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中,為什麼秦可卿的葬禮非常奢華,賈敬的葬禮非常簡單?

潤楊閬苑


紅樓夢中應該預設了三場大葬禮,分別是秦可卿、賈敬、賈母三代人。這三場葬禮隱喻了賈家第五代的提前死亡,中堅力量第三代緊隨其後,最後才是曾經繁華的第二代象徵賈母。而第四代玉字輩只有賈瑞小死亡,代表的也是垮掉的一代,在葬禮規模上。曹雪芹的安排應該對應的是繁、簡、極簡的順序。秦可卿最奢華,賈母最簡單,規模最大的葬禮無疑是賈敬的。只是賈敬葬禮夾在秦可卿和賈母中間,不適宜濃墨重彩,做了簡化處理而已。



賈敬吞金丹暴斃後,作者雖然簡化處理了葬禮過程,卻著重突出了幾點內容,而這些都是秦可卿葬禮所僭越不軌之處。從中也能看出賈敬葬禮的規格遠大於秦可卿。

首先,賈敬暴斃後,尤氏雷厲風行的處理手段。尤氏在秦可卿葬禮上“病了”幾十天。關於她裝病的說法是共識。只是她那般“過於從夫”的女人被說成發現丈夫與秦可卿通姦而賭氣不幹活,也太高看尤氏了。沒有賈珍的同意,尤氏不死都要起來張羅。從賈敬一死尤氏的表現看,駕輕就熟極有經驗。

尤氏也不聽,只命鎖著,等賈珍來發放,且命人去飛馬報信。一面看視裡面窄狹,不能停放,橫豎也不能進城的,忙裝裹好了,用軟轎抬至鐵檻寺來停放,掐指算來,至早也得半月的工夫,賈珍方能來到。目今天氣炎熱,實不得相待,遂自行主持,命天文生擇了日期入殮。壽木已係早年備下寄在此廟的,甚是便宜。三日後便破孝開弔。一面且做起道場來。

尤氏處理的井井有條,一個將眾道人鎖起來,將秦可卿的丫頭瑞珠和寶珠結果補充出。這兩個丫頭一死一逃(不敢回家),與尤氏密切相關。


其次,賈敬的葬禮在尤氏主持下有條不紊的操辦起來。連賈珍聽到都讚一聲妥當。由於趕上國喪,京城幾乎空了一半,開始確實很簡陋。可賈敬葬禮有秦可卿沒有的皇帝聖旨:

天子聽了,忙下額外恩旨曰:賈敬雖白衣無功於國,念彼祖父之功,追賜五品之職。令其子孫扶柩由北下之門入都,恩賜私第殯殮。任子孫盡喪禮畢扶柩回籍外,著光祿寺按上例賜祭。朝中由王公以下準其祭弔。欽此。

皇帝下旨後的賈敬葬禮必然要更隆重奢華。這一點毋庸置疑而且皇帝聖旨說了四點:

第一,追賜五品之職。秦可卿也是五品宜人,但男尊女卑,長幼有序,賈敬賜官,盡享恩榮合法,秦可卿買官,不合法。

第二,靈柩可返回都城家中。古代死在外之人不可以送回京城,皇帝特旨恩准送回賈家操辦。賈敬葬禮正大光明合法,秦可卿葬禮迷霧重重不合法。

第三,任子孫盡喪禮畢扶柩回籍外,著光祿寺按上例賜祭。光祿寺代表皇帝,皇帝派人祭奠,指出賈敬的榮光合法,秦可卿躺在“壞了事”義忠親王老千歲的棺木中不合法。

第四,古人當朝官員參加紅白喜事不是有沒有交情就可以隨意走動的。“朝中由王公以下準其祭弔。”皇帝聖旨允許朝中王公貴族與賈家有來往的都可以去祭奠。賈敬葬禮的規格和祭奠人的品級合法,對應秦可卿葬禮北靜王等四王八公違規出席的不合法。

賈敬的葬禮處處體現合法合規,處處對應秦可卿葬禮的不合法不合規。隱喻皇帝對秦可卿葬禮的耿耿於懷,也對應賈敬葬禮的規模必然在秦可卿葬禮基礎上更上一層樓!

最後,賈敬靈柩回寧國府當天的規模曹雪芹只用一句話就點其奢華盛大:

擇於初四日卯時請靈柩進城,一面使人知會諸位親友。是日,喪儀昆耀,賓客如雲,自鐵檻寺至寧府,夾路看的何止數萬人。內中有嗟嘆的,也有羨慕的,又有一等半瓶醋的讀書人,說是“喪禮與其奢易莫若儉戚”的,一路紛紛議論不一。

賈敬是長輩,又有皇帝聖旨。請陵回家尚且與秦可卿出殯不相上下,到出殯當天的規模只有更大。只因秦可卿葬禮在前,實在沒必要再畫蛇添足多寫。只是通過賈敬葬禮的合法,一一摘出秦可卿葬禮的不合法。賈家因此遭到皇帝忌諱也就不奇怪了。而北靜王等違法出席,明顯向皇帝表明四王八公結黨事實。皇帝登基不久,只能佔時忍氣吞聲,甚至還要給賈家一個賢德妃作為安撫。其實從那時開始,賈家已經上了皇帝黑名單。賈敬葬禮不過是皇帝憤懣之心的發洩,告訴賈家你們錯在了哪裡!可笑賈家上下竟然無人領會,利令智昏若此徒呼奈何!

歡迎關注:君箋雅侃紅樓,每天為您帶來更多紅樓故事!

本文資料重點引自:

【脂硯齋重評石頭記】80回本

【石頭記】周汝昌校訂批點本80回本

【紅樓夢】通行本120回本


君箋雅侃紅樓



紅樓夢中描述了賈府兩場聲勢浩大的葬禮,其一是賈蓉妻子秦可卿的葬禮,其二是賈珍父親賈敬的葬禮。

因為秦可卿的葬禮在前而且有很多篇幅的描寫,所以就有不少人誤以為賈敬的葬比不上秦可卿葬禮的奢華,其實這不過是作者的一個障眼法罷了。

秦可卿的葬禮夠奢華,但賈敬的葬禮也並不簡單。不可忽略一個客觀事實,就是秦可卿去世時,賈府之人都在家,且是書中可見的賈府第一個媳婦去世,所以曹公會不吝筆墨,以葬禮寫賈府之富貴。

所以,我們通過秦可卿的葬禮,可以看到宮中的太監來弔喪,可以看到四王六公來路祭,可以看到賈珍為兒子蠲官,又因為父親的不過問,所以愈發恣肆奢華,而賈敬去世時,葬禮就顯得有些草率,其實並非如此。

第一、因為規制和孝道,賈敬喪禮的規制一定遠遠高於秦可卿

賈府是鐘鳴鼎食之家、詩書簪纓之族,因此她們都極為講究規制和孝道。

首先按照身份,賈敬是通過科舉出身的進士,雖然早就拋棄家業去城外煉丹,但其身份一直都在。所以他死的時候,是驚動了天子的,後來還下了恩旨,比起賈珍為秦可卿葬禮風光而向太監蠲官,不知高了多少。

其次按照賈府家規,賈敬是賈珍的父親,賈母的侄子,是賈府文字輩,而秦可卿是賈蓉之妻,屬於賈府草字輩,賈敬是秦可卿的爺爺,所以,他的葬禮不可能比孫媳的葬禮寒酸。

賈珍即便再胡鬧,他也只敢在一些表面功夫上做文章,比如臨時請僧問道擇期為秦可卿超度和停靈、花費千兩購買棺木、為賈蓉買官寫經幡、親自前往鐵檻寺過問停靈處……

可是對於其他章程上的事兒,賈珍也只能按部就班,因為越不過章程,所以秦可卿的喪儀也就是外面光鮮內裡弱。

賈敬的喪儀就不同了,對於家族裡的老人其實早早就會提前為他們把所有的喪葬事宜準備妥當,因此即使賈珍沒有在家,尤氏也可以主持大局安排好賈敬的喪儀。

目今天氣炎熱,實不得相待,遂自行主持,命天文生擇了日期入殮.壽木已係早年備下寄在此廟的,甚是便宜.三日後便開喪破孝.一面且做起道場來等賈珍。

因為是按照章程辦事,所以就沒有詳細的描寫,但這並不表示賈敬的葬禮就會簡單,相反的越是長輩的葬禮就越會複雜。賈敬是寧國府此前最大的長輩,他的葬禮自是最複雜隆重的一位。


其二、賈敬的喪事有官家許可,如此殊榮是秦可卿的喪禮無法逾越的

賈珍沒有一開始就親自操辦賈敬請喪禮,是因為當時正遇國喪,賈珍有爵位和官職因此不得在家。但也正因此在賈珍告假回家奔喪的時候,官家也知曉了賈敬去世之事,因此就有了恩旨。

天子聽了,忙下額外恩旨曰:“賈敬雖白衣無功於國,念彼祖父之功,追賜五品之職.令其子孫扶柩由北下之門進都, 入彼私第殯殮.任子孫盡喪禮畢扶柩回籍外,著光祿寺按上例賜祭.朝中由王公以下準其祭弔.欽此。”

官家特別體恤下屬且深諳籠絡之道。不僅同意告假,且賞賜祭祀之物,同時還准許王公以下祭弔,這可是給足了賈府面子,這以後賈府對官家絕對感恩戴德、忠心不二。

扯回重心,有了官家這一層特別的關照,許多人見風使舵都會積極參加賈府的喪儀,所以賈敬的葬禮未開始就已經爆火。因此,賈府對於此次喪儀也必須認真對待,不管按照慣例還是重新調整,賈敬的喪儀絕對不會弱過秦可卿的。


第三、賈敬的葬禮低調不張揚,但不代表不奢華

秦可卿的葬禮是物品齊備的奢華,可是賈敬的葬禮還有人潮湧動的喧譁。

是日,喪儀耀,賓客如雲,自鐵檻寺至寧府,夾路看的何止數萬人.內中有嗟嘆的,也有羨慕的,又有一等半瓶醋的讀書人,說是"喪禮與其奢易莫若儉戚"的,一路紛紛議論不一.

萬人湧上街頭觀禮,這樣的熱鬧不是一般的葬禮會有的景象,賈敬葬禮的奢華程度不言自明瞭。

而且,這裡還有個背景,秦可卿死的時候,賈元春尚未封妃,王公貴族來弔喪,也許都是看在昔日交誼的情面上,畢竟秦可卿是寧府這個長房的長孫媳。而賈敬死亡時,元春早已封妃,貴妃的伯父死了,本身又是進士出身,葬禮自然不會簡單。

且從寫作手法上來看,曹雪芹前文已大寫特寫了賈府葬禮,後文必然不會犯重,不可能再大肆渲染,且到了賈敬死亡一回,曹公為了暗示賈府的大不如前,不僅寫了賈母等人之悲,更是通過簡寫賈敬葬禮,透露了賈府已然窮途末路。

但越是這種沒有痛下筆墨渲染的葬禮,越是讓人感到無處不在的悲涼,而賈敬這個賈府唯一進士出身的子孫的死亡,也預示著賈府敗落的不可逆轉,所以曹公才並未如可卿葬禮般一一寫來,但這並不代表其葬禮就簡單。

賈敬的葬禮看起來簡單,其實還有一個原因,彼時賈府眾人都在為宮中老太妃的薨逝忙亂,多人皆不在府中,因此沖淡了其葬禮的隆重奢華和鬧嚷喧囂的氣氛。


少讀紅樓


從長幼上來說,賈敬是秦可卿的爺爺公公。中國古代講究長幼尊卑,長者為尊。可是他們二人死後,其葬禮規格相差懸殊,秦可卿的葬禮異常奢華,賈敬的葬禮就非常簡單了。二人葬禮的懸殊的原因如下:

秦可卿死的時候,賈府還有奢侈的本錢。

秦可卿死的時候,小說剛開始不久,賈府雖然已經走下坡路了,但是還能拿出錢來操持奢華靡費的葬禮。

秦可卿死用的棺材逾制,賈敬的棺材是按身份定製的。

秦可卿和賈珍的關係非同一般。秦可卿死了,賈珍哭得淚人一般,恨不得跟了去。他父親賈敬在道觀修道,不理家事,賈珍便肆意奢華,鋪張浪費。秦可卿只可以用上等杉木的棺材,可是賈珍卻用的是王爺品級才能用的板材。這棺材萬年不壞。【幫底皆厚八寸,紋若檳榔,味若檀麝,以手扣之,聲如玉石】。

賈敬的棺材是事先準備好的,按照規制用的板材,自然不能和秦可卿的棺材比。

秦可卿和賈敬死的時候,社會大環境不同。

秦可卿死的時候,元春即將封妃,賈府勢頭正勁,因此來了許多王爺、公侯伯子爵等王公大臣,以及親朋好友。

賈敬死的時候,正是老太妃薨逝的國喪期間,王公大臣都去給老太妃送葬守靈,因此賈敬的葬禮一切從簡。賈母、賈珍都去給老太妃送葬去了,聽到賈敬死的消息,才跟皇帝告假,皇帝允許才回來的。因此葬禮相對寒酸一些,送殯的規模小一些。

潤楊認為老太妃才是賈府在宮中的靠山,元春能封妃,是借老太妃之力。如今老太妃死了,賈府的靠山也沒有了。賈元春在宮裡根基淺,獨木難支。朝廷裡的那些王公大臣個個都是趨炎附勢之輩,賈家的靠山沒有了,自然也不會來捧場。因此賈敬的葬禮規格小了很多。

從秦可卿和賈敬葬禮的規模便可窺見賈府經濟日益下滑,賈府的人脈日益減少,賈府的影響力日益下降。


潤楊的紅樓筆記


雖然從身份來說,賈敬是祖父,爺爺輩,秦可卿是孫子媳婦,孫子輩。地位不一樣。從兩人葬禮一奢一簡對比兩人身份有不一樣之處,絕不是爺與孫媳婦這麼簡單。秦可卿的身份歷來為人置疑,不是賈珍為其辦葬禮規格高,奢華之因。是參加葬禮人身份高貴,幾大王爺及王公貴族之類。一個小孫媳婦賈珍再重視不會引來外人重視,別人可以打發管家小廝之類不用親來。秦可卿出身是王公貴族所知之因。東府也不是西府有元春在宮。唯一是秦可卿本人之因。也有一個原因賈家勢頭正旺。

相對於賈敬身份不如秦可卿,又入道多年少社會關係,賈家此時勢道正落,人都外調,當時人不知久已知。權勢一落,門前冷落鞍馬稀,不是昔日風光。而賈珍與北靜王等人的關係不融洽。從過年北靜王向賈珍送福袋,賈珍那日正接烏進孝的租子竟逃避,也更說明賈珍本人沒有吸引聯繫王孫王公貴族之能。秦可卿葬禮來許多人不是衝他來的。賈家之勢漸落,四大家族漸衰,元春也不得寵。賈敬葬禮簡單也就明瞭。


圃香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其實看似簡單的《紅樓夢》,無處不充滿著玄機,甚至無處不充滿著對比,即便是葬禮,也有對比。

紅樓夢中出現三次比較大的喪禮,一次是秦可卿的,一次是賈敬的,一次是賈母史太君的,一次比一次葬禮落魄,也由此看出賈府的敗落過程。

這三次葬禮中,最為奢華的就是秦可卿的葬禮了,可以說是超越了她自身的葬禮規格的,而恰恰是這樣的一次葬禮,在三個人當中是最年輕,資格最輕的,充分說明此時的賈府,在實力上還是很厲害的,而到了賈敬尤其是賈母的葬禮的時候,賈府已經是入不敷出了,實在無法負擔沉重的付出了,所以就從簡辦了,簡單的情節呈現了最為深刻的道理,賈府是不可能永遠繁榮的,,遲早走向衰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