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家裡養的土雞養多久才好吃?

農友君


問題:農村家裡養的土雞要養多久才好吃?

以前農村家家戶戶都養殖土雞,現在農村養雞的人家基本上很少了,所以真正的土雞味道也是比較男尋覓的,有時候,有的朋友為了找到正在的土雞吃,不惜驅車幾十公里進入山區農村,專門尋找那種農家小院裡面散跑著的零星土雞,並且願意出高價購買,可見真正的土雞也屬於稀缺物種了!


我們經常會想起過去吃到的那種自家養殖土雞的雞肉味道,總是想起那口就饞的掉口水,過去自己家養殖的土雞為什麼好吃?其實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土雞品種的原因,土雞本身具有一定的風味物質。二是土雞散養,吃的東西比較雜,各種昆蟲、青草、雜糧等,這樣的散養方式增加了土雞的風味物質,吃起來口感自然更好。三是養殖的時間久,自家養殖的土雞基本上都是8-10月左右的時間才捨得吃,有的甚至時間更長。公雞10個月左右就可以吃了,母雞一年左右更好。


因此,大家想要吃到美味的農村土雞,在購買的時候就需要看它是不是土雞,養殖時間是不是達到了8-10個月左右的時間,養殖方式是怎樣的,吃的什麼東西,掌握了這些才可以更加準確的判斷出這個土雞的品質如何,會不會好吃?

我是【洞察三農萬象】頭條號優質三農領域創作者、扶貧達人團優秀成員,我希望與大家一起交流三農問題,歡迎大家的關注!


洞察三農萬象


農村家裡養的土雞養多久才好吃?

農村有句老話是這麼說的“十年雞頭勝砒霜”,這說明,雞肯定不是越久越好吃,剛孵化出來的小雞更不用說了,沒人吃,所以也不是時間越短越好吃,農村土雞是雞中的“霸王雞”,不是其他飼料雞,速成雞能比的,當然價格也貴,在農村集市上,普通散養雞10塊一斤,土雞得50一斤,不過土雞個頭又小些,但一隻雞少說也得上百塊,花上百塊都一天工資了,買多久的雞才好吃呢?

農村又有一句老話是這麼說的“嫩雞辣子雞,老母雞來煲湯”,這煮法不一樣,用的雞自然不一樣,你炒來吃的,口感鮮嫩最好,要整一隻老母雞,那不就咯牙嘛,煲湯你得湯甜,那自然是老母雞最好了。

那麼怎麼定義這個嫩和老呢?這得了解雞的大概一個成長過程,家養的土雞通常半年就剛成年,剛長大,這個時候的雞肉最嫩,但根據經驗,口感會差一些,雞肉裡的營養物質也會少一些,所以如果是炒來吃,半年的雞時間上還不夠。

而到了10個月,雞肉中的營養物質越來越豐富,雞肉越來越有彈性,且肉質還沒變化到結實的程度,這個時候的雞,是大部分雞肉做法中最好的,炒、白切等等。

那什麼時候雞肉變得結實或者說老呢,那得一年半以後,一年半以後的雞就可以稱為老母雞老公雞了,用來燉湯最好。

當然了,雞到底好不好吃,養的時間長短只是其中一個原因,更多的還是看廚藝和雞夠不夠土,廚藝自不必說,什麼樣的雞算土呢?很多人以為,村裡長大的雞就是土雞,當然這類雞的品質已經打敗了大部分飼養雞了,可不能說它特別土,最土的是農村長大的土雞自己孵化出來的小雞,這類小雞吃五穀雜糧,吃青菜,吃小蟲子,日積月累長大後,不餵養飼料,那是真的土雞了。

怎麼辨別雞養的時間和是不是土雞呢?農人特意走訪了村裡一位常年養雞的大爺,總結出了幾個經驗,大家回頭可以一試。

養的時間,根據村裡人的經驗,正常雞爪是4個腳趾,土雞腳杆上會有個小凸點,養的久這個凸點就會越像雞爪子,所以想燉湯的,首先就看雞爪上有沒有這個小腳趾,如圖:

土雞辨別方法,首先看雞頭,雞爪,土雞一天地裡找吃的,雞喙啄個不停,雞爪也到處翻,時間一長,雞喙會比較尖同時會鈍,雞爪會比較細長。第二也是看雞腳杆上那個小凸點,最準,有這個的且很像小雞爪的,夠土。


農人解說


農村土雞養多久才能好吃,這就要看你的吃法了,煲湯頓著吃的話二年的土母雞最好吃,吃白斬雞的話還是稍微嫩一點,養至9至12個月的結紮過的公雞最好吃,本人最喜歡吃那種沒有結紮過的高冠大公雞。


在江浙滬一帶到了過年時,家家戶戶基本都有一盆白斬雞,講究一點的人家都親自到農村的農民家去買那個散放的土雞,而這種白斬雞基本都取才於8至12個月的散養土雞,這種土雞一般都是結紮過的公雞,其外形特點除了頭上的雞冠沒有正常公雞那麼高外,其它特徵都差不多,不過吃起來與正常公雞味道大不一樣,第一結紮過的公雞吃起來比較鮮,還在皮下帶一層薄薄的油,所以吃來肥而不膩,第二是比較脆嫩,肉質比較白嫩,皮上帶白黃色,而且吃起來比較溼潤的新鮮感,要雞皮很黃的一般就不是正宗土雞,當然有時跟喂料也有一定的關係,雖說散養土雞,每天晚上進籠前一頓還是要喂的,像喂玉米的雞皮比較黃,喂早稻穀子的雞皮就比較白,所以過年時最通常是用這種土雞的比較多。



而沒有結紮過的正常公雞,養上12個月的最好吃,因為大雞雞時間養長了體內有一定的毒素,而其它雞一般好點,這種雞吃起來比較香,但口感不如結紮過的雞,雖然香但有一種幹呼呼的感覺,因為公雞整天奔跑還同母雞交配,皮下沒有雞油,燒熟後肉色是棕紅色的,也就是叟肉類的精肉,口感好像吃毛驢肉似的,本人最喜歡吃這種正常大公雞的肉。


那麼平時補虛弱的身體時吃什麼雞呢,最好吃二至三年的老母土雞,但一定要頓著吃而且帶有湯質,雖然吃起來肉質稍微老一點,但那個肥裡帶油而不膩,並且香氣十足,吃後還回味有餘香,那種味道吃了還久久不能忘懷,所以農村的土雞養多久好吃,還是看各人的各種吃法。



村夫\n


土雞不但是農村傳統的家禽品種,而且在散養過程中還要以五穀雜糧餵養,如此才有著肉質結構更合理,更有雞香味。那麼,倍受大家歡迎的土雞,一般要餵養多久才好吃?我認為要根椐做菜的方式決定較好。


白切雞:我認為最好選用那些生長時間在七個月至一年左右的土雞為好,這種土雞做成的白切雞在吃的時候,就會給人有一種雞皮脆薄、骨頭較軟細,肉質嫩滑的感覺。

炒雞:用青椒、香菇、蔥蒜等配菜炒雞,我認為選用一年到一年半生長時間的土雞做菜最入味,用這種土雞做成的炒菜,土雞肉質不但有一定的嚼勁又不顯得太柴。

煲湯:煲湯所用到土雞,當然是越老越好,要不然怎麼會有好多人說烏骨雞和老母雞煲湯都好喝呢。

個人觀點,僅供您參考!


荔浦青山


現在農村土雞很受歡迎,那個味道城裡人吃了就是記不掉了。只不過味道雖然好,但是想找到真正的土雞賣並不容易,因為農村的土雞想養大都是要養一年才行了,可以說想一年到頭都有土雞可以吃,那也是不容易找得到的。

農村家裡養的土雞,要養多久才好吃?

要說農村家裡養的土雞要養多久才好吃,其實是嫩有嫩的吃法,老有老的吃法,只要是真正喂糧食放養的土雞,那都是非常好吃的。

正常來講用糧食養一年的土雞才是最好吃的,因為這個時候已經算是很難養大的了,再養下去就會養瘦了。而這個時候的土雞也是最好吃的,雞肉中的營養物質越來越豐富,雞肉越來越有彈性了。

而養兩年的老土雞那用來熬湯就是非常有營養的了,可以說營養又好喝。至於說養了半年左右的土雞,那是還很嫩的,只能夠炒著來吃的,當然也有各自的風味。

所以說農村的土雞是哪一個時段都有不同的吃法,煮起來味道都是非常不錯的。只不過你想買不一定可以買得到而已,一般能夠買得到的都是養了一年的土雞,價格大概是四五塊錢一斤,一隻要上百塊錢的。主要還是因為農民再養下去就不划算了,這個時候的重量跟味道是最合適的。

至於說養半年的土雞,農民也是不願意賣的,因為重量還不夠,自己都捨不得吃自然也捨不得賣掉的。而養了兩年的老土雞,價格就不好說了,再賣四五十塊錢一斤都是虧本的,所以說都是用來招待自家人,這樣吃了才算不虧本的。

反正這年頭農村家裡養的土雞,最好是養一年再吃最好,重量也剛好合適,營業也是很豐富,味道也是最好的時候了。不知道大家還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呢,都說說吧。


深山老農民


農村家裡養的土雞要養多久才好吃?

農村人養的土雞與規模化飼養的肉雞或蛋雞品種的品種不同,並且也不可能全生長過程飼餵含有預防家禽疾病的抗生素全價配(混)合飼料,苗土雞生長一個月左右,幾乎都逐漸改喂農民種植的加工後的微粒狀的玉米等糧食和蔬菜,並且也是散養土雞,讓土雞自己活動和採食,因而,土雞生長速慢,養殖週期長,農村人養殖的土雞4、5個月才可能生長得1斤以上多一點。

由於農戶飼養的土雞純糧食餵養,不含抗生激素等藥物殘留成份,不但農村人喜歡,更是城裡的最愛,哪怕價格高,城裡人也願意飼買。

至於要問農村人養的土雞什麼時間最好吃,由於土雞飼養生長期的不同,土雞肉質及營養成份也有差異,其實,土雞在生長至1斤左右,可稱之謂仔雞,就可以宰殺食用,這時土雞生長期短,肉嫩細膩鮮嫩並且沉積脂肪少,可適合青少年、身體有三高疾病的人適量食用,烹飪的方法宜採用燒、燉、炒等。

而土雞生長生熟期1年左右,已開始先後產蛋,土雞的肉質也已變化,尤其是生長至兩年左右的冬季土老雞蛋白質、脂肪及多種礦物質等沉積而肥美,更適合產婦、體虛及非三高疾病老年人的冬季大補,食用的方法則宜燉湯、煨等烹飪方法了。





和風細雨言


俗話說:孃家人來了,殺個老母雞招待!

一般2--3年的老母雞才是最佳口味的。農村吃雜谷長大的土雞,長速慢,塊頭小,一年時間才算真正長大。

農村走地土雞在一年後開始下蛋,此時身體各方面機能發育最好。再家養一二年的話其肌肉緊實嫩滑,細膩爽口,氣味淳香,營養最佳。

因此要吃雞就吃農家土雞:

從食源上講:糧食、蔬菜、青草、蟲子等等,各種元素補充完全,營養豐富。

從安全上講:少疫情傳染,少抗生素等藥物殘留,少其他重金屬殘留。

從口感上講:雞由於散養,活動量大,再加食物多樣化,雞味特香,口感特好!

無論待客或自已亨用,農家自養走地土雞才是尊貴首選!並且最好是養過2--3年的老母雞!


農村裡的好些事


在我老家基本上在家務農都會養上一些土雞土鴨,我家裡也有養十來只。

我個人認為一般養一到兩年的土雞最好吃,因為一般土雞長到一到兩年了差不到有5斤到6斤,正好適合吃,我以前一個人吃掉過一整隻雞,養一到兩年的土雞肉吃起來不會覺得老,如果是養了3年以上的雞肉就會有點硬,咬不動。所以追求口感味道的話差不到一到兩年的土雞最好吃,而且土雞真的非常有營養,想想又有點流口水了,哈哈。。。


傳樂三農


農村家裡養的話最低9個月,尤其是喂雜糧配菜葉散養的土雞最好吃。




鄉村小水


最低都要在6個月以上肉才好吃,沒有滿6個月以上的雞,肉不好吃,不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