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性格的人容易得癌症?

承諾一張沒有簽名的白紙╰


最近網上傳的比較火的一種說法就是癌症除了受到基因跟環境的影響之外,還跟個人的情緒密切相關。也就是說如果整天是抑鬱不開心的情緒就很容易導致癌症的發生。


癌症到底跟性格有沒有關係呢?

有時候癌症的發作概率跟性格也是有關係的,比如一個人,如果長期的處於焦慮,緊張或者是沮喪的情緒當中,那麼他患有癌症的概率就會比正常人要高。

除了不健康的情緒之外,提高癌症的概率還有不良的生活習慣,比吸菸酗酒以及生活作息不健康不規律的人 也是更加容易患癌。 在這些不良的情緒以及不良的生活作息的處境下,人的身體免疫力就會下降,所以就很容易使得癌細胞有生存空間。


相信我們在新聞當中也會聽到有些癌症患者被定為三個月或者三年的死期,但是過了很長一段時間十幾年或者是20幾年還有的人直到老都沒有因為癌症去世的。後來經過調查才發現這些人的心態非常好,他們雖然知道了自己患有癌症,但是他們還是一樣過的很開心,他們懂得如何調節自己的心態去面對接下來的生活。


KK健康


在癌症的高發因素中有一種比較特殊的因素——癌症性格,又稱C型性格。

這種人特別抑鬱,心情低落,容易慢性疲勞,有較高文化修養,感情細膩,遇事認真,內心追求完美,卻不太善於交往和表達情感。

致癌的因素十分複雜,精神心理因素並不能直接致癌,但它卻往往以一種慢性的持續性的刺激來影響和降低肌體的免疫力,增加癌症的發生率。根據有關統計資料顯示,和別人比較疏遠以及容易招惹是非的人,與普通人相比更容易罹患消化系統和淋巴系統癌症;性格憂鬱、感情不外露的人患癌症的危險性比性格開朗的人要高出15倍。

“癌症性格”有哪些具體表現呢?

性格內向,表面上逆來順受、毫無怨言,內心卻怨氣沖天、痛苦掙扎,有精神創傷史;情緒抑鬱,好生悶氣,但不愛宣洩;生活中一件極小的事便可使其焦慮不安,心情總處於緊張狀態;表面上處處以犧牲自己來為別人打算,但內心卻又極不情願;遇到困難,開始不盡力去克服,拖到最後又要做困獸之鬥;害怕競爭、逃避現實,企圖以姑息的方法來達到虛假的心理平衡等等。

因此,想要遠離癌症,還有及時給自己釋放壓力,培養積極向上、樂觀開朗的性格,儘量避免形成“癌症性格”。


百科名醫


性格與癌症的發生有絕對的相關性。心理學家將人的性格分為A、B、C三型,其中C型性格被大家公認為癌症性格,就是內向寡言,多愁善感,逆來順受,不愛反抗,過度忍讓,不開心憋著,不舒服忍著。前陣子,治療過一個42歲的胰腺癌病人曉東,男性,他沒有癌症家族史,性格內向,不善言談,在妻子眼中是一個好丈夫,怎麼罵都不還嘴,在鄰居和同事眼中,曉東雖然話很少,但為人忠厚,從不給別人添麻煩,也從不和別人爭吵。在為數不多的幾個酒友心中,曉東酒量高,酒品好,喝酒從不耍奸溜滑,也從不耍酒瘋。可見,曉東真是一個“好人”。這社會,“好人”最受罪,命運也最慘,2017年4月開始,曉東總是肚子疼、肚子脹,吃東西不消化,偶爾還拉稀,疼和脹與日俱增,實在難以承受,不得不去醫院就醫,竟然被查出胰腺長了東西,後來被確診為胰腺癌晚期,多發肝轉移,多發脾轉移,腎上腺轉移,腹腔淋巴結轉移。42歲的曉東就被確診為如此重的疾病。顯然不可能手術了,胰腺癌俗稱癌症之王,即便早期,手術後復發和轉移概率都非常高,向他這樣如此絕對晚期,只能被迫姑息支持治療,減輕痛苦。後來苦苦支撐了2個多月,曉東就死了。在臨終階段,平時寡言少語的曉東話很多,也許在生命的最後階段他想開了,可是已經沒足夠時間讓他把話說完。曉東就屬於典型的C型性格,長期不良情緒刺激絕對是誘發癌症的多元因素之一,再加上持續飲酒,性格造就了癌症悲劇。在此,希望大家及時積極調整心態,不要遇事憋著,該吐槽就吐槽,該發洩就發洩,否則健康罰單隻能自己買單。



腫瘤何大夫


好被各種負面情緒困擾,排解不開的人容易得癌症!

一,上個世紀80年代,德國醫生哈默就總結說:他很不明白癌症的兩點。一點是從來沒有見癌症向臨近組織器官轉移,比如卵巢腫瘤轉移到子宮。另一點是為什麼95%以上的癌症患者病前曾經經歷排解不開的負面情緒困擾。

第一點指出了癌症轉移到底真相是什麼,至今也不明白。

第二點則道出了一個誘發癌變的最危險因素:負面情緒困擾!長期持續存在的心理失衡,就能帶來癌變!

二,非常“巧合”,我們古代中醫先賢,在總結乳癌病因時,一針見血指出:大凡婦女夫前失寵,婆媳不和,家庭不睦,情志不暢,就會鬱結成腫,帶來”乳巖”。

現在,看看我們身邊乳癌的婦女朋友,哪一個不是經歷了滿滿的鬱悶糾結?哪一個不是曾經唄負面情緒困擾?

還有古代中醫對於“肝鬱氣滯,憂傷傷肺”等等的總結,無不恰當準確點名了某些疾病的根本發病因素就是情緒困擾。

三,而暢銷西方的醫生辛德勒寫的《病由心生》,直接說明:76%的門診疾病與心理失衡有關!

這當中當然包括腫瘤。

四,現代醫學有關“應激”的研究證明,機體應激反應,伴隨發生呼吸爆發。而呼吸爆發,必然帶來線粒體氧化磷酸化中的自由基爆發。

由於線粒體缺乏DNA保護、修復機制,非常容易受到自由基攻擊而產生不可逆病變,導致線粒體來源的細胞凋亡。——我們知道,致癌傷害的重要特徵,就是導致細胞凋亡傷害!

所以,長期負面情緒困擾下的應激刺激,就以造成大量細胞凋亡而誘發癌變。

短時間偶爾的負面情緒應激,不會有任何問題。只有長期排解不開,才成為真正災難。

這樣性格的人,必須接受心理疏導調整,才可以真正防控不得癌症。


養生防癌養心第一


癌症也有性格?是的!性格也會成為致癌因素!

如果你仔細留心身邊那些患有癌症的人,他們往往性格內向,表面上逆來順受,內心卻怨氣沖天;情緒抑鬱,好生悶氣,且不善宣洩,生活中一件很小的事也會引起焦慮不安,心理上持續處於緊張狀態;表面上處處犧牲自己為別人打算,但內心又不情願;害怕竟爭,逃避現實,企圖以姑息的方法來達到平衡。

這些消極的性格都會成為致癌因素!

性格致癌通過三條途徑

一、促進癌細胞生長;

二、損傷機體的免疫力;

三、改變機體微體酶系的活性,影響其他化學致癌物質的轉變。

一般來說,性格與疾病是有“互動”關係的:不良性格可致病,不同的性格類型與疾病的發生、發展及預後都有密切關係;反之,在性格成為致病因素後,癌症等病況又會破壞人們的心緒,使性格進一步變壞。這種生理和心理的相互影響會形成不良循環,危害人的健康。

在癌症性格的諸多表現中,抑鬱是最要命的!抑鬱不僅會誘發癌症,還會降低癌症存活率。一項納入了217名轉移性腎細胞癌患者的研究顯示,存在抑鬱症狀的患者存活率顯著低於那些不存在類似症狀的病友。

抑鬱其實並不僅僅是心理疾病,也是一種身體疾病,預防抑鬱症要從多角度入手,首先就要調節飲食。注意自己飲食習慣的,保證全面營養,增強體質這會對自己的身體起到一個有力的保護作用,可注意躲補充歐米伽3多不飽和脂肪酸。

歐米伽3多不飽和脂肪酸本身就是一種營養價值很高的物質,對增強體質有益。同時,歐米伽3能促進去甲腎上腺素的分泌,使大腦中神經遞質的化學物質增多並達到平衡。歐米伽3脂肪酸能使線粒體膜更靈活,從而使化學信號可更好地流動。增強那些控制情緒和精神過程的細胞通信,對緩解抑鬱是很有幫助的。

日常中荏胡麻油和胡麻仁油都是含有歐米伽3較多的植物油,荏胡麻油的歐米伽3含量在65%左右,胡麻仁油的含量在55%左右,可每天進食5-10ml。

此外,不要食用過多面食。碳水化合物食用過多就易導致抑鬱症,麵食是人們常吃的主食,而經常吃麵包、薯條等麵食的女性在監測之後發現她們患上抑鬱症的風險更高,並且碳水化合物還會影響人體內炎症水平。

自測癌症性格——你是癌症性格嗎?

(1)當你感到強烈的憤怒時,能否把它表達出來?

(2)你是否在任何情況下都儘可能把事做好,沒有怨言?

(3)你認為自己是個可愛的人、很好的人嗎?

(4)你是不是在很多時候都覺得自己沒有價值?你常常感到孤獨、被別人排斥和孤立嗎?

(5)你是不是正在全力做你想做的事?你滿意你的社交關係嗎?你能常常發揮你的潛力嗎?

(6)如果從現在開始,你只能再活半年,你會不會把正在做的事情繼續下去?

(7)如果有人說,你的病已到晚期,你是否有某種解脫感?

理想的答案是:(1)是;(2)否;(3)是;(4)否;(5)是;(6)是;(7)否。

如果你的答案有兩個以上是和理想答案不符的,就說明你具有一定癌症性格的特性。但這也無需驚慌,性格是可以通過自我修正調節的,加油吧,成為一個樂觀健康的人!


生活趣味多


婦專委特邀心理問答專家志願者單正巧:

目前癌症發病率越來越高,其實它還是跟人的人格特徵有很大關係的,早在1926年,伊文斯出版了《癌症的心理學研究》一書,她通過對癌症病人的心理分析指出,某些體驗悲傷的人慣於將其心理能量指向自己的內部,指向自身的防禦機制,結果觸發了癌症的形成。

美國的托馬斯教授,曾對1337名男性大學生做了長達18年的追蹤觀察以後發現,易患癌症的是那些性格內向,不大表露情感和冷漠的人。

後來有很多研究都發現,癌症病人無論是兒童早期還是在當前的成人期的生活中都有情緒表達(即向外釋放)減少,和壓制情緒(特別是憤怒、怨恨、攻擊、敵意等負性情緒)反應的人格傾向。又有人研究,並勾劃了一幅所謂“致癌患者性格圖”,認為其性格特點多為抑鬱、悲觀、失望和沒有生氣等。還有人對106名何杰金氏病患者的性格傾向進行調查,也發現他們大多是情緒低沉,人際關係欠佳,生活不滿足以及缺乏活力等。

總之,目前國外對人格特徵與癌症關係的研究結果,一般都認為癌症患者具有慣於自我剋制,情緒壓抑而內蘊,傾向於心理防禦狀態等特徵。因此認為,那些有心理上的矛盾衝突和不安全感,而又壓抑自己的憤怒與不滿情緒,那些常感到自己無所依靠、無能為力,而飽經悲觀、絕望和情緒低沉所折磨的人,是最容易罹患癌症的。

特莫肖和賀勒,提出了“C型個性”的概念。並認為這是癌症易患性格。具體表現是合作的、不自信的、順從的、忍耐的,易於接受或者忍受外界的權威,而且往往過度的壓抑負性情緒,尤其是壓抑憤怒、怨恨等情緒,和體驗較多的抑鬱與絕望的情緒傾向。

目前關於人格因素與癌症的關係,還不是十分的確定,還在進一步的研究證實。


心理衛生協會婦專委


性格與癌症的關係不大,跟DNA的關係密切,跟代謝機制相關,由飲食決定。

記得十多年前有個“瘋牛病”事件,這麼說,西方人不吃動物內臟,就把動物內臟脫水後製成粉末,然後添加到牛的飼料裡。也就是讓牛吃肉,最後導致了牛的代謝紊亂,發生了“瘋牛病”。為什麼會導致牛的代謝紊亂呢?因為牛在數百萬年甚至上億年的進化過程中吃的是草,所以就不可能對肉類產生適應性,導致代謝紊亂的不然結果。

現在人類與面臨同樣的問題,人類是吃採集型的食物、喝天然鹼性水進化而來的。採集的食譜如:水果類、堅果類、蔬菜類、根莖類的食物,這些食物代謝後產鹼,屬鹼性食物。人類誕生以來喝的是天然水,地球上的江水、湖水、泉水99%以上是鹼性水。人類喝天然鹼性水、吃採集型的鹼性食物持續了進化的500多萬年,這樣的飲食已經過500多萬年的自然選擇,不適應這些飲食的DNA幾十萬年前就淘汰了。也就是說,人類的DNA是按照鹼性為主的飲食編碼的,所以就不可能對現代酸性為主的飲食產生適應性,飲食的革命性變革,使得現代人處於一種低水平的代謝紊亂狀態。體內不是有剩餘鹼,而是有剩餘酸,如尿酸、乳酸的剩餘。

鹼跟癌症有關係嗎?

德國科學家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得主,奧托·海因裡希·瓦爾堡,有份研究是這樣的,剝奪一個正常細胞35%的氧,該細胞就會在48小時內發生不可逆轉的癌變。同時發現癌細胞在酸性的環境中繁殖更快,當PH值7.4時,癌細胞處於休眠狀態,當PH達到7.6時,癌細胞會在數小時內死亡,鹼性的環境不適宜癌細胞生長。

浙江大學教授胡訊和晁明團隊用小蘇打,治療癌症。這種治療稱為靶向治療,就是在癌細胞部位注入碳酸氫鈉,我們俗稱的小蘇打。中和掉乳酸和氫離子,提高腫瘤部位的鹼性來殺死癌細胞。用這種方法治療了40例肝癌患者,40例有效,延長了患者的生命,中位生存期超過了三年半。

據浙江在線 2018年07月31日報道,近兩年,小蘇打治療癌症又有新突破,給了很多“走投無路”型的晚期肝癌患者重獲新生,很多患者接受過手術、化療、放療、靶向藥等多種治療。用小蘇打+精準放療對100例“挽救性治療”患者的治療效果統計,86%的患者顯示治療有效,25%的患者在治療完成時達到了臨床標準的治癒。

中國的癌症發病率高嗎?

據全國腫瘤登記中心統計顯示,2015年新增癌症429.16萬例,30年增長了465倍。中國是全球癌症發病率最高的國家嗎?當然不是。全球癌症發病率最高的10個國家排名:第一名、丹麥325人/10萬人。第二名、英國317人/10萬人。第三名、澳大利亞308人/10萬人。第四名、新西蘭,第五名、比利時,第六名、法國,第七名、美國300人/10萬人。第八名、挪威299人/10萬人。第九名、加拿大,第十名、捷克295人/10萬人。中國大陸排50名後,每十萬人有211人患癌症。

如果中國人攝入的肉類等酸性食物和丹麥一樣多,鹼性的蔬菜和他們一樣少,請相信中國的癌症發病率不會比他們低。

癌症發病率跟性格關係不大,跟環境汙染關係不大,因為癌症發病率最高的國家都是環境全球比較好的國家,跟食品安全問題關係不大,因為發達國家的食品安全問題沒有那麼糟糕。但跟人類的DNA 直接相關,是人類的代謝機制不能適應現代酸性為主的飲食導致的癌症高發。


降尿酸聯盟


經常有人談及所謂的“癌症性格”,意思是某些性格的人容易得癌症,有的人甚至乾脆說內向性格的人容易得癌症。這其實是很不靠譜的,根本就沒有所謂“癌症性格”,不要把性格戴上癌症的帽子,讓某些性格的人覺得癌症遲早要找上門,這既不科學,也害人不淺。


性格與癌症的發生並沒有直接的關係,但情緒心理因素可能和癌症發生發展有某種相關的關係,比如,癌症患者會出現各種心理應激反應甚至心理障礙。不過,這並不能說明心理因素導致癌症發生,因為沒有這方面的充分研究證據支持,是先有不良心理因素後有癌症,還是先有癌症而後伴發不良的情緒心理,估計後者可能性更大。當然,長期不良的情緒心理有可能會增加患癌風險或促進癌症的發生風險。


其實相對來說,不良情緒心理可能對癌症發展的促進作用會更明確一些,比如,已經得了癌症的人,不良的精神心理因素可能會促進癌症的發展,但這方面仍然沒有充分的研究證據。得了癌症的人,有不良的情緒心理這是難免的,也是完全正常的,患了癌症,還能心靜如心,這幾乎不可能。其實,恰當的心理反應有助於積極應對,配合治療,但過於激烈和極端的應激也可能導致不良後果。


總之,儘管精神心理因素與癌症發生發展的關係並不明確,但長期處於不良的情緒心理,比如長期焦慮,對健康肯定沒有好處,而已經得了癌症的人,如果長期不能從負性情緒中走出來,並影響到治療,則需要進行恰當的心理干預。


腫瘤專科醫生


性格與人患癌症關係密切, 據有關統計資料顯示, 癌症患者一般有某些特定的性格特徵, 具有這些性格的人較其他性格的人,容易得癌症, 因此稱“ 癌症性格” 。 癌症性格的具體表現: 性格內向, 表面上逆來順受、 毫無怨言, 內心卻怨氣沖天、 痛苦掙扎;有精神創傷史; 情緒抑鬱, 好生悶氣, 但不愛宣洩; 生活中一件極小的事便可使其焦慮不安, 心情總是處於緊張狀態; 表面上處處犧牲自己來為別人打算, 但內心又不情願; 遇到困難, 開始時不盡力去克服, 拖到最後又要做困獸之鬥; 害怕競爭、 逃避現實,企圖以姑息的方法來達到虛假和諧的心理平衡。對於癌症性格的人來說, 由於精神抑鬱等消極情緒長期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 造成自主神經功能和內分泌功能的失調, 使機體的免疫功能受到了抑制, 機體間的平衡被打破, 使癌細胞突破 免疫系統的防禦, 形成癌症。 相反, 性情開朗、 心胸開闊、 坦蕩豁達的人就很少得癌症。


康愛在線


我父親就是得癌症去世的。他的特點是:太追求完美,強迫性性格,愛生氣,特立獨行,家裡老大,誰的話也聽不進去,誰做的事也不合他心意,對所有家人都十分苛刻。媽和他過了50年,被他氣了50年。孫輩見了他都象耗子見了貓。5個孫子外孫看不出一個是他喜歡的,不給白眼就算喜歡的話,只喜歡一個——從小特乖的我侄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