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沒有曾國藩的湘軍為滿清效力,太平天國是否能夠成功取代清朝統治天下?

邀你共享美食


不能。

中國歷史上打天下能成功,必不可少的幾個條件:

(1)最高領導人要是傑出的政治家。

西漢劉邦,東漢劉秀,蜀漢劉備,劉宋的劉裕,明朝朱元璋,這些無一不是極具大格局和大視野的政治家,而洪秀全遠遠稱不上是政治家。

俗話說,鳥無頭不飛,人無頭不走,一個集團的最高領導者的決策和想法決定了這個集團的未來的發展方向,太平天國在這一點上是致命的。

(2)要有謀士集團。

歷代開國王朝,都要有一個由知識分子構成的謀士集團,或者有幾個超強謀士,漢有張良,宋有趙普,明有劉基,武將可以打天下,但是文人也必不可少,特別在打天下的過程中,需要有文人集團制定策略,發展經濟,收攬人心等,這些是武將集團做不到的。

太平天國是反儒家的,燒燬儒家書籍,這就意味著將主流知識分子排除在外了。建都天京以後,楊秀清等顯然意識到了這個問題,特意天父下凡,叮囑洪秀全不能把所有的書都燒了,同時,太平天國還舉行開科取士。

然而,太平天國在輿論上顯然是輸了,因為他的死對頭清軍宣揚太平天國仇儒,太平天國得不到知識分子的支持。

(3)武將集團。

打天下,必不可少的武將集團,這方面太平天國還算可以。不管是前中期,還是後期,都有一大批能打仗的武將。

可惜的是,由於領導人洪秀全的致命缺陷和沒有文人集團,武將集團沒有有效的策略指揮,如無頭蒼蠅一般,難以成事。

太平天國最可惜的就是馮雲山和蕭朝貴死了,馮雲山算是太平天國的規劃師和結構師,如他不死,可以幫助洪秀全走好每一步棋,不至於太平天國後期在邪路上越走越遠。

蕭朝貴死了也很可惜,在太平天國的權力金字塔高層,他是唯一能平衡楊秀清的力量,雖然他早期是和楊秀清一隊的,但是建都天京以後,依照楊秀清的性格,和蕭朝貴翻臉奪權的可能性極大,蕭朝貴可以起到平衡楊秀清的作用,不至於太平天國出現內訌的局面。


師明禮閒聊中國歷史


個人覺得還是不能,為什麼?我覺得不是太平軍沒有這個能力,是太平軍太有這個能力了。就算湘軍興起時,滿清用來對付太平軍的綠營兵和湘軍加一起也不過一二十萬兵力,可是同時期的太平軍卻號稱擁兵百萬,雖然不見得真有百萬兵力但是打個折扣五十元總不止吧。用兩三倍的軍隊對付清軍這個勝算總大吧?而且當時太平天國佔領的都是江南富庶地區,經費不比清朝廷少多少。而且武器裝備與清軍也差不多,在戰爭後期雙方都大量購買洋槍洋炮。

可是最後太平天國還是輸了,我覺得太平天國輸就輸在內部矛盾上,而不是輸在作戰上。就拿天國最後高層內亂,王殺王之後,石達開帶領天國主力十多萬大軍脫離天國,天國在陳玉成和李秀成的指揮下還是打破清軍的江南大營。總的來說直到天國後期,清軍對太平天國作戰都是敗多勝少的。太平軍派出兩三萬軍隊北伐就打到了天津,差點打到了北京。可見太平天國輸不是輸在戰鬥力上。

太平天國輸是輸在內部問題上,一個政權假如在革命還沒成功內部就不統一,你覺得這個組織能成功嗎?所以個人覺得太平天國失敗是必然的,不是因為湘軍的參與而導致的,只是湘軍的參與導致了天國覆滅的加快而已。

天國體質和很多起義軍體質不一樣,那就是天國高層權力的分配不合理,就是一號人物洪秀全沒有實權,他只是天國上下的精神領袖。而二號人物楊秀清卻是實際的天國掌權人物,而且楊秀清確實有能力。所以這樣領導體制必定會爆發矛盾,只是分來的早晚的問題。我可以說任何造反組織,他的領導人都是實權人物,比如劉邦,比如朱元璋、比如李自成他們至死都是大權在握,而洪秀全在革命還沒成功後就沒有了實權,假如洪甘心做傀儡那就另當別論,可是洪並不願意接受自己即將被楊秀清取代的事實,這也就為後來的天京事件埋下了伏筆。個人覺得天京事件是無法避免的,遲早要爆發,假如楊秀清不著急逼洪秀全封自己為萬歲,也許這個事件會來的晚點,但是洪楊之間的矛盾由來已久,總有一天會爆發的。

天京事件後韋昌輝在洪秀全授意下殺了東王楊秀清及兩萬東王嫡系,所殺的都是天國的老革命,這些人都是能征善戰。而且此後又爆發了誅殺韋昌輝,而石達開出走,這其中又更是人頭滾滾,天國精英再一次消耗。到石達開的出走,也就造成了天國由盛轉衰,敗局也就難免了


此岸情彼岸花180269099


其實,即便沒有曾國藩的湘軍,洪秀全的太平天國也不會成功,因為自古農民起義軍的劣根性(個人利益大於一切)在起決定性的因素,從陳勝吳廣到李自成再到再到洪秀全,他們無一例外,在最開始的時候所有人的利益可以暫時統一,但是在取得階段性勝利後農民起義軍的劣根性就會暴露,最初的根本也會動搖。有人會說中國共產黨成立新中國不就是無產階級,農民起義的勝利嗎?如果你這麼認為那你就真的錯了,因為她是工人階級領導的。


Sungkoko


也不可能。太平天國又反清,又滅洋。而且新基督教,跟中華文化格格不入。另外,搞烏托邦式的公有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