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错是最聪明的笨办法:职业转型,正确试错的3个策略

试错是最聪明的笨办法:职业转型,正确试错的3个策略

在快速变化的时代,决策的速度反而变慢了。

那年吴蓓蓓毕业后,拖着个行李箱来到北京打拼,每天工作忙得焦头烂额,因为穷,颠沛流离总是搬家。

她极少休息,偶尔几个在京的好友聚会,问她最近怎么样,她都会用无比疲惫的声音说:工作、跳槽、搬家。

有段时间她情绪极度低落,我告诉她“多读书多看报,累了你就睡觉觉”,说完我就后悔了。

我忘了,她一直做助理的工作,领导所有的文稿、PPT都出自她手,她的大部分工作除了写稿子、做PPT,就是搜罗材料看书。

试错是最聪明的笨办法:职业转型,正确试错的3个策略

她说读高中时自己最喜欢的就是写作文,现在把写作文变成一项工作,自己反倒“发怵”了。

为了写好文章、做好PPT,她需要大量阅读,现在她盯着一本书超过10分钟就犯困。晚上睡觉也不踏实,梦里全是工作的场景。

我那时经常劝她:

不行就换个工作。

她说:

自己选的路,不能太任性。

多年后,她告诉我,不坚持不行,因为本来也没有更多的选择。

那些年,她吃了不少苦,却从没有和家人提及。跳了几次槽,后来她成了一家外资企业的中层。

再后来有了孩子,她想转换职业发展轨道,希望能够自己掌控时间,而不被组织的时间表束缚。

她盘点了一下自己能做的事情却发现:以前没得选时,做决策是迅速的,现在选择太多了,反倒不知如何决策了。

她不希望自己的人生是个固定的剧本,她希望可以尝试不同的角色,但又不希望添加新的变数。

于是,在前思后想、不停比对中,她始终不知道该迈出哪一条腿。

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

想做的工作不敢尝试,想学东西又怕没时间,于是每天都在纠结中重复,浪费激情与理想,最终变得焦虑、烦躁。

米兰·昆德拉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一书中说:

人永远都无法知道自己该要什么,因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跟前世相比,也不能在来生加以修正。


没有任何方法可以检验哪种抉择是好的,因为不存在任何比较。一切都是马上经历,仅此一次,不能准备。

吴蓓蓓想要的,并不是一场不同角色混演的大戏,她只是希望有这样一份工作,能够让她的人生角色在工作和家庭中获得认可。

试错是最聪明的笨办法:职业转型,正确试错的3个策略

事实上,在这个复杂而多变的时代,你会发现,无论多么牛的人,都会有自己的思维局限。

有局限的时候,不是要通过反复权衡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而是要通过“试错”,来突破思维和视角的局限。

为什么说试错才是实现快速决策最好的笨办法?

试错是最聪明的笨办法:职业转型,正确试错的3个策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