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三桂的兵力是大清的2倍,造反為何還會失敗?

T.P.D.


吳三桂是個什麼樣的人呢?

他是前明山海關總兵,關寧軍老大,後來投降滿清,南征北戰,不斷剿滅農民軍和各路抗清勢力。為了讓滿清兌現永鎮雲貴的諾言,他在西南不遺餘力地絞殺永曆政權,最終活捉永曆,並弒於昆明。

縱觀吳三桂的前半生,很容易就能發現,這個人,是一個極度利己主義者,他的所作所為,無一不是在亂世之中,不斷擴張自己的權勢,因此集結在他麾下的人,忠心之輩或有之,但大部分也都是為了追求利益而已。

鎮守雲南,是清廷一個能兌現卻不能貫徹執行的政治妥協而已,畢竟沒有哪一個朝廷能夠容忍地方之權不在中央之權掌控之下。削藩,放在清廷身上講,勢在必行,而對於吳三桂而言,學尚可喜急流勇退,或許也不失為一條能保全富貴的路。

但是,這條路吳三桂走不了。無論是他本人的不甘心,還是他的部下們的怨氣,都讓他不能夠截然一人全身而退了。大家好好的藩國在雲南天高皇帝遠,自成一家,如今朝廷要削藩,剝奪掉這麼一大堆人的特權,讓他們失去如今握在手中的利益,誰甘心呢?

於是不甘心,為了保護自己的核心利益,只能反叛,或許還能搏一個更廣闊的未來呢!

康熙十二年(1673)在尚可喜請疏歸老遼東,朝廷順勢作出令其移藩的絕對,之後又對耿精忠的撤藩要求也依例照準,在形勢逼迫下,吳三桂也假惺惺尚書朝廷,要求撤藩,然而到了11月,吳三桂殺雲南巡撫朱國治,自稱天下都招討兵馬大元帥,提出所謂“興明討虜”的旗號,起兵造反。

口號是一個好口號,但是打這個口號的人實在太尷尬。清一統天下不過十餘年時間,民間還有許多心向故明的人,但問題是,一個前明叛賊喊著“興明討虜”,只要智商在線的人都明白吳三桂打的什麼主意。

所以在筆者看來,吳三桂這個政治口號實在太失敗了,還不如來一個“靖國難,誅奸臣”,或者直接光棍點“驅除韃虜,恢復中華”也好的。起碼這樣的口號,不會那麼生硬而虛偽啊。從一開始,吳三桂的反叛,就註定了其缺乏群眾支持。

自古以來自南向北,鮮有北伐成功的例子,而當年朱元璋能輕鬆成功,是因為元朝廷內亂不止,並不是一個擁有凝聚力的政權。而吳三桂以三省之力,要對抗全國,雖然加上了山西王輔臣、福建耿精忠,等各地舊部紛紛響應,連臺灣的鄭經都來湊熱鬧,可是各部之間互不統屬,大家的反抗,更有點像鋌而走險,火中取栗的味道。

這樣鬆散的連鎖效應下的叛亂,雖然一時間聲勢浩大,但一遇挫折,必定會如多米諾骨牌一般接二連三地轟塌。事實也正是如此,王輔臣在陝西舉起叛旗沒多久,就迅速被清廷平推,王輔臣投降,之後緊接著是耿精忠和尚之信,吳三桂迅速就被清廷給孤立了。

或許是知道自己時日不多,又或許是覺得這個造反事業是幹不下去了,為了過一過皇帝癮,吳三桂於康熙十七年(1678)在衡州稱帝,立國號為周,建元昭武。這個國號真取得不太好。這簡直是中國歷史上自有皇帝以來最悲催的國號了,南北朝時期的短命禽獸王朝北周,總共存在了24年就滅亡了,之後武則天一個人的大周也只存在了十五年,到了五代十國時期,郭威建立的後周,前後總共就十年,而到了元末時張士誠的周,也是曇花一現。如此“短命”的國號,簡直就是中國歷史上最奇特的一道風景線了,想不通吳三桂為什麼會選這麼個國號。

事實證明,吳三桂總是在錯誤的時間,做出錯誤的選擇。1644年,他本可以成為抗清第一線的一把剪刀,哪怕最後身死族滅,也是一條光明磊落的好漢;1652年李定國兩厥名王,他也可以順勢反叛,或割據一方,或聯合其他勢力,都還算有可取之處。

可是他怎麼選的?縱觀他一生所做的幾次重要抉擇,幾乎都是被動的,從未想過主動去營造一個適合自己的局面,總是等著瀕臨險境之時候,才臨時被迫抉擇。他這個的決策能力,就註定了只能成為一個走狗,而非雄主。


朝代說


這個問題真的是一言難盡。

作為快被洗白白的人物,今天的吳三桂只剩下一個遺憾,那就是沒有取得三藩之亂的勝利。在很多人看來,吳三桂在雲南經營多年,兵力是八旗的兩倍還多,又有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以及臺島鄭氏的遙相呼應;不僅如此,坐鎮陝甘的王輔臣是吳三桂的心腹,遠在康藏的達賴喇嘛是吳三桂的啦啦隊;最可怕的是,連清朝的後院,漠南蒙古察哈爾王也在吳三桂起兵之際準備南下直搗北京。

除了鐵桿和粉絲的內外呼應,天下億萬不願受清朝統治的臣民也在吳三桂揭竿而起時群起響應。可以說,在吳三桂打響武裝反抗清朝第一槍的那一刻,他已經擁有了千千萬萬的追隨者。

然而,三藩之亂還是敗了,即使經過了八年的折騰,最終還是一敗塗地。看似匪夷所思,實則情理之中。為什麼這麼說呢?靜夜史認為主要問題出在吳三桂身上。

作為經歷了明朝、大順和清朝的“三朝元老”,吳三桂的人生閱歷不可謂不豐富,但他卻生生地將自己活成了“三姓家奴”。

吳三桂之所以造反失敗,最根本的原因就在於,他壓根就沒想造反,他的造反是被迫的。

也就是說,要不是康熙不給面子,吳三桂真的想要安安靜靜地做一個軍閥。當然,是世襲軍閥,類似於明朝的沐英那種。

而這,是任何清朝皇帝都不可能接受的。且不說沐英和朱元璋的父子關係,但看吳三桂三姓家奴的本性,誰能保證他對清朝的忠誠?而吳三桂也確實從不安分。在絞死永曆帝后,吳三桂不斷膨脹,到康熙時期已經吃掉了天下賦稅的一半還多,清朝一半地方都有了吳三桂的眼線,這是在公然挑戰清朝的權威。

在尚可喜主動請歸時,吳三桂自恃兵多將廣,認為康熙一定會挽留,怎料年少輕狂的康熙直接就坡下驢,讓吳三桂惱羞成怒。

經營雲南很多年,吳三桂什麼都想到了,什麼都做了,就是沒想到和清朝撕破臉怎麼做,所以憤怒且智商為零的吳三桂直接選擇了下下之策,反他孃的!

而結果也是顯而易見的,雖然開局是極其順利的,但結局是極其悲慘的。在吳三桂決定不過長江的那一刻開始,他的腳步也就註定止步於嶽州了。沒有直搗黃龍的魄力,就是有十倍於清朝的兵力又如何?

對於吳三桂而言,縱然盟友眾多,人多勢眾,但多數人基本都是投機,面對清朝仍舊沒有壓倒性優勢。

清朝雖然在吳三桂反叛時“眾叛親離”,但此時的清朝仍然佔據著北方這個“制高點”。消滅察哈爾王叛軍後,蒙古各部仍舊是清朝的忠實盟友。最可怕的是,清朝在入關後一直重點經營的漢族地主士紳階層,始終和清朝站在同一陣線。

自古以來,所謂的“得民心”基本就是得地主士紳階層的心,這些掌握了話語權的階層,不僅保證了清朝統治的穩固,更將吳三桂反清復明的行為描述為逆賊造反之舉,使得吳三桂集團在遭遇軍事挫折後迅速作鳥獸散,並最終被清朝反殺。

而且就吳三桂所處的社會環境看,面對處於上升期的清朝,即使吳三桂長驅直入拿下北京,也不可能徹底消滅清朝。退回關外的清朝和蒙古高原上的各部落遙相呼應,吳三桂面對的仍將是明末的死局,而東北方向卻沒有吳三桂這樣的人扼守山海關。加上臺島鄭氏和尚可喜、耿精忠等的貌合神離,吳三桂即使拿下整個中原也是無濟於事的。

如果說放清軍入關是吳三桂無奈之下的“曲線救國”之舉尚可以原諒,那麼吳三桂勒死永曆帝就已經真正讓天下人大失所望。在得不到天下地主士紳階層擁護的情況下,軍事勝利並不能為吳三桂帶來改朝換代的輝煌結局,反而會讓吳三桂在軍事上的短暫勝利後迅速失去所有一切。

所以吳三桂的結局註定是失敗!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靜夜史


吳三桂最後造反失敗的很大原因是因為整體的戰略佈局失誤,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雖然擁有2倍於清軍的兵力,卻不能用,或者不能發揮各兵種的優勢,人數多反而成了失敗的原因。按照吳三桂方面最初的戰略意圖,應該是吳三桂軍先從雲南和貴州出兵,進而拿下兩湖地區和四川地區。與此同時,位於東南方向的福建平南王耿精忠和鎮南王尚可喜,再聯合位於臺灣島的鄭經,逐一將東南沿海各省拿下,這樣一來,清朝政府賴以存在的賦稅重區就被自己卡住了,而位於陝西的王輔臣則可以出兵京城,扼住清庭的咽喉所在。


如果這個戰略設想能夠順利推進,可以說是非常完美了。加上吳三桂本就打著“反清復明”的口號,而清朝統治剛剛形成,對於廣大的漢族人民來說,反清復明這個口號還是有很大的吸引力和群眾支持的,戰略上處於優勢地位,兵力上壓倒性優勢,再加上有廣大的群眾支持,造反想不成功都不行。這一點可以從吳三桂軍造反之初進展很順利可以看出,當時一度勢如破竹,不到三個月便拿下了南方的個省份。其餘十個省份也多有戰火波及。但很快,造反行動就陷入了僵局,變得前途渺茫。


實際上,這也不難理解。就拿造反主力吳三桂來說,本就懷揣皇帝夢,但是又不是主動出擊的造反,缺乏足夠堅定的信心。更別說其他大大小小的藩鎮勢力了。雲南的尚可喜就是很鮮明的例子,原本不想反的尚可喜被兒子尚之信逼上梁山,拉起了反清大旗。而平南王耿精忠想法就更單純了,他只想搞個割據勢力,與清朝獨立存在,坐擁東南江山。位於臺灣的鄭經是想在大陸謀一片棲身之所。


這就造成了在鄭經登錄東南沿海以後,三方勢力已經暗自較勁了。這邊是後來的耿精忠、尚之信、鄭經三方勢力在東南諸省殺得不可開交。於此同時,清朝政府採取分化瓦解的策略,對實力不強卻又可以左右戰局的耿精忠和尚之信二人“暫停撤藩”,在兵力佈局上,清庭將重兵集結於東南,雙重壓力之下,耿精忠和尚可喜二人開始動搖了,反清的決心也沒那麼強了。看到希望的清庭很快反應過來。

這二人的不給力,直接造成在兩湖地區激戰正酣且連戰連捷的吳三桂畏手畏腳,前怕狼後怕虎,便給了清朝政府得意喘息的機會。接下來,清庭再次調整戰略部署,在長江沿線佈防,吳三桂大軍被圍困於兩湖地區不能動彈。再然後,清庭騰出手來收拾陝西的王輔臣,最終王輔臣被迫投降,清庭沒有了京城之危,得以從陝西穿插而過直逼四川,位於兩湖的吳三桂左翼又平添壓力。在人心收復上,清庭自康熙即位後就招攬漢人人心,反觀吳三桂匆忙間在衡陽稱帝,引起漢族人和跟著他反清復明的人拋棄,最終落得身首異處的下場,可以說很大原因是他自己造成的。


木劍溫不勝


1673年11月,吳三桂誅殺雲南巡撫朱國治,自稱天下都招討兵馬大元帥,提出“興明討虜”,起兵造反。

吳三桂起兵後,各地叛軍紛紛響應,包括福建耿精忠,廣西孫延齡,廣東尚之信,陝西王輔臣,臺灣鄭經等人,使得吳三桂迅速控制了雲南,四川,廣西,貴州,福建,廣東,陝西,湖南等地,可以說這時候的吳三桂已經佔據了清朝一半疆土,與清軍隔江對峙,而清軍在戰爭的一開始也是屢屢戰敗,八旗軍的戰鬥力在那時已經變的非常低下了。

那麼按照劇情的發展,只要吳三桂下令渡江向北京進軍,清朝基本就離滅亡不遠了,然而歷史總是那麼的讓人捉摸不透,吳三桂最終也沒有下令北上,也因此他錯過了滅亡清朝的最佳時機,也為這次起兵埋下了失敗的種子,那麼吳三桂為什麼在面對如此大好形勢的情況下而坐失良機呢?我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

1,吳三桂本身實力不濟。吳三桂雖然經營雲南十幾年,但那裡物產並不豐富,相比江南地區,雲南真是窮的可憐,所以當吳三桂打到湖北的時候,僅憑自己的實力是根本無力再北上的,那麼前面不是說過,吳三桂起兵時還有很多同夥嗎?他們這時候又在幹什麼呢?為何不配合吳三桂繼續北上呢?這就要講到第二點了。

2,以吳三桂為主的叛軍各部勾心鬥角。當初響應他起兵的那些地方武將雖然表面響應吳三桂,但也都有自己的小算盤,他們內部是很不團結的,而康熙也看透了這一點,於是他果斷只在長江一線出全力抵抗吳三桂的大軍,而在其他地方則是對那些叛軍進行招撫,比如陝西王輔臣,廣東尚之信,福建耿精忠等,這些人後來又都陸續“棄暗投明”,重新加入了康熙集團。


王輔臣本來就在吳三桂和康熙之間猶豫不定,所以根本不會在陝西盡全力配合吳三桂,最終在康熙赦免了他的一切罪過後,王輔臣就投了康熙;而耿精忠起兵後不久就受到臺灣鄭經的攻擊(鄭經想要藉此機會搶奪耿精忠的地盤),再加上吳三桂多次催促耿精忠起兵導致耿精忠很生氣,這時候康熙一道赦免他謀逆之罪,恢復他爵位的聖旨也下來了,進一步導致他一氣之下也再次投了康熙;還有尚之信,尚之信和他的父親尚可喜本身就有很大的矛盾,尚可喜從始至終就是反對起兵,忠於清朝的,而尚之信是支持吳三桂的,所以當吳三桂起兵後,尚可喜以一己之力在廣東牽制了大批叛軍,所以尚之信起兵後基本就是在廣東和自己的父親打仗,最後尚之信在得到康熙可以襲平南親王爵的肯定答覆下也投降了清朝。

所以從吳三桂的幾個主要得力助手陸續投降了清朝後,他就是孤軍奮戰了,也正因為此,吳三桂只能將進攻的重點放在了廣東一線,更不可能北上了,可能他這時候已經意識到自己敗局已定,所以希望能過一把皇帝隱。

於是在公元1678年,吳三桂在衡州(今衡陽)稱帝建國,國號周,建元昭武,改衡州為定天府,大封諸將。

可是稱帝僅七個月,吳三桂就病死了,隨著他的死亡,吳周政權也瀕臨崩潰,清軍趁機全面進攻,即位的吳三桂之孫吳世璠退守雲南,1681年清軍攻破昆明城,吳世璠自殺,三藩之亂正式平定。


那麼在我看來,吳三桂失敗的原因除了以上兩點以外,還有一點非常重要,那就是不得漢人之心!

當年吳三桂為了向滿清統治者表忠心,而不惜甘願充當為滿清平定天下的馬前卒,不僅殺了很多前明將士還在緬甸親自絞死了南明最後一位皇帝—永曆皇帝,對漢人來說,吳三桂的所作所為不啻為大奸大惡之徒!是十惡不赦的漢奸!

如此奸人起兵造反,哪裡能得到漢人的支持呢……

所以,吳三桂的失敗是必然的。


鹹魚閒聊


康熙十二年(1673年),吳三桂以“興明討虜”為口號,起兵反清,持續八年之久的“三藩之亂”就此爆發。

康熙十二年(1673年)十一月,吳三桂誅殺雲南巡撫朱國治,發佈討伐滿清檄文,自稱天下都招討兵馬大元帥,以“興明討虜”為口號,起兵造反。

起兵之初,吳三桂聯合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以及盤踞在臺灣的鄭氏集團,佔據了長江以南的廣大地區,但是隨後,清廷組織力量進行平叛,局勢逐漸發生了逆轉。

康熙十七年(1678年)在衡州稱帝,立國號周,建元昭武,不久之後吳三桂病逝,其孫吳世璠繼位。康熙二十年(1681年),清軍攻入昆明,吳世璠自殺,至此,歷時8年的三藩之亂被平定。


在“三藩之亂”的初期,吳三桂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橫掃長江以南的半壁江山。

吳三桂之所以能在叛亂初期佔據優勢與主動,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

一來,是在戰爭的準備上。

康熙元年(1661年),吳三桂誅殺永曆皇帝朱由榔,明朝皇統就此滅亡,從此八旗官兵是“刀槍入庫,馬放南山”至吳三桂叛亂已有十多年之久,相比於吳三桂為了叛亂早就開始著手於整頓軍備,加緊訓練,有著巨大的反差,所以在準備上的不足讓吳三桂得以迅速北上。

二來,是清朝面臨了嚴重的多線作戰危機。

此時的康熙皇帝面對的不僅僅是一個吳三桂,甚至他面對的不光是吳三桂、尚可喜和耿精忠這三藩,還有西北的王輔臣,還有察哈爾蒙古的貴族,還有盤踞在臺灣的鄭氏集團,還有各種擁護“朱三太子”的零零總總的叛軍,可以說此時的清朝軍隊面臨的敵人是非常之多的。


但是最終吳三桂還是失敗了,除了戰略上的失誤外,不得民心也是吳三桂失敗的重要原因。

首先,便是吳三桂戰略上的失誤。

在叛亂之處,吳三桂迅速佔領了長江以南的廣大地區,與清軍形成了隔江相望的戰略態勢,如果吳三桂能夠一鼓作氣渡江北上,完全有可能也就機會繼續攻城掠地,將戰線不斷向北推進,甚至可以打到北京城下。

但是吳三桂在打到長江邊上的時候,便重現想到了他當年山海關向多爾袞“借兵”的時候提出的“劃江而治”的方案,現在的他依然想繼續保有對於長江以南的統治,進而暫時性的停下了腳步。而這也給了大清王朝喘息之機,清軍迅速的組織兵力進行防禦,而吳三桂也就錯過了最佳的戰略時機。

其次,就是吳三桂盟友的牽制。

說是“三藩之亂”,但是吳三桂幾乎是自始至終都是在單兵作戰,且不說尚可喜和耿精忠的戰鬥力遠不如吳三桂的軍隊,期間他們對於吳三桂所能提供的呼應和支持也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特別是耿精忠,除了要面對康親王傑書帶領的清軍外,還要面對臺灣的鄭氏集團,在兩面夾擊的情況下,耿精忠直接投降了。

而除了三藩之外,吳三桂的舊部王輔臣也是時而降清,時而降吳三桂,模稜兩個的態度讓吳三桂徹底陷入了獨自面對清軍的戰略境地。

再次,就是吳三桂的叛亂非常的不得民心。

吳三桂發動叛亂的時候,清兵已經入關近三十年,天下一統的狀態也已經是維持了十多年了,清朝的大一統統治逐漸穩固,百姓也逐漸接受了滿清政權的統治和治理,這個時候天下百姓包括漢族人、滿族人、蒙古人等,都在想著是維持和平穩定的局面,恢復社會生產,誰也不願意在經歷戰爭。而就在這個時候,吳三桂起兵造反,發動了“三藩之亂”,又將南方各地的百姓拉入到了戰爭的泥潭之中,這本就是與民心所向背道而馳的舉動。

早在吳三桂在發動叛亂之前,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任人唯親,雲貴地方的官場早已經是昏暗一片,再加上他為了叛亂不斷充軍擴營,極大的增加了百姓負擔。不僅如此吳三桂還縱容部下將吏為非作歹,魚肉百姓,“殺人越貨,毫無畏忌,訟牒、命盜兩案,甲兵居其大半”。這些都使得吳三桂本就非常的不得人心,再加上吳三桂起兵之後,一路上也是燒殺擄掠,造成了非常惡劣的影響。

失去民心,沒有百姓支持的吳三桂也註定是要失敗的。

最後,就是吳三桂冒天下之大不韙,在衡州稱帝。

由於吳三桂先前為滿清南下、橫掃南明的先鋒,更是滅掉南明小朝廷,手刃永曆皇帝的罪魁禍首,吳三桂在廣大南方地區的百姓和士大夫階層中的聲望是非常的差,而他的起兵又打出了“興明討擄”的口號,讓人覺得啼笑皆非,非但沒有獲得支持,反而受到了極大的排斥。

而康熙十七年(1678年),吳三桂在彌留之際,選擇冒天下之大不韙,悍然在衡州稱帝,進而再一次拋棄了對於明朝政權的擁護,也將自己徹底推向了整個國家的對立面。

吳三桂稱帝五個月之後的康熙十七年(1678年)八月,吳三桂病逝。其孫吳世璠繼位。康熙二十年(1681年),清軍攻入昆明,吳世璠自殺,至此,歷時8年的三藩之亂被平定。


雍親王府


康熙大帝,8歲登基,在位62年,中國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但其皇帝生涯前期可謂歷經波折,險些皇朝斷送。在其執政的第12年,就遇上了這“三潘之亂”,可以說,這次危機,一著不慎,將滿盤皆輸!

(三藩之亂)

當初清軍入關時,為了對付李自成的起義軍和南明的小朝廷,大膽啟用了一大批的明朝的降將,其中以吳三桂、耿精忠、尚可喜三個軍功最大。因此被清朝封為藩王,世代鎮守邊疆,但後來三藩的兵力越來越大,而且每年清朝都要撥大量的軍餉來養他們,不僅經濟上清朝不堪重負,清朝的統治也被危機,因此康熙決定要削除三藩。

只不過這“三藩之亂”,雖說這三人實力已經超過了清朝,但卻最終被平息了,這關鍵還在這吳三桂身上,那麼大清是如何搞定吳三桂的呢?

起初,康熙削藩意圖已經很明顯,而手握重兵的雲南王吳三桂當然不會坐以待斃,也是蠢蠢欲動就要造反。你說造反也就造反了,吳三桂還前怕狼後怕虎,先試試康熙的心思,想確認下是不是真要對自己動手。於是上書說辭去平西王一職,假惺惺地請求撤藩,寄希望康熙能挽留他,看看康熙有啥子反應。康熙呢,自然知道吳三桂的小心思,將計就計,馬上同意了。這下子吳三桂可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於是把心一橫,不造反都不行了。

(吳三桂最愛—陳圓圓)

因為吳三桂自身兵力強盛,又自稱為“討虜天下兵馬大元帥”,集結了眾多叛軍,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就迅速攻佔了雲南、貴州、湖南、四川、廣東、福建、陝西、湖北、河南等地,連臺灣的鄭氏也起兵響應,當時普遍認為吳三桂定可一舉擊潰清朝,扒拉下來康熙。

(吳三桂)

可這個時候吳三桂開始昏招頻出,白白浪費了大好時機,第一個昏招就是沒有乘勢打擊大清,而是在打到長江邊上的時候,竟然停止進軍了,要跟大清談判,說是要劃江而治。

這就給了大清喘息之機,大清也迅速做了戰略調整,對其他的反叛將領採取安撫的政策,再利用三藩中的矛盾。比如平南王尚可喜堅決反對叛亂,而其子尚之信則堅決擁護。大清就讓尚可喜在廣州起兵死死拖住叛軍,大清採取各個擊破戰術,最後耿精忠、尚之信投降。這樣一來,吳三桂也是實力大減。

吳三桂第二個昏招就是,本來吳三桂造反的時候,還頗有“反清復明”的意思在的,這個隱形大旗讓他得到了跟多反清義士的支持,可他竟讓放棄了,竟然在1678年衡陽稱帝了。這樣一來,許多跟隨支持吳三桂的反清義士可謂寒透了心。古代打仗,不得民心是不可能成功的。康熙順勢直接說道:朝廷只追究吳三桂,其餘從亂者不追究責任,如果還能起兵反抗叛軍還會因功升官。

這樣一來,吳三桂更是實力大減,最終兵敗。吳三桂本人也只當了五六個月的皇帝,就病逝了!

我是七夜說歷史,歡迎大家關注,一起暢聊歷史!


七夜侃歷史


當時滿清承平已久,兵員戰鬥力下降極為嚴重,以至於吳三桂起兵三萬之人竟在短短時間就席捲十省之地,並大肆招兵買馬,很快就將兵員擴充過了十萬(這十萬人很多都是南明的遺老遺少加入),以至於很多人都認為吳三桂起兵之時軍隊是滿清的兩倍。


但是即便吳三桂擁有如此之多的兵力,個人認為他要戰勝滿清依舊很困難。

第一點,吳三桂所佔之地乃是雲貴一帶,人煙稀少,產糧薄弱,而滿清所佔之地皆是人口密集富庶無比的地方,相比之下,滿清有非常大的優勢。這是人口和糧食的優勢。

第二點,三藩以及南方各個割據勢力之間勾心鬥角,沒法合力進攻滿清不說,還相互拖後腿,比如耿精忠在叛清之後,一面跟滿清打仗,一面還要跟鄭經在福建搶地盤,最後兩面夾擊扛不住就投降了。


第三點,根源上的東西,其實三藩是志不在天下的三藩,就連最具有戰略目光的吳三桂也是一直只要跟清王朝劃江而治,並沒有想著東進沿河阻斷漕運,不然滿清北地絕對會出現缺糧的狀況。

也真是清王朝看清了吳三桂的種種弱點,所以即便是在吳三桂聲勢最浩大的時候也沒同意劃江而治。


金道人


吳三桂造反,起於康熙裁撤“三藩”。當年滿清入關得天下,有四個大漢奸立下大功,孔有德、吳三桂、尚可喜、耿仲明。清廷待之不可謂不厚,皆封王,令吳三桂駐防雲南,耿精忠(耿仲明之孫)駐防福建,尚可喜駐防廣東。孔有德在與南明李定國作戰失敗自殺,就將其女孔四貞許配給孫延齡駐守廣西。



因康熙日感“三藩”勢大威脅,於是下令遷往山海關外,“三藩”遂反,一時間三藩舊部、南明殘餘勢力群起呼應,一直攻到湖南,佔據半壁江山。那麼為何短短几年時間失敗了呢?有說實力不濟,有說缺錢少糧。這有些說不通,以“三藩”合四起之力,不可謂不強,要不然不能那麼快打到長江邊上,至於錢糧,所佔之地雖不及江南富庶,但如湖南江西,也是魚米之地,不會養不起叛軍。



三藩敗亡,必另有其因:

*吳三桂起兵打的旗號是“興明討虜”,誰都知道滿清是他放進關的,連南明最後一位永曆帝,都是被他從緬甸抓回來,親手絞殺的。此事天下皆知,說這話誰信?做著“虜”封的官,再去討“虜”,殺了南明皇帝,又要興明。從道義和氣勢上先輸了三分。



*康熙執政時,百姓尚得果腹。比起明末時饑荒遍地,朝不保夕的境況已是好的多。且康熙年治理還算清明,未施暴政,推行漢制,民心漸行歸化,吳三桂這等朝三暮四的逆賊,自然得不到發自內心的支持。其痛恨漢奸之心,尤勝於外虜。



*“三藩”內部各勢力本就各懷鬼胎,不是鐵打一塊。如廣東尚家,老子尚可喜是清廷這邊的,兒子尚之信是吳三桂這邊的。福建耿精忠,作亂時被臺灣鄭經圖謀地盤,首尾難顧。西北王輔臣,原為吳三桂舊部,打了敗仗就歸順了清廷。這些山頭被康熙逐一分化瓦解,等到吳三桂一死,更是如鳥獸散。



*作為各朝代統治中心,多於中原一帶,而清朝糧餉稅捐主要來源還在手裡,根本未動,還足以支撐戰爭。吳三桂集團打到湖南已是強弩之勢,已經是進攻乏力,後勁不足,從戰局能看出,1673年攻取湖南後, 即不再向北發展。隨著清廷的分化策略,吳集團步步瓦解到1681年徹底被撲滅。

綜上原因,三藩勢力初期雖然勢大,但有著先天的缺陷,在清廷正確應對下,最終落敗。


百味乾坤


一,吳三桂戰略失誤,在幾乎拿下湖南的關鍵時刻,他居然不順江而下,拿武昌,奪安慶,下南京。如果他趁清廷不能反應,切斷江南半壁,把漕運一斷,沒什麼根基的滿清沒了經濟來源,怎麼打?當年還可以搶關內的明人,可是現在他們都是大清子民,搶誰?

二,吳三桂政治上不正確,他打的旗號太逗了,『興明討虜』,永曆都被你勒死了,還興什麼明?你逗誰?還不如打出恢復漢家衣冠的旗號。所以政治上他落了下風,沒有天下群起響應。

三,最關鍵的原因,吳三桂老了,康熙還年輕。康熙拖得起,吳三桂拖不起。

三藩初時,以吳軍之通連連得利,後1676年耿精忠、尚之信相繼投降於清政府,孫延齡先叛康熙,後自稱王,被吳世璠殺死在桂林。此後,吳三桂與清庭形成相持階段。1678年)六月初,吳三桂在都城衡州率5萬大軍南下,攻擊兵家必爭之地永興,兩戰兩勝,大創清軍,一戰擊斃都統宜里布、護軍統領哈克三,奪據清軍河外營地,六月中旬,張皇后駕崩,吳三桂精神受挫。八月,得了“中風噎嗝”的病症,吳三桂病死,時年六十七歲,只做了五個多月的皇帝。

努力奔跑的的螞蟻


知史局【2018】總第294期

吳三桂的兵力是大清的2倍,造反為何還會失敗?

我認為兵力固然重要,但是兵力決不是惟一。不然,我們不能解釋歷史上那些不勝枚舉的以少勝多的戰例。

1673年(康熙十二年)11月21日,吳三桂起兵叛亂。這時距1644年(順治元年)4月21日吳三桂降清,差7個月正好滿30年。

三十年來,吳三桂是個什麼人,他自己已經表演得入木三分,全國人民也都看得一清二楚。他先是與李自成眉來眼去,後來,為了陳圓圓,又轉身投靠大清,在這個過程中,吳三桂為了表示自己忠誠,其部所在到之處寸草不生,甚至接二連三地屠城。到了康熙十二年,突然又要舉旗造反,口號由當初的“矢忠新朝”突然變成“共舉大明之文物”,誰會相信呢?知識分子不相信,天下的百姓也不相信。無論是與舊朝、新朝的矛盾,嚴格地說,都與老百姓沒毛關係。相反,與老百姓有直接關係的是吳三桂的直接禍害百姓,戰爭期間濫殺無辜,和平時期橫徵暴斂。史載,在他坐鎮雲貴以及叛亂期間,縱容士兵為害一方,“殺人越貨,毫無畏忌,訟牒、命盜兩案,甲兵居其大半”除了禍害,他沒有給人民解決任何際困難,比如失去土地與貧困飢餓,比如自然災害等等。反而,他倒又成了人民的一個公害。從性質上說,他把持的地方政府與軍隊,都是反人民的,都是與人民尖銳對立的。比較而言,人民看到了朝廷的減免稅賦,看到了朝廷為天下太平付出的不斷的努力。

我們常說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講的就是人民之道。吳三桂不是寡助的問題,而是完全無助。換句話說,他的叛亂完全是個人及其軍事集團的私事,與雲貴的百姓無關,與他後來佔領的湖南、湖北、江西等地的百姓也無關,他的“共舉大明之文物”的口號,天下的百姓不相信,也與天下的百姓無關。不但無關,還與享受了十多年和平生活的天下百姓的利益相對立。

康熙十五年“三藩”之一的粵藩尚之信叛亂時,廣東人民就堅決反對,並斷言廣東“過了週三年,依舊歸康熙”,這個口號,在兩廣及福建地區廣為流傳,傳達的是人民的心聲。人民不希望國家分裂,人民不需要對他們窮兇極惡的惡魔。現在居然有人糊塗地認為,吳三桂成了要比康熙強,首先他成不了,其次他成了那一定是中華民族的大災難。歷史沒有選擇他,歷史有自己理性的考慮。選誰不選誰,誰長壽誰短命,在長長的歷史裡,難道我們看不到天道嗎?

相反,吳三桂小看的康熙,在政治上得到了全國人民的支持,人民要休養生息,要過太平的日子,人民要一個完整的而不是破碎的國家。康熙在這些重大問題上,與人民緊緊站在了一起,雖然朝廷起初兵力薄弱,但是,20歲的康熙沉著冷靜,步步為營。

首先,在政治上孤立吳三桂,他停撤平南、靖南二藩,讓“三潘之亂”變成事實上的“一藩之亂”。同時,頒佈寬鬆政策,對各省任職的吳三桂部下的親屬概不株連,讓他們各安其職。其次,在軍事上,他任命鐵帽子順承郡王勒爾錦為寧南靖寇大將軍,率師征討吳三桂。同時,分別派出各旗名將分赴荊州、兗州、太原、四川等軍事重地,並迅速攻克那些地方。很快,變被動為主動,最終平了吳三桂。

吳三桂,就是這樣失敗的。歸結一句:失道,必然失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