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50年後我們可能無地可耕種

據說,50年後,馬爾代夫就要沉沒了。

我們無法穿越到50年後去驗證馬爾代夫還在不在,但這世界上的某個角落裡,有一群百姓,已經在努力地挽留腳下的土地。

科學家:50年後我們可能無地可耕種

早在2010年的BBC紀錄片《北迴歸線》裡,就展示了這樣一番景象:

孟加拉國,河水與陸地的界限模糊不清,幾乎整個國家只比海平面高几米,海平面還在持續上升,而這也正是全球氣候變化對孟加拉國的威脅,比世界上其他任何國家更嚴重的主要原因。你能看到河岸上沒有岩石,全是泥,這裡的土地不僅受到常年洪水和熱帶氣旋的威脅,還常常被洶湧的河水侵蝕。
科學家:50年後我們可能無地可耕種

就在去年,麻省理工學院研究團隊發表的一項研究預測,傳統農業區的農田灌溉行為會加劇溫室效應的影響,2070至2100年,中國人口最密集、以農業為主的華北平原將會全面遭受威脅生命的熱浪襲擊。

也就是說,到了本世紀末,華北平原將不適宜人類生存……

與此同時,原本就不適宜生存的北極冰山,人們似乎一直在“過度”關心。

1996年,加拿大、丹麥、芬蘭、冰島、挪威、瑞典、俄羅斯、美國,八個北極國家組成北極理事會,以協調各國在北極圈的利益衝突;

2007年,一個俄羅斯極地考察隊就曾在北極點放置了一面國旗,試圖以此作出象徵性的領土主權宣示;

2014年,丹麥向聯合國遞交聲明,宣稱對北極89.5萬平方公里的區域擁有主權;

2015年,俄羅斯也遞交聲明,要求承認其對北極120萬平方公里的區域主權,此前2001年,俄羅斯就提交過一次聲明,但被駁回;

另外據說丹麥屬地的格陵蘭政府希望冰塊消退,開發資源,發展現代島嶼經濟,最後從丹麥手中“買到”獨立…

科學家:50年後我們可能無地可耕種

2011年6月5日,挪威新奧爾松一處即將融化的冰山。AFP PHOTO | Martin Burea

先不論北極消失後果如何,大部分人也許並不知道,現在我們所享受的許多資源,甚至文明,已經付出了比我們想象的更高昂的生存代價。

《改變一切:氣候危機、資本主義與我們的終極命運》一書中寫到,用水力壓裂法開採的天然氣,甲烷的排放量比常規開採方法高出至少

30%

而甲烷的蓄熱能力比二氧化碳高出 34 倍,在其釋放的前10~15年內有著更高的蓄熱能力,而且在這一時期,甲烷的升溫潛力比二氧化碳高 86 倍。

“說白了,在我們需要尋找快速減排方法的關鍵時期,全球天然氣熱潮正在建造一個超級強大的大氣烤箱網絡。”

但天然氣行業不是唯一開始採用高汙染、高風險開採方法的行業,更為人熟知的也許是海上石油開採,這類開採一旦產生石油洩漏,就是災難性的、無法清理的,例如2010年英國石油公司的“深水地平線”事故(即墨西哥灣原油洩漏事故),而這類石油公司通常會進軍更深、浮冰更多的海域。

科學家:50年後我們可能無地可耕種

鑽井平臺“深水地平線”石油洩漏井口的鳥瞰圖,一艘船正駛進被油汙覆蓋的海面。PHOTO | Danie

這些被產業界稱為創新的東西,換一種說法,簡直就是吸毒成癮後自殺前的最後掙扎。

我們正在炸燬各大洲的岩床,往我們的水裡抽送毒物,削掉山峰,剷平北方森林,危及深海,爭先恐後地探索正在融化的北極。所有這一切都只是為了奪取最後一滴油和最後一塊石頭。

是的,很多先進技術正使得這一切變成可能。但這並非創新,而是瘋狂。

農村老家創業好項目,點擊“瞭解更多”搶佔家鄉市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