富,1923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經濟系,後回家鄉任教。

1927年被王陵基賞識,被任命為重慶銅務局事務所所長,劉航琛不愧是北大高材生,短時間內就把銅務局扭虧為盈聲名遠播。當時佔據重慶的劉湘被改變為國民革命軍21軍,劉湘雖說收下能打仗的人不少,但沒有一個能管財務的能人,後聽說劉航琛有辦法便把他挖來掌管21軍財政。劉不負期待,硬是幫劉湘把財務搞得有聲有色,在以後劉湘成為“四川王”的道路上立下汗馬功勞。一次劉奉命去上海幫劉湘購買軍火,到了上海便被人跟蹤,原來是他這位四川財神爺名聲在外,已經引起了上海灘幫會的垂涎。人家準備給他來個綁票敲他一筆。饒是劉湘在四川跋扈,但在上海他也鞭長莫及,幫不了劉航琛。無奈,劉航琛只好來找素未謀面的杜月笙,亮出身份說明困境時杜月笙欣然應允,這是杜月笙一貫的為人處事原則,生平就愛交朋友,尤其是達官貴人。幾天後杜月笙不但幫他擺平了綁架的恐嚇,還特意派人幫忙聯繫購買了軍火,讓劉航琛順利完成任務,劉自然是萬分感謝。此後他們各自忙著自己的事業也不曾有什麼來往,劉航琛在劉湘的庇護下,自己開銀行辦公司短短几年便成為四川首富。卻引起了其他同僚的嫉妒和不滿,正在劉航琛春風得意的時候,大靠山劉湘卻在1938年病死了,這下昔日的同僚王緒瓚當政便處處責難劉航琛,還揚言要斃了劉航琛,你知道當時的年月手裡有槍便是大爺,劉航琛真怕王緒瓚會對自己下毒手就跑出四川。這一年是抗戰第二年,上海早已被佔領,杜月笙也已經躲到香港快一年了,杜月笙聽說後派人聯繫劉航琛邀請他到香港旅居,劉正愁沒個去的地方,便去香港投靠了杜月笙。到港後劉航琛收到了杜月笙的熱情款待還專門派人24小時貼身保護劉航琛的安全。那邊王緒瓚雖然恨的牙癢癢,卻也無可奈何,他總不能跑到香港在杜月笙門前撒野吧。

幾個月後劉航琛突然接到孔祥熙的電報要他速回重慶,這真是左右為難,他去問杜月笙的看法,杜月笙為了穩妥起見便派自己的貼身保鏢顧嘉棠陪同他回重慶,因為顧嘉棠和杜月笙多年,黑白兩道不少人都認識他,也都會給幾分面子。有他在可以減少一半的危險。劉航琛自然明白其中的道理,對杜月笙更是敬佩不已。劉航琛回到重慶來到孔府,一進客廳看到王緒瓚正坐在那裡大吃一驚,要不是顧嘉棠在側估計撒腿就跑了!劉航琛戰戰兢兢勉強落座,一會兒傭人邀請大家餐廳吃飯,酒桌上孔祥熙從中調停,劉航琛敬酒賠禮王緒瓚勉強一笑,這事兒就算是過去了。王緒瓚就是再不高興也不敢不給孔祥熙面子呀!孔祥熙轉頭對王緒瓚說:“他回來有你好處”。

原來前段時間扣留了一大批鴉片,政府對外宣稱要銷燬,但如今國難當頭財政吃緊,部隊需要發響,也是愁壞了這位財神爺。他便私下建議蔣介石把這批鴉片交給他處理,能湊個百十萬軍費。蔣介石要求他茲事體大務必保密,一旦洩露出去我們不僅失去人民的信任連美國也會指責我們,這樣必然會影響美國對我們的抗日援助。雖然孔祥熙拿到了這批鴉片卻不知道讓誰來辦這事兒,思來想去認為還是要找杜月笙。

聯繫到杜月笙後杜就把劉航琛和王緒瓚的矛盾說了,還提議由王緒瓚在重慶香港來回跑,自己坐鎮香港負責聯繫海外銷路,王緒瓚負責四川省內所有通行不被檢查。這樣一拍四合他們,政府和黑幫居然做起了販毒的買賣。當然孔拿大頭,杜次之,其餘二人雖分的少卻也賺的盆滿缽滿。大家皆大歡喜,劉航琛少了個勁敵多了個朋友,這完全歸功於杜月笙在背後給他說話,這些劉航琛當然明白。

1941年底日本攻佔香港,杜月笙只好再次逃避戰火來到重慶。初來乍到杜月笙還要維持他老大的基本尊嚴,還是揮金如土的風格,廣交社會賢達名流,時常大擺筵席招呼各色人物。還要照顧一大家子人生活體面,由於入不敷出沒什麼進項,很快便捉襟見肘。一天杜月笙和劉航琛聊天說起此事不免惆悵,劉航琛當即表示:杜先生用錢儘管來取,一百五十萬一下隨意支取,一百五十萬以上和我知會一聲就可以了。杜月笙聽了也是十分感動,不禁對這位豪氣干雲的小兄弟另眼相看。

這二人都是當時響噹噹的人物,相處起來暢快的讓人羨慕。他倆的關係一直不錯,直到49年國民黨敗退臺灣,劉航琛去了臺灣以後也拍電報邀請杜月笙赴臺,但杜月笙與蔣介石已經有了解不開的疙瘩,便始終沒有去。後來劉航琛也忌憚蔣介石對杜月笙的看法,變慢慢不再聯繫了,但我相信在劉航琛的心裡杜月笙一直是他最為敬重的人。






農村小夥睡涼炕



三十年丹心未滅


很正常,杜月笙也是一位能人,梅蘭芳還結交了不少文人,再說杜月笙是真的愛才


井城舊事


杜月笙確實很喜歡交朋友,不管對誰都是真誠相待,當時為國家也做了一些貢獻的!!!


一隻雪豹啊


社會上的事,天知道他們倆有什麼交情,我們頂多在文獻中查查資料,剩下的一無所知,銘記歷史,展望未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