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希特勒失敗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行者雲清


在以前曾經出現過很多類似的疑問,比如德國如果打贏了哪一場戰役能夠取得戰爭的勝利?

再比如說如果讓古德里安或者是隆美爾來指揮某某戰役會不會贏得戰爭的勝利?等等!

那麼我在此會很認真的告訴你,不論是德國打贏了哪一場戰役或者是由誰來指揮,戰爭的最後結果是德國必定會戰敗投降。


不論是隆美爾或者是古德里安亦或是曼施坦因的表現如何出色,都不可能扭轉德國最後失敗的命運!

這是因為德國同時面對著三個世界上最強大的工業國家和軍事國家。

到了這種地步,德國無論怎樣的努力都不好使。

德國是一頭歐洲的猛獸,英美蘇三國是合力將這頭猛獸置於死地的一個最佳的組合團隊。

這個三國組合的團隊缺一不可,少了任何一方或者是彼此之間配合不協調的話,德意志這頭猛獸就會將它們一一咬死。

也正因為如此,三國才不惜一切的代價通力合作將這頭猛獸扼殺在它的洞穴中!

讓我們來一一分析一下希特勒失敗的主要原因。


有人曾這樣說過,美國用了百分之七十五的國力用於同德國作戰,英國使用了百分之九十的國力用於同德國作戰,蘇聯是用了百分之九十五的國力用於同德國作戰。

由此可以看到納粹德國的強大,如果在三個國家之中有一國退群的話,都不可能戰勝納粹。

美國是二戰之中實力最強大的國家,強大的軍工生產能力為各反法西斯國家輸送了數不清的戰略物資。

如果沒有美國,英國在取得了不列顛空戰勝利之後,自保應該無大礙,但如果對德國採取戰略反擊是沒有這個能力的。

蘇聯自蘇德戰爭爆發之後,一路節節敗退根本就無力阻止納粹德國的排山倒海式的進攻,在莫斯科會戰之前,美國就已經開始對蘇聯實施軍事支援。

美國對蘇聯的援助是巨大的,也是非常關鍵的。


如果美國僅僅是支援蘇聯武器彈藥和機床以及汽油、機車這一類的東西,蘇聯仍不可能取得戰爭的勝利。

蘇德戰爭開始之後,蘇聯的全體男性公民在18歲至50歲之間的人,幾乎毫無例外的全部上了前線。

那些留在後方的武器生產工廠全部是由婦女、老人和兒童來完成。

那麼這個時候的農業生產基本上處於荒廢狀態,蘇聯的糧食儲備本來就不足,農業本來就很差勁。

如果不是在關鍵的時刻美國送來了460多萬噸糧食和高熱量食品,僅憑此一項蘇聯的衛國戰爭就得完蛋。

更別說在以後強度奧得河攻克柏林了!

現代的人研究二戰都通常很容易忽視英國在二戰中所起的作用,其實這是錯誤的。


二戰開始時,當時的大英帝國雖在經濟總量上被美國超過,但仍牢牢的掌握著科技水平的最高點。

在科技水平上大致與德國同一個級別,甚至說要稍強於德國,更把蘇聯和美國遠遠地甩在身後。

德國人賴以自豪的恩格尼密碼被英國的情報人員成功破譯,這是極為重要的一個環節。

自此以後德國人的每一個動向都被英國人掌握,這其中包括向同盟國家的蘇聯美國提供重要情報信息。

雖說英國人打的阿拉曼戰役規模不是很大,遠不及蘇聯的任何一場戰役,但英國人在最為關鍵的節點上起的作用,美國人和蘇聯人同樣也搞不了。


德國在當時的核物理研究方面是要遠高於其他國家的,別看美國人依靠強大的財力搞了一個曼哈頓工程,但德國仍有望在一九四五年歐戰結束之前可以搞出原子彈。

假如這樣的話,就不可能發生蘇軍攻克柏林和美英蘇三國的易北河勝利會師了。

正因為英國特工在一九四三年破壞了納粹德國設在挪威的原子生產重水車間,德國的原子彈計劃才徹底破產。

其次是蘇德戰爭爆發之後,美國雖擁有強大的軍工生產能力,卻苦於無法將這些支援物資送往蘇聯。

這一來是美國在軍事上處於剛剛崛起階段,二來缺乏海戰經驗,海上護航根本就無從談起。


如果不是擁有幾百年海上作戰經驗的英國皇家海軍帶隊,美國的援蘇物資根本就到不了蘇聯。

二戰期間,歐洲的主戰場是在蘇德之間發生的。

如果沒有蘇聯,那麼英美兩國將直接面對著五六百萬擁有強大作戰能力的德國軍隊。

巴巴羅薩行動開始時,德軍的技術裝備是接近四千輛坦克、五千架飛機和數萬門大炮。

在整個的東線戰場,德軍損失了包括坦克和飛機在內的數萬架和數萬輛,其中直接死亡軍人接近三百萬。

這是一個非常可怕的數字,如果沒有蘇聯的拼死抵抗,那麼這一巨大力量將會用於同英美兩國的軍隊作戰。


撇開後來的原子彈不提,單說這股用於同英美軍隊的作戰力量,說得難聽一點,會把他們打的屁滾尿流。

諾曼底登陸、強度萊茵河、阿登反擊戰就不會有英國人和美國人的啥事了。

別看巴頓在戰後覺得自己牛的很,如果他碰上了巔峰狀態的德軍,他照樣會吃敗仗。

像蘇德戰場那樣動輒幾百萬軍隊的拼殺,巴頓根本就指揮不了,因為美軍士兵根本就打不了這種絞肉機一樣的戰役!

所以,綜上所述是美英蘇三國合力打敗了德國,是三國合力才制服了這頭猛獸。

上述三國中的國家如果缺少任何其中的一個,都將無法打敗德國。

也正是因為三國合力,所以無論是德軍將領在戰場上表現再如何出色,他們也無力扭轉失敗的命運!


東方中華不敗


我的回答很簡單——地理決定論!

歐洲地理條件優良,從烏拉爾山一路向西,是莽莽俄羅斯的東歐大平原,連接波德平原、西歐平原,一直到大西洋,一馬平川、易攻難守。

即使阿爾卑斯山以北大片的丘陵地帶,海拔也不過200-1000米。

請看下圖的正中,紅色圓點的位置,就是德國首都柏林的大體位置。

讀圖可知,德國處於歐洲之腹,四周無險可守,而且強敵環伺,用中國的話來說就是“身處中原四戰之地”。

可是放眼中國歷史,除了東漢光武帝劉秀,沒有一個集團是從中原起家,然後統一全國的。曹操因為赤壁大敗,終究差了一口氣;秦、漢、隋、唐都是出關中爭天下;蒙元、滿清都是自北方南下;朱元璋則是從南向北。

這就是歷史規律,強大如德意志第三帝國,也不能難免!

希特勒的德國在二戰中走了一個拋物線的軌跡,只是,拋物線的終點比起點,要低的多得多!這簡直就是戰國七雄中魏國的翻版!

下面用魏國做一類比,希特勒為什麼失敗,就很清楚了。

從下圖中可知,戰國時期的魏國,儼然就是二戰時期的德國,國土處列強環伺之間,中原四戰之地。

魏國的國勢,也是走了一個終點比起點低的多得多的拋物線。

四戰之地,不戰即亡!所以魏國和德國一樣,都是尚武而善戰的。

德軍的紀律性和戰鬥力就不必說了。法國號稱歐洲最強陸軍,不到兩個月就被砍瓜切菜;俄國號稱戰鬥民族,但蘇德戰場靠人海戰術一路慘勝,直到德軍強弩之末的1945年,才勉強把傷亡比拉平到1:1。

而在戰國時期,魏武卒就是神一樣的存在。據《荀子》的記載,魏武卒的標配,是身披三層重甲、頭戴鐵盔,能開十二石之弩,身背五十隻弩箭,手持長戈或鐵戟,腰懸利劍,帶3天的糧草,這樣滿負荷的情況下,半天時間,必須能走一百華里以上下,才能入選!

這樣的裝備和人力,魏武卒簡直就是那個時代的裝甲洪流。

三十年間七十二戰,完勝六十四,其餘也是均勢。公元前389年,陰晉之戰,五萬步卒,大破秦軍五十餘萬人,威震天下。就像德軍當年閃擊歐洲,未嘗一敗。

但是,那又如何呢?

身處中央的致命弱點,就是必須四處出擊。而且每一個方向上都不能投入全部的資源。

三國時期,曹魏具有壓倒性的實力優勢,但是面對吳、蜀兩個戰略方向,有時還在局部上處於劣勢地位,要被動防守。何況戰國魏和二戰德國呢?

魏國這邊,不能像齊國背靠大海,秦國固守關中,楚國獨據南方;德國這邊,不能像俄國背靠西伯利亞大冰原,英國孤懸海外,美國更不必說了,簡直就是另一個世界。各國都只需一個戰略主攻方向即可,可以全力投入和你耗!

這樣下去,總有猛虎不敵群狼的那一天。更何況,對手其實也是虎,根本就不是狼!

“圍魏救趙”就很能說明問題,魏向北攻,圍了趙的邯鄲,齊就從東邊打過來了。魏都大梁,就是後來北宋的東京汴梁,與柏林一樣,居天下之中,交通便利,非常容易被攻打,但又是己所必救之處。魏軍只好撤圍回援,中途又中了齊國埋伏,損兵折將。

德國也是如此,兩軍交戰正酣,美國的坦克和糧食就源源不斷地輸入蘇聯,德國這邊卻還要分兵去北非,巴爾幹,後來連維希法國也要駐軍佔領。庫爾斯克戰役的同時,盟軍就發動了西西里登陸,東邊要應付“斯大林突擊”,西邊又來了“諾曼底登陸”。

其實魏惠王也算是一代明君,也曾上到拋物線的頂端:“晉國,天下莫強焉,叟之所知也。”最終,受制於地理環境,“東敗於齊,長子死焉;西喪地於秦七百里;南辱於楚。寡人恥之”。


希特勒德國的失敗,也算如出一轍吧!


齊文刀


時代發展到今天,石油早已成為人類社會最重要的資源。被稱作工業血液的石油,不僅影響著人們的日常生活,還可以左右一場世界大戰的勝負。

就像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要不是日本石油不夠用了,它也不會偷襲珍珠港,然後南下進攻東南亞諸國。德國的情況雖然會比日本好許多,但他也是一個缺乏石油的國家,在到處樹敵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如何弄到更多的石油維持戰爭的進行,無疑是希特勒的重中之重。

之所以在二戰爆發前,英國和法國能一直縱容希特勒,很大一部分就是因為德國的石油儲備實在是太少了。沒有石油,再多的坦克飛機大炮也無法投入使用。只要英國和法國能控制住德國的石油來源,希特勒就不敢輕易的發動戰爭。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石油儲量最豐富的中東就被英法等國所控制,因此希特勒想要從中東獲取石油,那是根本不可能的。於是委內瑞拉,墨西哥,美國,蘇聯等國家,便成為希特勒的石油供應國。

但是呢,英國和法國很快就注意到這一點,立馬就想辦法封鎖美洲前往德國的輸油航線。畢竟那個時候還沒開戰,希特勒也不好對英國動手,因此希特勒只能另外再想辦法。

在歐洲,蘇聯的石油儲量是排在第一位的,因此在閃擊蘇聯之前,希特勒從斯大林手中購買過很多石油。1939年8月,德國和蘇聯簽訂互不侵犯條約,借這個機會,德國就找蘇聯購買90萬噸石油。再到1940年,德國從蘇聯進口的石油,佔到當年石油進口總量的三分之二。

對蘇聯這個龐然大物,英國和法國還真不能把他怎麼樣。更何況法國在1940年6月被德國佔領,就更不能把蘇聯怎麼樣了。

當然了,1941年6月,德國閃擊蘇聯,不用想,接下來蘇聯一滴石油都不會賣給德國。之所以德國會進攻蘇聯,一方面是為了奪取蘇聯的石油,佔領蘇聯的石油基地,另一方面就是要讓羅馬尼亞遠離蘇聯空軍的威脅。畢竟羅馬尼亞是德國的重要石油來源,希特勒可不希望蘇聯的人飛機可以飛到羅馬尼亞油田的上空。

在1942年7月,德國發動斯大林格勒會戰,其中最大的目的就是要切斷蘇軍來自高加索的石油供應,另外也想著要佔領高加索,控制當地的石油。

但結果大家都知道,別說是高加索了,最終連斯大林格勒都沒有打下來,反而還讓自己陷入被動的狀態。

蘇聯的石油儲量歐洲第一,排名第二的便是羅馬尼亞。反正都在歐洲大陸上,只要修建幾條輸油管道,就可以把石油運到德國境內。

為了讓羅馬尼亞源源不斷的給德國提供石油,希特勒是想羅馬尼亞提供了大量經濟援助,還擴大兩國之間的商業貿易。等到二戰爆發,羅馬尼亞便徹底倒向德國,全面向德國提供石油。

因此在二戰中,德國的主要石油來源便是羅馬尼亞。但僅僅一個羅馬尼亞,怎麼能和同盟國們相比,中東隨便拉一個國家出來,石油儲量都要比羅馬尼亞多。在這種情況下,德國的失敗也是在意料之中。

因為石油的匱乏,德國喪失不少戰爭良機。對機械化部隊來說,快就是他最大的特點。但是他的速度再快,要是沒有石油他也快不起來。

要是石油管夠,也許希特勒就不會那麼快的進攻蘇聯,而是會先拿下英國。等拿下英國再全力對付蘇聯,在德國的閃電戰下,蘇聯至少會再次失守莫斯科。

但歷史就是這樣,沒有那麼多的如果。


狼群講歷史


希特勒如何失敗,這是一篇大文章,我僅僅談及個人的一點淺見。

首先,還是必須講說正義戰爭和非正義戰爭的區別。希特勒狂妄自大,發動對多個國家的戰爭,把人類拖入戰爭,給各國人民帶來了巨大的傷痛。無數的生命被犧牲,給天量財產造成損失,和平居民妻離子散,流離失所。納粹德國大規模屠殺猶太人,在被佔領國肆意鎮壓人民的反抗。無情掠奪被佔領國的財富和戰爭資源,奴役被佔領國的人民。這在人類歷史上都是罕見的殘暴,勢必遭到同盟國的殊死抵抗和絕地反攻。

美國描寫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作戰的電視連續劇《兄弟連》有一集就講到,E連開進德國,在一個小鎮發現一個集中營,裡面充滿形同骷髏的猶太人囚犯和大量屍體,眼前殘酷的場景讓E連官兵大受震撼,E連從麵包店搶走麵包去救助猶太人囚犯,用槍逼著鎮上的德國居民去掩埋屍體。對於歷經長期作戰而變得疲憊、麻木、油滑的E連官兵來說,知道了什麼叫萬惡的納粹,感受到了自己的捨生忘死的參加戰爭有了那麼一絲神聖的色彩。

其次,從純軍事觀點出發,希特勒以個人好惡對待專業的軍事將領的意見,輕率地決定他們的去留,迫使愈來愈多的軍事將領保持緘默。在佔領法國後,希特勒並不積極考慮佔領英國,而使得美國在歐洲保留了一個可以輸送人員和戰爭物資的橋頭堡。當英國尚在頑強抵抗之中時,希特勒又悍然向東線的蘇聯發動進攻,再一次陷入了德軍總參謀部一直竭力避免的兩線作戰的怪圈,雖然德軍的進攻進展神速,一口氣打到了莫斯科城下,但已是強弩之末。

當地球上兩個最強大的國家美國和蘇聯開動了他們的戰爭機器,發動戰爭的納粹德國勢必遭受到強大的戰爭報復。當戰火燃燒到德國境內,德國人民自己面臨著朝不保夕,他們會懷疑自己當初狂熱支持戰爭的正當性。德國北部有一個美麗的城市呂貝克,城市裡有九座教堂,那時全部被美軍轟炸機夷為平地。當德軍高級將領也在謀劃著對希特勒的暗殺,希特勒只能依靠黨衛軍和蓋世太保對內部進行監控和鎮壓,他走向敗亡的日子就為時不遠了。


葳蕤自光


表面上看----首先是:希特勒不懂得啥叫:步步為營!佔領了法國之後,完全可以停下來,修養個五年,然後再英國,按照這個節奏打,德國會越打越強大!其次是:希特勒不應該招惹蘇聯!拿破崙也是敗在了招惹蘇聯上!希特勒就沒有總結過,拿破崙為什麼敗!最後是:同盟國不給力,這裡面也包括日本!居然企圖三個月拿下中國!所以縱觀整個二戰,真正失敗的原因不是上述原因!其根本是操縱和挑起二戰的一群人和他們的國家民族太無知!太狂妄自大!他們整個國家環境都是如此,民眾居然響應?居然相信他們能贏?居然還在後方積極配合!可見----它們真的是豬一樣的民族和傻子一樣的社會環境啊!都居然愚蠢到如此地步!他們不失敗,誰失敗!


梁勇86304567


導致二戰德國希特勒失敗的原因有很多:

第一、日本不知死活的偷襲珍珠港,讓美國捲入了戰爭,不僅使日本也使德國又多了一個強大的對手。

第二、希特勒在指揮方面存在很多問題,尤其在蘇德戰場出現過很多指揮失誤,希特勒過多的干預一線將領們的決策,導致很多戰役的失敗。

第三、在後勤補給跟不上的情況下,希特勒選擇多線作戰,同時對歐洲和非洲作戰,把戰線拉的太長,在兵力部署上存在很多失誤。

第四、希特勒就是個軍盲,自大,過於自信,自己對戰略戰術根本就沒有任何研究,自以為是。

總之,希特勒德國的失敗也是必然,非正義的戰爭與全世界為敵必將走向毀滅,上帝想讓他滅亡,必先讓他瘋狂,邪不壓正。





正步軍旅


最主要的錯誤,是將蘇聯認為是歐洲國家,其實蘇聯是以亞洲為主的歐亞國家,在地理認知上的錯誤,導致蘇聯的有生力量源源不斷地湧向戰場,當時德國認為情報錯誤,低估了蘇聯的軍隊。可以說,希特勒的這個地理位置認知錯誤,就已經註定了希特勒失敗的命運。次要錯誤,是希特勒兼任陸軍總司令,徹底葬送了希特勒的政治才能。如果希特勒以政治的身份領導德國,以其政治才能,完全有條件與蘇聯達成停戰協議,可惜他以軍人的身份領導德國,軍人氣質主導了他的行為,不成功,便成仁。


安龍夢


表面上看是由於德國的諸多戰略決策出了問題,但就算不出問題,德國也註定失敗。

實質上,是新興國家對世界秩序的挑戰。德國最大的問題是擴張太快了,所以世界各國的回擊也快使得事情沒有迴轉餘地。而德國擴張速度越快就越體現出對資源的需求就必須更快的擴張。

從他發動戰爭吞併其他歐洲國家就註定了會被針對。同在一個大陸法國不會坐視德國強大,作為歐洲攪屎棍的英國不會容許歐洲統一,美國不會允許一個強大的歐洲出現,蘇聯甚至在德國入侵蘇聯前都已經制定好了進攻德國的計劃。被周邊所有的大國針對,不論最初打的有多驚豔,最後都註定會失敗。

所以前車之鑑,新興勢力如何做大,最好的辦法:“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


章逸之


最主要的是準備不足,太輕敵。面對一個人口、和國土面積比自己大得多的國家:丨、必須要準備好足夠的彈藥、油料、棉衣……而希特勒認為寒冬到來之前就可以結束戰爭,顯然是輕敵了。2、在攻打蘇聯之前,德國還在跟英國打得難解難分,既然要進攻蘇聯,就得和英國媾和,結束北非戰場,再集中所有力量,方可進攻。3、最好還得在國際上爭取一些中立國家、穩住一些敵對國家,尤其是美國這樣的大國,不給別國以任何參戰的機會和藉口。希特勒這3點都沒有做好,這就是希特勒失敗的主要原因。


用戶6167527436492


n原因可多了。隨便拿出來一個都是可能變成戰爭失敗的主因。那麼多因素加在一起更是必敗。

主要是先期的勝利和盟軍一步步的退縮讓希特勒和德國民眾衝昏了頭腦,盲目的高估了自己國家的實力,也低估了英美蘇的實力和意志力。

失敗的原因:

三線作戰,且戰線過長,英國沒搞定,就去搞蘇聯,我估計就是現在的美國去搞俄羅斯都沒有底氣能不能真正吃下來整片俄羅斯的國土,更何況當時的蘇聯。隔著一個海峽的英國還在虎視眈眈呢。北非還得來一腳幫著意大利小弟跟英法玩。

資源不足,相比較蘇聯美國以及有著龐大殖民地的英國,德國的資源礦石石油什麼的都需要經過漫長的運輸來從其他地區送到德國,這樣子就有很多關鍵節點不得不分兵打通或者防守,本就促襟見肘的兵力更加不堪。

選的小老弟更是一個比一個次,本來與日本同盟是看在能與德國一起夾擊蘇聯,可是首先陷入中國戰場不能自拔,另外還先去招惹了美國導致美國直接參戰,並且是因為自衛反擊的緣故,國內沒有了反戰情緒孤立主義的影響直接提前的參與戰爭(雖說美國定然參戰,可是時間上也會拖上不少,就像一戰,雙方打的生活不能自理了,美國出來收拾殘局,而二戰是真的美國全面參戰。)不然別人不好說蘇聯肯定夠嗆。不得不說,如果這樣,按斯大林的性格唯一的辦法就只能是與斷絕與中共的聯繫,資助國民黨以牽制日本,國民黨定然會大部分力量用來對付中共,日本也會被牽制部分力量。(有點跑。)

還有德國就是部分戰略戰術想的不對。還有就是原子彈的研發等等。

以上這些還有另外一些,稍稍改變一下,世界格局以及二戰的結果和持續時間都將大不一樣。

但是總得來看,這樣的結果對於世界人民對於中國來看是最好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