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追肥用氮鉀追好還是用尿素好?

冷雨夜160052719


首先,咱們先了解玉米玉米對【氮,鉀】的雪球吸收特點了解一下,然後,就知道【追肥用氮鉀追肥好】,還是【只同尿素好】。

第一,玉米需要多少氮肥?吸收氮素的特點是什麼?

玉米對於【氮磷鉀】三大元素,需要氮肥的用量最大。據“十星科技”據全國玉米用氮肥的21年數據總結分析【見下圖】:

玉米用氮水平分為高,中,低三個檔次:

最低不能低於28斤純氮,

中等不低於40斤純氮,

最高在58斤純氮。

第二,玉米需要多少鉀肥?吸收鉀素的特點是什麼?

玉米需求鉀素,僅次於氮素用量。使用鉀素的優點多多【見下附圖】

一般鉀素用量佔氮素用量的0.7倍為宜【也就是氮鉀比例1:7為宜】。

第三,追尿素,還是追氮鉀肥,還根據實際情況而定

1,如果春玉米底肥使用了氯化鉀或者硫酸鉀,那麼只追尿素,就是最高效的。


2,如果夏玉米的前茬小麥底肥使用了鉀肥,那麼夏玉米只追尿素就是最高的。

3,如果你種植面積比較大,為了規模效益,那麼就是【只追尿素+結合防治病蟲害噴施1—2次的“藍色晶典”多元微肥(可以大幅度提高氮磷鉀利用率)】。

4,如果你種植面積小,為了單位面積的最高產量,追肥氮鉀肥,當然是最好的。

就談以上這些。歡迎關注“十星科技”私信諮詢或者留言評論,希望能幫助你成為你們當地的“農村精英”而名利雙收!


十星科技


玉米追肥用氮鉀追施好還是用尿素好?這個問題提得很好,我們農村中種植玉米追肥普遍是使用尿素,為什麼呢?速效性好,價格低成本低,含有氮鉀的肥料呢,追施肯定要比只使用一種元素的好,但是要比含有一種元素的肥料價格要高。計算一下成本,農民也覺得尿素還是划算一些。


在玉米的生長髮育過程中,不同的土壤、不同的時期,對肥料的需求也不同,所以追肥應根據土壤肥力、需肥特性、品種生育期等適量追肥,以滿足玉米生長髮育的需要。但是不論是哪個時期,只補充氮肥,而不注意補充其它元素,對於玉米的正常生長是有影響的,比如鉀不足,莖幹脆弱容易倒伏、葉片葉緣也會發黃。所以,雖然玉米是需氮量比較大的作物,但是我們在追肥中還是提倡均衡施肥,在補充氮的同時對其它元素也要補充,這裡面不單純是鉀肥,比如鋅。鋅不足,葉片會有發黃條紋影響光合作用,同時會引起玉米禿尖。另外、長期追施尿素,容易引起土壤中其它元素的缺乏,還會出現氮利用不高、浪費的問題。所以,玉米生長期追施複合肥比追施尿素的效果要好,追施複合肥營養配比比較科學,肥效要比尿素持久。唯一的一點就是成本高了。


玉米追肥根據生長髮育規律,一般選擇喇叭口期、授粉期、灌漿期追施。不過目前我們的廣大農戶都是不注意土壤問題、不論什麼樣的土壤要麼是一次下足底肥,再不追肥,這個多使用緩釋肥或者控釋肥,要麼只在大喇叭口期或者是灌漿期追施一次尿素肥料,目的都是為了節省費用、降低種植成本。如果為了提高產量,建議根據如下原則追肥:


沙土地要少施勤施。大家都知道,在沙土地上種植玉米不耐曬,生長期遇到高溫天氣幾天葉片就發蔫捲曲,一次施肥利用率不高,很多養分都滲漏了。所以對底肥中的化肥、追肥都一次不能用得過多,並且要使用複合肥,不要單一使用尿素。目的就是為了補充營養。

粘性比較大的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強。追肥可以選擇尿素和複合肥交替使用,一方面有利於均衡營養,另一方面也是節約成本。在追肥次數上可以根據玉米生長情況減少。


鄉村新天地


玉米追肥用氮鉀肥好,還是用尿素好?玉米是一種需肥大的作物,從它的整個生長期來看苗期和穗粒硬期需肥較少外,從蹲苗以後需肥直線上升。氮磷鉀三大主肥必不可少,微量元素同步也要緊跟。



玉米追肥用氮鉀肥好,還是用尿素好。這的根據玉米的底肥用的是什麼肥料來決定。如果種玉米底肥施的是複合肥含磷鉀比較高,那麼玉米追肥時就要考慮用含氮肥大的尿素。尤其是連年秸稈還田的地塊,有機質含量大,土壤中磷鉀富足,,在施磷鉀肥,就顯得氮肥不足。玉米追肥大都在喇叭口期,正是玉米需氮肥高峰期,所以就要選擇尿素主攻氮肥,以利提高產量。



有的人在種玉米時底肥除了施含氮高的三元複合肥外,在播種時還要用尿素做種肥,以利發苗。這時土壤中含氮量就高了。在追肥時就可考慮用氮磷複合肥,我本人觀點是玉米追肥時要綜合考慮土壤中的氮磷鉀含量,平衡玉米需要氮磷鉀三者的關係。這樣才能滿足玉米生長需肥的要求。才能達到合理施肥成本低,增產增收多打糧的目標。


手機用戶王竹清


玉米追肥以氮肥為主。一般情況下很少追施鉀肥。

玉米屬於高氮作物,對氮磷鉀元素的需求比例為春玉米1:0.3:1.5,夏玉米1:0.5:1.5。

因為土壤自身鉀元素含量比較多,所以實際施用鉀肥量並沒有那麼多。

作物對磷元素的營養臨界期是在幼苗階段。先天不足,後天難補。所以無論何種作物磷肥一般都應該做為底肥施用。

玉米對鉀肥的需求是在幼苗期至花粉期。後期施用鉀肥對玉米增產作用不大。玉米對鉀肥的臨界期是在拔節孕穗期,保證玉米拔節孕穗期對鉀元素的需求很重要。鉀肥的持效期可達60天以上,所以底肥施入充足的鉀肥基本可以保證玉米的對鉀元素的需求。

有人做過實驗,種植玉米時將鉀肥一次性做底肥施入,效果遠大於將鉀肥分為底肥和追肥分期施用。

玉米對氮元素的需求高峰期在拔節孕穗期至灌漿期。氮肥屬於速效肥,持效期短。所以對於玉米這種生長期長的作物,種植時一般都採用底肥加追肥的施肥方式施用氮肥。

根據玉米的需肥規律,底肥要選用高氮、高鉀、低磷的複合肥或者摻混肥。氮磷鉀比例為2:1:1.5左右。每畝施用25至30公斤左右,

搶茬播種的夏玉米,前茬殘餘磷元素基本能夠滿足需求。殘餘的鉀元素也所缺不多。如果沒有施用底肥,可以在玉米苗期追施硫酸鉀5公斤左右。

尿素是優質的氮肥,含氮量達到46%,是氮肥之王,價格適中。一般玉米追肥都用尿素。

施用最佳時期為拔節至幼穗分化期,即7~12片葉時。如果一次性追肥,可在玉米11~12片葉時每畝追施25~35公斤。

如果分兩次追施,第一次在8片葉左右時每畝追施15~20公斤。第二次在11~12片葉時每畝追施10~20公斤。


盤錦陽哥


用氮鉀肥比單施尿素要好。

玉米對氮磷鉀的需求比例為1:0.48:0.8,由此看出玉米對氮和鉀的需求相對較高,對磷的需求較低,因此選用高氮低磷高鉀配方的複合肥作玉米追肥最為合適,如20-10-15,25-5-15等等還有很多類似配方都是玉米追肥的首選。

尿素作為一種純氮肥,含氮量高達42%,是較為理想的高含量氮肥。但是氮肥有個通病,就是易流失,相比磷鉀在土壤中較強的吸附固定能力氮肥要差的多。

而對於玉米從拔節期到孕穗吐蕊期,是玉米植株生長最為旺盛,需氮量最高的一個生長階段。此時就要追施合理數量的氮肥,滿足玉米對氮的需求。但不能過量,過量的話會造成植株徒長,不利於抗風抗倒伏,還會造成玉米貪青晚熟。

如果要用尿素,要摻入一定數量的鉀肥和少量鋅肥,做自制摻混肥,也可以加入少量磷酸二銨,將以上幾種肥料充分攪拌均勻後施入。此方法也可以起到複合肥補充多種元素的效果。


雪落無聲1009


一般用氮鉀追肥較好,含量為N:K=25:5

植物生長需要氮、磷、鉀及其它中微量元素。氮鉀追肥是氮和鉀兩種元素肥,而尿素只有氮一種元素肥。特別是在作物結實期,鉀元素肥更不可缺。

傳統尿素

尿素是單質化肥的一種,是氮肥,通常含氮量46%左右,是常用的一種追肥。

尿素極易溶於水,流失快,利用率低,一般利用率在25%左右。那農戶朋友一定要問,沒被利用的75%哪裡去了?除去轉化成氨氣揮發到大氣中,大部分都留在我們的土地中,100斤的尿素,留在土壤中的就有50斤左右;一年一個50斤,種了多少年的地,就有多少個50斤留在土壤中,所以土壤越來越板結,作物的品質也就越來越差!

氮鉀追肥

氮鉀追肥是由大顆粒尿素、多肽大顆粒尿素、多功能高效緩釋氮肥、硫酸銨和氯化鉀等組成。總體上看氮鉀追肥水溶性慢於尿素,同樣的施肥量,肥效持效期大大優於尿素。利用率比尿素提高25%以上。並且氮鉀追肥裡的鉀,有改善品質、促早熟,提高植物莖杆纖維木質化,提高抗倒伏能力的作用。

結合土壤和種植習慣,基於尿素和氮鉀追肥的各自特點,氮鉀追肥有營養全,吸收率高和作物利用時間長等特點。改變傳統施肥觀念,放棄施用傳統尿素,而使用效果好的氮鉀追肥。


豫見山水


夏玉米,只用尿素就已經很好啦。每畝只要幾十元錢,又省錢又高效。如果在4~10葉期間,噴施一次“影響力”八組合而【一噴八防】,可以大幅度提高氮磷鉀利用率,更加安全,更加高產。



北方農村網科技總顧問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玉米追肥的時候已經快到孕穗吐雄蕊期了,這個時期適宜追緩釋型的氮鉀肥,對後期的孕穗灌漿有好處。假如單純追施尿素的話,容易導致玉米後期貪青,籽粒也不飽滿。

前些年我們這裡播種玉米的時候,都會隨玉米種子一起施入緩釋型的玉米專用肥,肥料播的很深,玉米種子播的淺,肥料一次性施入,免了中途追肥,效果也不錯。


踏雪尋梅_25681


正玉米追肥,傳統用的都是尿素,在近幾年的玉米栽培中,尿素的使用比例在逐漸增加,致使玉米株高增加,抗倒伏能力下降等。氮鉀追肥的應用將明顯改善這一狀態,提高玉米產量。氮鉀追肥,除了具有尿素的作用外,它當中還含有一定的鉀肥,一可以強壯玉米植株,提高抗倒伏能力。二可以提高玉米成色,好賣糧。三可以提早成熟。


農村豫見小郭


我生長在農村,通過幾十年經驗,我認為玉米最喜歡的是氯銨,磷肥,底肥把磷肥和氮肥施足,氮可少施些起催苗作用,當玉米出天花也就是吐花時最好澆水一次,施足氰銨,豐產豐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