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希望自己跟父母一起住,讓父母幫忙帶孩子,還是願意單獨住,自己上下班接送孩子?

門前一竹


我還是願意自己單獨住,自己上下班接送孩子。

說說我的情況吧。

離婚以後,我一個人帶著孩子,父母也有提出過要過來幫我帶孩子,被我拒絕了。

1、孩子是我自己的,我有獨立撫養孩子的責任和義務。

2、父母有自己的生活,不應該為了我自己的舒適把父母捆綁在我自己的生活中。

3、獨立撫養孩子,親子關係更好,教育更簡單一些。不存在隔代教育中可能存在的教育理念差異以及常見的溺愛等問題。

當然,偶爾顧不過來的時候,比如孩子生病,或者我生病,只有麻煩父母過來幫忙,但是這是偶爾為之,不應該成為常態。

一個成年人,獨立是基本,既然自己已經成為孩子的父母,就應該積極主動的承擔自己的那份責任和義務,這是我堅持的底線。

世界沒有那麼多完美,生活沒有那麼多的剛剛好,所以我們更需要努力。

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除了奮鬥,還能做什麼?


宸媽碎碎念


我覺得現在我和公婆的距離是最好的。分開住,離得不遠,走路也就10分鐘能到,公公退休,婆婆閒著,平時就到他們那邊吃飯,孩子我們自己接送,除非我們有事情來不了,就只能麻煩他們。一到週末,我們就自己做飯吃,給老兩口休息一下,因為到了週末有時候我們又會喊著孩子到外面玩,回來時間不定,如果到他們那邊吃的話,他們又得等著,有時候朋友臨時喊吃飯,他們都菜又做多了,所以週末都是自行安排。他們不用等我們吃飯,也可以自己安排活動。這樣也挺好的。


袁小


我來說說我自己的情況吧,我們是父母幫忙接孩子,我和孩他爸送孩子,但是我們不在一起住,給父母單獨租了一間房子,離得很近,這樣都能互相照顧。晚上下班後吃完飯我們把孩子接回家,輔導他寫作業,學習,看書,玩遊戲,出去散步。我們不喜歡住一起的,感覺太不方便,從生活習慣到孩子的教育都存在很大分歧,不光我們,老人也不喜歡和我們住一起,所以這種方法可能是最好的解決方案,並且我們都樂在其中呢。

每家有每家的情況,有的可能覺得和老人住一起也挺愉快的,兩人上班壓力大,下班晚,由老人接送孩子是不錯的選擇。


倆寶媽媽蓉


說實話,之前我一直是想自己住的。還覺得跟父母住在一起不自由。況且,自己有自己的生活,父母有父母的生活,大家互不干涉為好,以防萬一有矛盾。

但是有了孩子以後,我深深覺得父母能跟自己住在一起的,都是幸福的人家。

與自己住相比,跟父母住確實會有一些不方便的地方。但是,生活中的各種瑣事,不就是是生活幸福的組成部分嘛。

況且,在父母力所能及的時候可以幫忙照顧孩子。我沒有與父母住在一起,所以看著別人家的孩子有爺爺奶奶帶著,都特別羨慕。覺得那樣的小孩是幸福的。

另外,隨著父母年齡增加,也需要兒女的照顧。不在父母身邊,他們生病住院都沒人探望,真是有點心酸。

說到底還是自己的努力不夠,為孩子和父母創造更好的條件,也許我們就可以住在一起了。

加油吧!


Que佳佳


你好,我來說說我的觀點。

如果父母幫我帶孩子,一起住也沒有什麼,我還是很喜歡熱鬧一點的家庭,因為我就是自己帶的孩子,買菜,做飯,搞衛生,全部都是我一個人在做,有時候感覺好累,硬扛的。婆媳矛盾這是個幾千年都存在的問題,很多和父母一起住的家庭相處得也很好的。

我家現在已經上幼兒園了,可是我沒有辦法出去上班,因為小孩有點不舒服什麼的,上班哪能那麼容易請假,而且花的路上的時間就得三四個小時那麼久。幼兒園四點鐘就放學了,即使放學後可以託管,很多人經濟條件又不允許了,多數工作都是要加班的,如果你加班到晚上10點,孩子就得10點再接回家,想想這個孩子就可憐了,大人也累得夠嗆。

所以我覺得如果要上班,就找父母一起幫忙比較好,魚和熊掌不能兼得😛


小宇媽育兒說


我孩子2週歲多了,我們是單獨住的,關於這個問題,我的回答是——我願意自己單獨住,自己上下班接送孩子,原因如下:

1、孩子自己帶,更自由、更開心。

自己帶孩子,就能夠想教他什麼,就教他什麼。而父母帶,有時候、有些他們教他的東西,是你不希望孩子學的,這時候,就容易有育兒矛盾了!父母年代的思維和產物,畢竟和時代會有些許代溝。我想要教我想給孩子的東西,我不希望把這個權利教給他人,即使是我的父母。

2、這樣可以讓早早在潛意識裡給孩子種下每個小家庭都是獨立的思維。

在中國,產生家庭矛盾的最多原因就是一大家子住在一起,而且我們的傳統精神是“人多力量大”。可是這樣的模式,是不利於每個人自身的獨立自主的。我希望孩子從小就明白獨立自主的重要性。

3、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責任和想要的生活。

父母已經年邁,他們也許也樂於幫我們帶孩子,可是,他們也可能更樂於和他們的朋友喝喝茶、聊聊天。到底,他們喜歡什麼樣的生活,我們永遠不能真的知道。

而且,孩子是我們生的,自然責任在我們身上。父母已經把我們帶大了,沒有義務幫我們帶孩子。

我爸就說過,“你要是讓我幫忙帶,也可以啊,不過,這不是我的責任”。

所以,我不會希望把自己的責任轉接給他們。

4、親眼目睹孩子的成長,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我從小到大都是孩子王,可是,其實我並不喜歡孩子!直到我有了自己的孩子,我才發現孩子原來這麼可愛!每天晚上,我躺在娃的身邊,看他熟睡的樣子,就覺得“這小傢伙怎麼這麼賞心悅目呢”!

我明白,這是因為他是我的孩子,他具有唯一和獨特性,所以,我才會有這樣的情感。

也因此,我想要一直擁有這樣的幸福——看著娃長大的幸福,累並快樂著。

所以,我更願意自己住、自己帶孩子。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


yoLa育兒


說說我個人的觀點!我一直感覺應該自己居住。雖然和老人居住,她會幫你看孩子,做飯,自己會輕鬆許多,但年輕人和老人的許多觀念都不一樣,最主要的消費觀念,老年人都不捨得花錢,我們稍微花多了,他們心裡都不舒服,說我們不會過日子了,浪費了,時間長了,會有矛盾!自己居住,雖然累點,但比較自在!自己的空間,自己做主,洗完澡再也不用穿上大大的睡衣!

當然不在一起住,並不代表我們不關心他們,還是應該帶孩子多去看看老人的!


陪讀客棧


如果條件允許,個人更傾向於自己上下班帶孩子。但現實情況卻往往不盡人意。

現在的幼兒園小學上下學都太早,上班族根本沒有時間也沒有精力自己接送孩子,因此現在的城市家庭基本都有老人幫忙帶孩子。既然有老人,不可避免大家要住在一起,也不可避免要產生各種各樣的矛盾摩擦,個人認為這是正常的,老人不遠千里背井離鄉為我們接送孩子我們要懂得感恩知足,時不時的給他們以物質或精神的慰籍。

當然,如果家境比較富裕,一個小區兩套房子,也可以分開住,既能避免矛盾還能不耽誤接送孩子,如果實在沒辦法那就住在一起,幾代同堂也是一種樂事。


兔媽媽和她的乖乖們


家有一老勝似一寶。

先說下條件,如果爸媽有自己的房子,離自己很近,估計爸媽更願意自己生活。一是在自己家裡比較隨便,想幹什麼幹什麼,而且離孩子們也很近,相當於孩子們在身邊,當然這是最好的情況,不在一起住,可以避免很多習慣不一樣可能造成的矛盾,離的很近,又能相互照顧,對父母的關懷多謝,當孩子的心裡也安穩些,有父母在,心裡是安穩的。

如果爸媽沒有自己的住房,比如說家是外地的,來給孩子看小孩子的話,肯定住一起了,家長上班,家裡有父母給接送孩子自然是好的,當然要爸媽同意才行,有的父母是不喜歡住在城裡的,一是年齡大了離開自己的家鄉,二是在城裡沒有可以聊天的人,相當於陌生的地方,沒有親朋好友,沒有熟悉的環境,所以也要適當的考慮父母的想法。

我家有兩個小朋友,一直是父親幫忙照顧,大的上幼兒園,上下學都是我們自己接送,父親在家照顧小孩子。等孩子都上學了,估計父親會回老家,看他自己意思,這還真不是故意讓父親回老家,是他自己的想法,一是在這裡沒有親朋好友,二是年齡越大越想回家。當然等父親不能自己照顧自己的話,肯定還是要接在身邊的。


寶媽閱讀分享


我現在就和老公上班又自己接送孩子,但是這樣真的很累,但是我們是沒得辦法,孩子的奶奶要做生意,我覺得還是和父母一起住好,他們會幫你做很多,這樣自己也輕鬆許多,但是住在一起難免會有一些矛盾,這就要大家彼此之間相互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