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没有曾国藩的湘军为满清效力,太平天国是否能够成功取代清朝统治天下?

邀你共享美食


不能。

中国历史上打天下能成功,必不可少的几个条件:

(1)最高领导人要是杰出的政治家。

西汉刘邦,东汉刘秀,蜀汉刘备,刘宋的刘裕,明朝朱元璋,这些无一不是极具大格局和大视野的政治家,而洪秀全远远称不上是政治家。

俗话说,鸟无头不飞,人无头不走,一个集团的最高领导者的决策和想法决定了这个集团的未来的发展方向,太平天国在这一点上是致命的。

(2)要有谋士集团。

历代开国王朝,都要有一个由知识分子构成的谋士集团,或者有几个超强谋士,汉有张良,宋有赵普,明有刘基,武将可以打天下,但是文人也必不可少,特别在打天下的过程中,需要有文人集团制定策略,发展经济,收揽人心等,这些是武将集团做不到的。

太平天国是反儒家的,烧毁儒家书籍,这就意味着将主流知识分子排除在外了。建都天京以后,杨秀清等显然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特意天父下凡,叮嘱洪秀全不能把所有的书都烧了,同时,太平天国还举行开科取士。

然而,太平天国在舆论上显然是输了,因为他的死对头清军宣扬太平天国仇儒,太平天国得不到知识分子的支持。

(3)武将集团。

打天下,必不可少的武将集团,这方面太平天国还算可以。不管是前中期,还是后期,都有一大批能打仗的武将。

可惜的是,由于领导人洪秀全的致命缺陷和没有文人集团,武将集团没有有效的策略指挥,如无头苍蝇一般,难以成事。

太平天国最可惜的就是冯云山和萧朝贵死了,冯云山算是太平天国的规划师和结构师,如他不死,可以帮助洪秀全走好每一步棋,不至于太平天国后期在邪路上越走越远。

萧朝贵死了也很可惜,在太平天国的权力金字塔高层,他是唯一能平衡杨秀清的力量,虽然他早期是和杨秀清一队的,但是建都天京以后,依照杨秀清的性格,和萧朝贵翻脸夺权的可能性极大,萧朝贵可以起到平衡杨秀清的作用,不至于太平天国出现内讧的局面。


师明礼闲聊中国历史


个人觉得还是不能,为什么?我觉得不是太平军没有这个能力,是太平军太有这个能力了。就算湘军兴起时,满清用来对付太平军的绿营兵和湘军加一起也不过一二十万兵力,可是同时期的太平军却号称拥兵百万,虽然不见得真有百万兵力但是打个折扣五十元总不止吧。用两三倍的军队对付清军这个胜算总大吧?而且当时太平天国占领的都是江南富庶地区,经费不比清朝廷少多少。而且武器装备与清军也差不多,在战争后期双方都大量购买洋枪洋炮。

可是最后太平天国还是输了,我觉得太平天国输就输在内部矛盾上,而不是输在作战上。就拿天国最后高层内乱,王杀王之后,石达开带领天国主力十多万大军脱离天国,天国在陈玉成和李秀成的指挥下还是打破清军的江南大营。总的来说直到天国后期,清军对太平天国作战都是败多胜少的。太平军派出两三万军队北伐就打到了天津,差点打到了北京。可见太平天国输不是输在战斗力上。

太平天国输是输在内部问题上,一个政权假如在革命还没成功内部就不统一,你觉得这个组织能成功吗?所以个人觉得太平天国失败是必然的,不是因为湘军的参与而导致的,只是湘军的参与导致了天国覆灭的加快而已。

天国体质和很多起义军体质不一样,那就是天国高层权力的分配不合理,就是一号人物洪秀全没有实权,他只是天国上下的精神领袖。而二号人物杨秀清却是实际的天国掌权人物,而且杨秀清确实有能力。所以这样领导体制必定会爆发矛盾,只是分来的早晚的问题。我可以说任何造反组织,他的领导人都是实权人物,比如刘邦,比如朱元璋、比如李自成他们至死都是大权在握,而洪秀全在革命还没成功后就没有了实权,假如洪甘心做傀儡那就另当别论,可是洪并不愿意接受自己即将被杨秀清取代的事实,这也就为后来的天京事件埋下了伏笔。个人觉得天京事件是无法避免的,迟早要爆发,假如杨秀清不着急逼洪秀全封自己为万岁,也许这个事件会来的晚点,但是洪杨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总有一天会爆发的。

天京事件后韦昌辉在洪秀全授意下杀了东王杨秀清及两万东王嫡系,所杀的都是天国的老革命,这些人都是能征善战。而且此后又爆发了诛杀韦昌辉,而石达开出走,这其中又更是人头滚滚,天国精英再一次消耗。到石达开的出走,也就造成了天国由盛转衰,败局也就难免了


此岸情彼岸花180269099


其实,即便没有曾国藩的湘军,洪秀全的太平天国也不会成功,因为自古农民起义军的劣根性(个人利益大于一切)在起决定性的因素,从陈胜吴广到李自成再到再到洪秀全,他们无一例外,在最开始的时候所有人的利益可以暂时统一,但是在取得阶段性胜利后农民起义军的劣根性就会暴露,最初的根本也会动摇。有人会说中国共产党成立新中国不就是无产阶级,农民起义的胜利吗?如果你这么认为那你就真的错了,因为她是工人阶级领导的。


Sungkoko


也不可能。太平天国又反清,又灭洋。而且新基督教,跟中华文化格格不入。另外,搞乌托邦式的公有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